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世家-第8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处弼与李恪听到了这帮子商贾的叽歪,忍不住也好奇地支愣起了耳朵来。
  “你们看他们队列齐整,表情严肃,步伐稳健,分明就是一只精锐之师。”
  “可是他们手中却不拿刀,只拿伞,这就证明,他们应该是一队伞兵。”
  “???”程处弼整个人都风中凌乱了都,差点气得心肌梗塞,捂着心口直挺挺地从座骑上摔下马去。
  神特么的伞兵,老子还万民伞兵。
  最终,派人赶往前边的城镇,又弄来了十数辆车子,把所有的伞,都装载到车上。
  不过由于细雨越来越大,干脆就让这些獠军精锐们,打着万民伞遮风挡雨继续赶路。
  南方的秋天,其实不算难熬,但是一旦下起雨来,那仿佛永远也不会停下的细雨,能把人给折磨得浑身不爽利。
  程处弼在没穿越之前,最讨厌的就是这样的鬼天气,穿越之后,他仍旧十分讨厌这样的天气。
  特别是在南方,湿度本来就大,再加上这种一直在下的雨,让人感觉浑身上下,就没有干爽的地方。
  甚至有时候雨下得久了,会让你觉得整个人都有生青苔长蘑菇的迹象。
  一直到出了泸州,又过了荣州之后,终于看到了难得一见的太阳。
  所有人都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干脆就扎下了营寨,让大家伙都好好地晒一晒太阳。
  为的不是补钙,而是为了让行李也都好好的晾晒一下,干爽起来,省得那些行李发霉。
  特别是那些要运回长安的菌干、笋干,还有各种腌制好的腊货,再不晒晒,可真要长霉了都。
  ……
  晒了两天的太阳,队伍再一次启程,继续向北前行,回长安的路,他们决定不走上次那条道。
  决定换一条,毕竟上次在蜀道里边一转悠就是大半个月,把人给憋的难受。
  只是令程三郎等人绝望的是,哪怕是换了条蜀道,还是特娘的一个字:难。
  正所谓入蜀难,出蜀也同样很难,而且因为出蜀人多,速度不得不又放慢了不少。
  而且还在其中一段,因为蜀道发生了坍塌,光是修整清理,足足花了两天的功夫,又才再一次启程。
  他们从秋天启程,等踏上关中平原的时候,已然来到了冬天。
  一干来自于泸州之地,一辈子都没见到过纷飞的大雪是什么模样的泸州獠人,此刻一个二个哆嗦着嘴皮子,满脸新奇地打量着那天下纷飞的雪花。
  看着那纷飞的雪片,程处弼也情不自禁地伸出了手接住了雪花。
  看着雪花瞬间就在自己的掌心融化,程处弼忍不住呵出了一口白气,目光朝着长安城的方向看过去。
  一想到慈眉善目的亲爹,书卷气令人窒息的娘亲,还有双胞胎的大哥、二哥,以及四五六三个弟弟。
  当然还有喜欢装凶的武姑娘,还有那位啥东西都想要尝尝味道的小可爱李明达……
  一瞬间,程处弼忍不住就想要长啸一声,老子又回来了。
  长安,老子胡……嗯,老程家最靓的崽,终于杀回了长安。


第1460章 只有三弟你心生感悟设法编撰成书……
  长安城西面,十数骑驰出了城门,迎着那扑面而来的风雪前行。
  为首者浓眉怒目,钢针一般的浓须,身形魁梧,身后边还跟着两个如同复制粘帖的年轻壮汉。
  正是程大将军以及老大、老二父子三人。
  在这三个体魄相近的壮汉身后,则是那位老喜欢戏弄晚辈,在剑南道蹲过一段时间的李绩李兵部。
  驰出一段距离之后,看到程咬金仍旧意欲前行,李绩直接就急了眼,赶紧策马驰前拦住。
  “老程,老程,你急啥,咱们奉旨来迎,得讲讲规矩……”
  “我这不是想早点看到我家老三吗,成成成,老大老二,你们哥俩给我去前边瞅瞅,看看你们三弟到哪了,赶紧接他们过来。”
  程处默、程处亮轰然应诺一声,当即策马狂奔而去。
  只是他们这才刚刚离开没多久,就又从长安城内蹿出来了一票跟程三郎等人纵横长安纨绔圈子的年轻人。
  听得程大将军的招呼,一声吆喝,泼啦啦又全撵着程处默与程处亮的身影而去。
  李绩打量着这帮子年轻后生,其中就有他的两个儿子,看着这帮子家伙呼啸而过后,忍不住拉着脸吐了句槽。
  “这帮子小年轻,该成家的都成家了,却都还没个正形。”
  程咬金哈哈一乐,大步地来到了亲兵们已经收拾出来的一处路边避风处,抄起小马扎大马金刀地坐下。
  “行了,谁没年少轻狂的时候,就他们,比咱们弟兄当年年轻的时候还差得远呢。”
  哥俩刚刚坐下不一会,就看到了从东边又有一辆马车,还有十数名骑从簇拥着朝着这边赶来。
  李绩探脑袋一瞅,直接就乐了。
  “哎哟,没想到,房相居然也亲自出动了,看样子也是想他家二郎喽。”
  “废话,自家儿郎,谁会不想,老房!老房!”
  程咬金站起了身来,双手拿拢在嘴前,就这么扯着大嗓门吆喝起来。
  吼得一干路上往来的商旅行人都纷纷侧目相望,就连那坐在车中的房玄龄与卢氏也被惊动了。
  房玄龄两眼一翻,掀开车帘,就看到了高大魁梧的程咬金就在路边,朝着自己挥着大巴掌。
  旁边正是李绩这位兵部尚书,也冲自己嬉皮笑脸地点头脑袋算是打招呼。
  “夫君怎么了?”
  “没想到程知节那老……嗯,为夫得下去应付应付,外面风大,娘子你就在车里呆着就是,我去去就回。”
  ……
  长安,大唐帝都所在,哪怕是到了寒冬腊月之际,北风呼啸之时。
  长安诸门内外,往来的行人商旅仍旧是数不胜数。
  大家都对于这只在冬日里行军的队伍不以为意,而程处弼等人此刻正归心似箭。
  走着走着,程处弼就听到了队伍前方传来的吆喝声,赶紧策马驰前。
  就看到了两位兄长还有一干狐朋狗友连袂而来,此刻正在那里跟李恪嘻嘻哈哈闹着一团。
  看到程处弼与那房俊也赶到之后,又是一阵热闹。
  只不过为了不耽搁队伍,他们一干人等退到了官道旁边寒暄。
  看着这帮子老兄弟,李震这家伙都开始留起了小胡子,李德奖了总算沉稳老练了不少。
  但大伙凑到一块之后,却丝毫感觉不到陌生。
  “你们三个家伙,在那泸州可越是发达了,特别是殿下你。
  别人是去立功的,你倒好,既立功,又立家,风流性子一点没变。”
  “俊哥儿咋样,听闻你可是在雅州立下了大功,这只队伍,莫非就是那些泸州獠练出来的兵马?”
  “正是,此番奉陛下旨意,特地带他们番上,怎么样,雄纠纠气昂昂的,精气神不差吧?”
  “可以啊,我说老三,你小子啥时候整出来的那个操典,也不跟我和你大哥泄个底。”
  “知道不知道,爹说是他多年练兵的心得都说给咱们弟兄三人听,只有三弟你心生感悟设法编撰成书。
  就我和你二哥不成器,成天只知道喝酒吃肉,也不知道搞点兵书出来。”
  一开始还满满感动的程三郎整个人都方了,呆愣愣地看着唾沫星子横飞的大哥与二哥。
  这是爹是真亲爹,罢罢罢,爹乐意要好名声就给他呗,反正操典上落的是自己的名字就成。
  再说了,自己是他亲儿子,能说啥?
  “爹说的没错,小弟我就是听了爹的那些心得,加了点自己的理解搞出来的。”
  程处弼正在跟两位兄长信口胡诌的当口,那边,随着李器的吆喝声,所有人都看到了连续十来辆车,都满载着油纸伞。
  这下子,留了撇小胡子的李震直接就乐了。
  “我说三位贤弟,这样不好吧?咱们弟兄感情那么好,不指望你们给捎点什么好宝贝。”
  “可也犯不着弄这么从泸州纸伞来送人吧?”
  李恪颇有些唏嘘地摇了摇头,打量着那一车车的油纸伞,颇有些尴尬地道。
  “这是泸州及周边诸州汉獠百姓们送给我们的万民伞,可不是拿来送人的。”
  “万民伞?好古怪的名字。”
  “哈,这才不简单吗,意思就是有过万百姓给他们送伞,所以就叫万民伞,是吧?”
  “好在道理,若是千余百姓送的那就叫千民伞,百余百姓送的就叫百民伞。”
  听着那帮子混帐玩意叽叽歪歪,李、程、房三个当事人一脸黑线,恨不得抄起大棒棒把这帮子赶来相迎的老兄弟全给打跑。
  当初得到了这些玩意的时候,他们还是很美滋滋的,数量多了点,可好歹代表着泸州以及无数汉獠百姓的一份心意。
  可是到了这帮子狐朋狗友的嘴里边过了一道后,就让人浑身都不乐意。
  好在这个时候,程处默提醒了句,李绩这位兵部尚书已然奉旨过来,另外亲爹也已经在数里外等候。
  程处顷决定不搭理这帮子满嘴胡说八道的老弟兄,催促着一干人等上马赶了过去。
  急行了数里,终于看到了远处隐隐的长安轮廓在风雪之中隐现。
  更站到了大马金刀,双手叉腰站在路边的,哪怕是周围满是护卫亲随,可是程大将军,就是那样的醒目与耀眼,让人会下意识地把视线落在他身上。
  程处弼快马杀到,滚鞍下马,朝着这位笑眯眯大步迎前来的亲爹恭敬一礼。
  “爹,孩儿回来了。”


第1461章 程家人,就该一致对外,不祸害自家地盘
  程处弼缓缓地睁开了双眼,嗯,两眼还有点发花,但是好在头不晕,也不疼。
  昨天自亲跟亲爹在城外见了面,好一顿唏嘘感慨,程处弼觉得自己的两个肩膀都快被亲爹拍青了都。
  没办法,长辈跟孩儿打招呼的方式各有不同。
  就像房相爷就比较斯文,明明自己眼眶都红得不行,偏偏还要傲娇的左哼一声,右哼一声的。
  反倒是卢氏直接揽着房俊抹着泪一脸骄傲地夸奖儿子长大成人,本事也见长,还替朝廷杀敌立功。
  至于李恪这位亲王殿下虽然没能等来亲爹相迎,不过李世民直接把赵昆派了过来。
  然后把这位亲王殿下径直带进宫去了。
  至于是数年未见的父子俩抱头痛哭,还是大唐天子抄起大棒棒满皇宫地撵着这位英果类已的亲儿子猛揍,那就不知道了,不过回头有机会再问问李恪。
  当然,程处弼绝对不会承认自己想要看李恪的笑话,这绝对是出于对好兄弟的深切关怀。
  另外就是,那数千把万民伞,最终程处弼与李恪还有房俊哥仨找不到显摆的地方,主要是太多了点。
  所以大伙就在长安城外一分为三,各拿了两千多把万民伞回家。
  一想到在那里分伞的时候,那帮子狐朋狗友,还有一干长辈哭笑不得的情景。
  程处弼就心中发梗,明明后世官员都以收受万民伞为荣,凭啥老子们收了那么多。
  得到的不是别人的羡慕与崇拜,居然全是嘻嘻哈哈看好戏的画面。着实让人蛋疼得紧……
  昨天晚上啥时候喝多的,他已经记不住了,反正一家老小其乐融融地吃了一顿饱饭。
  而且昨天,一家老小大团聚,程家七个娃,还有两位嫂子全都齐聚一堂甚是热闹。
  三个昔日调皮捣蛋的弟弟,如今个头都蹿起了不少,略微显得稳重了一些。
  看到他们三个,就让程处弼回已起当初,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