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世家-第6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处弼倒也不跟这位莫丹客气,寒暄几句之后,大步迈进了犹如山寨一般显得颇为贫寒的长宁州城。
  石块垒砌的城墙不过一人多高,城内的主街道也并不宽敞,只能够容易两辆马车并行。
  而长宁州最豪华最气派的,也就是长宁州刺史府,怕是规模也就跟个县衙类似。
  而且修得有些不伦不类的,除了门脸属于是大唐风格,刺史府内的建筑物也是东一幢西一幢。
  而且里还有不少背负武器的獠人往来走动,程处弼一打听这才知道,这些獠人都是他的心腹部下。
  来到了莫丹待客的正厅,这里算是稍微有些样子的屋子,里边还在地面上挖了坑,坑中的碳还在隐隐的冒着红光。
  这就是火塘,这样的取暖还有驱湿手段,让程处弼不禁有些唏嘘,这与后世,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过去,火塘一年四季,几乎是不会熄灭,程处弼记得自己小时候十分好奇。
  直到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大西南地区,特别是山区,气候异常潮湿,所以哪怕不是冬季,屋内有一塘火。
  主火塘里终年烟火缭绕,白天煮饭,晚上烤火取暖。
  可以驱散湿气,让人的身体还有屋子保持足够的干燥,利于健康。
  当然,在大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们并不是很理解其原理。
  只是传说,火塘不熄灭,火塘神就会一直保佑家中的人平平安安少生病之类的。
  所以,有时候神话传说,并非是完全没有道理,只不过,人们并不清楚其中的因由,加以描绘,添加了神秘与传说。
  程处弼与那几位工部官员步入了厅内,至于那五十余名随行的唐军精锐,则留在了厅外用餐。
  不大会的功夫,那些肤白胜雪,眉清目秀的獠人小姐姐们纷纷送来了美酒佳肴。
  看着那案几上严格按照关中口胃搞出来的菜肴,甚至还有葡萄酿。
  程处弼的脸色越来越黑,原本满脸的期待都变成了失望。
  “就这?”


第1221章 自己来长宁州,不就是为了那长宁煤矿吗
  这特娘的是什么意思,老子进了蜀地之后,之前一路都是官方接待也。
  吃的那些都是跟在长安吃的差不多也就罢了。
  好不容易蹿到了这边,在泸州,仍旧吃的还是北方的口味,本想自己来一了长宁州。
  可以尝点家乡菜,结果,这种让自己如同回到长安的待遇,实在是让程处弼心中大恶。
  莫丹听闻程大将军的三儿子要来之后。
  急惶惶地派出了人手在长宁州城内找了好半天,总算是找到了长宁州唯一一位会做关中菜的厨师,花了大钱请他过来烹饪饭菜。
  看着那些随行的工部官员们,都开始拼命的吞咽口水,莫丹不禁暗松了口气。
  看来不枉自己费尽心思,让人去请来了那位大厨师,这钱没白花。
  不过当莫丹的目光落在了程三郎身上后,就觉得这位程三郎的表情似乎很不乐意。
  不由得心中打起了鼓来,战战兢兢地上前一礼。
  “程长史,可是食物不合口胃?”
  程处弼砸了砸嘴,看到这位莫丹那小心翼翼的模样,心里边犹记得亲爹对于一干獠人首领的分析。
  这位莫丹对大唐态度是较为亲厚,而且,莫要看莫丹性格谨慎喜欢学汉人动脑子。
  但是长宁獠的三千獠兵,却算得上是泸州诸獠之中实力中上者。
  自己到长宁州来,一个原因是因为自己对这里十分的熟悉,第二个原因,就有亲爹的指点在。
  程处弼自然不可能为了对方煞费苦心的招待翻脸,对方也是担心自己吃不习惯大西南的美食。
  程处弼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朝着莫丹颔首一笑言道。
  “看来莫刺史也是费了苦功的,有心了。”
  程处弼一边用着饭,一边端起那葡萄酿跟莫丹对饮,顺便询问起了长宁州的山川地貌。
  ……
  “对了莫刺史,我观这长宁州城内的建筑,不少都是竹子搭建的,想必这长宁州的竹子不少吧?”
  莫丹抚着脸上的短须点头笑道。“我们这长宁州啊,到处都可以看到有竹子,而且竹子长得快。”
  “且又轻便易用,不论是用来搭建房舍还是用来制作器具都可以。”
  程处弼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自己现在屁股下面的席子,用是用竹片编的。
  只是这个时代的工艺,实在是让人觉得有点糙,不像后世,竹子不但已经进入到了千家万户,甚至已经步入了艺术品的殿堂。
  而现如今,对于竹子的利用,完全还属于是最原始的应用阶段。
  幸好,老子来了……程处弼不禁内心生起了一股自豪感,没有人比我更懂得竹制品。
  虽然我不太懂得制作,只是见过赶场天的时候那些老头们在路边修理竹制器具,编织椅子,筐子。
  当然也见过扎纸人,还有制作竹花圈啥的。
  程处弼记得自己还去参观过竹子博物馆,更是在里边欣赏过无数利用竹子制作的生活用器和竹艺术品。
  “这倒也是,有句老话叫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古人诚不欺我也。”
  “对了莫刺史,不知道长宁州的哪个方向,竹子最多也最为茂密。”
  莫丹抹了抹嘴角的油渍,抬起了手摆了摆道。
  “有啊,向南行约十多里地,就可以看到,而且是很大的一大片,几乎连绵近百里地,全都是那茂密的竹林子。”
  得到了这样的回答,程处弼心中一喜。哎哟……没有想到,后世的蜀南竹海,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就已经存在。
  不过这倒也正常,在四川大部份地区,竹子都数不胜数,这个时代可没有人工栽培,完全都是自生自灭。
  “那敢问莫刺史,竹海南边,可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莫丹想了想,摇头笑道。
  “那一大片竹林继续向南,行上数十里地,那就是淯州獠的地盘,若是西南方,则是思峨獠人的地盘。没什么不一样的。”
  程处弼犹不死心地反复追问之下,莫丹终于想到了一件事。
  “程长史你这么一问,我倒真想起一事。南边的竹林深处。
  那边有片黑谷,那里的黑石很臭,下官记得那种石头有人说可以拿来烧火。”
  “不过啊,那玩意烧起来,冒出来的烟子能把人给呛个半死,大家都不乐意烧那东西。”
  ……
  程处弼总算是松了口气,自己来长宁州,不就是为了那长宁煤矿吗?
  看到程长史如释重负的表情,莫丹不禁有些好奇。
  “程长史这是怎么了,莫非那些黑石头是好东西?”
  程处弼打了个饱呃,搁下了手中的筷子,缓缓地摇了摇头道。
  “也算不是上好东西,但是,的确跟莫刺史你所言一般,那是燃料。”
  “黑谷是吧,不知道长宁州可有人去过,可有道路通往那里?”
  “有,可以先顺着通往淯州的路南行约二十来里地,然后往东边走走,莫非程长史想要去看看?莫昆!”
  “大哥,什么事?”一位与莫丹长得差不多模样的中年敦实獠人从外面大步而入,朝着莫昆一礼。
  “我记得你知道黑谷在哪,你带上两百个人,我要亲自陪程长史到黑谷去看看。”
  莫昆点了点头,大步而去。
  程处弼等人用罢了饭,等那几位工部官员稍事休息之后,便与莫丹一同离开了长宁州,径直往南而行。
  只是这条道路虽然颇为崎岖,但是却格外的繁忙,因为淯州有盐井。
  而这盐井,则是由朝庭控制,唐代井盐产地有山南道、陇右道、江南道、剑南道四道。
  而在这四道之中盐井近百,而单剑南道最多,足有六十余处。
  而这淯井盐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产盐,蜀汉将领李恢率军南征,就是为了淯井盐。
  而且淯井盐的产量极大,曾有云安、淯井路不通,民间乏盐的历史记载。
  这也是为何李世民会把程咬金这位开国名将派遣到这里来坐镇的原因,盐,这玩意万民不可缺。
  不过,程处弼来这里,当然不是为了盐,而是为了煤。
  只是没有想到,饶是这样的重要井盐运输的道路,都是那么的崎岖,看得程处弼份外的蛋疼。
  更加坚定了他重建泸州水泥厂来修路的决心。


第1222章 只是回忆太香,香得程处弼差点又滴出了口水
  咦?……不对,是建立泸州水泥厂的决心,程处弼犹记得,泸州可是有好几座水泥厂。
  跟程处弼玩得好的那个哥们,老爹在纳溪区的水泥厂当技术员,老妈在长宁煤矿当会计。
  这位同学当年可算牛逼得不行,毕竟老爹和老娘都算是在好单位,肥差的那种。
  这小子零用钱贼多,程处弼等好几个狐朋狗友跟着这货经常吃香喝辣。
  特别是一到休息日,大家就会蹿到南边去,路过竹海的时候,顺便先去搞点竹鼠,采点竹荪竹笋啥的。
  然后到他老妈的宿舍去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搞一顿,美滋滋。
  程处弼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显露了自己惊人的厨艺天赋,反正那个时候,烹饪这些玩意,他已经十分熟练。
  不光是竹鼠,有时候还逮点蛇类,甭管有毒没毒,一帮子不知道害怕为何物的熊孩子们。
  总能够有办法将那些蛇类降伏,最简单就是用竹竿,有时候还带上自制的捕蛇器。
  嗯嗯……当然,那是在还没有立法全面禁止猎食野生动物的年代。
  毕竟程处弼自认也是一位守法公民,一边赶路,一边陷入了青葱时代的回忆时光。
  只是回忆太香,香得程处弼差点又滴出了口水。
  好在这个时候,莫昆在前面开始招呼,程处弼策马驰前,看到了前方是一片类似溪谷的模样。
  不过那里不通路,无奈之下,只能留下一部份人手,程处弼则在莫丹的陪同之前跟随着莫昆深入。
  总算是行出了数里之后,看到了那片被长宁的獠人称为黑谷的那片地方。
  莫昆走在最前方,然后跳下了那不深的溪谷里边,然后指着一旁边一片被野草覆盖的地方。
  程处弼抬眼看去,看到了这面高约数丈的坡面,那裸露出来的地方,可以看到类似岩层的油黑色。
  程处弼大步上前,抄起了一块掉落在谷中的黑色石块,仔细地一打量,这是煤,百分之百就是烟煤。
  一位工部的官员也抄起了一起,然后拿手指头在上面又扣又扒,然后凑到了鼻子下面闻了半天之后,肯定地道。
  “程长史,这确实是泥碳。”
  “没想到,这地面上露会裸露出不少,看来,这里的泥碳应该不会少。”
  程处弼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虽然不知道这位工部官员是不是猜的,可是后世,煤矿可是挖了好几十年还有。
  后世还是机械挖的都能挖上数十年,何况古代,用上一二百年,程处弼觉得完完全全没得问题。
  确定了这里有煤,终于松了心中大石的程处弼与一干工部官员们开始朝着官道方向前行。
  这才行不多远,突然听到了前边传来了一声惨叫,却是那莫昆身边的一名护卫。
  他抬起了腿,腿上则吊着一条绿色的蜷曲物体,一旁的莫昆大喝一声,拔出了腰畔的刀就要剁过去。
  程处弼赶紧大喝一声。“住手!”
  三步并着两步冲到了前边,看清楚了,那位獠人护卫的小腿被一条长约两尺有余,浑身碧绿的蛇,这玩意正是在竹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