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世家-第6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例如他认为应该大力拓展蜀地与关中的道路交通,争取让两地之间变成坦途。
  利于蜀中的各种物产,源源不断地供应关中,供应天下。
  但有一样,李世民觉得有些不太理解。
  例如程三郎认为,大唐现如今最应该干的就是加紧对于蜀地茶叶的开发。
  甚至认为茶叶将会成为大唐不输于丝织品的一种经济作物。
  李世民直接就乐了。“程三郎,老夫记得,你小子可是最讨厌饮那茶汤的吧?”
  “叔叔,茶叶不应该那么浪费。”程处弼看着李世民,不禁有些唏嘘。
  作为在大西南生长生活多年的才俊,程处弼可是对于大西南的三件宝贝耳熟能详。
  烟、酒、茶。这三样,在后世,有一段时间,可以说主宰了华夏半边天的烟酒茶市场。
  这个时代,不能搞烟,毕竟烟草那玩意还远在新大陆,酒这玩意,大唐不允许民间用粮食私酿。
  唯有茶,但是,现如今大唐王朝喝的茶,令程处弼这位遍尝大西南各种茶香的二十一世纪人实在是受不了。
  所以他宁可整点凉白开,也不乐意满嘴里边全是怪味的茶沫子。
  “浪费?”李世民斜挑起眼角,打量着程三郎,总觉得这小子不是单独针对自己。
  是针对这个时代所有喝茶的文人骚客,风流雅士。
  程处弼点了点头,一脸理所当然地道。
  “叔叔若是不信,等回头小侄到了蜀地之后,亲自制茶捎回长安,且让你看看小侄的手段。”


第1196章 提前一千多年,也要为故乡做点贡献
  大唐的制茶,程处弼也不是没打听过,甚至见到过茶样。
  毕竟他好歹每每夜班,总喜欢泡点茶提神的医学工作者。
  这个时代的茶叶制作,采用的办法,说起来比较粗旷。
  总结下来,就像陆羽的茶经里边所言的一般。
  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千矣……
  程处弼当时拿着一块被多番蹂躏之后,仍旧有茶香味的茶饼,实在是感慨万千。
  感觉到了华夏民族对茶饮品深深的爱,同时也很心疼那些茶叶被这么折腾。
  不过话说回来,这倒有些类似于普洱茶的制茶手法。
  程处弼生活在美丽的大西南,特别是搞扶贫攻坚的这些年。
  云贵川之地,但凡是适合种茶的地方,都种满了茶叶,而且各地方已经不再局限于绿、红之分。
  例如程处弼和乡镇干部一起帮助的那个村子,正好是在云雾缭绕的大山里。
  那里最是适宜各种植茶叶,为了能够最大化的利用好茶叶。
  最嫩的芽叶制作绿茶毛尖,大一些的叶子,正好用以制作红茶,最大利的让每一片茶叶都能够得到利用。
  特别是每年到采茶高峰期的时候,程处弼也会抽时间到几位相熟的朋友家帮忙。
  嗯,当然动手的时候少,动嘴的时候多,但好歹对于绿茶和红茶的工序十分了解。
  只经过杀青、揉捻、烘干后得到的就是绿茶。
  而红茶则是将茶采下来之后不管,摊开让它失去水份再揉捻,然后拿个塑料袋将揉捻好的红茶扔进去。
  口子不能完全密封,得留点空气流通。
  一个白天之后,茶色就会变成黄红色,然后再拿碳火烘干,这就是红茶。
  程处弼当年自己制过几次,自我感觉味道还不错,但是那也就是闲得蛋疼的时候自己制作来自酌自饮罢了。
  李世民听到这话,没搭理这小子,不过程三郎提出朝廷应该更进一步的开发蜀地。
  ……
  并且要将蜀地南边经营好这事,倒是很符合李世民的心意。
  蜀中乃是大唐的税赋重地,可偏偏,西边有吐蕃,南边有六诏,皆窥视蜀中之富庶安乐,时时有扰边之举。
  而大唐为此而颇为头疼,却又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法子。
  指望这小子?李世民怎么都觉得不太靠谱,可偏偏,程三郎又是一位运道奇佳的福将。
  万一这小子误打误撞,能够解决问题……
  李世民抚着长须,抬起了眼打量着程处弼与李恪。
  “你们若是想去蜀地,老夫是不可能让你们去蜀中那些富庶肥沃之地。”
  “方才听程三郎你的那番言语,似乎你对于戎州(宜宾)、泸州、播州(遵义)一带十分熟悉?”
  程处弼郑重地颔首,没有人比他更熟那一带,毕竟家乡就在那一带。
  虽然现在不知道那边怎么样,不过大唐既然能够在那边建立州县,至少说明大唐对那些有着很强的统治力。
  自己穿越到了大唐,可好歹若有机会,终究也要回故乡看看。
  提前一千多年,也要为故乡做点贡献,争取在那一带立下一些极富有考古历史价值的东西。
  咳,主要还是前者,争取让家乡的人民早日富起来,不然,怎么对得起自己大唐显贵的身份?
  正所谓达则济天下,穷则济个人。
  后世都知道在那一带多种茶叶致富,有着丰富的扶贫攻坚经验的程处弼还真不信了,自己搞不好家乡的扶贫工作。
  李世民狐疑地打量着程三郎,总觉得这小子安静如鸡的不说话,可是那热切的目光,却让人有些心悸。
  “莫非你想去那边?”
  “叔叔你还真说对了,那种地方,正是需要像小侄这样锐意进取,愿意深入基层,兢兢业业干工作的才俊。”
  “……”
  ……
  李世民没有给结果,只说要好好的考虑考虑,直接拍了拍屁股,二话不说溜了。
  留下了三个一脸懵逼的年轻人面面相觑。
  李恪直到现在才反应过来,一脸黑线地恨不得揪着处弼兄的衣领。
  “处弼兄,说好的是去蜀地,你怎么一个劲想要往南边蹿?”
  “你觉得你爹能放心咱们俩去益州蹲着?再说了,你不信别人你还不相信我?”
  “带你去那边,不仅仅让你能够吃香喝辣,还能够让你在那边赚钱,赚大钱。”
  “……处弼兄你够了。”李恪一听到赚钱,赚大钱这几个字,心疼得都快要滴血。
  之前的胡椒种植园,投了一笔胡椒;之后要搞凉州大开发,又得准备一笔财帛投入。
  现在处弼兄又叽叽歪歪蹿到蜀南那穷地方去赚大钱,想必又想要让自己掏腰包。
  就在李恪抱着心口躺在地板上一脸生不如死。
  房俊眼珠子转了半天,忍不住朝着程处弼道。
  “处弼兄,能不能带上小弟一个?”
  “你?”程处弼与李恪哥俩齐刷刷地朝着房俊看过去。
  然后互望了一眼,最终李恪大巴掌拍在了房俊的肩膀上道。
  “贤弟别闹,你乐意,你爹能乐意?”
  房俊不乐意地梗起了脖子道。
  “我乐意,我娘就乐意,我娘乐意,我爹再不乐意,也得乐意。”
  “……咦,这个逻辑简直天衣无缝,贤弟你可真是比之前脑子转得快多了。”
  房俊打量着这两位给他身心带来无数磨难的兄台,抬眼看向了天花板。
  老子再跟你们两个多呆几年,只不定就能够报复一二。
  人,总不能一辈子吃亏,哪怕是吃十次亏,报复一两回,好歹也能够有成功的喜悦。
  再说了,方才处弼兄那一阵叽叽歪歪大西南的各种香料和野生动物,房俊可以翘起自己的脚趾头发誓。
  处弼兄要是蹿那种地方,整不出好吃的才是怪事。
  更何况,跟着处弼兄来到九成宫这一路上,自己光是一脸懵逼的瞎蹭,就蹭到了不少的功劳。
  不论是之前的出大营抓知了猴,咳,是出大营驱逐那些突厥死士。
  又或者是因为去抓捕野猪而救下陛下与晋阳公主殿下。
  总之一句话,处弼兄的运道如此之好,自己怎么能不抱紧他,用力的蹭呢?


第1197章 《剑南道中东部地区五年发展计划纲要》?
  一思及此,房俊的脸上露出了类似于电车痴汉般的憨厚笑容。
  看得程处弼一脸莫明其妙,这孩子是不是哪根筋不对。
  算了,不理会,反正这小子既然乐意跟着,程处弼当然是乐见其成。
  朝着李恪甩了个眼色,李恪顿时心领神会。
  也对啊……俊哥儿的亲爹是谁?已经当了十年宰相的房玄龄,位高权重的房相家的二郎。
  如果跟着咱们哥俩一块蹿到那蜀南那片荒野之地。
  李恪的背后代表着皇家的支持,程处弼很自信自己能够代表武勋,那俊哥儿就可以代表着文官的利益。
  不管房相爷再怎么大公无私,自己的亲儿子,他能不多照顾照顾?
  哪怕是天天在家,抄着大棒棒把房俊抽得吱哇乱叫,离开了房府,那房二郎就是房相爷的好娃娃。
  只需要房大相爷多丢几个眼神,啧啧……
  程处弼瞬间觉得自己回报家乡,为家乡搞扶贫攻坚工作的信心不由得又多了几分。
  虽然现在开发整个大西南早了点,但是,只开发三州之地,用以作为大唐未来对南部疆域的重要根据地。
  相信李世民这位英明君主不可以意识不到好处。
  如果大唐能够加深地于四川南部,贵州中北部地区的掌控,也利于未来对南部疆域的沟通与交流。
  越想,程处弼就觉得自己的思路越清晰,大巴掌拍在了大腿上。
  “就这么办,你们两个玩。”
  “处弼兄你要去做甚?”
  “我准备去写一个《剑南道中东部地区五年发展计划纲要》。”
  “……”李恪与房俊一脸懵逼地看着处弼兄蹿出去的身影,都不太理解这位兄台说的都是些什么鬼。
  程处弼坐在屋子里边,开始抄着羽毛笔,将自己那奔涌不绝的想法和念头尽数录于纸上。
  处方体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书写的速度,很类似速记,程处弼几乎是脑子想到哪,笔就写到哪儿。
  足足花了一个多时辰,程处弼这才满意地打量着涂涂改改了好几遍的《剑南道中东部地区五年发展计划纲要》。
  审完了稿,这才唤来了邓称心,想了想,程处弼又将李恪与房俊哥俩给唤了过来。
  大概给他们解释了一下,这《剑南道中东部地区五年发展计划纲要》的主要内容。
  第一就是大力的拓展交通,确立交通枢纽,第二就是大力发展茶叶还有油菜这样适宜大规模种植的经济作物。
  林林总总,程处弼一共总结了七八条。
  修路,种茶,种植油菜,种植水果,甚至是各种中药材,养蜂,又或者是养猪。
  或者是兴办识字课堂,传授农耕技术等等。
  李恪不太理解,不过既然处弼兄每一条都那样的振振有词。那就由着呗,父皇能由着他捣腾就成。
  ……
  李世民刚刚用过了午饭,坐在案后后边,打量着那张摊开来之后悬挂在殿中的剑南道地图。
  程处弼所选择的,正是位于剑南道中东部的位置,属于是蜀中盆地的东南部地区。
  那里除了戎州与泸州有小半还处于平原外,其他地方,几乎都是在崇山峻岭之间。
  李世民实在想不明白那小子到了那里,能干得出什么名堂。
  但是偏偏,程三郎这小子还跟一般人真心不一样。
  一向能人所不能,说不定,他就是有了把握,才敢这么做。
  就在李世民摸着自己那不大的啤酒肚长吁短叹的当口。
  赵昆看到了精神抖擞的程三郎,一脸美滋滋地朝着大宝殿蹿过来。
  赶紧伸手拦住。“我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