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世家-第5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草草地洗漱了一番之后,李世民躺到了榻上,可是脑子里边,却一直在转悠着一亩地可以产七石这样的美事。
  一直到得天色擦亮,这才在不知不觉中睡了过去。


第994章 莫非陛下是因为更年期综合症出现了?
  第二天一大清早,程处弼尚未知晓三季稻的消息,仍旧按步就班地起床洗漱,美美地吃了一顿早餐之后。
  这才开始收拾自己的食盒,因为今天又是休沐之日,又到了前往宫里送零日和治疗口疮的酒中精华的日子。
  程处弼晃晃悠悠地到得宫门外,提着那个食盒就往里行去。
  至于那些守备宫门的禁军们,对于这位程三郎进进出出,早就已经麻木不仁。
  程处弼也同样,就算是闭着眼睛,程处弼觉得自己也能够径直走到那甘露殿去。
  只不过,没有这个必要罢了,自己又不是闲得蛋疼,再说了,干完美食供应商的活计。
  自己还得蹿去那个东宫医学馆去晃荡两圈,刷刷存在感,之后,就得蹿去城外的程氏大学打牌。
  咳……是去程氏大家,与副校长李恪,还有校办主任房俊一起研究程氏大学的下一步工作。
  一想到自己这忙碌而又充实的平淡生活,程处弼就不由得唏嘘地摇了摇头。
  日子太过平淡了似乎也不好,毕竟,生命在于折腾,不折腾折腾,那有什么意义呢?
  程处弼一边思考人生,一边提着食盒朝着甘露殿行去,很快,就来到了甘露殿前。
  就看到了顶着两个黑眼圈的赵昆表情十分诡异地打量着自己。
  “哟哟哟……程三郎,你小子可算来了。”
  程处弼顿时警惕起来,一脸戒备地打量着这位老司机。
  “赵叔,小侄跟你也经常见面,你犯不着笑得这么阴险吧?”
  赵昆玩味地一笑,大手重重地在程处弼的肩膀上拍了两巴掌。
  “快进去吧,陛下在等你呢……”
  被赵昆推了两步,程处弼只能硬起头皮步入了殿内。
  就看到了李世民哈欠连天地站在那里打量着跟前铺陈开来的舆图,也就是地图。
  听到了脚步声,李世民抬起了头来,就看到了程三郎一副鬼鬼祟祟的表情。
  ……
  兴许是心情太好,哪怕是今天程三郎这小子鬼鬼祟祟的,李世民还是觉得这家伙今天看起来顺眼多了。
  “来来来,处弼贤侄,过来瞧瞧,知道林邑国在哪个地方吗?”
  “林邑国?”程处弼不禁有些懵逼地看了李世民一眼,不太明白这位大佬怎么会提及这个地方。
  目光一扫,看到了跟前这张比例失衡的地图,程处弼懵逼地老半天,这才不太确定地指着最下方的位置。
  “这里?”
  “你指错了,那里是交州都督府,再往南,才是林邑国。”
  李世民抄着一根长棍,指了指更下方的位置言道。
  程处弼不禁两眼一亮,瞬间就有了精神。
  “不知叔叔你怎么会想到问小侄林邑国,莫非那林邑国犯我大唐边陲了?”
  李世民打量着程处弼,已然料定这小子应该还不知道昨天晚上发生的一切。
  笑眯眯地摆了摆手,玩味地道。
  “这倒没有,不过,听说这林邑国有三季稻,不知是真是假……”
  “当然是真的,可惜啊……叔叔你怎么知道?难道是李卫公跟你说了?”
  “不错,李老爱卿已经跟老夫说了,他的二郎,就是被你蛊惑,蹿到林邑国去寻什么一年三熟的三季稻。”
  听到了这话,程处弼当即就不乐意了。
  “怎么能叫蛊惑?小侄又不是那种舌绽莲花,凭着嘴皮子就能把鸟自个哄进笼子的人。”
  “行了,你小子……”李世民没好气地瞪了眼这个什么时候都振振有词的程三郎。
  “你告诉老夫,你是从何处知晓林邑国有三季稻的?”
  程处弼当然不可能告诉他自己是学习历史课本的时候就知道的,只能信口胡扯。
  “小侄是无意之中在西市听一位来自交州一带的商人说的。”
  “那你为何不直接告诉老夫?”李世民脸色一板。
  看着李世民那张很刻意的脸,程处弼无可奈何地摊开了双手。
  “就算是小侄说了,连我大哥二哥都不乐意相信这样的事情,叔叔你会相信吗?”
  听得此言,李世民砸了砸嘴,表情很古怪地打量着程处弼。
  “老夫当然相信。”
  “???”程处弼一脸懵逼地看着跟前这位大唐天子,总觉得这老家伙今天情绪有问题。
  莫非是因为人到中年,更年期综合症出现了?
  不过作为男性而言,更年期的症状应该不明显才对……
  “叔叔,莫要跟小侄开玩笑好不好。”
  看到程处弼那副模样,李世民不由得咧嘴大乐。
  “老夫可没跟你开玩笑,过来,有好东西给你瞧瞧……”
  “是啊,若是老夫听到,定然也只会觉得只是一个笑话罢了。”
  “不过现在,看到那些东西没有?那便是刚刚从交州都督府送来的三季稻的稻穗,还有十来斤稻谷……”
  “……”程处弼口歪眼斜地打量着跟前表情显得十分一本正经的大唐天子。
  忍不住下意识地伸手掏了掏耳朵,看了下手指头有没有耳屎。
  看到程三郎这些怪异的举动,赵昆已然憋不住噗吡一声,放了一个哑屁。
  ……
  程处弼呆愣愣地看着跟前那一斗金灿灿的稻谷,还有旁边那好几棵连稻穗带根须的三季稻。
  半天才缓过神来,看向这位美滋滋地恰着茶汤,表情显得十分愉快地打着哈欠的大唐天子。
  “叔叔,莫非是国卫公家的李二郎回到长安了?”
  “这倒没有,这是交州都督顾达顾卿家,遣人从交州送来的,半个多月之前,交州的三季稻就已经收获了一季。”
  “亩产两石半,一共种植了一千七百亩,共计四千一百石三季稻……”
  听到了李世民的解释,程处弼这才明白,李德奖这位李二郎,已然在林邑国搞到了三季稻。
  而且这哥们还领着七户懂得种植此稻的汉民在交州那里已经种植了一季三季稻。
  得到了成果之后,交州顾都督这才命人快马将这个喜讯送到长安。
  而这位大唐皇帝陛下就在昨天夜里,已经决定,即日起调兵五千入交州都督府。
  交州要进行大规模的军屯,三年之内,向交州迁民万户,之后,会继续向交州迁徙百姓。


第995章 小侄就觉得跟这三季稻有缘分,所以想试上一试
  看到李世民眉飞色舞地讲述起他对于交州都督府的安排,程处弼不禁有些错愕。
  没有想到他居然会如此果决,当天才收到了好消息,居然当天就把事情给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重要的是,交州之地,自古以来,哪怕是中央帝国虽然多次占据,但是却又多次失去。
  为啥,不就因为那里是蛮荒之地,而且在历朝历代的眼里,仅仅只是一片疆域而已。
  得失之间,不过是一片鸡肋之地。
  可是现在,由于三季稻的出现,再加上交州一带那广袤无边的辽阔平原。
  足以让大唐,将那里视为一块巨大的肥肉,毕竟大唐是真的缺粮,而且很缺。
  能够获得大唐的重视,只要李世民这位英明神武的大唐天子继续重视。
  在他有生之年,继续迁民军屯十来年,程处弼绝对相信,在人口的优势下。
  大唐绝对能够稳稳地掌握住那交州之地,成为大唐王朝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叔叔真乃一代明君也,也唯有像叔叔您这样英明果断的帝王,才能够带领大唐强盛繁荣。”
  李世民不由得放声大笑起来,翘起了手指头朝着程处弼点了点。
  “不过贤侄你也功劳不小,若非是你说动那李德奖南下林邑寻找三季稻种,焉有今日?”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你这句话,真不知道会羞煞多少以武犯禁之徒。”
  听到了李世民这话,程处弼有些臊眉搭眼地摸了摸鼻子,好吧,反正这是大唐这两句话还没有版权。
  说话间,李绩这位兵部尚书,抄着一个木匣子,晃晃悠悠地也来到了甘露殿。
  进得甘露殿,看到了程处弼这小子正在跟陛下眉飞色舞的聊得份外嗨皮。
  一想到自己半年的俸禄已经长着翅膀,飞进了老程家。
  过年的时候,自己这事还被程咬金那个混帐玩意当面兴灾乐祸。
  哪怕是陛下已然借着由头,补偿了自己。
  可是输给程三郎这个小辈半年俸禄的八卦,还是已经在大唐勋贵圈子里边传扬了开来。
  现在想起来,李绩就不由得心中一梗,脸色也拉了下来。
  不过看到这小子已经站起了身来朝着自己行礼。
  李绩也只能拉着一长脸大步前行。“臣奉谕,拿来了交州都督府的舆图……”
  “小侄见过叔父,叔父为何脸色如此难看,莫不是哪里不舒服?”
  “要不就让小侄给你瞧瞧,小侄的医术你放心……”
  被程处弼这个厚脸皮叽叽歪歪的嘘寒问暖之下,李绩也不好意思再绷着脸皮无可奈地笑骂道。
  “行了行了,老夫可没病,把你的爪子拿开,臭小子……”
  李世民笑着摇了摇头,接过了那个木匣子,打开了之后取出了交州都督府的舆图。
  摊开之后,开始仔细地打量起来,又询问起了李绩交州都督府以及岭南道的兵力分布。
  程处弼好歹也是将门子弟,也就蹲在一边静静地欣赏着这二位长辈在那里叽歪了半天。
  口干舌糙的二人坐下之后,恰着那清肝明目还养生的菊花茶,不禁有些唏嘘感慨。
  如果大唐的粮食储备充足,百姓们的日子也能好上不少。
  而大唐在进行军事行动的时候,也不会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
  李绩惋惜的目光,也落在了这些还摆放在案几上的那些三季稻稻谷上。
  若是关中之地,也能够种上亩产两石出头的水稻那就好了。
  然后,李世民与李绩看到了程处弼抄起了一枚稻谷,就往自己嘴里边一丢,在那里咀嚼。
  李世民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不好看。“程三郎,这些稻谷可是生的。”
  程处弼嘿嘿一笑,有些腼腆地把那颗谷粒给吐掉之后说道。
  “叔叔,小侄正想跟您打个商量,这些三季稻的稻谷,能不能赏给小侄。”
  李绩这货习惯性地又怼了一句过去。
  “你要这些去做甚,难道去吃?”
  程处弼摇了摇头,很真诚地道。
  “当然不是,我想试种。”
  “在关中试种水稻?”李世民与李绩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问出了这个问题。
  “怎么,不行吗?”程处弼有些不乐意地小声嘀咕了句。
  看到他这副样子,李世民不禁一乐,笑出了声来。
  “你小子胡说什么?这里可是关中,不是江南,怎么可能种得了稻谷?”
  程处弼摸着这些三季稻,虽然他记不清楚关中有没有种植水稻,但问题是。
  这三季稻的生长期很短,正因为如此,想必以关中盆地的环境,在灞水边上,种上一两亩完全没有问题。
  其实主要还是,程处弼真心很好奇,这个时代的水稻产量为什么会低得令人发指。
  是的,这个时代的水稻产量,居然只有两石半,最高也不过三石。
  程处弼可是知道的,自己生活的大西南,哪怕是那些农家的自留地里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