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世家-第4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殿下放心吧,魏王的《长安文集》,还是会有人给他捧场的,特别是那些人,就算是一份卖不出去,也会有人伸手兜底……”
  听到了程处弼意有所指之言,李承乾的脸色微微一沉,轻轻颔首不语。
  ……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魏王李泰的内心却焦急不安,哪怕是平日里觉得最为诱人的猪油酥这一刻也不香了。
  《长安文集》的销量到底如何,这牵涉到的不仅仅是财帛的问题,更涉及到他这位才名显于天下的魏王殿下的脸面问题。
  还有那一干投效于自己麾下的饱学之士、博学鸿儒的脸面。
  毕竟为了这第二期《长安文集》这些才华过人的饱学之士、博学鸿儒也是下了血本,呕心泣血才写下的好文章。
  若是连六万份都卖不出去,那就不是脸红,而是脸疼。
  不光是他魏王李泰焦虑不安,那些文章被印在了《长安文集》上的饱学之士,博学鸿儒们也同样很不淡定。
  他们今日都寻了各种各样的借口迟到或者早退,离开了官衙之后。或者是更服易冠,装扮成普通人步入酒楼茶肆。
  又或者是乘马而去,躲在车中,鬼鬼祟祟地观察着《长安文集》的销售情况。


第744章 气极败坏的魏王府学士馆鸿儒们
  就像博学广闻,支持魏王李泰修撰《括地志》的鸿儒萧德言。
  此刻正坐在一辆马车中,掀起了窗帘一角,看碰上那边不远处的贩报人。
  他已经在马车里边呆了差不多一个时辰,看到了不少的人围拢到了贩报人跟前之后。
  有些人先是拿起了《长安文集》打量了几眼,然后跟同伴低声交流几句。
  戳着报纸指点半天,最终将《长安文集》交还给贩报人,摇头而去。
  这一幕已经不止一次出现,唯一令他欣慰的就是,时不时会有一些人过来,一买就是好几份,甚至是十来份。
  想来这些人,必定也是知道《长安文集》上那些呕心泣血的大作的份量,这才如此采办。
  但是,大部份人,都只会在贩报人跟前驻足翻看之后就失望地摇头而去,这让萧德言实在是无法淡定。
  便招来了亲随吩咐了几句之后,很快,亲随快步来到了贩报人跟前。
  伸手掏钱买报纸,一面支愣起耳朵听着那些周围的读书人们的议论声。
  “……这样的文章,实在是太费脑子,老夫又不科举,只想读些轻松有趣的故事,罢了。”
  “呵呵,胡老说的是,我等商贾,就想看点能不费脑子的东西,这个还是留给那些读书人瞧算了。”
  “这必定是通古博今的大学问者才能够著出来的文章,可惜,如今我连《左传》都还未学完。
  哪有功夫为了看份报纸去翻其他典籍,还是算了。”
  ……
  不大会的功夫,这位亲随抄着一份《长安文集》归来,将自己听到的那些消息告诉了崔干。
  这位博学广闻的大学问者一脸黑线,整个人都不好了。这特娘的都是些什么人?
  难道文章写得好,落到了这些市井百姓的眼中,反倒成了累赘不成?
  萧德言抖着手中的《长安文集》,气的浑身直哆嗦,白须直颤。
  “岂有此理,真是一帮庸人,天下正是因为有太多这样的庸人,才会致明珠蒙尘。”
  “还请老爷息怒,莫要理会那些见识浅薄的庸人。”亲随小声地劝道。
  “罢了,老夫也懒得跟他们计较……”
  萧德言愤愤地将窗帘垂下,想了想,又掀了起来,朝着那位亲随低声吩咐了句之后,这才催促着马车起程,不乐意再呆下去。
  而亲随在目送着萧德言的马车离开之后,这才快步又回到了贩报人的跟前。
  直接一口气买下了百份《长安文集》,让跟随在身边的杂役拿着,这才快步朝着萧府而去。
  不仅仅只是萧德言一人,还有蒋亚卿、谢偃、顾胤等一干魏王学馆的饱学之士、博学鸿儒。
  都在经历了差不多的情况后,怀着愤忿的心情纷纷解囊,几十份,上百份的买下来。
  毕竟程三郎那个粗鄙武夫所主持的《长安旬报》,上面的内容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胡编乱造。
  上面的话,满篇全是谄媚阿谀之词,要不就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的故事,也就后边连载的那《三国演义》还算得有点意思。
  就这种,他们顶多上茅房的时候,拿来打发时间的玩意,居然都能够卖得那么的火爆。
  而若是满篇尽是精彩纷呈,代表着大唐文学界最顶级水平的《长安文集》却连卖都卖不掉的话。
  那岂不是太不给他们这帮饱学之士,博学鸿儒面子了?所以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心理,他们也都多少买上一些。
  或者是拿来赠送友人、弟子,又或者是是搁在家里边生霉起灰,也比卖不出去,要好得多。
  不过他们能够买走的终究只是少数,更多的则是那些诗书传家的世家大族,指使着人手,将那些不怎么受长安百姓们欢迎和热捧的《长安文集》买下。
  毕竟大家看好这位魏王殿下,而魏王殿下也很乐意与他们结盟合作,再加上这《长安文集》,本就是双方合作的产物。
  自然不能让这位魏王殿下失去信心,所以,有了别有用心的世家大族出手。
  这六万份《长安文集》,也总算是在一天之内一扫而空。
  已然焦急地在魏王府中等待了整整大半天,就连那猪油酥都顾不上吃的魏王李泰。
  在听到了《长安文集》总算是被销售一空的好消息后,那颗悬了差不多一天的心这才落了回去。
  不过,不论是管家李公公,还是魏王李泰,都没有默契地没有去提加不加印的事。
  毕竟,从上午一直卖到了临近黄昏时分,这才堪堪销售一空。
  这样的成绩,实在是不足以与那每期的销售都在十来万份的《长安旬报》相媲美。
  ……
  长孙无忌稳坐在案几后边,跟前,摆放着那二十八名新科举子的名册。
  此刻,这二十八名新科举子,皆已经进行了吏部铨选,现在,结果已经摆在了他的跟前。
  一干吏部的大大小小官吏都集中在此,小心翼翼地面对着这位这段时间脾气不太好的长孙吏部。
  长孙无忌一脸淡然地将那一份份的结果拿起了,仔细地审阅之后,提笔在上面写下几句,然后搁到了一边。
  一旁的吏部官员恭敬地取过来之后,仔细地看罢长孙吏部给出的批示,再交到相关官吏的手中。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份份地吏部铨选经过官员之后,离开这个房间,发往相关的衙门。
  而一直到了最后那几份,长孙无忌这才看到了辛茂将、任雅相、上官仪以及吴乡寿的铨选结果。
  长孙无忌草草一扫,这四个的铨选结果,想来,吏部的官员们都很有默契,让这四个的铨选结果,显得很是一般。
  而在铨选授官的提议上,吏部侍郎给出的建议,辛茂将可为县令,而任雅相可为县尉,至于上官仪可为士。
  而那位成绩在这四位寒门士子之中最差的吴乡寿,甚至连成为士的资格也没有,直接落选。
  这样的结果,在大唐而言,并不鲜见,但也不是没有。
  大唐的科举,那只是考试,考完试之后,吏部仍旧有着极大的权力来左右最后的结果。


第745章 看来,我等侠义之士扬名天下的时机到了
  甚至可以让那些哪怕已经通过科举考试的进士,重新跌回尘埃之中。
  吏部铨选之后,会出现的结果有三种,一种是进行授官,还有一种,承认了你有担任官职的资格。
  但是不好意思,没有你的位置,你成为了士人,但是想要当官,那你就先等着。
  什么时候吏部那边想起你来了,或许也就能够让你得到一份官职,如果想不起来,抱歉,等到天荒地老也没有用。
  但是,你至少算是有官身的人,自然不同于普通百姓。
  至于铨选落弟,那就是告诉你,不好意思,你文化课再好也没用,因为你过不了吏部铨选。
  所以,想要当官,那就等你下次考中进士,再来我们吏部铨选过上一圈,看看我们会不会给你过。
  对于这样的安排,自然是一帮吏部官员们私底下商议之后给出的结果。
  照理而言,科举之中,有得罪了吏部高官的进士。
  不好意思,把你铨选为士,那代表你有后台。
  不然,直接铨选落弟,这辈子你也就甭想再经科举入仕。
  而这四人,皆是程处弼举荐的人,而程处弼与吏部的首官长孙无忌不和,这是人尽皆知的。
  只是,这四个被他举荐的人,却成为了殿试上的赢家,甚至得到了陛下的嘉许。
  所以,吏部的官员们经过了商议之后,给状元辛茂将一个县令之职,这样的举动,可以算得上是不偏颇,也还算合情合理。
  至于你榜眼任雅相,当然授官不能超过状元,给你个县尉,那也能说得过去。
  而探花上官仪,只授为士,这自然也有理由,没有适合他任职的位置,所以先授士,日后有机会授官,这同样也符合规定。
  至于吴乡寿,在一干进士之中,殿试成绩不过中游。
  但是,模样长得一般,而且书法也很一般,再挑他声音过于沙哑不够宏亮等瑕疵,让他铨选落第也很正常。
  长孙无忌愣愣地看着这样的安排建议,真恨不得立刻批复同意。
  但是,想到了陛下的交待,长孙无忌只能无可奈何地提起了笔,憋屈地将四人的铨选结果进行了修改之后,交给了相应的官员。
  “这……这合适吗?”一直静候在旁边的侍郎看到了这样的批复之后,心中吃了一惊,错愕地问出了声来。
  “没什么不合适的,这是陛下的意思,明白吗?”长孙无忌只能努力维持着脸上的淡然,从容地吩咐道。
  铨选结束,铨选结果,自然也被送到了一干经历了铨选的进士手中。
  而辛茂将等四人真可谓是惊喜难掩,因为过去,科举入仕的寒门子弟,许多都会卡在铨选这一关。
  有些人,甚至是直接铨选落第,而哪怕是过了铨选的寒门庶族,大多都只会成为有了官身却无官职的士。
  然后开始年复一年的等待着有朝一日,被人想起来,甚至等了十数年还未入职的士子大有人在。
  “从今日起,贤弟你可就不再是庶民了,下官见过辛起居。”
  被授职为门下省从八品上左拾遗的吴乡寿欢喜得都有些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朝着那同样也喜动颜色的辛茂将一礼道。
  “任某居然能入职兵部,哈,入职职方司,这倒是很对任某的胃口。
  至少上官贤弟你一表人材,又识情识趣,到了礼部主客司,也算得上是可以一展所长。”
  四人在客栈内兴奋地半天,便是掌柜的也赶过来给这四位道贺。
  甚至还大方地让厨房给这四位送来的酒食,也算是他这位客栈掌柜对于这些新晋官吏的恭贺。
  吃着客栈的酒食,任雅相不禁有些惦记起程府的美食,特别是客栈的浊酒,又哪里能有程府秘制三勒浆那般带劲。
  “唉,咱们是不是也该抽个时间去拜会一下程太常,若无程太常就不会有咱们今日。”
  听到了这话,上官仪不由得脸色大变,脑袋直接摇成了泼浪鼓道。
  “这个过些日子再说吧。上回醉得不省人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