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世家-第3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旁的于志宁愤愤地瞪了一眼这个厚脸皮,却也要作出自己的表态。“臣知错了……”
  “好了,继续走吧,莫要让孤摔着就好。”李承乾一咬牙,继续迈步开始前行……
  后方的宁忠,只能百无聊赖的推着轮椅,看到了太子殿下走在最前方,看到了程三郎跟于志宁在后面相互眼神杀。
  至于太上皇,早就已经哈欠连天的让人拿肩舆给抬进了汤泉宫,这位上皇陛下又到了午睡时间。
  没有了太子妃,整个汤泉宫里边,只剩下了一票糙老爷们上窜下跳。
  而从开始重新会走路开始,李承乾突然觉得,之前无路可走的时候,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哪像现在,清晨,刚刚听到了鸡叫,自己的私人医生兼私人运动教练兼私人营养专家程三郎就开始豪横登上。
  “殿下快点,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赶紧赶紧,先跑个三圈再吃早餐。”
  “……”


第652章 另外一个念头,那就是魏王殿下怎么办?
  李承乾清晨起床,草草地洗漱之后,喝掉了一杯牛奶,然后开始在太子汤跑圈,三圈跑下来,只是额角微微见汗。但这,仅仅只是热身。
  然后就是按照程处弼的各种要求,进行着身上各部位肌肉的锻炼。
  锻炼完之后,到温泉里边略微一泡,擦洗一下,李承乾开始吃早餐。
  一杯奶,四个鸡蛋,一块至少有差不多半斤重的鸡胸肉,还有一大盘的蔬菜。
  因为担心李承乾不乐意吃白水煮鸡胸肉,嗯,程处弼自己也不乐意吃。
  所以只能进行煎炒烹炸的手段来制作成美味可口的鸡胸肉。
  过去,李承乾的早餐,顶多也就是一杯奶一个鸡蛋,再加上二到三两肉,还有一个水果。
  就能够让人吃得快要打饱呃,可是现如今,李承乾吃起东西来,连他自己都觉得害怕。
  过去撑得翻白眼才能吃下去一个。现如今一个鸡蛋感觉就像是咬空气一般,三两口就下了肚。
  吃完了东西之后,李承乾可以有差不多半个时辰的休息时间,半个小时之后新的征程,又在等待着李承乾。
  不过,虽然有些辛苦,但是李承乾很惊喜的发现,不长的时间,自己居然已经能够提起了一百斤的杠钤。
  而且学着处弼兄曲起胳膊的时候,已经能够在自己的上胳膊摸到皮肉下方有硬物在凸起。
  据处弼兄所言,那叫肱二头肌,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叫二头肌,但是有肌总比没肌好。
  当然,没必要跟处弼兄比,那家伙浑身那刚硬而又充满线条感和力量感的肌肉,实在是令李承乾自行愧惭。
  特别是听处弼兄说深蹲对于男人很有效果,是男人练了都说好之后。李承乾每天练得最卖力的就是深蹲。
  当然还要腰腹力量的锻炼,大腿和臀部肌肉的锻炼,总之,排骨精太子,随着认真地跟随着程处弼练习。
  整个人不但浑身充满了力量和斗志,而且人也变得越来越有精神。
  于詹事也曾经过来参观,甚至在程处弼也太子的劝说之下,也想要尝试一下这种锻炼健身方式。
  第一天就因为过度自信差点闪着腰,然后拒绝再玩。每天干得最多的就是挺着个啤酒肚过来鼓掌叫好。
  然后拍屁股去跟程三郎的忠仆蹲一块打牌。
  而李渊的渡假生活,仍旧是那样的惬意与逍遥,每天恰上一顿酒,美美地泡个澡,擦个背,睡上一觉。
  闲得蛋疼的时候就窜过来瞎指点一番,刷一波存在感。后来实在是无聊,居然也窜过去跟于志宁一起加入到了打牌的娱乐事业中。
  ……
  “太子妃有了身孕了?听谁说的。”
  “是宫里传出来的消息,太子妃如今就留在皇后娘娘那里,三天两头就会有太医入宫。
  若不是有了身孕,怎么可能如此?”
  “那这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没想到,太子殿下足疾未愈,太子妃却已经有了身孕……”
  长孙无忌听着身边的臣工们的议论,不禁眉头微皱,不过很快就舒展了开来。
  太子呆在骊山汤泉宫散心,看样子还是很有成效的嘛,让太子妃怀上了。
  不过,他的足疾存在得越久,他在汤泉宫呆得越久,他就会离那个位置越远。
  反观魏王李泰这边,经过了这些日子的加紧努力,前天李泰派人到府中传递了好消息。
  《括地志》的前三卷终于修订完毕,在元旦大朝会上,必定可以呈献御前。
  元旦大朝会,那可是一年一度的大朝会,魏王李泰,若是能够在那样的时候狠狠地露出一把脸,扬下名声。
  对于他的未来,可是极有好处的。
  哪怕是东宫左内率副率程处弼那小子整出了《三字经》又如何?
  那样的东西,对于那些需要开蒙的稚童很有效果。
  可是,对于那些学业有成的文人雅士而言,《括地志》这样分述各州县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地池、古迹、神话传说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综合性专著,才会是他们所喜欢和需要的好东西。
  不大会的功夫,陛下驾到的尖锐叫唤声,打断了群臣的议论声,长孙无忌也收摄心神,安然地坐在了自己的席位上。
  李世民缓步地走到了御案后面坐下,不大会的功夫,房玄龄这位当朝宰辅第一个站了出来询问关于太子妃有身孕的传闻。
  等得到了李世民的首肯后,满朝文臣都纷纷出列,朝着李世民表达了恭贺。
  哪怕是那些看太子殿下不顺眼的臣工,此刻倒都显得很是诚心诚意,满心欢喜。
  “嗯,诸位卿家的心意,朕领了,另外,朕还要告诉诸卿。太上皇将会于三日之后回京,朕会亲率百官恭迎上皇。”
  这话倒没有引起什么议论,毕竟这是上皇,陛下的父亲,为人子应该做的。
  但是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整个朝堂变得鸦雀无声。
  “……太子因在骊山汤泉宫治好了足疾,尚需数日休养。所以,不会随太上皇同归长安。”
  朝堂之内,一片死寂,半天,魏征第一个开口追问道。“太子殿下的足疾已愈?”
  “正是,太子的足疾,已经被东宫左内率、太常寺少卿程处弼治愈,只等再休养数日,将会于元旦当日回京。”
  房玄龄赶紧拜下,激动地大声道。
  “老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此乃天佑我大唐!”
  紧接着,一位又一位的朝臣纷纷拜倒在朝堂之上,朝着李世民表达着他们的兴奋还有喜悦之情。
  长孙无忌,足足愣了有差不多十息的功夫,这才随同诸位朝臣一起,拜倒在殿中。
  那位足疾久治不愈的太子殿下的足疾居然已经治愈了,而且还会在元旦朝会当日入京。
  这个消息,简直就如同一枚重磅炸弹,炸进了所有人的心中,轰然崩裂开来,炸得所有人都有些懵逼。
  大部份的臣工,哪怕是现在机械的在朝堂中高声吆喝,但是实际上他们的脑子是懵的。
  第一个念头就是:不可能。
  第二个念头就是:怎么可能。
  而还有一些与太子交恶的臣子,心里边还有另外一个念头,那就是:那魏王殿下怎么办?


第653章 这辈子第一次见人把文章读得这么的铿锵有力
  其实朝堂之内,已经有相当一部份的臣工,不看到太子李承乾的未来。
  毕竟在所有人的意识中,为君者,必要的条件那就是身体条件,如今大唐天子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
  那绝对会让天子的威仪,大打折扣,甚至还有可能导致一些不可测的事情发生。
  只是因为陛下正值年富图强,大家伙也觉得现在说这个还早,才会闭口不谈。
  但其中,却已经有一些跟太子不对付的臣工,例如孔颖达,例如长孙无忌及其一干党羽。
  早就已经在明里暗里的各种骚操作,就是想要将太子给踢到一边凉快去,换上一个肥头大耳但是较为听话的米其林魏王。
  只是可惜,陛下却一直没有任何表示,其实也不是没表示。
  就像上一次,孔颖达提议,请魏王李泰主持修撰《括地志》,陛下甚是欣喜地恩准了。
  甚至还大大地夸奖了一番魏王李泰尊师重道,哪怕是之后,提出设立魏王学士馆。
  陛下没有同意,可是之后,魏王李泰暗戳戳地招贤纳士入府,陛下对此明明知晓,却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才让长孙无忌等人,感觉到了有戏,可怎么一转眼之间,太子的足疾居然被治好了。
  而且还会在元旦朝会当日回京,这又到底是什么意思?
  且不管满朝文武想不想得通,这个消息如同山呼海啸一般,通过大唐皇帝陛下之后,席卷了整个朝堂。
  然后随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长安朝野,甚至在长安周围传播了开来。
  魏王李泰,呆愣愣地坐在案几跟前,听着李公公禀报着这个从朝堂中传出来的消息。
  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跟前案几上摆着的《括地志》前三卷,久久不语。
  半晌之后,这才缓缓地抬起了头来。“是我舅父传来的消息?”
  “正是赵国公遣人传来的消息。”李公公点了点头小心翼翼地答道。
  “难道说,本王就没希望了不成?”魏王李泰心乱如麻地坐着那里,彷徨无计间,忍不住伸出了手。
  从案几上的碟子里捡起了一块喷香的猪油酥,恶狠狠地咬了一口,咬牙切齿地咀嚼起来。
  “殿下万万不可气馁,陛下虽然当朝宣布了这个消息,可是太子却还未露面,真伪尚未可知。”
  “再有,太子远离中枢半年多,东宫属官,大多都已经是心生异志,不少人已经向殿下暗中输诚……”
  魏王李泰愤愤地拍了拍案几,不耐烦地喝道。
  “可他终究还是太子,父皇不罢掉他,那他就是太子。”
  狠狠地发了了通脾气之后,魏王李泰满脸绝望地坐在榻沿,打量着那三卷《括地志》喃喃地道。
  “舅父他就没有再说别的?”
  “赵国公的意思,现在殿下最该做的,是仍旧按照之前的安排,继续在元旦朝会上,向陛下进献《括地志》。”
  “就算是太子回了长安,殿下也不必着急,只需要多多往宫中走动,以仁孝侍奉陛下和娘娘,静待太子犯错。”
  “本王懂了,你下去吧,本王想要静一静……”
  李公公心中轻叹,朝着魏王李泰兴一礼之后,缓步退出了书房,却又被魏王李泰开口唤住。
  “去,让他们的再给本王送一碟猪油酥来。”
  “……是。”
  咀嚼着美味可口,油香浓郁的猪油酥,魏王李泰的脸色越发地显得阴沉。
  太子足疾尽愈,又是程处弼那个粗鄙武夫治愈的。
  这一刻,魏王李泰比起过往,更加的厌恶程处弼,若不是他,太子那已经瘸了一年多的腿,怎么可能痊愈?
  “程三郎,本王和你势不两立,大哥,不要以为你的足疾尽愈,你的太子之位就能够固若金汤。本王是不会放弃的……”
  ……
  距离元旦只剩下五天,距离上皇离开骊山汤泉宫已经过去了三天。
  李恪这位优秀的皇家工具人,终于又匆匆地赶到了骊山之上。
  听着那汤泉宫内的东宫诸率将士们那高昂的诵读《三字经》的声音,看到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从自己跟前经过。
  李恪一脸哭笑不得,这辈子第一次见人把文章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