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世家-第16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偏偏,大唐东北方向的这片土地上,那高句丽和百济成日在那里上蹿下跳不服王化。
  如今又蹦出来一个倭国,居然还敢主动兴兵来犯大唐王师,哪怕是已经击败了他们,可是,大伙都犹觉得不解恨。
  特别是大唐水师现如今这么牛叉,是不是应该给那倭国一个深刻的教训。
  虽然一干文武口中喊打喊杀,要把那倭国荡平毁其社稷,不过大伙也很清楚,嘴炮而已。
  毕竟水师再牛叉,上岸之后,还得以步骑为王。
  而那倭国远离大唐,四面临海,想要单凭水师就搞掉那倭国,着实困难。
  大伙一阵嘴炮爽完,抿嘴舔舌的当口,李世民忍不住表情甚是激昂地大声言道。
  “等朕扫荡不臣之国高句丽后,定会从诸卿之中,择其优者,率一只精锐之师,荡平倭地,以雪此恨。”
  听得此言,一干武勋大将瞬间两眼放光,纷纷朝着这位言出必行的大唐天子一礼,吐气开声。
  “荡平倭地,以雪此恨……”
  一干驻扎在这里的将士们,也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很捧场的大声附和不已。
  就在这个时候,已经策马赶到了水师泊地的李恪,同样听到了这边犹如滚滚雷鸣一般的咆哮声,直接就懵逼了。
  这是咋了,难道不成那倭国又干了啥,惹到了亲爹?
  “陛下,齐王殿下已至……”就在这个时候,赵昆凑到了李世民跟前提醒道。
  一干文武,也都纷纷侧目望去,而李世民则有些不快活,毕竟这小子居然拖延了这么久才来见自己。
  难不成,又在偷奸耍滑,干什么不正经之事?
  就看到了这位英果类已的亲儿子快步行来,堪堪来到了跟前之后,满脸惊喜交加地朝着李世民一礼。
  “儿臣参见父皇,方才儿臣听闻我大唐武贲的豪言壮语,心中甚是欢喜,看来上天亦感受到了父皇之熊熊怒火……”
  “……”李世民脸色有点黑地看着这位迟到的亲儿子,好歹时隔数月,重见亲爹。
  你哪怕不感动得泪流满面,好歹也说几句讨巧的暖心话,却在这里叽叽歪歪老夫的怒火,咋,是不是想要好好地感受和体悟老父亲的怒火?
  李恪终究也是个人精,看到亲爹那张陡然变得很不愉悦的脸,顿时知道自己前戏太多,赶紧正色道。
  “父皇,儿臣方才未能及时来迎父皇,乃是收到了处弼兄传来的报捷文书。”
  “他又报捷?”站在文臣之中的孙伏伽忍不住小声地吐了句槽。
  这话让一干大唐文武都有些牙疼地吸了口气,饶是李世民很牵挂这位爱婿,这会子也不禁有些头皮发麻。
  “那小子又报什么捷?”
  “父皇,处弼兄已然率领我大唐水师,荡平倭国,倭主已然受缚请降……”
  “……”
  ……
  一阵萧瑟的秋风,吹指过水师泊地,吹过一干呆若木鸡的大唐君臣,亦撩过那大唐天子垂散下来的发丝。
  李世民呆若木鸡地看着跟前那带着一脸献媚笑意的亲儿子李恪掏出了一个木匣子,讨好地递上前来。
  “齐王殿下,你,你没开玩笑吧……”李道宗这位宗室名将兼大唐兵部尚书,显得有些结巴地问道。
  “侄儿见过王叔,小侄岂敢拿这样的大事来开玩笑。至于程三郎既然敢差人送来这份报捷文书,必定是已经荡平了倭国。”
  “那小子……”李世民牙疼地吸着气,伸手将那分奏折劈手夺了过来。
  “他就凭着那一半水师,就能够荡平那拥有战船过千艘的倭国?”
  李世民的吐槽声,亦是让一干大唐文武深以为然,但问题在于,程三郎那小子总喜欢把不可能化为可能。
  又让大伙实在不敢现在就蹦出来表达意见,都默默地看向陛下在那里打开了捷报。
  李世民打量着那份颇有些份量,字数极多的捷报,很快,这位大唐皇帝陛下的表情就变得令人捉摸不透。
  惹得一干文武重臣都支愣起了脖子,想要看个究竟。


第2885章 《程三郎与众兄弟平倭演义》
  李世民扫了一眼在场的一干文武,表情甚是古怪地扫了一眼一干文武,最终目光落在了那方才开口的孙伏伽的身上。
  随即便将这份报捷文书递给了孙伏伽道。
  “这份报捷文书内容繁多,一时半会,怕是难以看完,诸卿想必也与朕一般都很想知晓个中详情,就由孙卿你来念一念吧。”
  孙伏伽从李世民的手中接过了这份颇有些份量的报捷文书之后,清了清嗓子开始大声地读起了报捷文书。
  文书的开头就是,程三郎已于五日之前,荡平了倭国,倭国国主孝德,已然自缚请降。
  倭国王族一系两千余众,尽数锁拿,不日就将抵达登州。
  事情的起因,自然是因为倭国水师的突袭,令程三郎等一干大唐有为青年十分的愤怒,所以在得到了李绩这位上峰的首肯之后。
  程三郎率领着这只大唐水师特遣舰队朝着那倭国水师残余追赶而去。
  一路之上,追着追着,就不小心追到了倭土,正好遇上了残暴的倭国将士,正在肆意地屠杀着那昔日山阴国王族后裔。
  程处弼可是很有道德底线的正义之士,看到了这样血腥的一幕,怎么可能置之不理。
  所以他就决定派遣正义之师帮助这山阴国王族后裔大伴氏击败了倭国士卒,之后,现任大伴氏族长,山阴国王族嫡系后人大伴吹负朝着程三郎泣血叩拜。
  他们山阴国向来老实巴交,一直对国民仁爱,可在他们被倭国征服之后,倭国对他们山阴国横征暴敛,甚至经常将他们山阴国百姓当成奴隶使唤。
  ……
  之前,因为在他们山阴国的王族祖地,也就是他们山阴国世代先王的坟地那里,发现有金矿之后。
  倭国朝廷,竟然无耻到要让他们将祖坟尽数迁走,大伴吹负苦苦哀求,不仅没能获得同情,那位残暴的倭国使节,甚至还当场斩去了他一臂。
  激起了山阴国民的愤怒,击杀了那名使者,结果嘛,倭国开始兴大军讨伐,甚至还把他们祖地的坟墓都给毁了。
  听到了这样闻者伤心听者落泪的生动故事,一干大唐文武重臣也都给气的七窍生烟不已。
  当听闻那程三郎与一干武勋子弟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都甚是义愤填膺,决定帮助山阴国的消息。
  李世民忍不住抚须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不愧是自己的好爱婿,这样的做法就很正能量,不失大唐天朝上国扫荡诸蕃不平事的气度。
  之后,天朝上国的将军愿意领军帮助山阴国的消息,在那倭岛之上传扬开来之后。
  许许多多受倭国压迫和掠夺的那些小国真可谓是喜出望外,纷纷奔走相告。
  而且都在大唐天上朝国愿意为他们申张正义的好消息的感召之下,纷纷高举起了义旗,愿意追随大唐天朝上国的大军,共伐倭国……
  如此一来,事情自然就简单了多,程处弼虽然麾下兵马不多,但是有了倭国诸国的出兵襄助之后。
  在那倭岛之上简直就是王师所至,义旗所指,受苦的百姓纷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倭国虽然兵强马壮,但是,失了民心所向,自然也就处处受制,使得大唐兵马得以轻而易举,就直抵那倭国王城。
  在那里一场惨烈的厮杀终于展开。
  程三郎亲冒矢石,与房俊、秦怀道、薛仁贵等人手持陌刀,亲手杀敌于阵前,令大唐武贲士气大振。
  柴令武与那李景仁虽然文弱,二人却也豪迈地擂鼓助威。
  二人虽被数箭穿身,犹自屹立不倒,奋力擂呼,高呼杀贼……
  读到了此处,就看到了那柴令武与李道宗脸色大变,这二位的脸色瞬间就从激动的红色,变成了灰白色。
  “……我,我儿他……”柴绍嘴皮子都有些哆嗦起来,一旁的李道宗更是不堪,简直就是浑身上下都在哆嗦。
  看到了这二位长辈如此,李恪赶紧凑上前去小声地安抚道。
  “王叔,姑父,二位都没有事,只是受了一点皮肉之伤而已……”
  “真的?”柴绍与李道宗不约而同地小声问道。
  李恪很警惕地左右张望了眼,这才凑到了柴绍耳朵边小声地嘀咕了句,然后又凑到了李道宗耳朵边嘀咕了句。
  这才鬼鬼祟祟地从怀中露出了一个信封,那正是随同报捷文书一同送来的程三郎写给李恪的私人信件。
  英明神武的大唐皇帝在方才听闻了那两位后辈受伤的消息,亦是心中一紧。
  可是等看到了英果类已的亲儿子鬼鬼祟祟地挤到了王弟和姐夫身边嘀嘀咕咕之后,王弟与姐夫如释重负的表情,不由得心中一梗。
  ……
  怕这十有八九,又是程三郎那小子所谓的春秋笔法……
  此刻,那位读得神采飞扬的孙伏伽犹自在继续,在那只伏兵受到了重挫之后,秦怀道这位小年轻看到了敌将欲逃,十分勇敢地冲杀了出去,与那位程三郎很看好的,智勇双全的旅师薛仁贵并肩作战。
  最终,生擒了倭国王太孙建王子,以及倭国名将佐伯子麻吕。
  当然,程三郎也没有忘记其他的诸位弟兄,生动的描写手法,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每一位好兄弟沙场杀敌的英姿。
  不论是跃马横刀的牛韦陀,还是那箭无虚发的李思文与李器,又或者是那位手中的横刀都断了之后,夺敌之刀,连斩倭国数将的刘仁景等,描绘得那样的活灵活现。
  听得一干大唐文武心神摇曳不已,特别是那帮子亲儿子就在程三郎军中的长辈们。
  表情在兴奋之后,都带上了一丝迷惘,那真是自己不成器的亲儿子吗?
  转念一想,考虑到了程三郎那小子很喜欢创作自传体演义的陋习,大伙总算是没有就此过多地改观对自家娃娃的印象。
  但问题是,这样的想法,悄悄埋于心口就成,表面然自然是要一副眉飞色舞老怀大慰的表情。
  如此方能配合程三郎的春秋笔法,争取让陛下给自家亲儿子多赏上三瓜两枣,让他们摆脱纨绔子弟的恶名才是正经的。


第2886章 将倭人安置在耽罗岛后,速来登州见朕
  总而言之,在远在洛阳的大唐皇帝陛下的精神感召之下,在大唐天朝上国的集体荣誉感的激励之下。
  程三郎等一干武勋子弟,以数千大唐精锐,大破拥兵二十余万,战船过千艘的倭国。
  那位狂妄到自称为朕,勒令倭国臣民必须称其为天皇陛下的倭国国主孝德及其婆娘。
  在看到了自家数倍于大唐兵马的精锐之师,被以一敌十的大唐武贲所败。
  而倭岛诸国亦臣服与大唐,与大唐共伐倭国,眼看自己被倭岛共诛。
  走投无路的孝德天皇只能率领一干倭国臣工自缚于城下,那倭国太子中大兄心知作恶多端,自刎而亡。
  至此,程三郎与一干武勋子弟平倭演义终于告一段落。
  这篇犹如话本小说一般精彩的报捷文书,听得一干大唐文武,连带周围的水师将士们如痴如醉。
  李世民亦是听得眉舒目展,心情舒爽得犹如三伏天吃冰淇淋。
  虽然程三郎这小子的报捷文书里边私货甚多,灌水不少,但是,那些针对于自己这位大唐天子的描绘显得那样的入木三分,活灵活现,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嘛……
  终于念完了那份报捷文书,大伙一边品味,一边开始疯狂地开动脑筋,接下来应该说点啥?
  之前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