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世家-第16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国出兵相助新罗,先后在那百济的白江口处大破百济水师和倭国水师。”
  ……
  渊盖苏文脸上的那一丝笑意迅速消失,脸色陡然阴沉得怕人。
  “唐国水师……居然如此厉害?”
  “好在那唐国水师在击败了前来援助百济的倭国水师之后,顺势追击,往倭岛而去。”
  “那位百济国主扶余义慈,心生恐惧,忧那唐国水师再至,若是与那新罗两面夹击,怕是百济国柞不存。”
  “所以,特遣其长子扶余隆为使,特来求见兄长……”
  听到了这里,这位足智多谋的高句丽权臣立刻就品抿出了滋味,两眼之中闪过一道寒芒。
  “百济……难道想要与我高句丽联手?”
  同样很有头脑的渊净土郑重地点了点头,有条不紊地分析道。
  “正是百济向大哥请援,愿与我高句丽为盟,乘现如今唐国水师退去,新罗正虚弱无力之良机。
  共伐新罗,争取一鼓而下,荡平新罗以定半岛,绝唐国内应之念。”
  渊盖苏文站起了身来负手于后,缓缓在厅中踱步,半晌,转头看向渊净土。
  “二弟,你以为如何?”
  渊净土抚着颔下的短须,面色沉肃地分析道。
  “兄长,百济已经恶了唐国,可以说,与我高句丽等同于是一条船,如今不得不与我高句丽为盟。”
  “而今,他们主动来与我高句丽结盟,相约攻取新罗,事后平分其人口土地。”
  “此事,对于我国而言,亦是好事情,唐国天子已然决定亲征我国,而我国,亦需要举国上下同心协力御之。”
  “若是能够赶在入冬之前,平定新罗,解除身后之忧患……”


第2881章 高句丽、百济联盟兴兵,目标:新罗
  渊盖苏文听着那足智多谋的亲弟弟在那里分析,而他则继续缓步在屋内来回踱步。
  一想到自己这半个月来,跑遍了不少的地方,这才注意到,诸地方今年的收成都很不乐观。
  若是前方鏖战之时,后方因缺粮生乱的话,渊盖苏文只想想,都觉得心生寒意。
  等到渊净土分析完毕,最终给出来的结论就是。高句丽应该与那百济结盟,毕竟对于现如今的高句丽而言。
  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但是条件嘛,还可以再商议商议,毕竟对方求上门来,主动权在自己这边。
  “告诉百济使节,答应他们的条件,但是还有两条,第一,五日之内进军新罗,第二,平定新罗之后,新罗的粮食,要尽归于我高句丽。”
  看到陡然站定的兄长突然来上了这么一番话,渊净土眉头微皱,总觉得自家大哥要的太少,当然话又不能说得太分明。
  “大哥,这么做,会不会显得咱们过于急迫了点?要不,再提一些……”
  渊盖苏文看着亲弟弟,沉声言道。
  “二弟,你知道不知道,今年的秋粮,怕是最多也就只能有去岁的七成。”
  “什么?!”渊净土直接脸色大变站起了身来。他可是很清楚,这几年来,天公不作美,高句丽的粮食产量一直都不高。
  可以算得上是勉强维持,而今,大唐兴兵而来,正需要大量粮草辎重的时候。
  却突然一下子粮食产量下降得如此厉害的话,这让渊净土第一时间怀疑是不是唐国有意为之。
  “现如今已经不是继续纠结我高句丽粮食如何减产这个原因的时候,而是应该想着,怎么最大程度的获取更多的粮食,解决问题。”
  渊净土正色朝着渊盖苏文一礼。“大哥,小弟我明白了,那大哥是准备今日,还是明日见那百济的扶余隆?”
  “就今日吧,见了他,早点解决大事,为兄也才能够安心一些。”
  说到了这渊盖苏文想了想又朝着渊净土道。“可曾打探出,唐国水师所使用的那种武器是何物?”
  “那唐国兵马,对于那种水师武器守备十分严密,小弟只打听到了那种武器的名字为火炮,至于其他的,实在是无能为力。”
  渊盖苏文点了点头,想了想,这才故作轻松地一笑。
  “还好,那只是横行于汪洋之上的水师武器,不然,那问题可就大了……”
  “……”听得此言,渊净土看了一眼兄长,最终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跟兄长道别之后,快步而去。
  当日下午,扶余隆终于收到了来自于高句丽权臣渊盖苏文的邀请,这让他如释重负,第一时间赶去拜会这位高句丽的实际统治者。
  一直呆到了华灯初上之际,他这才带着满脸难以置信的惊喜之色,与那同样喜动颜色的鬼室福信离开。
  三日后,渊盖苏文命傉萨(都督)纽真为大将率五万精兵,从杨口城出兵,沿太白山脉西侧南进,直扑竹岭。
  又将那高句丽东海沿岸的船只搜罗一空,在东台城收罗了三百余艘船只,乘载着七千精锐,悄然地朝着那金城所在的海岸进逼。
  而扶余义慈在见到了亲儿子扶余隆带回来的好消息之后,亦是对那渊盖苏文速战速决的想法深以为然。
  乘着现如今唐国水师尚未修整完,回来搞自己之前,将那新罗给灭掉,等到那唐国水师来临的时候,自己避免了腹背受敌的可能性。
  这位久经战阵的扶余义慈亲自统帅五万精锐,跨过了那被新罗依偎屏障的小太白山脉,杀气腾腾地径直往新罗腹地而去,兵锋直指新罗王都金城所在。
  ……
  金毗昙,正站在那设立在大耶城外不远处的大营中,打量着那座已经被百济人所夺取的新罗西部重镇坚城。
  百济人攻取下大耶城之后,原本意图进行东进,最终为那领军来援的金庾信所败。
  之后,百济大军退缩了回去,但是被他们攻取的重镇大耶城,被他们牢牢地掌控着。
  而此番,金毗昙奉了女王之命,为了配合那位唐国名将程三郎的战略,所以,率领两万兵马,连同之前收拢来的残兵败将又,招募了近两万农兵,这才凑出了五万大军。
  再一次扮出了一副要兴兵讨伐百济,夺回失地的架势。
  虽然金毗昙对于军略只敢说略知一二,但好歹有个好手下金文颖也是新罗一等一的知兵之人。
  在他的操持之下,金毗昙率领大军步步为营,进逼到了这大耶城外,甚至还发动了数次进攻。
  虽然拿这坚固的大耶城没有办法,但是金毗昙却很清楚,自己在这边闹腾得凶,程三郎那边就越容易办大事。
  最好是他能够统帅水师,直接沿水入百济腹地,把那位百济王给生擒了最好。
  ……
  打量了大耶城半天之后,金毗昙朝着身边的金文颖小声地道。
  “咱们在此驻军已有半个来月了,可是为何,只有几只兵马来援,而且数量都不多。”
  “难不成,是咱们的声势不够?”
  金文颖缓缓地摇了摇头。
  “必是因为程三将军他们已经率领水师正在与百济主力鏖战,故尔,才会让百济难以分兵来援。”
  “可惜咱们身处战场,消息传递不便,也不知道王都那边,可有收到消息。”
  “之前倒是收到消息,说是程三将军已经率领水师赶往百济沿海,去与那位大唐名将英国公李绩汇合。”
  “有了这两位大唐名将同时出手,肯定会给予百济极大的压力……”
  金毗昙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打量着那城头上的百济士卒,正在乘着战事的间隙,用木板和石块,意图修补那被破坏的城墙。
  “要不,咱们干脆强攻大耶城?”
  “上大等万万不可,我们虽然看起来兵马众多,可是这里边,可是有不少残兵和农兵。
  真正可战之兵,也就只有那两万人马,若是损失过大,怕是到头来,非但岂不到牵制百济的作用,反倒让百济人看出咱们的虚实。”
  就在距离他们大营十数里外的一座山头之上,几个身形,悄然地出现在了山头之上,朝着这边张望不已。
  “……”


第2882章 这是绝佳的荡平新罗的机会
  是夜,金毗昙本在安祥地入睡,正睡得十分香甜的当口,突然一声厮杀之声传来。
  当金毗昙惊醒过来,惊魂未定地提着武器冲出了大帐,这才得知,原来是那大耶城内的百济兵马,正在夜袭大营。
  金文颖还特地遣人前来相告,对方顶多也就一两千人,让金毗昙安心,早有准备的他肯定能够摆得平。
  这让金毗昙终于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回到了大帐之中,躺下之后,翻来覆去,外面时不时传来的厮杀声,扰得他实在无法入眠,只能坐在榻上发呆。
  而就在这个时候,大营之中陡然暴发出了比起之前更加激烈的呼喊与喧嚣声。
  金毗昙不得不再一次走出了营帐,却惊惧的发现,这一次的喧闹,并非是来自于面朝着大耶城的这个方向。
  不知何时,身后方向的营寨中,此刻到处都燃起了冲天的火花,而那些咆哮声,嘶喊声响着一片。
  还有那如雷的蹄声和厮杀声,朝着着这边越来越近……
  若不是身边的亲兵第一时间赶来将金毗昙团团围住,怕是他都差点被在那些犹如没头苍蝇,四散而逃的乱军踩踏受伤。
  金毗昙第一时间就指挥着那些亲兵保护着自己,朝着那厮杀声最稀少的北边而去,而就在穿行于乱作一团的大营时。
  从远处,传来了一阵阵的欢呼声,金毗昙的脸色瞬间就变成了死灰色,因为他听到了那些欢呼声的意义。
  那位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居然亲自率军来袭,这特么的……到底是怎么回事?
  扶余义慈看着那新罗大营之中冲天的火花,看到那些麾下将领频频赶来报捷,心中也不禁生疑,为何这只新罗兵马会溃败得如此之快。
  直到有人将被俘的新罗将领带到了马前,扶余义慈这才得知真相。
  知晓了新罗国此番为了跟大唐打配合国中最后那数万精锐,调出了三万随大唐水师行动,再加上陷于这里的两万。
  也就是说,新罗王都金城,现如今的兵马,怕是真没多少,面对着如此外强中干的新罗。
  再加上有了高句丽配合,这位百济国王扶余义慈不禁开怀大笑,这简直就是老天爷给自己绝佳的荡平新罗的机会。
  ……
  李绩此刻,正立身于登州城西二十里处,立身于一处高丘之上,朝着远处频频张望不已。
  一旁的水师统帅吴中郎将此刻显得十分的紧张,而他身后边的那票水师将领也好不到哪儿去。
  他们之所以会出现在此,则是因为英明神武的大唐皇帝陛下李世民半路突然改了主意,想要过来这里探望一下大唐的水师。
  当然这是明面上的借口,李世民一行抵达了齐州之后,这位大唐天子一想,现如今到了那幽州,也得在那里等待严冬过去。
  既然如此,倒不如去那登州一趟,毕竟他的三个亲儿子,李泰、李治这对被贬谪为郡王的亲儿子土地就在这里。
  再加上唐国水师连败百济、倭国水师,作为大唐皇帝,虽然都给那些水师的新式武器命了名,但问题是不见上一见,也觉得不太甘心。
  而李世民把自己的想法跟一干臣工一说,大伙一想也是,来都来了,从这齐州过去也不算太远,那就干脆去一趟。
  毕竟大家也同样好奇心满满,再者说,之前那帮蹭功劳的货色所献的晒盐之法,已经在胶东半岛大力推广开来。大家伙也正好过去调研一番。
  君臣一拍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