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世家-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希望殿下能够早日痊愈,臣前来,是想跟殿下商议一二,看看能不能把归期再往后推上一推。”
  于志宁担忧地扫了眼李承乾那条伤腿道。“这一路南去千多里,路途颠簸,若是有个万一……”
  李承乾缓缓地摇了摇头。“卿的心意,孤领了。”
  “如今已然初冬,父皇和母后,为了让孤能够在晋阳安心将养,回长安都快两个月了。”
  “孤在这晋阳呆了快三个月,再不回去,若是等到了深冬,大雪漫道就更难赶回长安。”
  “父皇既然已经给我拟定了婚期,我怎么可以因为腿伤而耽搁这等大事。”
  于志宁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这倒真没办法。倒真没料想,陛下会把婚期敲定在春天。
  不过按照常理而言,殿下的腿伤,将养了这么久,该当是痊愈了才对,何以还会那样……
  前几日殿下下车尝试走动,稍稍挪步,便钻心的疼,这着实让人心忧。
  看到于志宁沉默不语,李承乾想了想,给出了最后的期限。
  “三天之后,无论如何,必须启程回长安,有劳于卿主持。”
  ……
  于志宁掀开了厚帘,迎着那开始隐隐透骨的寒风,裹紧了身上的裘衣,转身朝着太医的居所方向行去。
  三名太医,颇为紧张地面对着这位太子詹事,揣揣不安。
  “本官就是想要知晓,何以殿下的腿伤,已经将养了足足三月,为何还是觉得疼痛难忍,不良于行?”
  为首的杜医监只能硬起头皮,作为代表发言道。
  “于詹事,一般而言,骨裂之伤情,短则两三个月,长则四五个月,甚至半年才愈,也是有的。”
  “太子一向体弱多病,身体不佳,所以,三个月,怕是不足。”
  “会不会是有其他的原因?”于志宁不禁有些烦燥地追问道。
  “于詹事,我等反复查验过,殿下的腿伤,应该就只是骨裂。
  下官会再想想办法,给太子殿下增加一些滋补的药。”
  看到这三位太医吞吞吐吐,一个个小心翼翼的模样,于志宁也着实无可奈何,只得安抚道。
  “罢了,有劳你们了,望你们能够尽心尽力,让殿下早日痊愈。”
  ……
  等到于志宁离开之后,杜医监如释重负地坐了一来,对着碳炉烤着双手,满脸疑色。
  “太子殿下的腿伤,本就不错,可是将养如此之久,却未有痊愈迹象,的确令人奇怪。”
  “我等实在是无能为力了,该做的都做了……”另外两位太医也是一脸无可奈何。
  “既然于詹事言,还有两三日便启程回长安,等回到长安,再让诸位同僚也来给殿下诊治一二。”
  “嗯,如今也唯有如此了……”
  “不过,你们听说了没有。”其中最年轻的那名太医,先是看了一眼门口,这才压低了声音。
  “听说什么?”另外两位太医面面相觑。
  “下官也是偶然听到晋阳宫的宫人再说,指不定是因为昔日之事,怨魂作祟……”
  另外两名太医不禁倒吸了口凉气,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切莫胡言乱语,实在不成,待回了长安之后,请祝由科的来给殿下驱邪去灾试试。”
  “也好……”
  三位太医的低语,却被几名正在埋头整理炮制药材的药童听了去。
  半个时辰之后,亦随太子同往晋阳的东宫侍读长孙家庆直接脸色大变,气极败坏地站地起来厉喝道。
  “是哪个混帐传的?”
  站在跟前禀报的药童被吓得一哆嗦,赶紧跪倒在地。
  “是阎太医传的,不过阎太医也是听其他人传的流言。”
  “岂有此事,这等混帐事情,居然也敢在晋阳宫内流传。走,随我去见于詹事。”
  “长孙侍读,小人……小人不敢……”
  “放心,有本官在,保你无恙,愣着做甚,还不快走。”长孙家庆怒意冲天,大步而行。
  很快便赶到了于詹事所在的公房,径直入内,正好看到于志宁正在与几位官员低声议事。
  忍不住高声喝道。“于詹事,下官有紧急要务,还请屏退诸官。”
  “???”


第271章 请陛下,罢其东宫侍读之职,再不述用
  一干晋阳的官员,还有东宫属官皆尽抬起了头来,满脸不乐意地看向长孙家庆。
  这家伙,平日里就很嚣张跋扈,指颐使气。就如同现在一般。
  于志宁不悦地拢了拢眉头,按捺住不满沉声道。
  “那还请长孙待读稍待,等我与诸官商议……”
  “于詹事,此事事涉东宫清誉,怎么可以耽搁?”长孙家庆直接不乐意了。
  于志宁的脸直接就拉了下来,这个混帐没看到整个公房之中,十七八位官员吗?
  “既然事涉东宫,那就更要谨慎,还请长孙侍读你先退下。”
  “什么样的事情,还能够比事关东宫清誉更大!
  于詹事,你这样的态度,简直就是在纵容流言。
  知道不知道晋阳宫中有宫人乱传太子闲话,说太子腿伤久久不痊,乃是因……”
  “长孙侍读,本官让你闭嘴!”于志宁狠狠地将案几之上的茶汤直接扫落于地。
  “你也不看看场合,这等事情,你,你简直……混帐透顶。”
  没想到,自己义愤填膺而来,却被于志宁如此喝斥。
  长孙家庆勃然大怒,梗起脖子怒怼了回去。
  “好好好,下官是为了殿下忠心耿耿,你却一再阻拦,是何居心?”
  “于詹事,等着我向陛下弹劾你吧。”扔下了这么一句话,长孙家庆怒气冲天而去。
  于志宁看着那摇晃不已的厚实门帘,半天才颓然坐下,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混帐。
  而一帮晋阳与东宫属官则面露诡色,面面相觑。
  ……
  长安,暖阁之中,因为下方烧着地龙,让暖阁之内,十分的温暖。
  甚至让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即便是身着单衣,亦不觉得寒意加身。
  夫妻二人,正一脸兴致盎然地欣赏着一张礼单,或者说聘礼单。
  作为父母的他们,终于有闲暇,开始给业已成年的长子,也是太子的李承乾操办婚事。
  李世民呷了口茶汤之后,将手中的礼单递给了身边的长孙皇后道。
  “你说,这张礼单上的东西,可还有什么需要增补的?”
  “妾身倒是没有意见,还是夫君你拿主意为好。”长孙皇后嫣然一笑,摇了摇头。
  “那就让他们照此采办吧,如今已然入冬了,让他们加紧才是,距离太子婚期,可是不远喽。”
  “是啊,就感觉好像是一眨眼,小小的承乾,如今也到了迎娶佳妇的时候了。”
  “我还记得,他的名字,便是咱们曾经居住的承乾殿,用那殿名给这孩子取的。”
  “而今,我这个作父亲的别无所求,就是希望他能够健健康康的,早日给咱们生下皇孙。”
  夫妻二人正自低声言语轻笑,听到了暖阁外传来了赵昆的低唤。“陛下,晋阳有消息到了。”
  两封书信,摆到了案头,李世民抄起了摆上封,由太子詹事于志宁所写的书信。
  “寄信之时,太子他们已经离开了晋阳。”
  “预计大约能够在十一月中,赶到长安。”
  “只是承乾的脚伤,尚未痊愈……”
  长孙皇后脸上的笑容一凝。“这都过去多久了,还没好?”
  “无妨,等到承乾回了长安,再让诸位太医给他瞧瞧便是。”
  李世民宽慰了长孙皇后一句,翻到了下面一页信纸之时,脸色陡然一变。
  他看到了于志宁在信中,对那长孙侍读当着晋阳与东宫属官议论不利太子流言一事。
  看到夫君的脸色陡然变得铁青,长孙皇后的心不由得悬了起来。“夫君……”
  “你且来看看。”李世民阴沉着脸,将那张陈述此事的信纸递给了长孙皇后,目光落在了另外一封书信上。
  那封,正是出自长孙家庆的手笔,李世民有些烦燥地抄起这封信拆开一看。
  居然是长孙家庆在弹劾太子詹事于志宁,认为他身为太子詹事,只知操弄权柄,懈怠渎职……
  长孙皇后缓缓地将那张信纸放下,满脸失望地摇了摇头。
  “陛下,臣妾以为,长孙侍读枉负皇恩,不堪重用。”
  “明明是自己不分轻重,居然还敢弹劾东宫重臣,这实在是……”
  “还请陛下,罢其东宫侍读之职,再不述用。”
  李世民看向跟前那表情很是纠结的观音婢,手指头重重地敲击在案几之上,沉吟良久。
  “他终究也是好意,罢了,等回了长安,朕会亲自告诫他,并罚俸一年,他若再犯,朕定不饶。”
  “夫君你……”长孙皇后仰起了俏脸,看向身边的李世民,心口有些发堵。
  “他终究是你的亲侄儿,也算是朕看着长大的,朕最后再给他一次机会,若是他自己把握不住……”
  长孙皇后轻叹了一声,娇弱地靠在了李世民的怀中,痴痴地看着夫君那张依旧轮廓分明的脸颊。
  得夫如此,何其幸也……
  不过,等承乾回到了长安,再跟兄长聊一聊,还是让家庆侄儿,自己识趣地离开东宫为好。
  ……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忙碌,而给诸位大将军的手下们制作义肢一事,也渐渐走上正轨。
  程处弼也终于空闲了下来,此刻正在跟两位忠仆继续着每天午饭后的娱乐活动:打牌。
  只是刚打了没几把,就听闻针灸科的胡博士来访,程处弼对于这位挨过千针万扎的老博士很佩服。
  亲自将胡博士迎进了公房,两位忠仆收拾好了竹牌之后守到了门外。
  “不知胡博士来寻本官所为何事?”
  程处弼有些好奇地打量着这位显得有些腼腆,欲言又止的胡博士道。
  胡博士有些拘紧地笑了笑。
  “程太常,多亏得您弄出来的针灸铜人,现如今,大伙练习针灸可是轻松多了。”
  “下官代针灸科的一干医者,谢过程太常。”
  程处弼摆了摆手,打量着胡博士,总觉得他应该是有事情。
  “这都不过是程某该做的罢了。胡老有话只管直言,不必这么婉转。”
  “那老朽就厚颜直说了,想请问程太常,这针灸铜人,如今朝庭可有向外售卖的意思?”
  “您老要买?”程处弼打量着这位没有七十,也至少六十多岁的胡博士,有点不明白他买这玩意干嘛。
  “不错,老朽家中,开着一间医馆,若是有了此物。
  也好让我儿孙,也能够在针灸之道更加精深。”


第272章 程卿,孤在晋阳吹着冷风,你倒好
  程处弼懵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胡老您的意思是,你家里是开着医馆的?”
  胡博士颇有些骄傲地颔首笑道。
  “不错,老朽共有两子,幼子在洛阳开办了一间医馆,至于老大,则在经营着祖传的医馆。”
  “我们胡氏,颇擅针灸之术,传承至今已有四代。”
  程处弼不禁好奇地追问了句道。
  “你的意思是,咱们太医署里的医者,也有跟您一样自己开医馆的?”
  “这是自然,毕竟,单凭着太医署的俸禄,怎么可能养得起一大家子。”
  “毕竟不是谁都像程太常您这样,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衣食无忧。”
  听得此言,程处弼砸了砸嘴,好吧,太医令都只有七品,更不用说其他的太医署医者们。
  在外面开个小诊所,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