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世家-第14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果呢,呵呵……这样那样的,弄得好生为难似的。
  若陛下让老程为吏部尚书,老程就敢把这差事应下来,你们谁敢?”
  “!!!”一干满肚子七歪八扭的文臣,齐刷刷地面黑如锅。
  首当其冲的长孙无忌更是差点气到肛裂,气到痔疮复发。
  嘴皮子哆嗦着,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反驳这个粗鄙武夫。
  李世民呆愣愣地看向程咬金,眼皮一阵狂跳,但是偏偏这位朝党搅屎棍这话,却令他心中甚是亮堂。
  眼光的余光扫过了那脸色发黑,嘴皮子在哆嗦的长孙无忌。
  李世民很清楚,长孙无忌打的是什么战术,就是在拖延,之所以拖延,那就是他并不希望让这糊名誊录制度获得通过。
  至少在他主持吏部的时间段里,继续能够通过漏洞百出的科举取士手段,跟那些世家大族暗中结好。
  这让李世民心中甚是不爽,却又不好当场发作,跟自己的舅兄在这种情况下出现裂痕。
  所以,李世民在考虑,自己是不是应该换一位吏部尚书,可是,那么一来,会让那些臣工明白自己不满意长孙无忌的回答。
  犹记得之前程三郎曾经叽歪过一句,觉得吏部原本就权力已经很大,那科举取士这样的大事,不该继续留在吏部。
  程三郎的亲爹突然跟那些臣工在这里这么一怼,倒是给李世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自己甚至用不着去更换吏部尚书,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就在李世民沉思的当口,程咬金已然跟那些家伙吵嚷了起来。
  “够了,都给朕住口!”思量已定的李世民陡然一巴掌拍在了案几之上厉喝出声。
  被围攻却仍旧能够毫发无伤洋洋得意的程大将军很麻溜地朝着陛下请罪,这才施施然地退回自己的位置。
  那帮子文臣一个二个面皆悻色,毕竟自己等人,再一次被程咬金那个厚脸皮给怼成了背景板。
  李世民抚着长须,朝着那长孙无忌微微颔首温言道。
  “无忌你所言甚是。的确,吏部乃六部之首,本就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要务。”
  “原本就事务繁重,而科举改制之法,的确是需要花大心思,方可成事。”
  听得此言,长孙无忌心头一松,赶紧出列朝着李世民一礼感激地道。
  “臣多谢陛下体恤吏部诸官……”
  长孙无忌正要继续在吹捧两下这位老友的贤明与宽厚,却听到了李世民再一次开口道。
  “平身吧,是朕考虑不周,吏部要务之重,为诸部之首,所以,朕倒觉得,我大唐三省六部之中,有一部,正好担科举取士之任。”
  “???”长孙无忌满脸错愕地抬起了头来,看向那笑眯眯的李世民。
  脑子都有些不好使了,根本就没明白这位妹夫是什么意思。
  而其他一干臣工,也都是震惊得目瞪口呆的模样,然后全部都齐刷刷的把目光落在了李绩的身上。
  李绩自己也是一脸懵逼,口歪眼斜地呆立在当场,小心肚皮犹如小鹿乱撞。
  难不成,陛下真的愿意听老程的骚话,居然把文人干的活计撂到咱兵部来不成?
  ……
  “……”李世民也没有想到,自己冒出了这么一句话之后,所有人都会去看李绩而不是继续瞻仰英明神武的自己。
  不乐意地咳嗽了两声,这才沉声开口,打破了这尴尬的死寂。
  “豆卢卿,朕有意将科举取士之重托,委予礼部,卿以为如何?”
  原本心如小鹿乱撞的李绩一脸黑线,嘴巴无声地开合了下,悻悻地翻了个白眼。
  而其余诸位臣工,全都满脸难以置信地看向了这位同样呆若木鸡的礼部尚书豆卢宽。
  北周南陈郡公豆卢通之子,隋文帝杨坚外甥,母为昌乐公主。
  豆卢氏原为鲜卑族慕容氏的一支,后燕北地王慕容苌投降北魏,授长乐郡守,被赐性豆卢。之后就一直以豆卢为姓氏。
  终于从震惊中反应过来的豆卢宽赶紧朝着李世民一礼大声答道。
  “陛下有命,臣焉有不从之理,老臣愿效死力。”
  那一干脸色大变的臣工看到豆卢宽如此,不禁心中一凉,长孙无忌的脸色也是隐隐发青,偏偏无法开口。


第2605章 科举改制一成,焉能有我世家大族子弟之活路?
  因为他之前都已经说了吏部没有足够的人手和时间来进行改制,而现在,陛下选择了礼部。
  自己倘若主动站出来抢夺,那就是在跟陛下打擂台。
  好在这个时候,禇遂良一咬牙,大步上前道。
  “陛下,礼部同样也是诸务烦重。”
  “这朕自然很清楚。”李世民嘴角微扬,抚着长须,慢慢悠悠地道。
  “禇卿,你且告诉朕,礼部有何要务?”
  “……”面对着突然卖起了关子的大唐天子,禇遂良心中一跳,却也只能硬起头皮继续下去。
  “陛下,礼部礼部下辖礼部司、祠部、膳部、主客四司,掌礼仪、祭祀、外交以及朝聘……”
  李世民笑着微微颔首之后,又问出了一句。
  “禇卿真是好记性,那朕倒要问一问禇卿,礼部与吏部相比,孰轻孰重?”
  “……”禇遂良张了张嘴,终究没敢当着满殿重臣瞎鸡儿胡说八道。
  “陛下,吏部更重之,故尔为六部之首。”
  李世民的嘴角意味深长地扬了起来。
  “正是因为礼部所掌的诸务最轻,朕才会觉得,礼部最适合。”
  那位豆卢宽已然迫不及待地插嘴,满脸殷切地道。
  “臣谢陛下恩典,谢陛下之信任,敢问陛下,不知我礼部,当以何司主持科举取士?”
  李世民抚着长须,慢悠悠地道。
  “所以,既然科举取士之法要改良,那便要让天下人知晓,朝廷对于科举取士之重视。”
  “再者,朕以为,考功员外郎位卑言轻,容易受到别人冒犯,另外遇上托请也无法拒绝。”
  “所以,朕决定,由礼部之佐贰官,礼部侍郎主持春闱之试。”
  言罢,李世民没再问诸位卿家可有什么意见,而是紧抿着嘴唇,鹰目四顾,那张笃定而又决然的表情,让一干臣工都只能默默俯首。
  离开文成殿的时候,一干文武内心真可谓是惊涛骇浪难以平复。
  陛下这手段,实在是太令人意外了点,一开始还觉得,能够将科举制度改良拖延住。
  可结果呢,非但没能拖延住,就连原本由吏部主持的科举要务,都被陛下给交托到了礼部手中。
  对于那原本事务不多的礼部而言,绝对是意外之喜。
  在六部之中,吏部最重,户部与兵部次之,而刑部与工部再次之,至于礼部,则属于是拖后腿的那个。
  可现如今,拿到了主持科举这份重任之后,礼部的地位得到提升可以说是必然的。
  ……
  事务已定,一干臣工自然也不便久留。
  而那位陛下的舅兄,大唐凌烟阁第一功臣,赵国公,吏部尚书长孙无忌正缓步而行。
  脸上几乎不见喜怒,可是所有人都明白,吏部哪怕是失去了科举这份重担。
  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的吏部,仍旧是六部之首。
  但对于失去主持科举的工作,则代表着陛下对于他的推脱心生不满。
  即便陛下明面上没有表露,可这帮子官场老油子又焉能不明?
  跟长孙无忌关系十分亲密的禇遂良,也都只默默地跟随在长孙无忌身边,几次欲言又止。
  可看到长孙无忌那副生人勿近的表情,最终将想要说的话咽了回去。
  “你看你,老程我可是给你创造了机会,谁知道贤弟你自己不懂得把握机会,结果倒便宜了礼部那帮子家伙。”
  程大将军拍了拍身边的李绩,一副贤弟你实在不争气的表情道。
  李绩黑着脸白眼一翻。
  “老程你少胡说八道,小弟我管的是兵部,掌武官将士升降、武备诸务。再怎么也跟那取士联系不上。”
  “今日陛下这么做,啧啧……想必某人心里边肯定不痛快。”
  一干武臣一边走一边嘻嘻哈哈,不过那帮子文官倒是都加快脚步,努力远离这帮粗鄙武夫。
  想比起那些武臣而言,文官之中可是有不少已然开始忧心忡忡。
  糊名誊录制度,削弱了世家大族中的平庸之辈入仕的机会。
  而剥夺掉了行卷,等于是让世家大族,再难像过去那般拿捏与挟制那些寒门学子。
  他们只需要凭着真本事,就能够有很大的机率被录取中举。
  而那位豆卢宽此刻则显得那样的意气风发,眉开眼笑,跟身边的那位礼部侍郎二人交头结耳。
  那位礼部胡侍郎此刻仍旧满脸难以置信,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样的重托,居然会落在自己的肩膀上。
  过去,管的都是那些教司坊里眉清目秀的小姐姐,现如今,终于开始有权利去管理那些眉疏目朗的才俊。
  科举制度的变革,不但是天下的寒门士子得到了实惠,而礼部也会因此而拔高地位。
  所以,这位胡侍郎与豆卢尚书决定抛弃之前的成见,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无论如何,也要摆出一副面目狰狞的护食姿态,绝对不能让到嘴的肥肉再让其他野狗叼走。
  ……
  来到了宫门外,长孙无忌站定,看到了身边禇遂良投来的眼神,朝着对方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碍,径直钻进了马车之中。
  坐在马车里边,长孙无忌的脸色越发地显得难看,主持科举的权利旁落。
  不仅仅是手中权柄的损失,更重要的是,陛下这简直就是在当着文武臣工的面。
  告诉自己,他很不爽自己推诿拖延事情的态度。
  但是,已经与世家大族走得太近的自己,倘若干脆利落地接纳下了科举制度的改革。
  那就等于是将自己推到世家大族的对立面去,对于自己,对于长孙氏而言,绝对是噩耗。
  毕竟,自己与那位太子殿下已然势同水火,若是自己不与世家大族联手。
  待陛下百年之后,朝堂上焉能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可是现在,陛下剥了吏部主持科举的权力,再联系起之前陛下遣人到吏部考功司调阅试卷一事。
  陛下的态度明显就是与自己生了间隙,眼下,该当如何补救,长孙无忌却毫无头绪。
  而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臣工们,则在宫门外,犹自愤忿不甘。
  “怎么办,科举改制一成,焉能有我世家大族子弟之活路?”


第2606章 除非我大唐,出了什么震动朝野之大事
  “咱们精心布置了这么多年,逐渐形成了的习俗定规,现在陛下轻而易举,直接破之。”
  “这可如此是好,虽然我们世家大族底蕴深厚,可是,陛下这么做,对于我们世家大族的伤害可是十分深远。”
  “我们非但少了挟制那些寒门士子的手段,就连自家子侄入仕,也难以掌控。”
  “陛下这么做,简直就是断了我等世家大族仕途之路。”
  “手段之毒辣狠辣,简直不亚于昔年前朝之杨广。”
  “噤声,诸君都少说一句,如今我等还是好好的想一想,如何破此危局才是正理。”
  “此危局若想破之,简直难比登天,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我大唐,出了什么震动朝野之大事,只能令此番变革暂且搁置。”
  “……”有人用意味深长的眼神,看了一眼宫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