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世家-第13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吏部又恰巧控制着天下官吏的选拔、晋升。
  天下大部份官员,想要更上一层楼,都得通过吏部,至于科举成功的那些读书人,想要成为真正的官员,同样也需要经过吏部甄选。
  现在,陛下因为大唐马种改良这种原本需要数代人,需要耗无数人力和物力的举国大政。
  在程三郎的骚操作之下,眼看着变成了有生之年系列,心怀大畅之下,给出了这样的承诺。
  对于在场的一干文武而言,既有些出乎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程三郎这小子太年轻了,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东阿县侯,太孙太保,再往上拱拱。
  那就很有可能以二十余岁的年纪,成为了大唐显贵重臣,位列朝堂前列。
  可以说,除了大唐开国之初的战争年代之外,自贞观以来,晋升速度最快的官员,就是程三郎。
  而且他还都是凭借着实打实的功勋获得的晋升,并且还是在许多功勋受到朝臣的压制下,都已经成为了县侯。
  所以,陛下这一回玩了一个俏皮的小花招,让程三郎官加官太常寺卿,而非是改任。
  这代表什么,代表程三郎仍旧主持着大唐新都洛阳的工作,而且又还能借着负责太常寺太医署的工作名义,到那太医署里边去安心的休闲娱乐。


第2466章 如果能发个朋友圈@太上皇帝陛下
  虽然后面那句,纯属长孙无忌自己的猜测,但是,据他所知。
  程三郎这小子在那太医署里边蹲着的时候,正经事的确没少干,但不正经后也真干了不少。
  导致太医署上上下下一干官员,闲暇之时都会三五成群的凑一块打打竹牌,简直已经成为了大唐医学界的通病。
  总而言之,两项任职,皆属于是实职,足可见陛下对程三郎那小子的看重程度。
  另外,给他的妻子,陛下的爱女丰厚的赏赐,给予那程氏大学一个出乎满朝文武预料之外的选官入仕的特权。
  这一切,都代表着陛下缜密的考量,这个时候站出来反对,呵呵……
  长孙无忌不觉得自己脑子有问题,自然也不会去搭理那一双双充满鼓励和怂恿的眼神。
  此时,一位工部侍郎抚着长须,朝着身边的诸位同僚小声地嘀咕道。
  “诸位,你们不觉得今日的所有封赏都有些奇怪吗?”
  “往常陛下赏赐,皆是以黄铜赐之,而今日的赏赐,却都是以金、银为赏。”
  “咦,还真是这个道理。”
  一干臣工正在窃窃私语之时,那边的房玄龄也忍不住凑到了李世民跟前一阵低语。
  而他的心中疑惑,正与臣工们的疑虑有着很大的干系。
  看着跟前这位充满求知欲的宰相房玄龄,李世民忍不住又把目光落在了程三郎的身上。
  磨了磨牙,很快就恢复了从容,让房玄龄都差点以为是自己眼花了。
  然后就看到跟前的陛下朝着身边的赵昆勾了勾手指头,然后赵昆快步上前,恭敬地献上了一个钱袋子。
  ……
  然后,李世民就从这个钱袋子里边,取出了一枚金光灿灿的方孔制钱,高举着,让所有人都看到,朗声言道。
  “朕还险些忘记了告诉诸位臣工,此番所赏赐之金银,皆乃是上皇陛下授意所铸之武德通宝。”
  “朕前几日前往万国园行宫探望父皇,得见此等造型精美绝伦的金银制钱,甚是喜爱……”
  李世民一面描述着美好的父子亲情,一面讲述着这些金银制钱的来历。
  总之,太上皇为了祝福大唐迁都于洛阳,欣慰之余,决定拿出一笔金银。
  交予汉唐商行铸造币工坊铸成了制钱,准备用来作为对晚辈的赏赐所用。
  而大唐皇帝陛下,对于这些造型精美的金银制钱十分喜爱,在陛下的多番恳求之下。
  太上皇陛下恩准了大唐天子,照此规则仿制,用以作为赏赐之用。
  很快,赵昆在李世民的眼神授意之下,老老实实地拿着那个沉颠颠的钱袋子,从里边取出一枚金,一枚银两种方孔制钱,递给那些文武臣工欣赏。
  一干满脸惊讶的文武臣工,都接过了那两枚金银色泽的武德通宝。
  看着手中的武德通宝,李恪眼珠子鼓得如同那快要渴死在沙滩上的鲶鱼。
  “处弼兄,处弼兄,你居然,你居然办大事也不跟小弟知会一声,你简直……”
  “……关我屁事,你又不是不清楚你爷爷是什么脾气,他可是逼着为兄我发誓,不得泄露一丝一毫。”
  “就是担心在制币出来之前,万一泄露了消息,容易出纰漏。”
  听到了处弼兄这番话,李恪只能悻悻地仰天长叹。
  “想不到,爷爷居然相信你这个孙女婿多过相信我这个亲孙子。”
  看着跟前这位一脸因为没有蹭上功劳而后悔莫及的皇族交际花,程处弼咧嘴一乐。
  “那天我让你跟我一块去见你爷爷,结果你小子说自己肚子有些不舒服想要好好休息,这怪得谁来?”
  “肚子不舒服?就那一次……”李恪一拍脑袋,顿时反应了过来。
  自己头两天正好在那北市旁的思恭坊里,结识了一位眉目如画,很懂得撩动人心的小姐姐。
  正跟对方蜜里调油的时候,结果处弼兄居然要拖自己去万国园行宫,李恪自然不乐意。
  就编了个借口说是头天干锅竹鼠吃多了肚子难受,婉拒了处弼兄。与那位美丽动人的小姐姐进行了一场深入浅出的美好的灵魂交流。
  结果,居然因为这个,完美地错过了一次蹭功劳的机会。
  李恪突然之间默不作声,让程处弼满脸狐疑起来,打量着这小子,总觉得李恪的表情很复杂,但眼神很淫荡。
  “我说贤弟,你这是什么眼神?”
  “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古人诚不欺我也……”
  看到这货神神叨叨的样子,程处弼白眼一番,懒得再搭理这货,仔细地观察起手中的宝贝。
  手中这两枚武德通宝,金质的与银质的武德通宝,不论是重量,还是样式,都几乎一模一样。
  由于密度的不同,金质的要略显得纤薄一些,银质的更显厚重一点。
  程处弼自然是早就见过了样品的,不过此刻看到了那些文武重臣那一张张惊讶而又在惊叹的脸庞不禁心中暗暗得意。
  恨不得找台手机,把这帮子文武重臣的表情给拍下来。
  然后转发个朋友圈@一下不讲武德,又爱慕虚荣,见不得亲儿子以年号制币的太上皇陛下。
  相信他看到了这样的场面之后,肯定会内心份外的舒爽,很是得瑟地给自己点个赞。
  顺便很矜持地评论一句:贤孙婿你很有孝心,不枉老夫向来厚待于你,回头来寻老夫,必有重赏。
  当然这样的便宜话,程三郎是不会相信的。
  毕竟太上皇喜欢占晚辈便宜,又喜欢吃拿卡要,办起正经事又爱不讲武德的前科太严重。
  李世民也看到了那些文武重臣啧啧称奇地祥端着手中的那些方孔制钱,两眼放光,频频指指点点的样子。
  看得出来,这些臣工们似乎也很喜欢这样的贵金属制钱。
  这让李世民忍不住心中一梗,斜起眼角看向了那边正在跟李恪小声嘀嘀咕咕的程三郎。
  这小子,暗戳戳地跟自家亲爹,居然搞出了这么件事情来,李世民犹记得自己当时看到这金银制钱之时。
  亲爹那脸上怎么也掩饰不住的洋洋得意,就让李世民心中梗得厉害。
  亲爹的年号所制的制钱,不是金就是银,自己呢?居然连开元通宝都不如,十个贞观通宝才当一个开元通宝。


第2467章 天子的亲爹,赏赐晚辈总不能格局太小吧?
  一想到这个,英明神武的大唐天子就觉得四十二码的大脚在发痒,痒得厉害。
  恨不得踹程三郎这个一点也不知道孝顺老丈人的女婿几大脚来止痒。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亲爹的理由十分的强大,作为太上皇,平日里也没什么爱好。
  但是他是一位十分慈祥的长辈,很希望亲眼看到自己的儿孙们都能够开开心心的。
  为了让儿孙们能够开开心心,作为长辈,自然要给出一些礼物。
  但是,什么样的礼物才能够让晚辈们能够开开心心,眉开眼笑地朝着长辈致以诚挚的谢意?
  于是乎,他老人家在听闻了程三郎为大唐铸新币贞观通宝之后,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便寻来了程三郎这位很有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年轻人。
  在他们二人的亲密无间合作之下,大唐武德通宝,以金、银两种材质终于面世。
  为什么要以金、银两种才质,亲爹李渊给出来的理由绝对是十分的强大。
  作为富有四海的大唐开国之君,当今天子的亲爹,赏赐晚辈总不能格局太小吧?
  撒一把铜钱出去,一票晚辈哪怕是强颜欢笑,怕是内心里边也肯定不乐意。
  所以,要搞自然就要搞真金白银,反正老夫是那汉唐商行的大股东,动用的都是自己的私房钱。
  铸造出来的这些好宝贝,拿来赏赐晚辈们,想来亲儿子不会不答应吧?
  最终,面对着亲爹的恩威并施,李世民不得不强颜欢笑地对于亲爹的大胆想法表达了由衷的敬佩。
  并且主动地向亲爹表示,既然亲爹你以身作则,作为亲儿子的自己,自然不会落于亲爹之后。
  所以,未来自己向臣下赏赐财帛的时候,也会将亲爹的金、银材质的武德通宝作为标准赏赐物件。
  让大唐朝臣们牢牢地铭记住亲爹开创大唐的英武伟烈之姿。
  李世民犹记得亲爹从自己这里得到了承诺之后,那畅快到酣畅淋漓的得意笑声。
  一思及此,李世民忍不住抹了把脸,罢罢罢,亲爹也为了大唐作出了无数的贡献。
  更是为了大唐迁都之举,勇敢地站了出来为自己遮风挡雨。
  既然亲爹就这点喜欢显摆的小毛病,作为孝顺娃的自己也不是不能接受。
  正好今日借着这个机会,也算是替亲爹拉一波人气,唔……这话好像是从程三郎那小子那里学过来的。
  李世民脚步轻飘飘地来到了程三郎与那李恪跟前。
  “你们两个,在嘀咕什么呢?”
  鬼鬼祟祟突然吱声的李世民,生生吧那正在感慨人生际遇很奇妙的亲儿子李恪吓得一哆嗦。
  程处弼也同样给吓了一跳,好在他是实在人,想的事都比较正经,当下毫不犹豫地答道。
  “丈人,没什么,我们就是商量着,怎么能够多拉些兄弟,回头去吃穷刚发了笔财的德奖兄。”
  “……”李世民听得这话,下意识地抬脚虚踏,果然,程处弼与亲儿子李恪二人不约而同地耍了一个后撤步。
  “心虚什么?哼……”李世民也不是真想踹,只是吓唬吓唬,当然能踹到就更好。
  听到了这话,程处弼可不乐意了,自己怎么可能心虚,就算是心虚也要死鸭子嘴硬到底,不然怎么当程家人。
  “丈人你能不能讲点道理,明明是你想要动手动脚,小婿出身武将世家,身手敏捷很正常。”
  听到程三郎这话,觉得自己居然没有办法反驳的李世民不乐意地抬手指了指亲儿子李恪。
  “那你呢?”
  “孩儿是条件反射。”
  “噗呲……”程三郎很不雅地放了个哑屁。
  “……”李世民脸色一黑,翘起起手指头朝着这两个家伙虚点了几下,算了算了,刚刚为朝廷立下了大功,自己说教多了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