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6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座城堡该叫做什么名字是好?加尔各答堡还是孟加拉堡,又或者是其他名字?”
    虽然城堡还没有建造好,不过陈邦彦他们已经在想着如何为征服印度半岛的两座堡垒命名。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印度版黑船来航
    一艘冒着黑烟的蒸汽铁甲舰带领着船队闯入了莫卧儿帝国最为繁荣的苏拉特港。
    浩浩荡荡的铁甲舰、风帆战船、商船、运兵船组成的庞大船队到来,在苏拉特港引起了巨大的骚动!
    苏拉特港被视为印度商人、西洋商人、阿拉伯商人、奥斯曼商人进行远洋贸易的国际港口,各方因为实力制衡的缘故,在这里遵守传统的贸易习惯,互不干涉,并且向莫卧儿帝国缴纳关税。
    这里作为一个商业中心而不是要塞,莫卧儿帝国没有设立太多的火炮,海边的炮台还是上个世纪落后的火炮样式。
    庞大舰队的到来很有可能会打破各方势力在此地的平衡,甚至可能摧毁苏拉特港口。
    这一支庞大舰队的到来,让几乎整个苏拉特港口震动。
    尤其是伏波将军号蒸汽铁甲舰,给他们带来的震撼无与伦比!
    狭长达94米的铁壳船身,两根巨大的烟囱在冒着滚滚黑烟,还有几根桅杆直上云霄。黑色的船身上用白漆龙飞凤舞地刷着“伏波将军号”几个大字,这种带有东方特色的字在他们看来,为铁甲舰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伏波将军号只有装甲带一层40磅的滑膛炮,上甲板的舰首、舰尾各有一门68磅滑膛炮,使用了最简单的活动炮台设计,可进行有限的角度调整。
    可惜阿姆斯特朗线膛炮还在研发,而且稳定性还不可靠,没法安装在用于派往欧洲的伏波将军号铁甲舰之上。
    如果因为线膛炮炸膛而导致伏波将军号损坏,以不列颠现在的造船厂水平根本无法进行维修,所以仍然使用已经成熟的滑膛炮技术。
    除了伏波将军号铁甲舰以外,还有魏国号风帆战列舰九州军中最常见的五十门火炮级的风帆战列舰。
    魏国号风帆战列舰因为是木制战船,无法承受重磅长炮带来的后坐力,多数是12、24磅火炮。
    纵使如此,仅仅是魏国号风帆战列舰,就已经是印度洋上最大的风帆战船。
    莫卧儿帝国自己建造的船只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跟别说是伏波将军号这种超过这个时代技术堆砌而成的蒸汽铁甲舰。
    不只是莫卧儿本地的官员和商人,还有在苏拉特港设厂的尼德兰人、葡萄牙人都来到海滨观望这一支庞大的补给船队。
    “这是华夏商人的船队,竟然有三十多艘船只!那一艘船只怎么会是黑色的?难不成是他们使用了什么涂料?”
    “冒烟的怪物,看上去就像是着火了一样!”
    不少没有到过华夏的商人震惊于到来的船队规模,更加震惊于伏波将军号铁甲舰的奇怪造型。
    烟囱、黑色船身、比传统帆船还要狭长一倍有余的长度,蒸汽铁甲舰还从来没有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他们无比惊讶。
    最为惊奇的莫过于海洋意识还不强大的莫卧儿帝国在苏拉特港的官员,他们见到西方的盖伦帆船的时候就已经万分吃惊,此时钢铁城堡一般的铁甲舰到来,让他们感觉自己犹如井底之蛙。
    如果不是东印度公司和苏拉特港口的官员提前打招呼,他们还以为这是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怪物。以前来此地的船队的实力,足以攻陷苏特拉港。
    庞大的船队就在苏拉特港口停泊,由于担心船只搁浅,所以只有小船靠岸,通过小船将物资从苏拉特港运到大船上,为大船提供补给。
    东印度公司早就在这里收集和购买了一批煤炭,然后临时收集大量的新鲜果蔬肉类、淡水。
    船队之中有几艘运兵船,上面搭乘着一千名远西派遣军,还真的能够毫不费力地攻克莫卧儿帝国最繁荣的港口。不过他们的目的并不是来莫卧儿帝国挑起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所以他们并不下船,以免造成莫卧儿帝国的极度恐慌。
    只要避免上岸,莫卧儿帝国还能够因为牢牢把握陆权而庆幸。
    然而有几个人搬着一台宝贵的机器乘着小船来到了岸上。
    “小心一点,不要让照相机进水了!”
    几个摄像师小心翼翼地将机器抬到了岸上。
    “这里就是莫卧儿帝国的苏拉特港?这里和我们京城相比还真是很不一样,如果能够记录下这次旅行之中的珍贵图像,我们照相馆一定会一举成名的!”
    “准备在港口里面取景,如果有可能我们再到街道上拍照更加有趣的相片!”
    来自京城照相馆的摄像师和几个学徒全然没有顾忌周围人对于自己的目光,而是在这里拍下重要的图像资料。
    索菲亚公主向楚云请求往伦敦城派去摄像师,以便驻扎在两地的人可以互通照片,楚云也以为然,于是就让照相馆派出一支小队,带着两台早期的照相机前往欧洲。
    对于照相馆而言,这是难得捕捉异域风情的机会,这次航行途中拍的照片可能会成为一系列珍贵的历史资料。
    “他们这是在做什么?”苏拉特港的官员向负责此事的东印度公司雇员问道。
    他们看到几个汉人在操作着奇怪的机器,对准了这座港口城市,还有人钻到了黑布之中。
    东印度公司为了继承不列颠人在这里拥有的特权,表面上还是不列颠人的公司,也由不列颠人和当地官府打交道,避免莫卧儿帝国的怀疑。
    东印度公司的不列颠雇员没有见过照相机这种古怪的东西,也答不出一个所以然:“请大人您放心,他们可能只是上岸来稍作休整,对于此处甚感好奇罢了。”
    苏拉特港的官员表情有些古怪,但是他可是私底下收了不少东印度公司不少好处,这点小忙还是要帮的:“只要他们尽快离开就好不过这样庞大的船队,还真是罕见,不对,之前还见过两只类似的船队,他们的船只都差不多,难不成是华夏人每年固定来返西方的道路?”
    印度半岛位于东西半球的贸易线路中间,每次船队经过都不可避免地在此地进行补给,久而久之,莫卧儿帝国的人也开始察觉到了海洋上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莫卧儿帝国王子
    战马在土路上践踏出马蹄印,这是一队精锐的骑兵,带着铁头盔,披着重甲,腰间配有弯刀,还有马鞍之间挂着圆盾、短火枪。最前面是举着旗帜的旗手。
    一个精瘦、戴着头巾男子骑马走在前面,留着一摞胡须,他的衣着极其雍贵,眼神中有一股傲气。
    莫卧儿帝国皇帝第三子,奥朗则布,年纪不到二十岁,不过已经率领军队和波斯人进行过惨烈的战斗,现在是德干副王,管辖着莫卧儿帝国南部地区的领土,还在帝国各地巡查。
    这次他带领一小队骑兵前来繁荣的苏拉特港巡视。
    每年莫卧儿帝国都能够从海外获得不少的特殊商品,还有欧洲人卖给他们的劣质火炮。
    苏拉特港的官员听到第三王子到来的时候,立马带人过来迎接。
    “尊贵的王子殿下,我等迎接不周到之处,请您见谅!”
    苏拉特官员毕恭毕敬地对奥朗则布行礼。这位王子虽然不是众人看好的第一继承人,但是在军事上的造诣最高,而且兵权也很重。
    此时莫卧儿帝国还没有完全征服德干高原,德干高原就是前线,皇帝将其任命为管理德干高原的副王,就是为了能够在将来把整个德干高原纳入帝国疆域。
    奥朗则布脸若冰霜,从马匹上下来,带着骑兵进入苏拉特港。
    苏拉特的官员见三王子没有说话,私底下用眼神交流了一下,都如履薄冰地跟上。
    奥朗则布对苏拉特的街道粗略扫了一眼,对于这个繁荣的港口城市还算是满意。
    苏拉特港中的商人和居民见到几十个骑兵牵着马匹到来,对他们投来敬畏的目光。
    即使炮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骑兵作为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立国兵种,仍然是帝国征战的主力,骑兵的身份也一向很高。
    此时见到几十个骑兵出现,一定是跟着什么厉害的封建主。
    三王子奥朗则布在街道上巡视,发现了一件奇特的事情不少马车拉着果蔬等物资前往码头,还有人头上顶着大米往码头赶去。
    怎么多物资被运往码头,究竟有多少艘船只需要补给,又要进行多远的航行?
    疑惑的奥朗则布带着骑兵穿过曲折的街道,还没有走近就看到了停泊在码头的三十多艘挂着龙旗的商船。
    稍微反应了一会儿,他才想到这是来自东方的船只。
    船只上整齐排列的火炮更是让他一下子汗毛倒竖。
    什么时候东方的战船肆无忌惮地开到了他们莫卧儿帝国的领海?而且这样的战船也太可怕了吧!
    奥朗则布又将眼光转移到了停泊在苏拉特港停驻的伏波将军号铁甲舰,瞳孔迅速扩大,用马鞭指着铁甲舰对苏拉特的官员问道:“那是什么?”
    苏拉特的官员唯唯诺诺地回答:“那是华夏人的船只。”
    “废话!我问你那是什么黑色的木头做成的船只!”奥朗则布怒道。
    苏拉特的官员吓得屈膝下跪:“王子殿下,那不是什么黑色木头做成的船只,据说是铁做的”
    奥朗则布听到下面官员的回答,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你是在愚弄本王子吗?铁做成的船只无比沉重,根本不可能漂浮在海面上。”
    苏拉特港的官员面对奥朗则布的质疑,回答不上来,他们根本就不知道铁甲舰的原理,只是吞吞吐吐地回答:“如果不是铁做的船只,长度不可能达到这么长,没有龙骨能够承受这样长度的船只”
    奥朗则布听官员的语气,知道他们答不上来,于是又问道:“这支可怕的船队到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
    官员紧张地答道:“他们自称是从更加东方的地方出发,要前往不列颠,中途经过我们港口进行补给。”
    “所以你们就这样允许他们进来?还是说你们从中收取了好处?”奥朗则布问道。
    苏拉特港的官员被王子问到此事,不敢回答,支支吾吾。
    奥朗则布似乎不指望他们回答,而是带着几十个骑兵靠近码头。
    几个摄像师和学徒还在码头拍照,他们认真地选取了好几个好场景,才消耗珍贵的底片。
    东印度公司在苏拉特的负责人则与西方公司、第四舰队进行补给上的交接。
    东印度公司和西方公司、第四舰队分别属于不同的系统,此次是东印度公司出钱帮助他们的船队采购补给物资,账目需要划分清楚才行。
    “军主大人当初斥资买下东印度公司的做法还真是明智,相当于在我们和西洋之间多了一个补给站,我们的船只可以在这里进行补给,减少船员因为缺乏新鲜食物而患上疾病的概率。以后有了更多的铁甲舰,也许能够把这里变为海军基地。”孙传庭在运兵船上,隔着海面向苏拉特港眺望。
    “如果东印度公司的人知道大人您只是将他们当成是印度洋上的补给站,他们可要不开心了。”部分军官说道。
    “这片地方有万万人口,如果能够让他们为我们工作,也许此地的利润不比西洋的地方少吧。”孙传庭对于远洋贸易的事情不算精通,但是他能够简单地进行比较。
    人口红利,意味着廉价的劳动力,还有巨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