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5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访军主大人您。”工部的官员说道。
    又是这种难以抉择的选择题……楚云已经不止一次面临类似的重大选择。
    道路交由私人建设和承包不只是表面这么简单,除了这件事情本身的利弊以外,还有一个间接的影响——那就是传统。
    如果开了这个头,以后官府以此便可以一举反三地将更多的事情承包给更加专业和积极的商人,很难说这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最严重的后果便是被财阀集团绑架官府,而比最坏的结果稍微好一点的后果是重修道路之后商人为了尽可能压榨道路的价值,而不愿意铺设新的地面。由于他们拥有着对道路的垄断权,这段道路可能会在以后陷入破落的困境。
    虽然交由民间商人经营官道可能带来后续的问题,不过诱惑力也很大,官府不用花钱就能够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立起来——民间的白银储备量远比官府要多。由于官府限制了购买土地,民间白银的投资途径就只能够转移到工厂、古董书画等物品上面。现在又多了个选择——更加缺钱的基础设施建设。
    说实话修路对于商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太好的选择,投资大、周期长。
    有商人愿意组团前来投资,商人的思维已经做出了较大的突破。
    “让他们上呈一份详细的计划书,看看他们的条件。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得的,就是要看好分寸罢了。”楚云对于商人们的提议颇感兴趣。
    对于民间商人经营管道不是不可行,只要和他们定好规则,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
    要致富,先修路!提前将道路修建起来,可以加速货物、人口的流动,促进经济发展!来自后世的楚云对于这句话坚信不疑。
    随着内燃机研究小组对于内燃机技术研究深入,汽车使用的内燃机技术出现了突破,在不久的未来,用于运输货物的平板车、卡车可能就能够生产,那么一段好的道路是极其重要的。更加可靠的道路加上运输卡车,货物的运输效率将会提升好几倍。
    “他们的计划书下官已经带来,请军主大人您过目。”工部的官员说道。
    楚云接过商人们联合呈上来的计划书,上面对于承接道路的成本、预算、地段、里数已经做好了大致的估算,计划书中极力阐述建筑道路之利,似乎已经习惯了应付新官府。
    “我暂且先收下来,待我看过之后会做批注,过几天在例会上提出来就好了。”楚云还是想要借助民间资本快速地修建公路,甚至连铁路都想要有人承包,毕竟交通运输业的投资太大了。

第一千零一百五十三章 官道优化
    联合向工部提出承包官道经营建设的商人们没有想到楚云会亲自带着户部、工部的官员在工部的内堂与他们进行面对面谈判,以看他们是否有能力和责任承包京城到天津卫的一大段官道。
    二十几个商人本来以为最多是工部侍郎级别的官员找到他们。这个时候他们不由紧张起来。他们商人地位的提高和开始向全世界展开贸易,都要多亏眼前这个男子实行的重商主义。
    商人们私底下用余光对视了一眼,从彼此的眼中看出了紧张之意。
    “各位提交的计划书我已经过目,对于你们打算承包官道之事,我也颇有兴趣。季寓庸,你是这次官道承包方案的首要提议者,在万历年间又在吏部为官,现在回到了泰兴老家经营盐务,眼界较广,说一说你的想法。”楚云说道。
    “是!”季寓庸曾经当朝为官,不难想象自己的履历被楚云所熟知。
    “京城乃是天下间最为繁荣之所在,又是国都,每日都有源源不断的货物从天下各地经陆运、海运、漕运运输至京城。现在海运日渐发达,京城与天津卫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货物进出日益增加,而官道已经多年没有人修缮,还曾经在战乱之中遭到部分毁坏,一些土路到了雨季便泥泞不堪、积水甚为严重,大马车需要等待积水排空才能通行。还有路段位于山坡之侧,遇到雨天或者地龙震动,则山体崩塌,堵塞道路。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形,货物滞留,我们无法将货物即使送至卖家手中违约不谈,有些货物不新鲜或者糜烂之后更是血本无归。”
    “倘若由我们对官道进行重修,则将从三方面改善。其一是疏通官道,对于堵塞的路段派出工人进行疏通,尽量垫高路面,在官道两侧挖掘排水渠。其二是按照统一标准拓宽部分官道,将原本狭窄的路段逐步拓宽至允许四匹马车甚至八匹马车同时通行。其三是代官府经营官道,一旦发生积水或者堵塞,我们将雇佣工人第一时间前去疏通。日后若货物运输量更大,我们将考虑对官道进行二次扩建,让官道更加宽敞。”季寓庸向楚云描绘自己一行人的设想。
    楚云认真地听着。这些商人在考察了道路之后提出自己的诉求,相比被动地接受官府的安排已经进步了许多。而且季寓庸提出的想法和措施的确很贴近实际的道路需求。
    季寓庸说完之后屏住呼吸观察楚云的脸色,其他与季寓庸同来的商人内心同样七上八下,不知道楚云会不会批判他们。虽然楚云被商人们视为保护神,但是他们没有和楚云打过交道,不知道他的脾气如何。季寓庸甚至没有主动提出设立关卡收取费用之事,就是怕楚云的性情易变,反对他们的提案。
    “你们的想法很好,几乎也没有多大的纰漏。不过这是从你们的角度来设计的方案,而我们官府有我们官府的看法。”楚云说道。
    “军主大人认为我们的提议不符合官府的看法吗?”季寓庸见楚云认为计划书只考虑了商人的利益,不禁有些担心楚云会否决他的提案。
    为了考察京城到天津卫的官道情况,他可是花费了不少的时间才形成了现在的报告。而且召集二十多个各行各业的大商人来支持他的想法并不容易,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拿出那么多钱来投入重修官道这样耗资颇巨的大项目之中。如果他的想法被楚云拒绝,那么他这一段时间的努力就白费了。
    “不,考虑官府的看法并不是意味着否定你们的想法,而是双方努力将重修官道这一件事情办得更好。”楚云说道,“就由工部侍郎向你们说明一下工部的看法。”
    工部侍郎得到楚云的提示,于是将一份京津地区的地形图在商人们所在的大木桌上铺开。
    楚云当权之后地图放弃了较为原始的形象画法,而是使用以经纬仪为基础绘画更加贴近现实的地形地势。京城附近的地形、地势、道路、村镇在这几年已经被测绘出详细的地图。
    对于如此详尽的地形图,就是季寓庸等商人都没有见过,一时间目瞪口呆。
    “这份地图十分详尽,中间的红线便是目前的官道。官道修建的时候更加注重漕运而轻视海运,所以你们的判断并没错,以前最合适实际的管道在现在有些力不从心。现在沿海地区的海运日趋发达,如何尽快地将内地的商品运输到港口成为当务之急。”
    “但是我们并不希望你们承包了官道之后便只是在原来路段的基础上进行修缮和扩宽而已。我们希望你们能够彻底地优化原有的官道。例如此段官道,若是能够以笔直之势经过这三个村落,则可以缩短十里的路程,还能够带动三个村落的发展。我们官府希望能够尽量缩短京城与天津卫港口之间的距离,还希望官道能够尽量笔直,以便日后对官道之路面升级改造。”
    工部侍郎代替楚云说出他的主张。
    “如果能够尽可能缩短京城和天津卫之间的距离,的确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不过对于我们普通商人而言,单单是投资银两在疏通和拓宽原有的官道就已经颇为吃力。而缩短路程需要从无到有修建新的、笔直的官道,中途可能需要开山架桥,还要经过村落与村民发生争执,这样的成本未免太高……”季寓庸为难地说道。
    其他到场的商人仿佛赞同一般点头,他们都知道开山搭桥建设新路的成本比扩宽旧路不知道多上许多。
    涉及到成本的问题,户部的官员说道“我们官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资助你们开辟新的、距离更短的新官道,还可以帮助你们处理道路经过村庄、农田带来的纠纷。新官道的路程更短,那么旧的官道就可以无须疏通和重修,而且以后新官道的维护的成本也就越少。”

第一千零一百五十四章 信托公司与二十年经营权
    “这是我们官府对于京城附近官道的设想图,共有13段官道需要改道,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工部的官员对于京城以及周围地区的建设极为熟悉,很快便标出来需要化曲为直的路段。
    季寓庸等人听说官府打算介入重修官道,还有了将官道化曲为直的详细计划,不禁有些惊讶。看来官府似乎早有规划,但是一直没有开始施工。
    钱不够?季寓庸一下子就想到了这个原因。估计官府愿意让他们商人群体承担建造官道的重任,也是因为官府财政不足吧。
    “如果官府能够祝我们一臂之力,又能够在新的13段官道修筑完成之后对我们进行补偿,我想我们应该没有多大的意见。”季寓庸等商人围着新的官道方案讨论了一阵子,发现新的官道比旧官道缩短了超过50里的路程,而且多为笔直、平坦的通道,日后还有再扩大的潜力。
    “除了化曲为直之外,你们若是想要将重修官道承包下来还需要接受两个条件。”楚云在工部官员和他们讨论了新的官道规划之后,又提出了两个条件。
    如果说前面的条件是为了将官道化曲为直,缩短两地之间的路程,那么接下来的两个条件便是要规范化类似的承包行为,以供后人借鉴这样的做法。
    “第一个条件便是你们不能够以个人的名义承包重建官道,而应该成立信托公司以集体的名义承包官道的建设。这个信托公司必须要在九州银行开设户口,想要参与承包官道的商人需要向公司提交保证金,保证金放在银行户口,以让我们官府相信各位有诚意也有能力完成重修官道的工作。”
    “信托公司与官府签订合约,官府可以派遣合格的道路工程师、桥梁工程师甚至是炸药专家帮助你们重修官道。”
    “第二个条件是信托公司无法对官道进行垄断,无论是原有的官道还是新增的官道的所有权都归官府所拥有,但是信托公司拥有对这些道路有二十年的经营权,可以设立关卡对经过官道的马车收取路费。这个路费不能太过昂贵,必须要制定一个标准,不能够有意针对竞争对手或者个人,否则官府有权无偿将承包的管道经营权收回。”楚云说道。
    季寓庸问道“也就是说我们辛苦重建官道,换取而来的只有二十年收取路费的权利吗?路费还要受到官府的管制。”
    “二十年的时间足够补偿你们的投资,可能还有不菲的收入。我们户部的官员会与你们算一笔账,会根据你们的投入,允许你们在可以获利的范围之内制定路费。保证在正常情况下你们能够获得想要的利润。”楚云说道。
    为了刺激商人们投资的热情,楚云必须要给他们必要的好处,若是没法合适的利润,商人们不可能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众人在工部的内堂仔细研讨承包合约的细节。
    承包,在很早之前这种生意便在各地展开,只是这一次显得不同寻常。
    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