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简陋的泥土校场上,所有大明军士都目瞪口呆地看向金发碧眼的查德里。
    “这超过百步了吧?天啊,这鸟铳这么远还能打这么准?简直就是神射手!”
    “看到他的操作没有?不到一分钟就打了三发!我们用鸟铳一分钟打一发就不错了!”
    “何止,他完全不怕炸膛啊,啪啪地就打出去了。那把火铳好像质量很好的样子。”
    “你们懂个啥子哦?看到没,他都不用点火就可以发射了,怪不得比我们射速快。”
    一干军士议论纷纷。明朝有大量的火器装备军队,所以这些军士也不是完全不识货。虽然在他们眼中这种步枪也叫作“鸟铳”,但是他们明显察觉查德里手中的1777式步枪比他们以往用过的火铳强上好几倍。
    “千总大人有令,此次操练将为期一个月,操练成绩第一的大队将装备西洋火枪一百支,其他两个大队只有五十支!”楚云身边的亲兵用尽吃奶的力气够道。
    一百支西洋火枪!三个大队长眼神中流露出饥渴的眼神,就像是许久没见到漂亮姑娘的抠脚大汉。尤其是杨太,眼睛瞪得和牛一样大。
    许多士兵也为之疯狂。由于明朝上下收敛钱财,所以明朝末年的火器质量一年不如一年,鸟铳不仅射速慢还容易炸膛,对付后金骑兵时显得尤为无力。现在有更为先进的西洋火枪在,今后在战场上岂不是更容易保命?
    “给老子听着,从今天起,你们就要和洋人教官学习新式火铳的用法!要是谁被老子发现偷懒的,看老子不用这铁鞭抽死他!”杨太立刻暴躁地对他的士兵训话,恨不得立即拿到这一百支步枪。
    “别的事情上我昌义允许你们落后,但是这次操练,你们都要给我使出吃奶的力气来!要是输给了杨二愣子,我昌义一定扒了你们的皮!”
    第二大队的军官昌义见第一大队的杨太发狠话了,也争锋相对地对他的士兵训话。
    “昌义你小子是想干一架?老子当年在萨尔浒和后金血战时,你还在裤裆里玩泥巴呢!”杨太毫不相让。
    “萨尔浒这样的败仗都敢拿出来炫耀,真是可笑。我可以看在你年长的份上敬你一句大哥,但是这一百支西洋火枪,我昌义还非拿不可了!”昌义阴阳怪气地嘲讽道。
    “干你大爷的,我要你看看老子的拳头!”杨太一言不合拳头就往昌义脸上甩过去。
    本来几个复辽营的大佬就在楚云身边,相互靠的很近,昌义猝不及防之下,还真被杨太打实了一拳。
    “干!”昌义能在东江镇混上来,自然也是血气方刚,顿时和杨太扭打成一团。
    看戏中最乐的属于第三大队的队长徐继了:“小的们,我们让杨太个昌义打个痛快,一个月后一百支火枪就归我们第三大队了。”
    “姓徐的你也别想好过!”
    可惜徐继还没来得及“幸灾乐祸”,他也被杨太和昌义拉进了战局,三个人扭打成一团。
    楚云也没有想到自己三个手下有两个比自己年纪大,还不顾脸面地打群架。不过这样来看,新式火器对他们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至少不用担心他们偷懒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百余年后才提出的战略,此刻已经被楚云实施,只是没有人意识到而已。
    楚云一边在操练新式火枪队,一边在焦急地等待芜湖商人汪常远的船队。
    汪常远应楚云的要求,飞鸽传书让他的侄子带着一船的物资来广鹿岛,此刻大致还在路上,
    与此同时,不少广鹿岛北部的居民开始被迁移到楚云部队控制的区域,分为村落、阡陌交通。由于三年不用交税,还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逃难到广鹿岛的大明百姓乐于接受楚云的管理。来自大明东南沿海的船队也是如此。
    因为领地内有了居民和外来商队,楚云的文明点终于开始增长。
    然而,在大海彼岸的辽东,后金的新主子终于上位,一场席卷整个辽东的风暴悄无声息地开始卷起

第七章 饥荒与战争
    天聪,是后金皇太极给自己起的第一个年号,以代替努尔哈赤的“天命”。天降大任,此时的后金可谓是喜忧参半。一方面后金的疆土前所未有的辽阔,明朝拿他们无可奈何。另一方面,国换新主,人心不稳,大明因为宁远大捷的胜利开始变得强硬。一切都还是未知之数。
    然而这一年,皇太极刚一上位,辽东的粮食便欠收了。后金的粮食一缺乏,就只能打周围人的主意,或者从富庶的领土补给。后金的疆土中,属辽南比较富庶,数年前还是明朝的领土。辽南又分金、复、海、盖四州,更是膏腴之地。
    主管辽南四州的李永芳可愁了。今年辽南四州的粮食收成不好,养活自己辽南四州的人都困难,上头还要自己想办法准备八旗三万人过冬的粮草。那可是三万人啊!别说三万人,就算是三万头猪也是养不活的。
    可是得罪那群高高在上的八旗和主子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他对皇太极的了解,要是无法让皇太极满意,估计他要掉至少三层皮。
    李永芳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管辖辽南四州看似一件美差,可实际上吃力不讨好。
    就在李永芳头痛之际,一个年轻军官从门外走了进来,手里抓着几张信纸。李永芳转头望过去,原来是自己的三儿子刚阿泰。
    “父亲大人,望海堡传来情报,他们派下乡征粮的几支小队遭到了不明部队的袭击,全军覆没。现在驻扎在望海堡的堡主王阳龟缩在堡内,并请求我们派遣一支部队前去支援。”刚阿泰汇报道。
    “不用说又是东江镇那群蟊贼。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这是火上浇油!”李永芳恼羞成怒。
    “是啊,东江镇实力不强,但他们就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整得我们没有一点脾气。”刚阿泰点点头。
    “可是这次我们必须要保证粮食的安全,还是要派一支部队将他们驱逐出去。”李永芳叹了一口气。
    “父亲大人,请分我一支部队,我一定将东江军驱赶到海里!”刚阿泰说道。
    “好!我且分你五百士兵,再加七十骑兵,你只需将他们驱逐入大海即可,不可恋战。”
    今年大寒,北方不少地方粮食欠收,粮食价格疯狂上涨,不仅影响了后金,还影响到了大海之上的东江镇辖区。东江镇位于海上,自身产粮有限,大多数粮食靠商队补给。粮食欠收,补给的来源就少了,粮价也就上去了。所以补给和储存粮食成为当务之急。
    此次袭击了望海堡征粮小队的不明来历的部队自然是装备了新式火枪的楚云的复辽营。
    自从汪常远派船送来原材料后,楚云便督促法兰西帝国军械局的职工快马加鞭地生产步枪。两个月内有三百支步枪被制造出来,并装备了部队。
    其中就有两百支步枪被楚云带出来进行偷袭行动,还有一百支步枪就在岛上进行守备。这次出击的有营属小队、杨太大队一部,昌义大队一部。
    “大人,前面发现有一支二十多人的征粮小队,装备很差,还有七八车粮食!”
    自身涉险担任侦察兵的昌义回来向楚云报告。
    “才二十多个人也敢大摇大摆,走,我们上去包他们饺子!”
    崎岖的山道上,正如昌义的报告所描述一样,二十多个后金士兵用皮鞭抽打运车的骡子,督促它们前进。
    “八旗这群吃人不吐骨头的豺狼,本来我们的粮食就不够吃了,还要运到盛京去,叫我们怎么活的过这个冬天?”
    “别埋怨了,熬不过冬天总比现在就人头落地要好啊。”
    “活着还真是憋屈,以前我们在大明朝廷效力时虽然经常被克扣军饷,但起码能吃一顿饱饭,哪像如今?”
    二十多个人七嘴八舌地各自诉苦。
    泥泞的山道,当他们转过弯时,突然发现前方已经有一排排整齐的大明士兵端着火枪对准他们。黑漆漆的洞口让他们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
    “是大明明军我们快逃!”回过神的后金士兵试图转身后逃。
    旋即他们发现身后不知何时也有明军,将他们一头一尾地夹击在山道上。
    看着黑压压,十倍于他们的大明士兵,他们心生恐惧,不由地双腿颤抖。
    “砰!”
    当一个后金士兵企图一头钻进林子里逃生时,查德里眼疾手快,一枪直接崩了那个士兵。恰巧弹药正中头颅,红的白的黑的撒了一片。
    “各位军爷爷饶命啊,我们都是大明人,实在活不下去,为了混口饭吃才和长官投靠后金的,请各位军爷爷饶命啊!”
    剩余的征粮士兵见到如此可怖的场景,齐刷刷地扔下武器磕头投降。
    “你说你们做什么不好,偏偏要做后金的走狗,帮助后金欺负乡亲父老们,这叫我如何原谅你们?”
    楚云缓缓走了过来,拾起地上的铁刀,对着一个后金士兵的脖子比划,似乎是在看从哪个角度砍下去更为轻松。
    “军爷我们不敢了,以后我们愿意跟着你做事!小的们也不容易啊,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刚出生的孩子要照顾,小的死了谁来照顾他们”被楚云举着刀威胁的后金士兵抱住楚云的大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
    从内心里来说,楚云对这种人是最看不起的。不过广鹿岛太缺劳动力了,要是杀死他们太可惜。
    “这次暂且放过你们。来人,将他们绑起来,和这七八车粮食一起运送到我们的船上。他们上岛后,身份是下等岛民,前两年除了吃住,没有工钱。后面表现好的,才能成为普通岛民。”
    “谢军爷不杀之恩!”后金士兵能逃出生天就算幸运了,至于两年的免费劳动,总比死了强。
    杨太带着手下打扫战场,可是他始终有些不满意:“千总大人,我们这几天怎么只打些小鱼小虾,几时才能干一票大的啊?”
    “你看着吧,我们闹出动静后,大鱼很快就会来的。”楚云用口袋里抽出手帕,用心擦拭自己的燧发手枪。

第八章 修筑工事
    杨家村的清晨,由于渐入深秋,花草茅屋上都落着一层厚厚的霜。处于后金统治下的杨家村,此时却迎来了王师。
    一群火枪兵涌入了杨家村,他们手里的兵器是见惯了大刀长矛的村民所未尝见过的。更加令村民们感惊讶的是,这群士兵军纪竟然颇好,不抢粮食,也不扰民。
    “楚将军,我是杨家村的村长杨铜心,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是等来了朝廷的军队!我们饱受金人的压迫,早就恨不得打跑那群野狼了!”一个年迈的族长拄着一根被虫蛀了的拐杖,气愤地说道,“将军您看,昨天那群狗腿子来我们村抢粮食,还把老夫的铜拐杖顺走了,老夫只好拿烧火的木材来将就用着!”
    楚云见到老人家愤愤然,心里也替老百姓难过。他实在不忍心和老人家说朝廷已经放弃他们了。
    “放心吧,朝廷很快就会派大军收复辽南的,我们先来为大军探探地形。”楚云安慰道,“对了,我们部队在路上遇到一伙抢粮的后金土匪,于是将他们的粮草夺了过来。这附近没有别的村落,十有八九是你们村的粮食,不如你们去检查一下,然后将粮食各自领回家吧。”
    “将军您不是在说笑吧?这些粮食还还给我们?”杨铜心双眼惊讶地要掉下来。
    他过活了大半辈子,还没见过会将粮食还给老百姓的部队。无论后金还是朝廷,被抢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