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继盛说起十里秦淮,侃侃而谈,不过他旋即注意到了跟在楚云身后的艾拉、筱秀儿、戈雅几个女子,其中艾拉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顿时闭口不言。他和艾拉几乎是同一批加入九州军的人,知道情报处的可怕,要是因为口嗨得罪了艾拉,以后自己在江南的美日子就真的没法过了。
“筱姐姐,他说的十里秦淮好像是个好地方,我们要不要找个机会去看看?”戈雅完全不同其中风情,对筱秀儿说道。
“嘘,那可不是什么好地方。”筱秀儿知道“烟花柳巷”是什么意思,小声对戈雅说道。
“看来你又学到了不少本事。”楚云对徐继盛露出个我懂的表情,男人基本上聊到这个话题能够拉近感情,他也不介意徐继盛的爱好。当然楚云自己对于这些地方并没有什么兴趣,十里秦淮那些卖弄才艺、选花魁的小伎俩在楚云这个后人的眼中早就过时了,偏偏这个时代的官员们眼中还是一件风流之事。
“嘿嘿。”徐继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平头。
年近七十的江淮布政司民政官张延登见徐继盛一见到楚云就公然说什么烟花之地,楚云还不生气地回应他,惊得一愣一愣的。这就相当于以前的天启皇帝南巡的时候,当地的总兵站在皇帝的面前和他说十里秦淮是个好地方,皇上您要不要去看看?张延登想到这个画面就美的不敢想象。
“这次我亲自下南洋平定藩国叛乱,已将整个南洋纳入我们华夏之版图。这次凯旋而归,途径南京城,想着这里曾是南直隶,又是目前华夏最繁荣的地方之一,所以前来巡视一番。”楚云环顾江淮布政司的官员。
江淮布政司的官员听说楚云将南洋全部拿下,心里一凛。他们都见过九州军新绘制发至各个行省、府衙的“世界地图”,知道南洋广阔,没想到也被九州军打下来了!
“军主英明神武、功盖千秋!”
“你们没有必要奉承我,因为这次我将在南京城待上一个月的时间进行检查,有功的视情擢升,有过的定当贬谪。”楚云说道。
是来突击检查的!江淮布政司的官员人人心里叫苦,怎么军主就单独盯上了他们江淮布政司呢。
最快更新
七百三十七章 中山王府
“此处是中山王的府邸。明太祖称帝前曾想将的府邸赐予中山王徐达,中山王不受,于是明太祖以该府对面关帝庙为基敕建新府,广造园林,便是此处了。军主不妨在此住下,如有更加适合的住所,军主可以告诉下官,让下官前去安排。”张延登将楚云等人引到昔日的朱元璋的吴王府。
庭院里面假山陡峭峻拔、奇峰叠嶂,楼榭亭台清幽素雅,池水漾泪曲折。山水相映,溪涧多植花草、灌木、藤萝。
楚云与众人在中山王府中,不由惊叹江南园林的秀美。特别是楚云知道这里就是后世的瞻园,而且此时的瞻园未经战火,更加气派。
“都说江南是温柔乡,此处‘一拳代山,一勺代水’,果然名不虚传。如果在江南待久了,别的地方怕是不想去了。”楚云称奇。
“什么山?什么水?”跟随楚云过来的客人戈雅不解地问道。
饱读诗书的老儒张延登知道其中的典故:“东汉张芝《秋凉帖》有云,‘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军主是想说这园林之中仅仅拳头一样大的石头,却有崇山峻岭的气势,仅仅一勺水,却似湖泊般广袤无垠。军主妙用典故,言简意赅地概括出江南园林的特色,实在是令老臣拜服。”
张延登本来见楚云和陈继盛公然讨论十里秦淮什么的,还以为楚云不是很正经,不过见楚云活用典故,不由佩服起来。
楚云心里却在想,这是他从清代的李渔所著里面看来的说法,他也不知道一拳之石、一勺之水还与《秋凉帖》有关啊……不过张延登这发自内心的吹捧听起来还是很爽的……
“军主如果要在此地落脚,属下便下去安排人手布置在庭院左右。”作为近卫队队长的余成不熟悉南京城的情况,要保证楚云的安全,不由有些紧张。
他虽然不知道有人阴谋造反,但是余成知道楚云既然来到了南京城,肯定是有大事要处理,难免会让一些人狗急跳墙,万一派人刺杀楚云就不好了。
“这里可有偏房?”楚云问道。
“有的,可容纳上百人。”张延登说道。
“余成、赵有光、筱秀儿、戈雅你们等人就委屈住在偏房吧,我看这里环境优雅,以后要找你们也方便。”楚云说道。
“属下诚惶诚恐。”余成、赵有光等大臣纷纷说道。
“这两位是从夷洲到来的客人,三国东吴时候孙权曾派卫温、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抵达夷洲,夷洲自古便是我们的领土。所以她们两个人的安全也很重要。”楚云有意无意地向张延登强调。
“我们江淮布政司的官员和百姓向来多读书之士,两位来自夷洲的姑娘一定会宾至如归。”张延登捊了一下花白的长胡须,对楚云保证。
“军主,需要我派第四兵团的士兵前来账下戍卫吗?”第四兵团的兵团长徐继盛向楚云问道。
“南京城又不是什么龙潭虎穴,有警卫营、情报处在,无须调动正规军队。不过话说回来,我还有一件事要吩咐于你,待会儿留下。”楚云说道。
“遵命。”徐继盛听说楚云找他有事,不禁好奇到底是什么事情。
张延登更加郁闷,楚云说是要来查江淮布政司的官员,但是所查之事是何事,所查之人是何人,都没有明说。就算是张延登自己将近七旬的高龄,自认为问心无愧,也架不住下方一些官员的询问。
毕竟真要查起来,还真的有一些官员底子不干净。
南京城此时的官场实在是太过复杂了,这里有九州军派来的官员、崇祯朝的官员、短暂而一闪而逝的南明官员、东林党、复社、几社、大商人、大地主,盘根错节。可以说这里是九州军最薄弱的环节。
当初李自成要攻入京城的时候,九州军还从北方运输了一批逃难的官员到了南京城,更是加剧了这里鱼龙混杂的程度。
“军主,不知道此次您前来是为了何事?我们江淮布政司的官员们突闻军主前来,恭迎之余不免惶恐。如果军主能够说明来意,令百官释怀,则可安民心。”张延登想到出去以后不免受到江淮布政司官员的追问,于是厚着老脸向楚云打听风声。
“我旅途疲惫,今日不便与你多说,明早巳时来府中找我便是。”楚云对张延登说道。
“是。”张延登见楚云明早就要透露口风,心情颇安,于是对楚云拱手说道,“微臣暂且告退,随后属下会安排下人前来打扫。”
“不用了,这种杂活我们警卫营会亲自安排人手。”余成说道。
张延登离开了中山王府以后,在王府外围是一排警卫营的侍卫,各个全副武装。
除了保护楚云一行人安全的侍卫以外,还有江淮布政司的官员、南京城内的百姓在中山王府外围观。南京城内的百姓是好奇传说中的军主长的是不是三头六臂,听说楚云入住中山王府以后,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中山王府外就水泄不通。
“你们这些好事的市井小民,不要堵塞在这里,免得被当成歹人。”有衙役在维持秩序,生怕南京城内的市民冲入中山王府之中。
江淮布政司的官员见到民政官张延登出来,赶紧过来向张延登打听消息。
“张老,军主有说要来调查谁,或者调查什么事情吗?我们江淮布政司应该没有出什么大案吧?”有些官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怕出事,小心翼翼地向张延登问道。
“是啊,我们江淮布政司去年的税赋如数上交,而且名列所有行省第一位,百姓安居乐业,不见天灾,不应该出什么事情啊。”一众江淮布政司的官员七嘴八舌地说道。
“明早军主巳时召见我,到时候就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你们没有什么人在暗中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张延登看到七嘴八舌的部下们,还真怕他们暗中收受商人贿赂之事。
“没有、没有。”一众官员赶紧说道。
七百三十八章 废八股文余波
一大早张延登就在中山王府门外等待楚云召见。本来说好是巳时,不过他辰时已到。
楚云虽然穿越到了明朝,还是保持着现代人晚起的习惯,当他知道张延登提前到来的时候,急忙让艾拉帮忙换上衣物,然后召见张延登。
这已经不是守时了,而是提前了两个小时!对于古人太过死板这一点,楚云还真是无可奈何,总不能说对方提前两个小时给自己带来了困扰,然后责备对方一顿吧。
“张老,您年事已高,来的这般早,可是辛苦了。”楚云提示道。
“人老了,就睡不着了,鸡还没有打鸣我便醒来。又忧心此间的事,所以就提前到来,是否老臣打扰了军主?”张延登深通人情世故,哪里听不出来楚云有所指。
“不碍事,张老请用茶,这是我从夷洲带回来的高山茶,别有一番风味。”楚云向张延登示意。
张延登端起茶杯,品了一口以后缓缓说道:“茶是好茶,不过老臣心中牵挂军主之事,品不出茶味了。”
“哈哈,张老不必多虑,这件事情与江淮布政司官员本事并无太大干系。”楚云笑道。
“与江淮布政司无关?”张延登有些惊讶。
“正是。此次我前来江南,是有其他的事情。我听说这几年,江南先后出现了复社、几社等几十个社团,多是江浙、江淮等地青年才俊组成。可有此事?”楚云问道。
“确有此事,复社以张溥、张采两人为首,揣摩八股,切磋学问,砥砺品行,在江南社团中最为活跃,从者数万。几社陈子龙、夏允彝等人主张尊古复古,在江南文坛也颇有一番影响力。实不相瞒,陈子龙还是我很赏识的门生,文采斐然。”
张延登向楚云说明江南社团的事情,突然察觉到楚云的意图:“军主莫非是想要清除这些社团?”
“万历年始,东林党、宦党、浙党、楚党、齐党、宣党、昆党轮主京察,党同伐异,朋党之争犹为严重,为了一派之私利而不顾天下之利益。现在天下太平,废八股、除科举,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表示为了解决朋党之争。”
“京城那边朋党之争随着李自成入京基本销声匿迹,不过我看江南地方还有许多这种性质的社团。他们名为切磋文章,实际上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话语权。”
“我又听说这些社团仍尊八股文。他们学了一辈子的八卦文,想要全凭这身本事出将入相,因此对我们废止八股很不满意,不久后还打算在苏州虎丘召开大会,打算联合起来,向我们九州军施加压力,要求恢复八股文。”楚云说道。
张延登听出了楚云话语中对复社等社团的不满,知道了楚云大致的想法:“这些社团确实有想要恢复八股文的号召,许多士子加入了他们。他们之所以在士林中一呼百应,恕老臣直言,此时还和军主您有所关系。”
“愿闻其详。”楚云说道。
“八股文成于明宪宗,至今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天下学子都学八股文章,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高中状元。他们竭力钻研八股文的写法,熟读经书,两年前军主突然宣布举国废除八股文章,考核新学,这相当于他们一生所学尽数作废,便产生了不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