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军陆战队的雏形,根本不畏惧阮家士兵能够折腾出什么名堂。
    大秦号甲板上的铁锚被抛出,沉入深邃的太平洋海底。大秦号也因此在起伏的海浪中稍微平定下来。几个阮家的水师士兵来到了大秦号的甲板上,见到了带领这一支舰队的最高指挥者——邓千龙。
    “我是阮主谋士阮有镒,这位是天朝的海军大将邓千龙,是我们阮家的朋友,你们不要与他们起了冲突。”在大秦号的阮有镒见到自己势力的人,赶紧现身,还特别强调了最后一句。
    “原来是阮有镒大人!”阮家水师的人见到阮有镒,不由大喜,“我们水师早就听说阮有镒将军前去天朝请求支援,也受命在会安港外面等待天朝的火器,只是没有想到会来这么多船只……”
    我特么也没有想到啊!阮有镒面似苦瓜:“主上可好?”
    “主上龙体欠安,一直在都城富春修养身心,前线的不对由二王子殿下和阮有进将军一同统帅。”
    阮有镒听着微微点头,神情变得不自然。阮主阮福源的身体情况,作为谋士的阮有镒自然是清楚的,二王子今年都三十出头了,阮福源的年纪自然就更大,快要将近七十岁。
    在医疗条件不好的古代,能够活到七十岁几乎已经是极限了,阮福源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估计撑不住两三年……
    二王子阮福澜已经能够独当一面,按照道理来说就算阮福源驾崩了,阮家还能后继有人。但是如今是个多事之秋,郑主、九州军、西洋势力将注意力放到了安南国南部,阮家就像是站在鸡蛋上跳舞,稍有不慎就会全盘皆输。这让身位谋士的阮有镒深感担忧。
    旁边的邓千龙、副船长、海军士兵们听到阮有镒他们将阮主称为主上,还什么龙体欠安,不由在心里好笑。就连掌控关内关外,领土北到荒芜的西伯利亚平原,南到广阔无垠的南洋,东到琉球群岛、西到玉门关的最高统治者楚云都不会这样自称,反倒是小小的安南国阮家,才有人口六十多万,竟然邯郸学步一样学起了大明朝那一套。
    “那么北方郑主最近有没有什么行动?”阮有镒又问道。
    “长德垒还是和往常一样,有二王子和阮有进将军镇守,可保长德垒安然无恙。”水师士兵说道。
    “一年前我们也是这样想的,结果长育垒防线就被郑主给突破了。”阮有镒不满地说道。
    “咳咳,你们几个人是不将我们九州军放在眼里吗?既然验证了身份,就让我们驶入会安港,我们的士兵急需补充新鲜的水果。”邓千龙说道。自从离开了琼州岛,南洋舰队就一直贴着安南国的海岸线行驶。但是北方是郑家的海岸线,南洋舰队暂时不想要与郑主发生冲突,所以一直没有靠岸补给。
    “阮有镒大人?”水师士兵看向阮有镒,似乎在询问地位比较高的阮有镒的意见。
    “按照天朝的海军大将的意思去办吧。”阮有镒知道自己不能招惹九州军的舰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好,我们这就回去和我们的大人汇报,然后引领船队进入会安港。”水师士兵说道。
    几个阮家水师士兵返回了自己的船只以后,几艘惴惴不安的阮家战船终于安心下来,然后在前面引导南洋舰队。
    会安港在阮家的国都稍微偏南的地方,是安南国南部最为繁荣的港口,汇聚了来自华夏、西洋、东瀛、南洋小国的商人,还有华夏商人、东瀛商人在这里设立会馆。浩浩荡荡的南洋舰队的到来,让会安港轰动起来。
    “我的天啊,这么庞大的船只,是来自哪个国度的?”
    “简直不可思议,这船只比我们东瀛的安宅船还要巨大!”
    会安港的码头聚集了无数闻讯而来的商人们,他们见到了遮天蔽日的舰队,平日里耀武扬威的阮家水师战船只配在前面充当向导!
    “那是我们华夏九州军的船只啊!”有滞留在会安港的华夏商人认出了九州军的标示,惊呼道。

第五百一十章 会安港
    “不会吧,华夏的战船怎么会来到会安港,这里不是安南国人的地盘吗?”
    会安港内的东瀛商人和西洋商人见到耀武扬威的华夏舰队到来,先是为华夏庞大的舰队感到吃惊,然后是恐惧。
    一直庞大的战舰来到这里,到底是意味着什么,只要有脑子的人都清楚的很。
    “时隔多少年了,我们华夏的水师又返回南洋,这对于我们来往南洋做生意的商人来说是一件利好啊!”会安港的华夏商人心情与他们恰恰相反,他们抬头挺胸,自豪无比。
    来的不是东瀛的战船,也不是西洋人的战船,而是华夏人的战船!能够让安南国水师开路,在这里耀武扬威,就足以说明华夏在南洋贸易体系中的超然地位!
    “他们华夏商人这回可要上天了,本来在会安港华夏商人数量最多,华夏会馆也最多,再有这么一直强大的军队作为后盾,他们在会安港的底气就更足了。以后我们在会安港还有立足之地吗?”东瀛商人不禁眼红起在会安港内的华夏商人。
    “可惜我们佛郎机的舰队在欧洲,我们的重心也在欧洲,不然也许能够打败他们舰队。”佛郎机商人见到庞大的九州军船队,在妒忌之余,同样相信自己佛郎机国的欧洲船队能够打败南洋舰队。不过他不知道的是,九州军派来的只是三大舰队之一的南洋舰队,并不是全部主力。
    南洋舰队在会安港停泊。虽然会安港是安南国南部最繁荣的港口,但是这一次还是感受到了压力——南洋舰队和货船一次到来的数量太多,会安港竟然无法容纳这么多的大船。
    这一支船队堵住了会安港!
    阮家水师的将军们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手忙脚乱地指挥堵塞在会安港内原本的渔船、商船分散开来,尽量让更多的船只进入避风港。
    “我听说会安港是安南国最繁荣的港口,原来还以为占地万里,可容纳千艘帆船,没想到竟然连这点船只都难以容纳。”大秦号上的海军士兵看到拥挤不堪的会安港,不由失望。
    这特么也好意思说自己是第一大港口。
    “我们大连港、广州港、泉州港、厦门港等港口都比他们要宽敞吧?”邓千龙同样对传说中的会安港大为失望。
    “以前我们大明不禁海的时候,优良港湾无数,所有的南洋人、西洋人都直接到我们的港口进行贸易,根本没有会安港的生存空间。”一个乘坐大秦号的广州府商人说起会安港兴起的原因,“后来我们大明禁海以后,东瀛商人、西洋商人没法到江南、广州与我们直接贸易,就转移到安南国的会安港,在这里间接与我们华夏商人贸易。阮家每年因为这座港口获利甚丰。要是我们没有禁海,东瀛商人、西洋商人才不会来到这个荒芜之地,很早以前这里还都是雨林。”
    “会安港的关税如何?”邓千龙问道。
    “每艘帆船要上缴给国王1000两白银,给王子500两白银,合计1500两白银。不过我们的商人经常受到敲诈勒索,有时候每艘帆船要上缴给国王5000两白银,给王子3500两白银,接近10000两白银。”广州府商人说道。
    “10000两白银这么多?安南国还真是左手渔翁之利。”邓千龙被广州府商人陈述的事实吓到。安南国的关税还真是狠!要知道郑芝龙控制东南沿海的时候,每艘大船收的过路费也就只有3000两白银。阮家一次性就收10000两白银了!
    “没办法,谁让我们当初没有开放港口,让他们趁势崛起。这里俨然成为南洋地区一个重要的贸易点,要来这里贸易就要接受他们的关税条件,而且还要忍受他们的敲诈勒索。”广州府商人说道,“现在会安港我们华夏商人和难民加在一起住在这里的人已经有4000人左右。东瀛人、西洋人加在一起都不一定有我们多。”
    “我们的人有4000人?”邓千龙听说后,稍稍陷入思索。
    阮家在会安港设置了艚司,类似于明朝的市舶司,管理会安港。不过这个艚司也就道。

第五百一十一章 长德垒战火起
    长德垒防线,火光冲天,火炮声不时响起,漫山遍野都是喊杀声。为了攻克阮家最后的防线,郑主的三万御林军动用了他们能够想到的一切手段,火炮、投石车都用到了战场上方。一队队御林军扛着笨重的云梯,在火炮的掩护下向长德垒发起冲锋。
    而在御林军身后,还有一支两百人左右,身穿西洋军服的异族士兵在督战。长育垒上方,御林军将军郑梼则在总揽全局,看到阮家的长德垒在己方军队的攻势下岌岌可危,不由得意地嘴角微微上扬。
    在郑梼的身边,是一个穿着尼德兰大衣的西洋军官,他满意地看着自己的士兵在战场中充当督战队的职责。
    “郑梼将军,你觉得我们尼德兰的火炮怎么样?”尼德兰军官听着耳边传来从尼德兰火炮的响声,异常得意。如果不是郑主从他们尼德兰人购买了一批火炮,郑主也没有勇气下定决心彻底消灭阮家。
    “你们的火炮固然厉害,不过怎么和九州军之前卖给我们的那批火器威力相近?”郑梼却说道。
    “九州军……”这个尼德兰军官听到九州军这三个字,不由有些不安,就像是听见了克星一样的反应,“我都不明白他们为何卖给你们的火炮有佛郎机的、大不列颠的、也有我们尼德兰的,就像是万国大杂烩。”
    “可惜九州军卖给我们的火炮越来越少了,同时你们尼德兰放松了火炮的管制,我们才转而向你们寻求支持。不得不说九州军距离我们的距离很近,运送火炮更加方便快捷。”郑梼说道。
    “华夏有一句谚语,叫做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九州军取代了大明王朝,迟早会上演两百年前入侵安南的行为,你们还是像以往一样向九州军购买火器,恐怕迟早会被他们控制命脉。只要他们不给你们补给,你们的火炮就会瘫痪。”尼德兰军官说道。
    “主上就是考虑到这一点,才联合了你们东印度公司。”郑梼看着烽火连天的长德垒防线,对尼德兰军官说道,“你说我们什么时候能够突破长德垒?”
    “恐怕要正面攻克并不容易,这几年西班牙、佛郎机两国的商人为了与我们争夺南洋市场,支持了阮家,也卖了他们不少火炮。他们火炮的威力,不亚于我们尼德兰的火炮。不过你们郑家的优势不在于火器,而在于充足的兵源和更多的物资,只要以一比一的比例在这里消耗下去,阮家的守军不出几日就会崩溃的。”尼德兰军官说道。
    “嗯。”郑梼腰间佩剑,站在墙头,冷漠地看着郑家御林军发起一次次冲击。
    正如尼德兰的将军说的一样,郑家的优势在于控制了安南国人口最繁荣的北部地区,人口两百多万,而阮家只有六十多万人口。
    三万御林军重点牵制阮家的防守主力,同时在其他城墙段骚扰突袭,让长德垒摇摇欲坠。
    “大家再坚持一下,我们的援军正在路上,主上已经派了阮美胜将军率领一万大军驰援我们,次日即刻到达!”守将阮有进在长德垒防线来回巡视,鼓舞防守的士兵。
    从城墙下方不时有燧发枪的弹丸射上来,偶尔还有铁球一样的炮弹落在城墙上,让城墙瑟瑟发抖。阮家有着坚固的城墙,防守上能够少损失很多士兵,但是他们一个士兵要对付三个郑家的士兵,在火器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