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
“是啊,我们出来以后发现除了李自成和叛徒张元,这军中可能就弟妹你的身份地位最高了,也只有你能够让众人服气。这个时候你更应该站出来一呼百应,集结数十万大军与复辽军在太原府决战。我们人多势众,而复辽军需要分兵各处,我们可不一定会输!”张献忠说道。
高桂英用衣袖擦干眼角的泪痕,拔出腰间的佩剑,将眼前的木桌斩成两段,咬牙切齿:“我高桂英与张元势不两立,一定要用张元的头颅祭奠我死去的丈夫!”
李自成带领士兵攻打大明京师之前,还留下来了几万流民把守各处。山海关大败以后,这些守军受到来自复辽军各支部队的进攻,收缩在太原府等待援军。
高桂英带着高迎祥、张献忠等三十六营元老,聚集了河洛、陕北等地的流民,合计十多万北渡黄河,打算在太原府与复辽军决一死战。只是决战还没有开始,他们就收到了李自成等人的噩耗。十多万大顺军将士士气萎靡,在荒芜的太原府斗志全无。
太原府之前经过李自成大军的不断洗劫,十室九空,粮食压力对于大顺军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他们迫不及待想要与复辽军进行决战。
“复辽军已经改名为九州军,他们有一支两万人的步骑联合兵团出现在雁门关方向,大同总兵王朴率领数千明军策应。真定县附近则集结了不过五千九州军士兵,但是他们启用了明军将领卢象升。卢象升在河北地区很有威望,他迅速收拢了上万的原明军士兵,与九州军互为犄角。另外还有我们最讨厌的张元,他带着他的数百亲兵也在真定县附近。”高迎祥得到了来自前方斥候的消息。
“高迎祥、张献忠还有原来三十六营的叔父大哥们,你们率领本部兵马北上与北部的九州军交战,而东部的九州军就交给我了,我一定会亲手斩杀张元。”高桂英说道。
“你一个女子要与狡猾的张元交手,我实在是放心不下。”高迎祥说道。
张献忠等人也点头。当时坑了他们的罪魁祸首就是张元,张元的可怕被他们深深地记着。他们真不认为高桂英能玩的过阴险狡诈又冷酷无情的张元。
“诸位请放心,如果此战不胜,桂英愿以死谢罪!”高桂英立下军令状。
高迎祥和张献忠等头领面面相觑,他们知道自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服对张元恨意滔天的高桂英不去找张元的晦气,只能应承下来。
“本来李自成背叛了我们当初的誓言,应当由我们来对他行三刀六洞之刑。不料他死于九州军之手,实在是令人唏嘘。今日起,我高迎祥与李自成的恩怨从此结清,他李自成不再欠我什么。”高迎祥说道。
“我八大王张献忠也与李自成结清恩怨,为李自成报仇。”
“我闯塌天刘国能与李自成从此无冤无仇,与弟妹、诸位兄弟联手同对强敌!”
……
众多三十六营头领纷纷说道。李自成都死了,他们再计较李自成扣押他们的事情已经没有意义。当前他们面临的最大的危机就是复辽军想要将他们吞并!
“好,我高桂英为诸位兄弟敬酒一碗!喝完这碗酒,我们各赴战场,共同凯旋而归!”
高桂英高高地举起酒杯。
“打败九州军,为李兄弟报仇!”数十只大碗举起!
位于京师里面的楚云,并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做,而是在忙碌地将辽东、辽南培养的备用官员用船只运到京城,接替大明旧臣的职责,首先在京城建立起新的内政体系,然后再拓展到地方。
失去了恩宠的大明旧臣一个个告老归乡,九州军按照品级各自发放一笔可怜的路费,将他们打发走。还有一些有才华、愿意学习新知识的官员经过选拔,被楚云留在了京城。
以辽东、辽南培养的那点备用官员,其实还远远不足以弥补关内的空缺。地方官员就先由旧臣担任,日后对他们进行改造,以及培养新官员。
京城中众多的事情已经够楚云忙活,还要关心即将发起对太原府大顺军的决战、以及对南京城的攻打。这一切都让楚云心力交瘁。
“嗯……现在是几时了?”楚云迷糊中打了个盹,自己正趴在书桌上。
桌上还有一堆的汇报没有处理完毕。
而刚才蹑手蹑脚溜进来的艾拉则被楚云抓了个正着。
“回军主大人话,现在已经是三更时分了。”艾拉既然被楚云发现,只好吐了吐舌头,然后帮楚云揉肩,“大人最近日理万机,我都不敢惊醒大人。”
“你不也是还没有睡下吗?偷偷潜进来是寂寞了?”楚云问道。
“呸,我才没有那么饥……饥渴。”艾拉憋红脸,“是我们情报处安排在东瀛的人传回来了重要的情报,我才忍不住过来汇报的。”
“东瀛国不是在忙着平叛天草的农民军起义吗?”楚云不解地说道,“如果不出意外,幕府需要一段时间就能平叛这次天草的农民起义,能弄出什么幺蛾子?”
“不是,这次惹事的是和我们有合作关系的岛津家族。”
第四百四十九章 倒幕风波(上)
“我记得岛津家族受到幕府的征调,需要派兵前去镇压发生在九州岛上的天草农民起义。他们岛津家长期与我们接触,对付普通的农民军应该简简单单吧?”楚云说道。
在九州岛上,岛津家代表的萨摩藩在大名中势力最为强大,凭借与复辽军、现在的九州军的贸易,萨摩藩的经济能力也是除了幕府以外最强的。以岛津家的势力,再加上幕府联合其他九州岛上的强藩对天草义军进行镇压,应该没有理由败北。
“是的,幕府将军召集萨摩藩、肥后藩、日向藩、筑前藩等九州岛的大名,共计三万联军,以幕府老中酒井忠胜担任主将包围了天草,在围攻中将农民军重创,东瀛国天草的起义失败。”艾拉说道。
“这件事情和我们之前军部的预估差不多,所以我们也没有特别派人前去干预。这天草起义只不过是东瀛国内部一次小小的内耗而已,无损大局。”楚云说道。
“如果事情到这里就戛然而止的话,那么确实一切和我们预计的一模一样。然而在重创了天草农民军以后,萨摩藩扣押了肥后藩、日向藩诸藩大名,并且要求他们脱离幕府。幕府老中酒井忠胜在事发后从九州岛狼狈出逃。”艾拉说出去情报处收集到的惊人的消息。
楚云听到以后颇为讶异:“萨摩藩此举的意义深长,莫不是要脱离幕府的控制?扣押九州岛的大名,逼迫他们和自己与幕府决裂,萨摩藩真是胆大包天。”
“而且不只是九州岛的萨摩藩,本州岛的长州藩、四国岛的土佐藩,这些距离萨摩藩较近,平日里也与我们往来贸易的强藩对待幕府的态度有些捉摸不定。根据我们驻扎在东瀛国的情报小组的判断,这些大藩之间应该是达成了什么协议,不然不会同时相互声援。”艾拉说道。
“我大致明白他们在想什么了!”楚云突然回过神来。
本来他以为发生在东瀛国九州岛上一次规模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农民起义与自己没有太大的关联,毕竟他现在的重心放在比东瀛国不知道大多少倍的大明关内。不过现在楚云发现,这件事情还真和他将战略重心放在关内有关!
楚云带领着辽东、辽南的主力军队入关,留守辽东、辽南的军队仅仅能够防守本土,没有多少能够调动的兵力了。而入关的军队人数也不过,关内还有山东、河洛、江北、陕北、汉中、长剑以南的广大疆域没有征服,楚云没有理由会放着肥沃的大陆不理会,而将重心转移到一个岛国。
“岛津忠恒是幕府初期的老将,他的耐心和野心都不是常人能够比拟的,没想到不经意间被他耍了一把。”楚云上得山多终遇虎,这么多次都是他在给别人挖坑,这一次却是他吃了一个小小的暗亏。
如果楚云不是忙于攻略关内的话,他肯定会插手东瀛国的事情。谁都知道楚云并不想要一个强大的东瀛国出现。现在幕府和各地大名相互节制的东瀛国,比起一个由萨摩藩主导的新的东瀛国相比,更加符合九州军向东瀛国输出商品的需要。
“萨摩藩这两年其实在私底下有小动作,他们开挖金矿、铁矿,成立小作坊、小工厂,一方面到琉球、辽南高价雇佣我们的工匠,一方面不停地派人前来我们这里留学,试图窥探我们的技术。”艾拉说道。
“萨摩藩不得不说东瀛国的人学习能力很强,一旦知道什么能让他们变得强大,就会想方设法去学习,然后再超过他们学习的对象。”楚云说道。
生存在位于被四面海洋包围的岛国,他们的资源、土地匮乏,危机意识很强,所以形成了特别的民族性格,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那我们需不需要提前做一些什么?若是让萨摩藩做大,可能并不符合我们的利益。”艾拉说道。
“不行,我们的重心是在关内,等平定了关内以后才能抽出身来插手东瀛国的事务。幕府应该不会这么容易就被打垮,德川家族和它的家臣们都是经历战国洗礼的大将的后代,一些老头子还没有死,应该能够挺得住。现在就看我们和岛津家族谁的动作快了。”楚云说道。
“我们与岛津家族的贸易还照常进行吗?”艾拉问道。
“当然是要照常进行,他们打他们的仗,我们赚我们的钱,不管怎样我们那都是不吃亏的。”楚云说道。
“既然如此,那我就回去,明日让我们在东瀛国的探子继续关注岛津家、幕府、各个大名的情况。”艾拉说道。
“都三更时分了,你还是明早再回去吧。”楚云挽留道。
“好”
当楚云他们谈论到九州岛的情形时,九州岛萨摩藩的岛津父子意气风发。
萨摩藩、肥后藩、长州藩、土佐藩四个大藩牵头,十多个西南小藩附庸,趁着复辽军入关无暇顾及东瀛国之际,正式向德川幕府宣战!他们的宣战理由是德川幕府丧权辱国,丢失了横滨村和小半个江户湾的制海权!
“诸位大名,我们今日在此相聚,便是要讨论如何推翻幕府,联合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岛津光久代表父亲岛津忠恒主持密会。萨摩藩在与大明的贸易中做大做强,隐隐成为了在场所有大名实际上的指挥者。
这一次也是权力更迭的一次密会!岛津忠恒是萨摩藩的第一代藩主,主持萨摩藩的大小事务。这一次他要将权力交给成长起来的岛津光久。
“小娃娃当家了吗?不知道你们岛津家的推测是正确的,否则再现昔日关原之败,我们就不是要减封领土,而是要自尽谢罪了。”长州藩藩主毛利秀就说道。
“我们土佐藩将四国岛的大名们夹持上讨伐幕府的战车,希望这次能够彻底击败德川家。”土佐藩的藩主山内忠义说道。
第四百五十章 倒幕风波(下)
“各位,我想你们的目光都太过狭隘。”岛津光久突然说道。
嗯?在场大大小小加在一起的十多个藩,几十个大名,纷纷怒目相对岛津光久。
在他们看来,突然讽刺众人的岛津光久似乎有些太过嚣张了。
“岛津光久你这个毛都没有长齐的小屁孩,敢说我们的目光狭隘?”长州藩毛利秀就不满地问道。
“不错!”岛津光久硬气地说道,“我们此次进行倒幕,并不是为了延续昔日的关原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