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面沉如水。
    确实,这次是复辽军第一次使用铁路当后勤,骑兵当先锋,配合海西女真步兵联军这样的新式作战方式!
    不过硕垒听得一愣一愣的,完全听不懂啊。8)
    

第三百七十六章 北洋舰队集合
    辽东城中隶属于军械局管辖的兵工厂,一箱箱装载着火药和子弹的木箱被装上马车,然后运往辽东城的火车站。这一些重要的物资,有的被运往北方的木楞湖、捕鱼儿湖附近,还有一些则运往南部的大连港。
    “这几天军部突然传来军令,所要求的火药数量真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足够发动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争。还要分成南北两个批次,军主是打算两线作战吗?”兵工厂的官吏一边记录从工厂运出去的物资,一边喃喃自语。
    军械局是后勤部门,无权过问军部的战略安排,他们的职责只是按照军部提供物资清单,将物资及时运到制定的地点。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几天我们光是运出去的物资就价值十万两白银了。”另一个官吏也有同样的感想,“两年好不容易积攒下的存货一下子去了小半。”
    “这是上面的决议,又不是花我们自己的钱,我们还是好好登记,切勿出错。否则缺漏了什么,被财政局的人纠缠起来就没完没了。”
    辽东城是辽东的工业中心,和权力中心金州城、外贸中心大连港并重。由于靠近鞍山镇的缘故,很多矿场、冶炼厂都搬迁到了这附近。这一批要运往大连港的火器弹药装载在数十节的火车上,然后运往大连港。
    北方捕鱼儿湖附近重兵云集,几乎所有漠南蒙古部落都被卷入即将到来的战争,而南部大连港也有军队在秘密集结。只是这一批集结的军队不是步兵和骑兵,而是在北海一直低调行事的北洋舰队。
    大楚号、大燕号两艘五十四门火炮的风帆战列舰停泊在大连港。其中大燕号编队是长期驻守在大连港的,而大燕号是从琉球卫被召集回来的。除了两艘风帆战列舰以外,还有若干巡洋舰、护卫舰以及一些商船。
    这一群船只合计二十艘左右,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不是大楚号,也不是大燕号两艘最大风帆战列舰,而是一艘涂着黑漆的铁甲商船。这一艘铁甲船上有一根巨大的黑烟囱,钢铁质感,船身还用白漆涂着“永昌号”三个大字。
    对于只见过木帆船的辽南百姓来说,铁甲船还是很新奇的事物。不过随着火车和街灯等新鲜事物如潮水般涌现,这些老百姓也很容易就能够接受。
    “看,那是官府的铁甲船永昌号,已经是这个月第四次出现在这里了吧?”码头上的工人谈论起来。
    “永昌号真的是用钢铁制造的?那么笨重不怕沉到大海里吗?”
    “我往上面运送过货物,用手摸那甲板和船体,触感都是冰凉的,肯定是用钢铁做的,就是不知道这样一艘大船需要用多少钢铁。”
    “还真是钢铁做的?是货船还是战船?”
    “货船吧,你看永昌号上面挂着的是远东贸易公司的旗帜,而不是北洋舰队的旗帜,显然就是官营的大货船。前一阵子也有说是客船,不过后来又改成了货船。上面只有几门火炮,反正肯定不会是战船。”
    工人们议论纷纷,不过也只是一些得到的小道消息,无关紧要。
    这次大量的船只集中在大连港,显然是有重要的行动,知晓这次行动的只有北洋舰队和海军部最高层的一些人。
    “海军部得到了军部的命令,我们北洋舰队要负责保护这一批商船,包括永昌号,前往东瀛国的长崎港进行贸易。”北洋舰队的副司令施大瑄对着大燕号、大楚号两个编队的舰长说道。
    他是郑芝龙以前的手下,现在还是郑芝龙的副官,不过有点不同的是他的上头还有海军部和楚云,直接归海军部指挥。
    “副司令我有疑惑。这些商船虽然火力不及我们专门为了海战而打造的炮船,不过其中不少也是武装商船,多的有十几门青铜火炮,少的也有几门火炮。就是我们的永昌号铁甲商船单独拉出去到东瀛国海面上,只要不进行近战,就没有能够击沉它的船只,为何我们要动用几乎整个北洋舰队前去保护它们?”有一个护卫舰的舰长不解地问道。
    “这一点你就暂且不用过问,等到了长崎港会另有安排,就当成是我们北洋舰队的一次演习。”施大瑄不多解释,“物资装载好了以后,便即刻出发!”
    不只是复辽军的商人,连即将随同北洋舰队一起出发的商船上的商人们都还被蒙在鼓里。他们本来是要前去长崎港进行贸易的商人,只是他们突然收到楚云的通知。楚云保证如果这些商人随同北洋舰队一同出发,可以获取丰厚的利润。鉴于和复辽军合作以来得到的可观回报,这些商人才和复辽军的官营商船联合起来。
    “你们说复辽军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为何要带上我们一起走?难道是北海上出现了海盗不成?”一个商人在自己的商船上嘀咕。
    “北至辽东,南至南洋,几乎所有的海贼都已经被复辽军平定,不可能还会有海贼猖獗到要动用复辽军十艘战船的力量护航吧?有这十艘战船,别说海贼,就算是消灭东瀛一个大名都绰绰有余了。”另一个同船的商人摇了摇头。
    “那这就奇了怪了,难道……”突然一个商人有了大胆的想法,“复辽军还真的要去打东瀛的什么大名吗?”
    “这话可不要乱说,我们只是商人,他们裹挟着我们这点船只去打东瀛?”
    北洋舰队的两个编队十艘战船得到了来自码头上源源不断的火药、弹药、淡水、粮食等补给后,连接码头的木板被抽上船,水手和士兵们井然有序地将风帆拉起。
    唯一一个奇葩的蒸汽铁甲船永昌号的烟囱则冒起了滚滚的黑烟,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色。
    大连港海边附近的居民好奇地目送这一支目的未知的船队离开大连港,驶入了大平洋东部。除了上次舰队南征郑芝龙以外,他们已经很少看到复辽军的舰队如此大动干戈了。

第三百七十七章 藏书阁
    暗中运筹帷幄,调动南北两线数万大军作战的楚云却来到了金州城科学院的藏,也就是图书馆。这里一大批的汉学典籍还有一批由现在科学院的科学家的著作,甚至一些优秀的学员的文章也有机会被藏收录。这里俨然成为科学院的知识殿堂。
    藏分为人文阁和自然馆东西两个阁,其中人文阁藏书最为丰富。倒不是楚云不重视自然馆,而是因为人文阁收录了很多儒家典籍,这些书籍经过华夏千年的积累已经十分丰富,而自然馆没有现成的书籍,生物、地质、天文、化学等新兴学科都是要依赖于召唤过来的科学家和本土培养的学员一同攥写。目前自然馆藏书不过数里面都找不到一丝一毫关于军事技术方面的书籍。
    与自然馆的严格保密相比,人文阁特别是儒家经典一块,则几乎没有任何权限,任何人都可以进行浏览和阅读。毕竟楚云希望更多人,特别是海外的学员,能够接受华夏文化共同的基础。这种文化输出是有,找到管理藏的官员。
    “军主大人,此人意志颇为坚定,我们各种威逼利诱,他都无动于衷。”藏的官员提到孙传庭就愁眉苦脸,似乎在他那里吃了瘪。
    “我说过了对付这样的人才,来硬的是不行的,要在思想上对他进行改造,让他接受我们这一套。所以我才把他从军部送到科学院来熏陶一番,更是让他在你这里拥有阅读两个阁内所有书籍的权限。”楚云说道,“孙传庭到来这里以后,可曾阅读过我们藏的书籍?”
    “有的,人文阁和自然馆他都有去过,而且他对我们阁内的新书的兴趣大于旧书,如《国富论及天朝经济考w、《电学实验研究w等书都有所涉猎,甚至还去旁听科学院的课程。我们按照军主的吩咐,只派了两三个人随同防止他逃走,而他可以在科学院以及附近的街道随意出入。”藏的官员说道。
    “嗯,看来他已经对新知识很感兴趣了,相信能够支撑他不臣服的也就只是忠君报国这样的思想而已。”楚云说道。
    “孙传庭现在藏的客房之中,需要我将他唤过来吗?”藏的官员说道。
    “不必了,等到他愿意臣服的那天,他会来主动求我加入复辽军的。”楚云说道,“我这次来科学院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这件事情,我只是顺道过来问问以及看看藏的现状,毕竟这里存储着我们复辽军最珍贵的无形资产。”
    “承蒙军主大人关心,我们藏所有官员诚惶诚恐。”藏的大小官员纷纷说说道。
    “光是表面上诚惶诚恐是没有用的,不如平时多注意古籍的保存,防火防盗。”楚云说道。
    “是……”
    “军主大人请,属下在前为军主大人带路,看看我们藏的藏书情况。”藏的官员说道。
    楚云来藏视察一下也是为了缓解一下紧张的心情。这几日他接连下达了数十份军令,调动数万大军,十几条战船,是两年以来除了讨伐广东海盗刘香和尼德兰人割据的台湾城以外最大的军事行动。虽说部署结束以后,基本上只要等待捷报就好了,不过楚云还是有些忐忑。
    万一军事行动失利,那么就会有损于他建立起来的至高无上的威望。至少目前以来楚云就没有出现过重大失误,有的也只是宫古岛叛变、归化城叛变这种小规模的小打小闹。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辽东、辽南的汉民、蒙古部落、女真部落等地方的!许多在藏阅读书籍的科学院学员无心研学了,纷纷站起身来,眼光炙热地打量被亲兵和官员护在左右的楚云。
    要是能够让楚云知道自己,那就是一步登天了啊。不过这些学员又不敢靠过去,如果没有特别本事还敢要冒犯复辽军的一军之主,那就是找死了。
    但是这里有一个人是例外的。
    “布木布泰见过军主大人!”一声亲切的问候传来,将楚云从对漠北和东瀛情况的牵挂中拉扯回来。
    楚云定神看眼前这个鼓起勇气主动和自己打招呼的小姑娘,正是大玉儿。此时的大玉儿恰好十八,出落得更加水灵俏丽了。因为在众目睽睽下和楚云打招呼,还是有点紧张,双脸红扑扑的。
    “你最近不是在审计处研习吗?进来可好?”楚云一点都不反感大玉儿主动问好。或者说楚云的势力越大,他发现周围的人对他越来越恭敬,导致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而大玉儿本来就是蒙古族热情开放的女子,而又受到新式文化的熏陶,对于礼仪大教不甚遵循,因此不像其他人一样对上级服服帖帖,反而有点合了楚云的意。

第三百七十八章 你想去哪里做官
    “嗯,不过今日轮到我休假,所以便来藏读书。”大玉儿见楚云并不生气,暗地里送了一口气,于是落落大方地说道。
    “看不出你还挺好学的,为蒙古部落的族人树立了榜样。我还担心蒙古族人短时间内难以融入科学院之中,也不是我有所偏颇,而是以前汉人更加重视读书识字。”楚云说道。“识字的人多,就容易学习新文化,而不必从读书识字开始。”
    “军主大人过誉了,我一个弱女子每个月还领着复辽军发放的俸禄,努力学习为复辽军做事才能报答大人的恩情。”大玉儿说道。
    “我听审计处的官员和你的艾拉姐姐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