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军队中当差就是要把生命系在腰带上,随时在鬼门关徘徊,和鬼差打交道。不过我临走前已经告诫纳尔逊让他不要经常让胜利号冲在前面。”楚云说道。
    纳尔逊确实是一个好将领,在另一个世界,他曾经率领大不列颠海军在地中海和法兰西海军激战,并中弹身亡。即使召唤过来,这些人还是保留了以前的性情。
    “以我对父亲的了解,他仍然会以身作则,将火炮数量最多的胜利号作为舰队的先锋。”艾拉仍然有点担忧。
    “放心吧,在东南沿海能够对胜利号造成威胁的战船是不存在的。说起来,除了对付海贼成立的情报小组,还有蒙古情报小组、大明情报小组,他们不是正在试图扶持李自成吗?现在陕北义军在这段时间内如何了?”楚云想到了此时还在陕北艰苦奋斗的李自成等人。
    “陕北农民军最近几个月声势浩大,聚集了上万人在陕北起事,攻克韩城等城池,大放粮草,引起了朝廷的轰动。现在大明朝廷派遣洪承畴为三边总督,率领官兵七千剿灭陕西、陕北乱民。”艾拉说道。
    “洪承畴,也算是一号人物,陕地的农民军的日子应该不好过吧。”楚云说道。
    这个家伙和孙传庭两个狠人,貌似差点剿灭了李自成?
    “大人没有猜错,洪承畴率领军队入驻陕地以后,所部号‘洪军’,农民军被逐个击破,如王左桂等义军首领兵败被杀,各支义军散乱不堪,就连闯王高迎祥都差点想要流窜到山西等地避开起兵锋。”艾拉说道。
    楚云拉沉着脸。亏自己还以为援助了陕北义军火器以后,他们能够牵制朝廷军队,最好攻陷京师,彻底破坏大明的制度,背上灭明的大黑锅。没想到他们还是那么不中用,洪承畴用七千人就将他们打得不要不要的,都要离开陕北跑到山西去了。那他投资义军的旧式火枪不就打水漂了吗?
    “噗嗤,大人您的表情好好笑。”艾拉见楚云拉着一张臭脸,好像谁欠了他几百万一样。
    “我们明明通过商人暗地里向李自成以比较低廉的价格处理了我们淘汰的一千支燧发火枪,按道理来说应该可以成为割据地方的一支强军了,没有理由失败得这么彻底啊。”
    楚云仍然不相信地说道。
    “我还没有说完呢。数十支大大小小的农民军被洪承畴击溃,唯有一支农民军遏制了洪承畴进攻的势头,这支军队就是我们扶持的李自成。现如今李自成一战成名,被诸多农民军称为‘闯将’,风头一时无二,人马从一千左右疯狂扩张到三千人,对于火枪和弹药的需求越来越大。他还在私底下向我们的商人询问能否搞到铜炮。”艾拉说道。
    “好啊,李自成果然头脑灵活,没有让我失望!连铜炮都想到要搞了,可见他的眼光还是不错的。如果可能,我们就将积压在仓库里被我们淘汰的铜炮卖给他们。正巧我们步兵要装备德莱塞步枪,以前的1777式燧发枪也可以卖他们一批。”楚云说道。
    “我们这样做会不会养虎为患?这些火器虽然对于我们来说落后了,但是仍然超越了这个时代的水平。要是李自成拥有了这些火器,说不定会给我们将来造成巨大的威胁。”艾拉说道,“不如我们直接用军队攻陷山海关,入关倾覆大明朝廷。”
    “在大明,正统的影响力是很强大的,消灭大明军队不难,要稳定民心和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才是千难万难的,这种事情交给农民义军做就好了。”楚云说道,“况且就算拥有这些武器,李自成也不能对我们造成任何威胁啊。这些火器只有我们辽南拥有工厂和技术,弹药也是我们提供的,他们仿造也要好几年的时间。等到那个时候,我们拥有的武器比现在还要再强上起码一代。”
    “既然大人已经想好了,那属下就无条件支持您的决定。”艾拉眨眨眼。
    “不过即使是这样,农民义军的进展也太慢了。我们得想办法支持一下他们,让他们尽快打到京师。你且附耳过来,可这般这般……”楚云说出了进一步支持李自成他们的计划。
    艾拉越听越惊奇:“还可以这样子?”
    “兵不厌诈,得想办法快点送他们到京师才好。”楚云说道,“好了,陕北农民军的事情就说到这里。这次我从夷洲带来了郑芝龙,他的妻子和儿子现在在哪里?”
    这次前往劫持郑芝龙安置在平户藩的妻儿的,也是情报处的人员。虽然东瀛还不是复辽军的目标,但是实际上情报处已经开始往东瀛渗透。
    “她们被安置在金州城城郊的一处庭院之中,完好无损。”艾拉说道。
    “嗯,你做事我放心,正好我们返回金州,就带着郑芝龙,让他们团圆吧。”楚云挥挥手,几个全副武装的士兵就带着郑芝龙他们过来。
    郑芝龙、郑芝虎等人随着复辽军的船队来到大连港,被这座新型的港口城市震撼到。这里停泊着比他们经营的厦门湾还要多的船只,一座座工厂、作坊星罗密布,远处的烟囱冒着黑烟,一辆辆大马车将生产的物资运送到码头,再由码头上的工人搬运到货船上。
    而且更显繁荣的是,大连湾内还有船坞在同时生产几艘大船,隐约可见其龙骨。
    咕噜,他们想要咽下心中的惊异。仿佛这里不应该属于这个时代。
    “上天有好生之德,这次算你走运,妻儿落在我的手中,我这就带你去见到他们。我这个人最喜欢成人之美了。”楚云厚着脸皮说道。

第三百一十六章 赐名郑成功
    金州城城郊的一处庭院,占地也算不小,门口还有几个士兵在站岗。他们见到楚云等人到来,纷纷肃然起敬。
    “这里是金州守备部队的一处驻地,用于应付金州城内可能发生的动乱和威胁,平时守备部队的道,“我看此子目光聪慧,以后此子若能接受海军司令纳尔逊的一番栽培,就是一员独当一面的海军大将。”
    “呃……我儿,快拜谢军主赐名……”郑芝龙还是有点云里雾里,不过楚云明显有栽培之意,那么自己答应下来也不是什么吃亏的事情。
    幼年的郑成功懵懵懂懂,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一刻人生的轨迹就发生了变化。从今以后他就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郑成功。
    “不客气。嗯,下一代就靠这些后生了。”楚云有点儿老气横秋地说道。
    虽然无论是他还是郑芝龙,不过二十来岁而已,和大明朝廷上暮气沉沉的文武大臣相比,他们才是充满希望的下一代。
    “军主能对败军之将这样的待遇,我郑芝龙感之不尽。”郑芝龙抱着小郑成功向楚云拜谢。
    “哈哈哈,这一点不是我自吹自擂,我对你们确实已经很客气了。你可知道以往和我作对的,那都是要被扔去采矿场开场煤矿、铁矿,做着些苦工。”楚云说道。
    郑芝龙、郑芝虎他们被楚云的话语吓到:“大人不是在开玩笑吧?他们现在还在开采煤矿吗?”
    “让我想想。”楚云不由想起以前被他扔到采矿场的毛文龙、锦衣卫等人。

第三百一十七章 矿场监工
    鞍山的新采矿场,一个监工正在监督采矿的工人干活。
    “黄监工好。”一旁在推着木板车的采矿工人见到监工到来,纷纷向他问好。
    “嗯,都好好干活,如果能够超额完成指标,大伙儿都能有奖金。”监工说道。
    在监工走开以后,几个采矿工人嚼起了耳根子。
    “这个新调来的黄监工十分好说话啊,一点也不摆架子。”
    “听说他前两年也是做矿工出身的,后来由于做的出色,被从矿工提拔成为了监工。”
    “我听到的故事版本更加传奇!听说这个监工以前是锦衣卫千户,被军主抓住当了矿工,后来被释放后主动留下,成为了现在的监工。”
    “是不是真的啊?锦衣卫千户可是了不起的大人物,会甘心留在这里当一个小小的监工吗?”
    “起初我也不信,不过好像确有此事。”
    几个采矿工人在背后说的闲话黄千户却是没有能听见。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他以前被抓住的事情不知道为何开始被流传了出来,煞有其事的样子。不过堂堂锦衣卫千户当了监工,说出去别人都是不信的。
    “黄千户,你现在这日子过得挺滋润的啊。”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人走了过来。
    “可不是,比我们当初在铁山挖矿时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以前我们是囚犯,采矿完成指标也就图个温饱,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收入,还不用起早贪黑,地位也有所改善。”黄千户感慨道。
    “你现在手里头管着多少工人?”中年人说道。
    “大约有四五十人,都在这一块地方。”黄千户指着周围一片小矿场说道。
    “我管理的那一片地区才二三十人,真是羡慕你。”中年人说道。
    “好好干迟早会出头的,现在复辽军方兴未艾,升迁不会太慢,也不亏我们幸苦地挖矿那两年。“黄千户说道,”你家老爷子怎么样了?“
    “复辽军给我们在辽东城城郊找了一个宅子,老爷子他打算退隐养老了。不过复辽军让他管理一小片农庄的生产,每月有些许俸禄,也不让老爷子闲着没事做。”中年人说道。
    这个中年人就是毛承祚,曾经的东江镇副总兵,毛文龙之子。在楚云消灭了后金势力以后,毛文龙他们就被释放。愿意返回关内的给了盘缠就让他们离开,愿意留在关外为工业建设充当螺丝钉的基本上被提拔成为基层小吏,算是物尽所用了。他们在采矿场辛苦干活,说起来还是从基层做起的干部
    像是黄千户和毛承祚等人,选择了继续留在采矿场,凭借自己在采矿场摸爬滚打的经验和本来就比同时代灵光的脑袋,担任监工绰绰有余。而如同毛文龙这种已经五十多岁,又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则选择了退隐,否则在复辽军龙是楚云的老长官。
    “管理农庄也是很好啊,最起码环境比我们采矿场要好吧,也算是养身的好去处。”黄千户说道,“当初老爷子为什么不选择入关,以他的辈分,最不差也能当个两三品的官员吧。”
    “你不也是放弃了朝廷锦衣卫千户的身份留在了这里?”毛承祚说道。
    “哈哈,无须再提,实在是朝廷腐败,没有必要回去受气。复辽军已经帮我将家人从京师带回来了,一家团圆,在哪里也没差。据说朝廷似乎已经将我们忘记了,我的家人从京师出来也没有人阻拦。”黄千户说道。
    “你说的有九分道理。”毛承祚说道。
    “哦?为何不是十分有道理,而只有九分?”黄千户问道。
    “因为我们心知肚明,如果返回关内,还有一分可能是要锒铛下狱的。”毛承祚意味深长地说道。
    “确实如此,确实如此啊。”黄千户点点头。
    此时的鞍山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经初现繁荣,取代了铁山成为复辽军最大的铁矿产地。光是在这里采矿、冶炼、加工的工人就有上万人。
    而在鞍山镇附近,施工多久的鞍山火车站终于竣工。辽南铁路将从这里经过,将铁矿源源不断地运往北部的辽东城、南部的大连港。
    铁路建造委员会的史蒂芬森亲自督建这一条铁路,可见其对鞍山这一段铁路的重视。
    “我们只能勉强按照工期完成任务,要是詹天佑在就好了,我们最起码可以快上半个月。”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