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管如何,楚云是决心要收回黑龙江流域和库页岛的,更北的西伯利亚平原算是以后额外的目标。
    解决了北部的安排,两千人的派出部队负担也不算大,可以建立起西伯利亚通往欧洲那边的道路,以后好建设西伯利亚大铁路。
    接下来就是西边的林丹汗以及南边海上航线的事情了。打通前往南洋的航线,需要大规模地建设船只和扩大海军规模,没有个一年半载是无法解决的,另外楚云在等待着海贼内部的内讧。按照历史进程,很快郑芝龙就要和刘香决裂,还有风车国三方进行混战,南洋会打成一团乱,这个时候就是平定南洋的最佳时刻。
    建设足够平定南洋的船只,海军部预测起码要大小战船五十余只,补给船二十余只,以及一支可以投放到海岛上进行作战的军队。要造这么多艘战船,凭借复辽军自己的财政,负担太大。必须要想办法筹集扩建海军的资金。
    ”拓荒团建造的事情告一段落,陈挺,你替我去安排与远东贸易公司的商人的见面。“楚云对陈挺说道。
    远东贸易公司现在有了大小商人上百,其中大部分是来自于东南沿海的大明商人。他们许多生意是在南洋,饱受海贼之苦,一直想着楚云能够动用复辽军强大的火炮来消灭海贼,给远东贸易公司的商人提供海上的便利。
    不过这些商人来到辽南的时间不定,大多数人在海上跑船,散落在海上航线各段。
    即使如此,还是有二三十个在辽南的商人随叫随到。芜湖商人汪常远也在这些商人之中,他的生意是越发大了,凭借着楚云对他的信任和支持。
    ”各位请坐,今日我们找你到来,是想向诸位筹集一下资金,建设战船。“楚云开门见山地说道。
    建设船舶?这些商人交头接耳起来。
    “总兵大人,建设战船是军方的事情,为何需要向我们筹集资金?”有些商人不解地问道。
    ”军方不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战船,只是还有陆军也是烧钱的大户。如果诸位想要早日在南洋海域畅行无阻,就可以资助一下我们。“楚云说道,”如果我们控制航线,那么我们可以减少各位的负担,并保证各位在航线上的安全。但凡是我们复辽军海军控制的海域,皆可以畅行无阻!“
    复辽军这是要在南洋搞事情了!几乎所有的商人都敏锐地意识到复辽军的动态。现在每艘大船下南洋就需要向海贼缴纳超过三千两以上的白银,如果用来投资复辽军的海军,以后说不定每年能节省的银两都比投资份额多。
    一些商人在心里盘算起得失。

第二百三十七章 战争债券
    “我汪常远这一两年多亏大人的照顾,才有了今天的规模,现在大人需要资金扩充军备,我也不能袖手旁观,我愿意出十万两白银以资军用。”芜湖商人汪常远率先说道。
    众多商人哗然。这一次可不是用白银买地段或者资源,而是投入军备这一个无底洞中,也无法预见未来的回报是什么。
    “好好好,我也是白要这些银两。只要是资助海军建设的商人,按照出资金额发放战争债券作为凭证,五年后连本带利还给大家。”楚云又说道,“当然,利息可能比较少,但是好钢用在刀刃上,投资海军既可以保护大家在航线上的安全,又不用担心投资血本无归。”
    五年后还可以收回本金?商人们听楚云这么一说,就好受很多了,就当做是五年期的定期存款呗。复辽军的地盘这么大,应该不会不承认吧。
    “我出三万两白银购买战争债券。”
    “我出一万两。”
    ……
    有了汪常远无条件的信任,其余商人也购置这种新型的金融工具。
    按照楚云的计划,战争债券会长期发行,用来解决扩充军备的难题。
    “汪员外,这次多亏你了,不然推行战争债券可能还有些麻烦。”楚云单独留下汪常远。
    “大人千万不要这么说,如果不是大人打通了与高丽、东瀛的贸易路线,使我们商人在北海畅行无阻,我哪有今天。而且辽南生产的大量工业品,使得我们的商人更加有竞争力,高丽、东瀛、南洋诸国,甚至东南沿海的居民对于我们的商品都是趋之若鹜,有些商品他们甚至愿意用五倍十倍于市价的价钱来向我们购买。”汪常远说起贸易上的事情,顿时滔滔不绝。
    “五倍十倍?这利润率惊人啊,看来我们的关税、商品税还收少了。”楚云听到汪常远的透露的一些信息,不禁感慨远洋贸易惊人的利润,怪不得即使是海禁,商人们仍然会冒着杀头的危险走私。
    “大人别啊,虽然有些商品的利润惊人,但是大部分商品还不至于那么夸张。利润惊人的商品几乎都是其他地方所无法生产的,或者质量远远没有我们好的商品。”汪常远被楚云说要提高税率吓了一跳。
    要是因为他随口一说而让楚云真的更改了税率,他一定会遭到远东贸易公司其他商人的唾弃的。
    “我只是开个玩笑,税率的调整是大事,当不得儿戏。”楚云打了个哈哈,“最近贸易你可有遇到什么困难?”
    “嗯,和往年差不多,倒没有什么大的困难……说起来呢,最近在高丽国、东瀛国贸易的时候,遇到了他们两国手工业者的抗议,对我们的商品有些抵触。特别是德川幕府,似乎对我们的商品大规模涌入有些反感,但是他们暂时那我们无可奈何。”汪常远提起在这一块地区的贸易情况,特别提到了德川幕府。
    “为何他们对我们的商人无可奈何?”楚云有些意外,大明的商人们似乎在私底下也想办法解决贸易中遇到的难题。
    “大人,当然是要用这个。”汪常远向楚云使出了银两的手势,“但凡是倾销商品的地方,我们会收买他们的大名、武士阶层、官员。还没有银两不能解决的事情。幕府就算是要对我们下手,这些得到我们恩惠的人也会从中作梗。对于这些地主来说,手工业者的利益他们才不考虑呢,他们只想要百姓成为他们的佃农,安稳地驻扎在土地上为他们生产粮食。”
    这些生意上的老手果然厉害。楚云暗惊,说起来还真没多少人能够抵挡得了银两的诱惑。
    “不过这只能解燃眉之急而已,等到德川幕府意识到我们商品大规模占领他们市场,影响到他们的地位的时候,也许他们就会进行反扑了。”楚云说道。
    “那个时候就要有劳大人了,不是吗?”汪常远意味深长地对楚云说。
    “哈哈哈,你们这些商人啊,我真是对你们又爱又恨。”楚云哑笑。
    这一次从商人那儿兜售战争债券,融资额大约在三十万两左右,可以多造几艘战舰。不过要建造能够主宰东海、南洋的超级船队,这点钱不够看。好在这只是这个月停留在辽南的商人的投资,还有大量活跃在东南沿海、南洋的远东贸易公司的商人会进行海军的投资。虽然商人的投资不能完全覆盖海军扩张的支出,不过已经很大程度上降低财政负担了。至于五年后还本还利,那个时候自己光是派海军去抢掠得到的资源,就能偿还这次融资额了吧。
    “让海军部草拟一份详细的扩军计划,在下个月交上来,如果合适的话,就让造船一厂和造船二厂生产各式战船。”有了启动的资金,楚云对扩军有了信心,就让陈挺下去安排。
    “说起来粮食也快要可以收获了,这次我们的粮食产量已经挺可观的吧?”楚云查完财政,对粮食又有所关心起来。
    “军主的判断是对的,由于使用了金坷垃以及种植新作物,还实现了轮耕制度,我们今年的粮食产量不但够度过寒冬,而且还有一些剩余,就算是发动一场战争也能支撑三万人的军队一个月。”陈挺说道。
    “能够支撑三万人作战一个月?好,那今年收获以后,留下过冬的粮食和明年的种子,其余粮食作为战备物资,准备战争。”
    “啊?军主您还真的想要发动战争啊?我们好不容易才有些余粮呢,去年都是靠收购海外的粮食才度过危机的,今年好歹自给自足了。”陈挺有些愁眉苦脸。
    “不够了就继续向高丽、东瀛、山东收购粮食,反正粮食是硬通货,再怎么样子也不吃亏啊。”楚云说道。
    “唉,军主大人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辽东作为新收复的地盘,到处都需要花钱,属下可谓是如履薄冰,每晚睡前想的都是库房里还有多少银两。就连最近,朝廷都派人过来催我们上交税赋。”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毛不拔
    “朝廷敢派人来我们这里来催我们交税?”楚云差点笑出声来。
    “是啊,这是朝廷认为我们要上交的税额,合计白银五十万两。”陈挺也觉得有些好笑,语气都有些欢快。
    “不交,一两也不交。我们没有接受朝廷一点儿军饷俸禄,死了许多士兵才收复辽东,凭什么要给朝廷交税?”楚云撇撇嘴,“陈挺,你是怎么认为的?”
    “我和军主是一样的看法。我们辽东、辽南自成体系,自己的财政都不够用呢,去哪儿弄来50万两白银上交朝廷。”整天向楚云哭穷的陈挺算是陷入钱眼里了,谁向他要钱就跟谁急。
    楚云想了想,突然说道:“不对,我们不仅不给朝廷交税,而且还要哭穷。就说我们辽东、辽南去年受到冰冻影响,今年又遭遇旱灾、战乱,道。
    “这片大陆上,除了大明朝我们不能动,唯一对我们有威胁的就是蒙古的林丹汗了,向东海发兵前,我需要将控制的草原的范围从呼伦贝尔一直延伸至靠近陕西的河套平原。那里啊,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势力,比如最近是陕西闹的挺厉害的农民起义部队。”
    陈挺见完楚云以后,心情比较愉快。幸好楚云不打算理会朝廷派来的人,否则他又要紧张起财政了。
    “郭守忠,你带朝廷过来的官员,我要会见他们。”陈挺又让负责财务的郭守忠带来朝廷的官员。
    这次出使辽东的朝廷大臣是户部的一个官员。在来到辽东以前,他和同样出使辽东的同伴都十分忐忑不安。复辽军对于整个大明朝廷的官员来说都是陌生的。
    不过当他们来到辽东以后,特别是又从辽东城来到辽南的金州城,他们更是为这里的繁华而折服,让他们有种身处于京城的既视感。唯一不一样的,可能就是金州城的规模和人口还比不上京师。但是某些方面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至少京师没有这里的商业、工业氛围浓厚,也不会到处都是工厂、作坊、商铺,这里更像是苏州、南京等地。
    “我们的内政官要见你们。”郭守忠来到这些朝廷使节的下榻之地。
    “有劳你带我们去了。”户部的官员却对郭守忠的态度没有感到丝毫的不满,或者说敢怒不敢言。
    在朝廷官员中,楚云扣押一大批被任命往辽东、辽南的官员的光辉事迹已经传开,导致京城官员人人自危,没有人敢来辽东、辽南,怕一去不归。打这以后,对辽南、辽东无力控制的文官们就对辽东、辽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暂时由得楚云闹,先把关内的事务处理好。
    “还私设什么内政官,真是不把朝廷的任命放在眼里。他们的内政官陈挺的官职还没有大人您高呢。”一个使节对户部官员悄声说道。
    “噤声!这里是复辽军的地盘,我们暂且任他们来,否则我们被扣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