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清帝国-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嘎吱”清脆的声音在寂静地夜里显得格外响亮,密支那的城门悄然洞开了。与此同时,一阵弓弦响动,城墙上几个英军士兵像喝醉酒一样歪歪扭扭地倒了下去。

    鲁正豪见了,第一个从草丛里蹦了起来,招呼身后的士兵一声,冲了出去。紧接着,四野里响起一片喊杀声。一时间,密支那好像到处都是火光。

    莫伦特上校从睡梦中惊醒的时候,十七师已经冲进了城中,正沿着街道向英军的军营开进。不过非常注重军人形象的莫伦特上校还是非常沉稳地穿好他地军服后,才走出房门。

    “发生了什么事情?难道是城中的缅甸人暴动吗?”

    “恐怕不是的,阁下。敌人是从城外冲进来的,有人给他们打开了城门。我们放哨地士兵全部死了。”

    “敌人是什么人?”

    “他们没有特别的标志,不过说的好像是中国话,而且他们的火力很猛,步枪射击也很训练有素,不像是那些土著。”

    莫伦特上校这时脑门上有点见汗了,难道中国人真的参战了,上帝,莫非他们是疯子不成。

    “马上收缩城中所有的兵力,固守营区。等待援军的到来。”按照军事常理,莫伦特上校这么做本来无可厚非,因为他从枪声的密集程度判断出,敌人的数量要超过他们。如果他冒然突围,很可能在运动战地过程中被敌人给吞掉,现在他只能冀望离密支那不远的第三团能尽快赶到。

    可惜莫伦特上校还是错误的估计了帝国陆军的人数,包围他地是整整三个步兵团。而他指望的第三团正被十七师81团阻击在五公里以外。

    当浪大到一定的程度,那么再坚固的船也会被掀翻。第五团地顽抗根本不能阻止十七师地迅猛突进,冲锋的人流淹没了英军的整个营地。第十七师一夜光复密支那,全歼英国远征军孟加拉师第五团。重创第三团。

    而这只是帝国陆军第一阶段战役一个缩影,由于英军根本没料想到中国会突然参战,结果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在东部掸邦高原。第四师和第二十师全歼了英军印度师两个团。击溃了另一个团。光复了掸邦高原上的两大重镇,腊戌和景栋。英国人在这里好不容易建立起地势力遭到了重创。

    各个团遭到沉重打击的情报一个接着一个传到曼德勒的远征军司令部,说他们地部队已经和中**队接触,其最大地兵力为师级。结论是:“一个新对手已经确凿无疑地参战了。”

    巴克莱中将听了一开始根本不相信,他甚至认为是那些团谎报军情,他曾对他地参谋长约翰米希尔中将道:“我们应该认识到,大部分中**队没有与一个世界的军事强国进行实际战斗地有效经验。他们虽然装备了一些好的武器,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装备和弹药供应,他们的训练还停留在中世纪水平。此外,从战术观点上看,由于我们的节节胜利进行干预的黄金机会看来早已过去,如果中国采取这一行动,很难设想,会把它推迟到缅甸军队的残部气数已尽的时候。系,中**队不可能拥有大量火炮,这样的军队敢于和我们作战,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然而事实却无情地打击着英国远征军司令部,到印度师丢掉腊戌的时候,他们甚至报告,“我们和中国人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炮战”。

    北京的冬天相当令人难受,干燥的天气,嘴唇和脸的干裂。英国公使欧格纳心情不好地走出使馆,他紧锁着眉头,没有向门口的卫兵打招呼就钻进了他的马车。英国远征军的消息早已经到了他的手里,他立刻向中国总理衙门提出了质询,但得到的都是一些含含糊糊、模棱两可的回答,而平时那些私交不错的中国官员也躲的躲,藏的藏。最后欧格纳只得直接提出觐见光绪的申请。

    对于

    入缅甸的战事,之前并非毫无头绪可循,开头的官员到后来中国大肆扩充军备,零零总总有无数情报汇集到欧格纳的手中,但欧格纳始终不相信中国会和英国开战。

    刚刚与法国进行过一场旷时一年多的战争,又在新疆、蒙古和俄国人纠缠着,国内到处是自行其事的地方督抚,刚刚兴起的工商业因为四处设立的厘金捐税而举步维艰。在这样内忧外困的情况下,欧格纳甚至认为只要大英帝国勾勾小指头,中国就会匍匐在帝国的脚下,做帝国在远东的一只牧羊犬。

    但中国就这样参战了,欧格纳以其固执的性格和严重的判断失误在缅甸战争后备受抨击。原本一场胜负不存在任何悬念的殖民战争变成了东西两个大国之间的对抗。

    这时马车来到了皇宫门前,值事的太监领着欧格纳向上书房走去。上书房已经安上了河北赵氏商社的玻璃,显得明亮了许多。

    “陛下,我今天来是希望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为什么贵国的军队会出现在缅甸?”

    方怀微微瞟了欧格纳一眼,面无表情道:“缅甸是我大清的藩属,有我大清的军队有何不妥?”

    欧格纳闻言一皱眉头道:“那为什么他们会向大英帝国的军队发动攻击?我代表大英帝国,希望贵国能给出解释,难道贵国想对我国宣战吗?”

    方怀冷冷一笑道:“如果朕要对贵国宣战,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吗?到那时,大清将断绝和贵国的一切贸易联系,关闭所有通商海岸,废除与贵国签订的全部条约,并收回香港和各地的租界。”

    欧格纳被方怀说得眉头深深凹了进去,这样的情况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大英帝国用了两次战争,经营了几十年才得到这些利益绝不容许有失。“那么陛下,缅甸的那些军队是怎么回事?”

    方怀看了看欧格纳道:“这些朕明天就会颁诏公告天下,公使不妨买一份明天的《大清日报》,自然会明白始末。”

    欧格纳走出皇宫的时候依然是如罩云雾之中,而且更加迷惑了,中国人到底是什么态度?从缅甸传回的情报确切证明了有一支装备先进部队加入战争,而在缅甸的周边势力,只有中国才有这样的部队,但中国政府却对此矢口否认,这到底是为什么?

    而更令欧格纳疑惑的事情是,当他试图联系各国公使商量如何对中国政府施压时,只有法国公使巴诺礼给出了回应,德国公使、美国公使、奥地利公使、意大利公使都表现得相当暧昧,甚至连那个大胡子的俄国人也拒绝了他的晚宴。这让欧格纳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对,大英帝国在远东的事务上似乎处身于一种孤立的环境中。

    第二天出版的《大清日报》证实了欧格纳的猜想。《大清日报》的头版头条就是方怀下的诏书:“缅甸为我封贡之国,已有百年,载在史册,中、外咸知。英人先据若开各省,旋又进据缅都,戮其人民,利其土地,夺其赋税,实属不该,朕念在两国份属友邦,且缅甸?懦,私与立约,虽并未奏闻,却已挽回无及,是故不加诘问。然缅甸与我大清本是一体,民众多有血脉相通者,闻之无不义愤。朕乃许民间自愿者自组军队入缅助战,其于缅甸一切作为均与大清无关。”

    而在第二页,刊登了中国与俄国签订军事同盟条约,与美国签订通商互助条约,并在德国定造一艘5600吨~天”舰的配合舰只。

    看到这样的消息,欧格纳有一种异常愤怒的感觉,一向以和纵连横的外交手段而著称的大英帝国这次竟然被中国这些黄种猴子摆了一道,那些俄国人、美国人还有德国人此时一定在背后暗自得意,他们以为中国人能打赢法国人就能同样打赢大英帝国。那些愚蠢的人!不过欧格纳不得不承认中法之战的胜利确实让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很多,击败了法国远东舰队,拥有了四艘萨克森级战列舰和十几艘铁甲舰后,中国海军一举成为了远东最大军事力量,欧格纳前段时间甚至准备向议会提出联合中国限制俄国在远东的扩张。

    中国在不知不觉中从一个任由列强随意欺凌的角色转变成了一个可以联合的势力。欧格纳决定慎重地写一份远东情势报告递交给内阁,局势似乎已经不在控制之中了。
………………………………

第一百二十八章 震动(下)

    当“圣丹尼”号邮船将欧格纳长达一万五千字的报告送回伦敦后,顿时引起了英国上下的一场地震。(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三个团被敌人全歼,两个团受重创失去战斗力,大英帝国多少年没有遭受这样的损失了?上一次可能要追溯到克里木战争。还好那些都是殖民地部队,如果是英国士兵,恐怕反战游行的队伍已经包围议会大厦了。

    紧接着俄国发表声明谴责英国干涉别国事务,擅自入侵中国的属国缅甸,违反国际法条约,并郑重提出,根据最新签订的《中俄军事同盟条约》,如果中国对英国宣战,俄国将连带加入战事。而俄国黑海舰队开始调动和两艘9672吨的新式战列舰“~世”开始建造似乎也应证了俄国人声明不是虚言恫吓。这更是在英国上下燃起了一把火。

    “难道这个世界都疯了吗?他们以为那些黄种的中国猴子能打败大英帝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在他的办公室里咆哮着,连平时最注重的礼仪都忘记了。他并不在乎那些殖民地军队的损失,他在意的是因此而产生的一系列反应。他的内阁到正在为争取下议院绝对多数支持而努力,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议会甚至动员了不信任案,虽然被他的一番活动给暂时压下去了,但也令他的前任,自由党领袖威廉?格莱斯顿伯爵气势大盛。

    威妥玛坐在沙发上,对索尔兹伯里的失态微微皱眉。作为一个绅士是应该在任何时候都保持清醒和礼仪地。对于中国突然宣战他之前已经有些预感,不过没想到中国人这一球打得如此漂亮,俄国、德国、美国甚至奥地利都直接或间接被拉到了他们的战车上,他们用远东的不冻港换来了俄国人的支持,用中国的广阔市场换来了美国人的支持,用大批的军火订单换来了德国和奥地利的支持,英国光荣孤立得太久,在这时终于显出了弊病。(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我们应该动员所有力量,像39年和59年那样果断:出兵中国本土。只要拿下中国一些关键的地方,他们内部地矛盾就会自己爆发出来,到时我们可以扶持一些亲近我们的势力取代现在不听话的中国政府,让那里彻底变成大英帝国的后花园。”

    索尔兹伯里还没有回答。旁边外交部长格兰维尔道:“这恐怕很难,要想出兵中国本土,必须从海路进攻,但中国现在已经不是59年地样子。他们拥有一支吨位在10万吨以上,由数十艘最先进的铁舰组成的舰队。这些铁甲舰依托中国沿海的要塞,要想击败他们,我们必须调集英弗尼息白、巨人、柯林伍德等主力舰。还要有相当数量地巡洋舰保障补给线,以防中国的破交战。到那时,俄国的那七艘战列舰怎么办?尤其是黑海的那四艘‘叶卡捷琳娜二世’。谁也不敢保证俄国人会不会在这时候选择突破达达尼尔地防线。一旦让俄国人进入地中海。大英帝国在西亚细亚和北非的势力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威妥玛对格兰维尔过份看重中国人地海军有些不舒服,他知道中国人是对么劣等地一个民族。或许他们每个人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