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清帝国-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桦山资纪眼睛一亮,道:“哦,情报确认过吗?”

    伊藤博文点点头,道:“一场越南之战,就让我们赢得了法国人的支持,500的贷款还有造舰的优惠和技术援助;而这场缅甸之战后,我们将会得到英国人支持,到时我们的软实力就会大大

    国,而我们需要的资金、技术、军舰都会源源不断。

    桦山资纪这时也兴奋起来,一双眼睛满是光彩:“那我们现在要做什么?”

    伊藤博文看着桦山资纪笑道:“我们现在还是要尽快增强我们的硬实力,为将来与英国人的谈判增加砝码。而对你来说,就是尽快拿出新的海军扩充计划来,日本舰队要在短期内在黄海上面形成一股势力,最少应该对中国的北洋或南洋舰队构成一定的威胁。”

    “是的。”桦山资纪哈腰道:“除了确定三景舰的造舰计划,‘浪速’和‘秋津洲’已经下水,明年年初就可完工,在法国定造的‘亩傍’号明年十月也可以完工,黑田大佐在法国发回的消息,对‘亩傍’号非常称赞,所以海军计划多定购一艘,取名‘千代田’号。”

    伊藤博文拍了拍桦山资纪的肩膀道:“购舰的事你多多费心,筹款的事我去想办法,皇国的大业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在保定城东,座落着刚刚成立了一年保定士官学校。此时学校的操场上一片熙熙攘攘,许多身穿新式军装的年轻军官聚集在这里。他们军服笔挺,马靴铮铮,头上龙磐长城的军徽闪闪发亮,个个抖擞着精神,似乎要把这一身军服穿出骄傲来。学员丛中有些人胸前还带着强学会的勋章,他们也大多是各股学员的中心。

    这些学院大多是从各师抽调出来的低级军官,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受过良好的教育、热爱这个国家、有着一定的战斗经验,再有就是年轻。他们不像军队里那些当了几十年军官的老油条一样,已经被黑暗腐朽的环境磨光了锐气,接受过一定西式教育的他们能对这个国家和民族有着深深的忧虑,他们是一块块璞玉,只要稍加打磨就能绽放出光芒。

    今天将是他们的毕业礼,虽然只经过了十个月的速成教育,但他们所学的东西不会比三年正规课程少。不过真正让他们兴奋的是,皇上将亲自参加他们的毕业典礼。

    方怀让马车在校园门口停下,自己迈步走入陆大的校门,在这一刻他感受到了一种与朝堂上暮气沉沉完全相反的气息,自由、活泼、充满了朝气与梦想。在一面高大的石墙上书写着保定军校的校训,三大军校的校训各有不同,京师陆军大学的校训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黄埔军官学校的校训是“军人的荣誉重于他的生命”,而保定军校的校训是“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这也造就了后来三所军校不同的校风

    当方怀在簇拥之下出现在操场,整个操场顿时安静下来。身上明黄镶金的皇袍表明了方怀的身份。在低声急促的口令下,学员迅速排出了整齐的方阵,无数的目光看向了方怀。

    方怀毫不犹豫,笔直走上了准备好的高台。

    “你们可能都知道了朕的身份,今天朕不是来给你们训话的,朕来只是来问你们一些话。你们中有汉人、满人、回人还有蒙古人,但今天你们都是大清的子民。我大清现在正面临五千年未有之险地,官员**,民生凋敝,而外面英国人、法国人、俄国人、日本人都逼到了家门口,虎视眈眈盯着我大清的土地。就说现在,英国人就正在侵吞我大清的属国缅甸。国家和民族到了这样生死存亡的时刻,就需要有人站出来,朕肯定是要站出来的,你们呢?你们愿意站出来担负起这个责任吗?担负起这个责任就意味着流血意味着牺牲,如果你们中有人害怕,朕绝不勉强,现在就可以走出来。”

    操场上所有的人此时都站得笔直,目光中透着崇敬。看着这些热切的眼光,方怀心中叹气,这些中华的大好男儿将来会有多少牺牲在沙场上。

    方怀等了一会,依然没有一个人走出来,哪怕犹豫的目光他也没有看到。

    “好,你们都是我大清真正的军人。现在我们的国家很穷,你们手里的衣服、枪炮都是百姓空着肚皮挤出来的,但就是这样国家还有大量的贪官污吏,他们不学无术,只想着如果搜刮民脂民膏,如何从国家身上捞油水,大谈着祖宗之道、满汉之别阻挠国家的变法。朕不是不想对付他们,但现在外有敌寇入侵,只有当你们打退了强敌,我们才能回过头腾出手来整治这些国家的蛀虫,还这九洲一个朗朗乾坤。”

    下面京师陆大的学子们一个个听得胸潮涌动、**澎湃,恨不得立刻投身到那血雨腥风的浪潮中间去,还有什么比看到实现梦想、看到国家强大的希望更让他们热血沸腾的呢?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开始

    云南,瑞丽。

    从这里再往西去就是中缅边界,边界的另一边是缅甸的小镇南坎。一条可以并排行驶两辆马车的土路弯弯曲曲地延伸到这里便戛然而止。尽管艰难,方怀还是下决心修建长昆铁路(长沙至昆明),为此他甚至暂停了准备修建的京乌铁路(北京到乌兰巴托)和兰新铁路。大批的美国技术人员被请进来勘测线路,他们中有许多是曾经主持过美国西部铁路修建的专家,这个世界上只有他们对山地修建铁路最有经验。只是云贵高原那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令这些美国专家也一筹莫展,根据他们的勘查,要想修建这样一条铁路,要开凿隧道和明洞372,延长将近里,需要架设大中小桥483,这样的工程量,就算满负荷使用人力,也需要将近十年的时间。

    所以方怀只得先行改造一些简易的公路,在这个时代其实就是一些铺了石子能行走马车的土路,终于赶修了一条从昆明通往大理,再通往瑞丽的土路。这条土路为后来改变云南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盘活云南的经济起到了巨大的贡献。

     '奇^书^网''q i'。's u''w a n g '.'c o m'
    瑞丽在群山的环抱中,凤尾绣掩映着的家竹楼,坡地上的橡胶林郁郁葱葱一望无际;瑞丽江波光粼粼,渡口船来筏往,把两岸的风物人情融合成一种难以言说地异国情调。它三面与缅甸接壤。瑞丽江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玉带,陇川江又像一条金色的缎带,从东西两面缠着翡翠般的瑞丽坝,更增添了它风姿的秀美。西南集团军的前进指挥部就位于这里。

    “根据召莽洒莽哒喇带回来的消息,英国人在克钦邦和掸邦抢掠的部队应该为五个团。我们预计以第四师、第十七师、第二十师组成第一批入缅的部队,总计十七个步兵团,三个炮兵旅,以绝对优势兵力发起攻击,先扫清北部山区和西部掸邦高原地英军。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先行立足再说。现在第十七师已经翻过高黎贡山进入缅北克钦邦的枯门岭山区,还没有与英军交战的军报传回;第二十师已经在景洪集结完毕,随时可以从打洛进入掸邦高原;第四师也已经整装待发,大帅。您的意思?”

    左宗棠静静地坐在大沙盘前,眼睛牢牢盯住缅甸西北这块地方。这里几乎和云贵高原地地形如出一辙,都是崇山峻岭,间或有一些被称作“坝子”的盆地。便是人民居住的地方。“彦卿的布置至为有理,我军火炮转运不便,若是平原交战难免输于火力占优地英军,唯有在山区以我之长攻敌之短。方为良策。皇上的意思也是让我等先在枯门岭和掸邦高原站住脚,收拢这两地的民心,再徐图进展。”

    云贵总督岑毓英撑在沙盘边上。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这位秀才出身的名将。依旧可以看出文人地样子。此时对左宗棠道:“皇上到底是什么心思,既然决定夺回缅甸。却为何不公诸天下,与英国宣战,却让我等顶一个‘志愿军’之名。”

    “圣上如此做自有深意,别看圣上未及弱冠之年,但其目光之深远即便朝中重臣也多有不如,我等只需做好本份就是。”头,左宗棠此时眉毛皱得很紧,看来压力实在不小。这次硬生生地从英国口中夺回缅甸,就是对英国这个世界强国的挑战,这仗一打起来,局势会不会发展成两国全面战争,现在真的很难说。虽然他会竭力避免这种情况地发生,但若英军真地再次入侵中国,他也会抗争到底地。

    “我看此役不在于占多少地方,而在于灭掉多少英军。即便是我等占了仰光又如何,英国人船坚炮利,我军又无重炮,终是守不住这些地方。唯有利用山区与英国人相耗下去,耗到英国人入不敷出、放弃缅甸之日。”

    缅甸北部山区,唐景带着他地十七师翻过了平均海拔在上的高黎贡山脉,进入了缅甸的克钦邦。第十七师是陆军中仅有的四个法械师之一,一支支夏尔普步枪扛在士兵的肩上,有时还可以看到几个士兵扛着哈乞开斯机关炮。他们已经脱掉了陆军藏青色的军装,现在看不出有任何标志。队伍中,土黄色的单衣和粗布褂子混杂在一起,人和驮炮的骡马混杂在一起。夜色沉沉,脚步声和骡马的喘息声在黑暗中显得急促而

    。道十几里开外,每个士兵都吃着由大米、豆类和玉米做成的干粮,以免埋锅做饭的火光暴露自己的位置。

    十七师每个团都有一个疆括的随从作为向导,但是这些天英军突然加大了对缅甸反英义军的清扫,使得几支主要的义军被打散。原来按计划应该来接应十七师的一股义军也遭到了打击,一时失去了联系,这令十七师入缅以来的行军显得有些盲目,也让他们利用敌人完全没有料到的突然性全歼一个、两个甚至三个团英军的计划产生了莫大困难。

    一路行来,几乎到处是茂密的热带雨林,偶尔看到一些村庄,也被烧得一片焦黑,面目全非,村庄的房屋、沟渠旁边都倒满了快要发臭的尸体。另外在一些山岭上,十七师还发现了火炮轰击的痕迹,应该是村民躲入山中,使得英军只能无目的地进行炮击留下的。不过令唐景感到欣慰的是,英军火炮的口径都不大,他们应该也受到了后勤的影响。

    在深入缅甸境内三天后,唐景发现十七师仍然在枯门岭山区里转悠。缅甸的深山老林还有很多从无人迹踏足,即便是缅民也有不熟悉的地方。虽然这次携带了十多天的补给,弹药也可以支持连续四五天的战斗,但短时间内是不要指望国内的补给了,现在当务之急是寻找一个有人烟的地方,确定自己的位置,把周围的环境搞清楚,再和国内取得联系。

    在最先进入缅甸的第十七师努力寻找战机的时候,英国上下正洋溢着一股乐观的气氛。伦敦《泰士报》的社论写道:“只要在中缅边境不发生意外事件,这场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在认为战争很快就会结束的想法的驱使下,英国远征军部已经把精力用在了怎样避免缅甸军用物资积压的问题上。远征军司令巴克莱中将在他曼德勒王宫的司令部中发表了“取消一切限制”,“全力发动最后一次进攻”的命令,远征军司令部也开始“对战事减少后的行动步骤做了安排,以便让某些英籍士兵先行撤出缅甸”,在他们看来,缅甸只剩下维持治安的活,这些殖民地士兵做就可以了。印度殖民政府也通知巴克莱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