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帝国-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怀这时叹了口气,脸色转缓道:“朕也知道你们都不容易,十年寒窗当了官,拿那点官俸连家人都养不活。这样吧,以后所有官员的官俸提高一倍,加上每年的冰炭敬,你们也不用愁了。今天朕念到的这些名字一律斩立决,以后再有这样,均照此办理,朕绝不容情。今年各省税银必须在按时如数上交,若有拖欠、数额不足的,刑部立即派人下去,看看他们是否真的穷到要欠国家的银子了。”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准备(四)
1885年11月24,《大清日报》刊载了方怀清查吏治的诏书。一时间,全国各府县有大批官员落马,比起光绪九年那次反贪污,官员只是上交些“议罪银”。这次是实实在在的人头落地,更加震撼人心。顿时民间一片欢声,百姓不管实际上还有多少贪官,他们只看被抓出了多少贪官,现在一下子处置了这么多官员,在百姓看来,方怀便是大有魄力的明君。
“五哥,我们的钱号这些日子存银可是少了三成啊,现在京城里的人都等着通商银行的银票出来,脖子都快伸长了。要是真让光绪把那银票弄起来,我们岂不都要喝西北风去。”庆郡王奕?嘟?着道。历史上这位庆郡王就以贪鄙著称,被时人讥为“庆那公司”。另外还有“细大不捐,门庭如市”,“异常挥霍尚能积蓄巨款”等评语,曾经深为慈禧所信任,慈禧倒台后,清算到他头上,只保留了个内务府的闲职,因而对方怀也是恨得入骨。
礼亲王世铎听了后叹口气道:“以一换两百,那些愚民还不趋之若,光绪真是用的好手段啊。一旦他真的弄成,钱根就都抓在他手里,他想要多少钱就能开多少银票。”
“五叔,那些官员闹着要火耗的时候,您怎么也不帮一把啊,我就不相信光绪真敢把那么多官员的脑袋砍了去,要是那样地话。他找谁做官去。”
世铎微微摇了摇头道:“那些都是老六在背后鼓捣的,老六不过是想借此逼光绪收回出兵的意思。不过老六也没斗得过光绪,你没看见光绪早就捏着那些人的七寸了吗?要想在朝堂上斗过光绪想都不要想,咱们最后还得靠兵谏。所以我们不仅要帮着光绪把赋税收上来,还要帮他把新币也搞起来,这样他才有钱去和英国人拼命,我们在东北的四旗旗兵才有机会。”
“这未免也太便宜了光绪那小子。”
“你懂什么?”世铎瞪了一眼载漪道:“现在朝中文武百官都反对出兵,这时候咱们帮他一把,就是雪中送炭。他才会乖乖把手里的权力交给我们。”
载漪这时恍然大悟道:“难怪光绪会把吏部的差使交给您。”
世铎接着叹道:“要论老谋深算我们都不及光绪,那个院子里出来的都是人精,看看当初的两宫相争就知道了。光绪明着把吏部交给我,就是做个样子给百官看。支持他出兵就能受重用。再加上箱子里地那些东西,一手蜜饯一手鞭子,百官还能不服服帖帖。”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没银子用,好些事都办不成啊。”奕?道。
世铎皱着眉道:“不要舍不得那几两银子。等大事成了,江山都是我们的。这次方怀让各省都把欠的税银交上来,肯定有不少府库凑不足银子,你们就去帮他们把银子补上。这些都是我们以后的人手。还有,你们明天就派人去联系各地府县,让他们把朝廷发新币地消息全都腋下来。能少让人知道就少让人知道。”
“五叔。这又是干什么?那些事报上不早登了吗?现在全天下都知道了。”载漪不解道。
世铎面无表情地道:“总还有不识字。住得偏远的。到时新币出来了,你们多派些人下去。让他们用二两的银票换一两白银,或者是用那些银票到不知情的店铺摊面上去买东西,总之怎么把这坛水搅浑了就怎么做。你们想想,那些人受了骗,闹起来能怨谁,难不成还怨咱们身上,肯定都骂发新币地光绪。到时候一传十,十传百,光绪盛世就是个笑话。”
庆郡王奕?有些担心道:“那些府县官员都被光绪的鬼头刀吓怕了,他能帮咱们吗?”
旁边镶蓝旗人,大学士刚毅微微一笑道:“郡王,那些官员是被吓怕了,但他们的心是向着咱们的。再说咱们也不要他们做什么抄家灭门地事,不过是把手里的告示压几天,再找个犄角旮旯的地方贴了就是。”
世铎此时看向刚毅道:“子良,你看这次光绪执意要和英国人一战,莫非他真有几成胜算不成?”
刚毅微微摇头道:“光绪终究不是行伍出身,他以为在安南胜了法国,便可照本宣科再在缅甸来一场。现在英军在缅甸差不多有三万人,就算英国人不增兵,我大清要想打赢这三万人,最少要派出六七万人,这么多人要粮食、要弹药、要用度,云南和缅甸都是穷山恶水,这些怎么运上去,拖也把他拖死了。”
世铎此时方有一丝微笑:“仲华(荣禄)所说也是如此,你们二人是我地
臂,要多多辅助我。这次光绪不知深浅,咱们就让栽个大跟头,他摔得越狠到时咱们起事就越容易。”
与此同时,缅甸正陷入一片水深火热之中。从阿萨姆和若开出发地两路英**队在卑谬会合后一路沿着伊诺瓦底江北上,连破德耶谬、仁安羌、马圭、稍埠四大重镇,兵锋直指缅甸王都曼德勒。缅王锡袍根本没想到答应了英国人地要求后,英国仍然悍然进犯,只得仓促征调各部族的军队。
不过仓促纠集地军队如何能抵挡锋芒正锐的英国远征军。在曼德勒附近的古都蒲甘,英国两个殖民地师大败赶来勤王的十三万缅甸大军,王都曼德勒的最后一道大门向英国敞开了。
现在曼德勒已经是一派兵荒马乱的景象,包着各色头巾的缅甸百姓乱哄哄地往城外逃,在南面英国人的攻城已经开始了。开花炮弹在落在城头上激起大块的的碎石,还没有一次齐射,曼德勒那低矮的城墙已经被削去了一截。
依靠着曼德勒山而修建的王宫中,勤腊正在最后劝说缅王锡袍。“王,近卫军正在南城抵挡英军,他们支持不了多久。乘现在还来得及,赶快出城吧,只要您逃出去我们就还有机会。”
锡袍此时两眼赤红地坐在王座上,神情已经有些疯狂:“素撒玛在哪里?本王已经派他去和英国人议和了。”
勤腊有些着急道:“现在英国人已经快攻进来了,素撒玛大人应该失败了,我们必须退到北部克钦邦的山里去,英国人的势力要想伸到那里还要一段时间。”
“那萨丹度呢?他的三万大军呢?”锡袍狠狠揪着他的王袍道。
勤腊脸色有些黯然,道:“萨丹度驸马恐怕很难赶到了,就算赶到了也无法抵御英国人的数万大军,我们必须去请求清国的帮助。”
“不。”他一统佛国,建立一个大帝国的美梦成了泡影,现在还要像条丧家犬一样逃出曼德勒,这样是他无法接受的。“本王哪也不去,英国人不过想要些钱和土地,本王把勃固割给他们,还有仰光,本王还有翻身的机会,萨丹度一定能感到……”全陷入歇斯底里之中。
勤腊最后看了锡袍一眼,向他身后的百官挥了挥手,“我们走吧。”
1885年,1128。第三次英缅战争爆发14后,英国远征军的两个殖民地师就攻陷了缅甸王都曼德勒,缅王锡袍在自己王宫中被俘。后来,这位缅甸的末代国王,像方怀那个时空的历史一样病死在印度拉得乃奇黎岛上。
英军曼德勒后,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一路深入地势险峻的缅甸北部山区和西部掸邦高原,兵锋直指中缅边界。
从英缅之战爆发到英军攻陷曼德勒,前后有半个月时间,但方怀依旧没有让整装待发的西南集团军进入缅甸。后世历史学家对这样的现象提出了广泛的疑问,从宫廷记载的一些史料和光绪朝一些重臣的自传里不难看出,在英缅战争爆发之初,方怀就有介入战争的意思,甚至从九大局和一些军用仓库的历史资料看,方怀似乎未卜先知地早就预料到了这场战事,或者说是早就对这场就行了准备。而当时缅甸政府也有意借重清朝驱赶英军,如果在英军没有攻陷曼德勒,甚至是缅甸没有遭遇到蒲甘惨败之前,清军就赶到的话。也许战争不会像后来看上去那样艰苦。
不过后世著名军事历史学家周诗韵女士曾提出一个看法,如果帝国在缅甸与英国战局未明的情况下就介入战事,以缅王锡袍当时自大的心态,未必会领帝国的情,而陆军也无法获得后来的大义名分。即便最后将英军击败,也不过是恢复到战前的形势,最多是缅甸名义上更加臣服帝国一些,这对帝国的好处远没有后来那样大。从光绪帝一生的行事风格看,他注重实际的利益多过名义上东西,所以他选择了后发制人的方式。
这位几十年后的才女如果生在这个时代,简直可以作方怀的知音。方怀需要的不是一个名义上的属国,他之所以排除万难,在国家刚刚起步的时候选择这场战争,就是为了把缅甸纳入中国的怀抱,让缅甸变成中国的第30个省。(原本中国有18个省,3将军府,五个藩部,中法之战后台湾从福建划出独立成省,加上越南、越北二省,共有29省级行政区。)这就需要一个能在缅甸上下说得通的名义,方怀等的就是它。
………………………………
第一百二十三章 准备(五)
“疆括拜见皇帝陛下。”下面一个身穿异族服饰的青年恭敬地向方怀行者跪礼,看他头上留着戒疤,显然曾经出家为僧。
方怀走上前,双手把那青年扶起来道:“召莽洒莽哒喇(注1)能还俗带领缅甸百姓抗击英军,实在是缅甸百姓之福。”疆括之父美克雅,就是是贡榜王朝第九任国王曼同的长子,和锡袍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当年锡袍为了篡位,设计将诸兄弟骗入宫中杀害,惟以美克雅深孚众望而不敢杀害,只敢将其流放。美克雅不甘受辱,愤而自杀,留一子,即为疆括。其时,疆括年幼,出家为僧。
英军攻陷曼德勒时,年方十八的疆括义愤填膺,随即脱下黄袈裟,率兵抗英,人民群起响应,拥戴他为召莽洒。在方怀那个时空的历史上,疆括率领缅甸百姓抵抗了英军十年,到最后英军都没能剿灭疆括的起义军,让疆括逃入了我国境内,以后经常骚扰英国在缅甸的统治。
年方十八的疆括一副英姿勃勃的样子,而长期受寺院的教育,使得他又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气质。疆括深深垂首道:“皇上,英国人在我缅甸烧杀掳掠,曼德勒几成一片废墟,便是佛塔寺院他们也不放过。还请您主持公道,帮助下国驱赶贼寇,则缅甸上下均敢您的大德。”
方怀微微一笑道:“朕这次请召莽洒莽哒喇来,就是商量此事。虽然缅甸久已断绝朝贡。但毕竟曾是大清藩属。朕已准备了火枪千支,弹药数万发。召莽洒莽哒喇回去的时候可以顺道带走,也算全了我们两国君臣之义。”
疆括听了脸色一变,这次方怀派人去找他,他满心以为清朝会大肆援助,并派兵帮助他驱逐英军,却没想到见了清朝皇帝后,当头就是一盆冷水浇来。不过疆括虽然年轻,但并不愚蠢。很快想到方怀若是只为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