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清帝国-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世有一部电视剧《大宅门》就是根据同仁堂这段历史改编的,方怀读大学的时候还专门到网上查过一番资料,倒是对他们的事迹熟悉的很。

    乐孟繁这时赶紧走到许老夫人的身边嘀咕了几句,许老夫人也是一惊,就要给方怀行礼。

    方怀两手虚托,道:“此地人多眼杂,礼数就免了。”

    老夫人听了,道:“还请到后厅奉茶。”

    这时同仁堂也看得差不多,方怀见正主也到了,是谈事情的时候了,便不再推辞,当先走了进去。
………………………………

第一百零四章 专利

    后堂布置得非常清静儒雅,深黑色的两溜檀木椅子,上座是两张太师椅,两旁摆放着四盆迎客松,没有任何富丽堂皇的装饰,只有墙上挂着几幅写药的字帖。

    这时许老夫人和四个儿子连忙上前见礼,方怀示意他们平身,坐下说话。方怀和许老夫人理所当然坐了上座,胡雪岩坐在方怀下首,而对面是乐孟繁、乐仲繁、乐叔繁、乐季繁四兄弟。至于一直紧跟着的小德子自然是站在方怀身后。

    许老夫人道:“皇上莅临,令同仁堂蓬筚生辉,胡大人也是难来的稀客,老身这里实在是怠慢了。”许氏面色随和,一点也看不出曾与胡雪岩有怨的样子。

    方怀此时道:“朕此番来其实是有事相求,俄国人屡次犯我边疆,朕已派第二师、第六师前往拒敌,然西北苦寒,两军将士皆有水土不服、横生疾病者。你们两家一南一北,既是国内最大的药店,又经营着国内最大的药厂,朕希望你们能多做一些行军药物供应大军,以解大军之困。”

    胡雪岩闻言拱手道:“此事不用皇上吩咐,也是雪岩理所当为之事。臣已让手下准备了‘胡氏辟瘟丹’、‘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各两千份,通过水路即可北上。”

    许老夫人一听,看了胡雪岩一眼,也开口道:“同仁堂世受皇恩,自也不会落于人后,老身这些日子已让药厂准备了五车行军丹药,即日就可运往西北供应大军。”

    方怀一听,微微惊讶,看来两家都料到了朝廷必向他们采购行军药物,所以才会早作准备。胡雪岩也就罢了,方怀早从后世的文献中了解到了他的本事,但这位许老夫人也有这样的先见之明,确实让方怀刮目相看。难怪历史上,她能在同仁堂被八国联军毁后,重振同仁堂。

    “你们有这样的爱国之心,朕甚感欣慰。既然你们早有准备,就不多谈了。朕这次来还有一个心愿需要对你们讲。医药之术乃关系性命之学,我国自神农尝百草就领先于世界,然洋人几百年来,科学渐趋发达,就连医药之术也超过了我大清,所以朕派遣了一批学子前往西洋学习西医,然此乃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朕以为我中医其实并不逊于西医,只是因为学医之人敝帚自珍,致使医术不得流传,所以朕打算兴办一所中医学堂,并在各所大学设置医学科,聘请杏林名手任教。”

    乐氏四兄弟听了都露出了兴趣,而胡雪岩和许老夫人更是意识到方怀话中似说还未说的含义,胡雪岩道:“皇上,那我等应该做什么呢?”

    方怀道:“朕说的都是兴盛医学之术,但所谓医药,有高明之医者,还需有良药。朕就是希望你们两家能牵头,把这制药的事情搞起来,不仅要有现在的药,你们还应该搜集古方,开发新药,找出更快更好的制药方法,真正振兴这丹药之术。”

    在宫中太医院供职的乐孟繁此时点头道:“皇上所言甚是,这中药的制作确实十分麻烦,像蜜丸的制作需要经过蒸、炒、煅、烫、制、浸、霜冻等四十多道工序。有些成药制成后还要放上几年,使燥气减少后才能出售,若能改进这制药之术,却是利于百姓之事。”

    方怀点点头道:“这些事情你们要大胆去做,太医院的医书药典你们可以随意翻阅,要是缺钱朕海还可以让户部的银行借给你们钱。”

    乐氏兄弟听了一个个喜形于色,皇宫里存的那些医书药典有很多可是海内孤本,上面的记载非四品以上的医官不得翻阅,现在竟然对他们开放,这对同仁堂的发展无疑是天大的喜讯。

    不过胡雪岩此时却皱着眉头道:“皇上适才所言俱是至理,只是有一事光墉不吐不快。这医药之学延续数千年,即便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亦下令不准烧毁医书,故民间多有能治疑难杂症之良方,便是尽纳这些古方,也能使我制药之学现一奇葩。然光墉于吴山兴办庆余堂雪记药铺之时,也曾重金收集古方,但却是应者寥寥。那些古方多是祖上流传,即便自己无用也不肯出卖,怕担个不孝的名声。”

    方怀心中同意,除了胡雪岩说的这种现象,中国那种师傅传艺留三分的现象也是制约中国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所有人都怕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结果许多经验技术就烂在了死人的肚子里,只有改变这种现象,中国的科技才能发展起来,除了靠教育以外,还要制定专利法。

    “此事朕已经想过,不久之后就会有朕就会颁布上谕。以后天下拥有古方者皆可到官服登记,以后有商家仿照这古方制药,就必须付一定银两给古方拥有者,制药之法也同样如此。”

    胡雪岩闻言顿时眼睛一亮,他很快计算出这中间的好处,他的‘胡氏辟瘟丹’、‘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药现在天下到处都是仿制的,一旦有了这样的律法,便可不用再担心其它药店仿制了。

    “皇上英明,这样一来,那些古方仍属于原者,但却可以流传于世,皇上真是为天下百姓积了一件大功德啊。”

    方怀淡淡笑了笑,又谈了几句对同仁堂和胡庆余堂的希望,便起身告辞。许氏和乐氏四兄弟一直送到同仁堂。
………………………………

第一百零五章 机器

    初夏的扬子江面上,碧波荡漾,江水一路滚滚向东。今天它们迎来了一支船队,当先是两艘悬挂着黄底青龙旗的军舰,漆得黝黑的舰身各有一蓝一白两条识别线,它们是新编入南洋舰队的“寰泰”号和“镜清”号,他们和参加了中法海战的“开济”是同级舰,都属于加护巡洋舰。

    于1884年1月开始在福建马尾造船厂建造,历史上由于马尾造船厂毁于战火中,这两舰推迟到1886年底才建成。不过由于水师将士在马江海战中的杰出表现,保住了船厂,也使得他们如期完工了。

    他们加入南洋水师的第一次任务就是前往马六甲海峡,保护装载了大批机器的德国货轮。这批由李凤苞在德国克虏伯和毛瑟制造厂购买的机器在海上漂流了四个多月,终于回国了。此时,在“寰泰”号和“镜清”号的身后,露出了德国货轮“阿密特林”号的身影,他那11780吨的庞大身躯,让2200吨的“寰泰”和“镜清”显得无比渺小。

    “阿密特林”号靠上吴淞港码头,它的任务就算完成了,接下来船上那些制造枪炮的机器将换乘小船运往金陵机器局和湖北枪炮厂,虽然长江的水量可以让这样的巨轮畅通无阻,但南京和武汉的码头还无法吞吐这样吨位的轮船。

    金陵机器局派来接船的帮办刘佐尧已经早早等在码头上,陪他的还有机器局的技术盛任名。盛任名是清朝政府最早派出留洋的学生之一,此时他揭开油布,两眼放光地望着那些从德国买回来的机器。说心里话,他一开始对买回来的机器没抱多大的希望,以前宁局(金陵机器局的简称)也不是没有买过机器,光绪元年的时候,督办马格里就曾在英国、德国、瑞士买回过一批机器,但那些机器都是早就过了时的东西或是一些次品,所以这次盛任名也没有太在意。

    然而当他看到买回的机器,盛任名才大吃一惊,这些机器虽然看上去都用过不短的时间,但其使用的技术并不是十分落后,而且几乎包括了车床、铣床、刨床、磨床、镗床、冲床、锻床、锯床、钻床等所有种类的机床,有些机床连以“制器之器”自诩的江南制造总局都没有,这样完整配套的机床对于工业基础近乎空白的中国意义不言而喻。

    盛任名兴奋地对刘佐尧道:“有了这批机器,我们就可以仿制英国人的马克沁机枪了。”

    刘佐尧作了个噤声的姿势,示意他小声些:“赛电枪(马克沁机枪)的事先放一放,先把朝廷要的那种迫击炮做出来,还有那个‘手雷’和‘手榴弹’,兵部行文催得急着呢。”

    盛任名道:“迫击炮已经做出一百一十门了,剩下的这个月就能交货。手雷和手榴弹已经完成了,绝不会影响。只是这么多机器,我们新修的那些厂房只怕不够用,这足够再建一个宁局的。”

    刘佐尧点点头道:“我也没料到朝廷一下子买回这么多机器,看来回去还要和张总办商量商量。”

    有了同仁堂和胡庆余堂的倾力支持,源源不断的药物供应上去,终于解决了第三师和第六师水土不服的问题。到了夏天,在德国买的制造枪炮的机器和在法国买的部分造船设备终于运回来了,金陵机器局、马尾船厂、大沽船厂开始进行扩建,而新建立湖北枪炮局,也开始安装设备,1885年的上半年,中国的重工业依然稳步而有力地发展着。

    “炼铁厂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方怀在御书房召见李鸿章和崇厚。

    “安徽和奉天的铁矿都已经开始开采,两处炼铁厂的厂址也已经选定了,正在修建房屋。”早朝后,方怀突然把自己留下来,让崇厚心中没底,只好小心翼翼地回话。从位极人臣的一品大员到刑部天牢的阶下囚他都作过了,浮浮沉沉已经磨灭了他的雄心壮志,他只想在这个位子安度终老就算了。

    不过正因为如此,崇厚在朝中竟然成了难得的中立派,让方怀对其十分重用。方怀此时皱了皱眉道:“那炼铁的机器呢?”

    “臣已与驻英国和德国的公使联系,让他们帮忙买一批机器,这批机器已经选好了,只是价钱有些……”崇厚低着头有些难以启齿。

    方怀看了看崇厚道:“不就是价钱有些贵吗?有什么怕说的?朕是缺银子,但这些钱又不是你崇厚拿去了,是那些英国人和德国人欺负咱大清不懂炼铁的技术。”

    “皇上教训的是。”崇厚拱手道。

    方怀这时道:“英国人和德国人提供的是转炉炼铁法还是平炉炼铁法?”

    崇厚一听心中暗自庆幸,还好自己专门让英国公使曾纪泽和德国公使李凤苞各写了一份呈报,好从中挑选,这才得知何谓平炉炼铁法,何谓转炉炼铁法,不然今日皇上问起岂不是要无言以对。方怀现在给他的感觉是越来越深不可测,哪怕一天不用功都会跟不上脚步。

    “启禀皇上,英国曼彻斯特铁厂提出的是转炉炼铁法,德国克虏伯铁厂提出的平炉炼铁法。”

    方怀点点头,这倒也符合情理,这个时代钢铁的质量主要反应在铸炮上,体现在英国和德国身上就是阿姆斯特朗大炮和克虏伯大炮的比较。按照后世炼钢技术的发展上看,转炉炼钢法要稍胜平炉炼钢法一筹,而且英国在1878年由托马斯改进了贝色马1856年所创造的转炉炼钢法,降低了钢的含磷量,制成的钢铁的韧性提高了好几倍。但德国的平炉炼钢法也有其可取之处,尤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