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帝国-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及城乡,东抵淮南,西达滇、黔、关、陇,北至幽燕、辽东、南到闽、粤。徽商的足迹还远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以及葡萄牙等地。
虽然后来随着清朝政府的统治日趋没落,课税、捐输日益加重,徽商处境愈来愈困难。1831年,两江总督兼管两淮盐政陶澍革除淮盐积弊,改行“票法”,靠盐业专利发迹的徽商开始衰败。随后典当业也因左宗棠支持胡雪岩地阜康钱庄一手垄断以及外国银行地侵入而中落。茶、木两商则由于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连年亏损。尤其是随着提帝国主义入侵,外资渗入,国外商品倾销,徽商经营地行业大多被其所替代。
但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掌握传统商业知识、技能的徽商,在商业领域虽然逐渐失去其操纵、垄断和独占的地位,开始走下坡路,但徽商在商业圈中仍然占有相当的地位。(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而且其以儒家文化来指导经商,重信守诺的风格一直受到好评,像程谨轩在咸丰年间曾一度家道中落而被迫去上海谋生,曾拾得一包。内装巨额现钞和汇票,程谨轩坐等失主并如数归还,失主是“礼和洋行”经理(德国人),以重金酬谢,程谨轩坚辞不受。失主甚感激,就邀他至“礼和洋行”工作。后来,程谨轩靠着在礼和洋行学到的知识和与外国商人建立起来地关系,终于重振家业。
方怀为解决官办企业人浮于事、虚耗奢靡等诸多弊端,最终选择了将各官办企业拆资外卖。国家仍旧保留各企业的所有权,而将经营权作资一半卖给国内的商人,而今后企业所得按照五五比例平均分配。即国家和商人各占一半。这道旨意刚发往全国各地的时候。许多商家都在踟蹰,他们当然看得出其中巨大的利益,但被清政府搜掠夺怕了地他们,担心这又是朝廷又一次圈钱的手段。但程谨轩却当机立断,调动巨资买下了吴淞造船厂的经营权。
这一次,程谨轩也被邀请前来镇海,观看南北洋水师的演戏,并在随后陪同光绪皇帝一同出访德国。^^^^
程谨轩站在岸上,观看着定、镇、济、威这样的钢铁巨兽破浪而来。心中思绪万千。
他原本买下吴淞造船厂,只是为了和朝廷建立起关系。在他看来,就算是吴淞造船厂不赚钱。只要能取得这个官商的背景也都值了。所谓民不与官斗,商人在四民之中更是属于最下等,历史上多少身家千万的大商人只不过因为大官僚地一句话便倾家荡产。在买下吴淞造船厂后,起码朝廷那些吸血地大官在动程家之前也得思虑一番。像如今富可敌国的胡雪岩,不就是靠着他的官商身份,才能让那些巡抚、总督见了他都客气三分吗?
只不过让程谨轩没有想到的是,朝廷竟是真的准备发展实业,他刚买下吴淞造船厂。朝廷就以南北洋水师的名义向各大船厂发下一批订单。要求订造一批巡海快船,结果当时他准备不及。拿出的设计图被福建马尾船厂比了下来,最终,四艘巡海快船的订单被马尾船厂抢了过去,就是现在南洋水师队列中的“安澜”、“伏波”、“飞云”、“永保”四舰,这四舰虽然排水量只有1700吨左右,但都是较为先进地全钢结构,现在看来,四舰的防御性能确实优于吴淞造船厂提供的钢胁木壳结构。
这件事让程谨轩大为后悔,不说这四舰地订单加起来足有纹银50万两,折合现在的大清银元就是一亿多银元,就说广东卢家为此还得到了朝廷赏赐的男爵爵位,那可是正儿八经的皇封,多少人想一辈子也难得到的,自己却与其失之交臂。这让程谨轩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发展吴淞船厂上来,这几年,光是他从德国聘回来的洋匠就有好几十位,他还主动出资为吴淞船厂购买了新设备,使得吴淞造船厂在造船设备上赶上了国内第一的马尾船厂。
不过广东卢家也不是易与之辈,卢家与潘家、伍家、叶家四大行商并称清代广东四大富豪,虽然在竞争本土的黄埔造船厂上没有争得过广州十三行地领头羊潘家,但他还是买下了福建地马尾造船厂,这次出国考察,卢家的家主卢茂丰也将前往。
所谓同行是仇家,程家和卢家现在为了造船地订单争得是不可开交。不过这种情况是方怀乐意看到的,有竞争才有发展嘛。
除了马尾造船厂和吴淞造船厂,紧排在他们身后的就是天津的大沽造船厂,它在出卖经营权时,被山西巨贾李家买下。山西商人与徽州商人并称,是历史上中国商业的中坚力量。晋商的代表人物最早可以追溯到隋唐之间的武士。武士即武则天之父,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时,木材商人武氏从财力上大力资助,李渊父子的就是凭借但是天下最精华的太原军队和武氏的财力开始夺取全国政权,建国后,武氏并封为国公,地位等同秦琼、程咬金等,可以想象李渊父子当时从武氏那里得到多少财产。
而晋商在中国商业中占霸主地位则一直要到明清时期,明代全国较大的商业城市有33个,山西就有太原、平阳、蒲州(永济)三处。这时,山西商人的资本积累已相当可观。史书上称:“平阳、泽、潞富豪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
到了清代,山西商人地足迹更是遍布全国各地,像甘肃的老西庙、新疆的古城塔,昆明金殿的铜鼎、江苏扬州的亢园、安徽亳州地花戏楼、张家口的日升昌巷、包头的复盛西巷、外蒙古科布多的大盛魁街、呼和浩特的定襄巷、宁武巷等等无不显示着山西商人足迹之广。
甚至于。他们还把触角伸向亚欧大陆的外国市场,从南自香港、加尔各答,北到伊尔库茨克、西伯利亚、莫斯科、彼得堡,东起大阪、神户、长崎、仁川,西到塔尔巴哈台、伊犁、喀什噶尔,都是山西商人经营的范围。有些商人甚至能用蒙古语、哈萨克语、维吾尔语、俄语同北方少数民族和俄国人对答如流。
而晋商最有名地莫过于十大世家,他们是榆次地常家、聂家、太谷的曹家。祁县的乔家、渠家。平遥的李家,介休的侯家、冀家,临汾的亢家,阳城的杨家。他们手中握有的资本之巨大,通过后世那一鳞半爪的资料,也骇得人动弹不得。辛丑战败后,朝廷国库空空,无力偿还赔款,慈禧只是向十大世家之中地乔家打了声招呼。就把前期赔款还上了,由此可见一斑。
买下大沽造船厂的李家正是晋商十大世家之一。
位于山西平遥县达蒲村的李氏开创了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被誉为“执中国金融之牛耳”。分号遍布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业务远至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而著名,被余秋雨誉为中国大地各式银行地“乡下祖父”。
由于大清通商银行的开办,以及南方胡雪岩开办的“阜康钱庄”激烈竞争,使得票号的钱根紧缩,利润大不如前。不过晋商不狼集中了中国最优秀的商业人才,李家在一面改革票号制度的同时。也开始把自身资本投资实业。在朝廷鼓励发展工商业后,就先后开办了盐场、酒厂、铜矿场等诸多实业。而原本官办的各机器局拆卖的消息一传出。李家又独力买下了大沽船厂。
大沽造船厂在中法战争后,添加了许多从法国船厂打劫回来地造船设备。法国人在造船上一直到普法战争前都不逊于英国人,因而这些设备也都是世界一流,包括最先进地大型活动船台,高精密的机床冲压设备、铸造设备、缝焊设备,大沽船厂几乎从法国人手里接回了一个完整地造船体系。光论造船设备,大沽船厂甚至超过前面的马尾船厂和吴淞船厂,只不过因为中法交恶,船厂缺少法国技术人员的指导,只能靠自己摸索,这些年一直在默默消化这些设备,因而在舰船生产上落后前面两大船厂。
不过大沽船厂却另辟蹊径,发展出了一项影响后世深远的舰种——潜艇。
也许许多人不相信,就是在后世,炎黄子孙也曾抱有怀疑的态度。实际上,在19世纪80年代,在中国——一个机械制造业十分落后的国度里,曾诞生过一艘在当时居世界领先地位的潜艇,
早在1880年秋,方怀上台亲政的前一年,天津机械局就建成了一艘“水下机船”,提出试造这艘“水下机船”的人是一个叫陈道员的湖南人。他带着设计图纸及说明,主动找到清政府大员,要求建造,并表示愿以合同保证,若建成后经过试验证明不适用,工费分文不取,照价赔偿。当时清政府正为获得先进舰船加速“水师”建设而努力。陈道员所提建议,引起清政府的兴趣,很快就被批准,陈道员及10余名天津机器局的工匠不几日便在围墙内开工了。
经过整整一个夏季的努力,“水下机船”终于在当年秋天建成完工。它“式如橄榄,上有水标及吸水机,水标人船一尺,船即人水一尺。可于水底暗送水雷,置于敌船之下”。这是当时的记载,尽管比较简单,但它已经说清楚了潜艇潜浮的原理,后人曾争论这“水下机船”有否建成,是不是不负责的“文字匠”胡言乱语,其实,没有经过多年潜心研究,是不会了解这些原理的。有了这些原理,造潜脱经不太困难了,充其量仅仅是工艺问题罢了。
1880年9月18日,这天正是中秋节,这艘“水下机船”在海河内进行试航。船半浮水面航行,灵捷异常,颇为合用;沉入水下,水标浮出水面尺许,令水面一无所见,而布雷无不如意。从这些介绍来看,中国人自行研制、建造地第一艘潜艇。在当时绝对称得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要知道,当时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研发的潜艇能够完成布雷。
然而在这之后,这艘“水下机船”竟销声匿迹了,以后既没有见到任何文字介绍,也没见官方消息,更没见到它留下的一舱一室、一片甲板。原因是,“水下机船”的消消后,西方列强对清政府纷纷施压,软弱的清政府迫于西方列强地压力而停止了研究。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这艘潜筒许真的会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为中华的后世子孙在读史时留下一点遐想。然而值得庆幸的是,仅仅过了半年。历史的转折点出现了,“辛巳之变”发生,方怀得以上台亲政。
很快,方怀就秘密下旨,在海河附近寻找一处秘密基地,继续进行“水下机船”的研究。如今天津机器局已建成试验船近十艘,初步完成了从潜艇携带水雷攻击到潜艇使用鱼雷攻击地转变,不过由于锅炉动力地不稳定。使得“水下机船”的续航时间和下潜深度都极为有限。很难适应复杂海况条件下的战斗,不过用于近海海港的防御和内河防御都有极大的作用。但潜突直到一次世界大战才真正为人们所重视。方怀并不想过早把这张王牌拿出来,到时各国都开始研制潜艇,以中国的科学教育水平,恐怕很难保持这种领先地位。真正的好钢是要用在刀刃上。
四大船厂中剩下的广东黄埔造船厂,在技术上学习的美国地造船工艺,这些年,根据中美签订的通商条约,美国派遣了一批工程师指导黄埔造船厂的建设,使得这个原本不过拥有两个三百吨地小船坞的造船厂有了长足的进步。
虽然黄埔造船厂不像其他三个造船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