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帝国-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定远级在设计之初就预计采用这种装甲。然而在1881年的时候,这种装甲还被英国垄断。当英国政府得知中国2铁甲舰的订单被德国接到后,他们随即下令拒绝向德国出口钢面铁甲。最终德国人通过反复试验,生产出了自己的钢面铁甲,并最先应用到了“定远”级铁甲舰上。这种装甲在德国强大的冶金技术支持下,钢和铁之间的焊点更为牢固,甚至超过了英国生产的装甲。“定远”级由此因祸得福。
除了防护之外,“定远”级之强大,还在于它的主炮设计。在船腰**铁甲舰被摒弃后,各国设计师开始设计具有新的火炮布置方法的铁甲舰,最初设计出来是船面旋台铁甲舰。
所谓的船面旋台,就是用装甲围成圆形的炮台,顶上铺设平甲,类似钢铁“罐头”,“罐头”里面布置火炮。炮台下方装有一套旋转机构,通过转动整个炮台,从
台里的火炮可以“四面射击”。其基本特点就是炮炮本身不动,而跟着炮台转动。
采用船面旋台使军舰火炮的转向角度一下子大了起来,相对于老式的船旁列炮和船腰**布局,它所具有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如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不可避免的,它也存在某些弊端。
首先,船面旋台是连炮带台一起转动的,炮台本身厚厚的装甲就已经很重,再加上炮台里面大口径**的重量,使得整个旋台过于笨重,转动这么个大家伙的费事程度可想而知,平时操作起来就已很不灵便;
其次,为转动笨重的旋台,在炮台下设有一套非常复杂的液压、齿轮传动装置,整套设备过于繁琐,操作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故障;而因为旋台本身的自重过大,一旦液压驱动装置出现问题,采用人力转动炮台会非常困难;
再次,为获得较强的生存力,炮台采用的是“闷罐”式设计,这样确实可以抵挡飞来的炮弹,但是火炮发射后造成的烟雾却不太容易消散,往往发射完一发炮弹,还得等炮塔内的烟雾散尽才能再进行装填瞄准,火炮的射速大受影响。而且安装在这种封闭式炮塔内的火炮虽说因为随炮台一起转动,周向射界大大增加了,但是炮塔上的炮门比较狭小,火炮的俯仰角度受到了限制,不利于攻击高处和远处的目标。埃及战争中,“英弗莱息白”即大受这个弊端困扰,看着山上的敌方要塞只能徒叹奈何;
最后,船面旋台因为是炮台整体进行旋转的,战斗中一旦敌方炮弹打到旋台和甲板相交接的边缝里,整个炮台就容易被卡死。
所以设计师们又在船面旋台铁甲舰的基础上设计出了露台旋炮铁甲舰。这种铁甲舰的炮台不再“旋面”而是“旋炮”,即火炮向四面射击不再是依靠它下面的那个托盘,而是靠它自己旋转,这样大大减轻了旋转机构的负担,也不会出现卡死的现象。
而炮台的装甲保护取消了是那种“闷罐”式的设计,代之以一圈半人高的胸墙,高度仅以保护火炮的炮架为限,上部是完全敞开、露天的,瞄准、观察的视野都比较开阔,火炮的俯仰角度可以调得比较大,也不会出现火炮发射后硝烟无法散去的问题。最初设计出露台旋炮的是在舰船设计上与英国不相上下的法国,而这种优秀的设计很快被世纪各国所效仿,尤其是新兴崛起的德国。德国人把这种设计应用在他们建造的“萨克森”级铁甲舰上,而作为“萨克森”改进型的定远、镇远、济远、威远自然也把这样的炮台设计学了个全。
除了炮台设计上的先进,定远级铁甲舰的炮台布置也是最新式的。最初不管是船面旋台铁甲舰还是露台旋炮铁甲舰都将炮台布置在军舰的中线上。但这样一来,前后两个炮台就无法同时转向舰首或舰尾方向射击。在利萨海战证明了舰首对敌的重要性后,各国设计师对此不敢忽视,纷纷进行了改良,他们将炮台设计为犄角布局(或称斜连炮台),个旋台错开一定角度,并列在军舰中部。采用这种布局,可以使2旋转炮台能同时向舰首舰尾以及两舷开火,做到了任何一个方向都可以使用所有主炮。
“定远”级几乎集合了防护设计、装甲技术(钢面装甲)、火炮布置(斜连炮台)、炮塔结构上所有巅峰之作,采用斜连炮台布置的露台旋炮和由钢面装甲构成的铁甲堡让定远级实可以称得上是“矛”与“盾”的完美结合,历史上它身中日本舰队两百多枚炮弹仍屹立不倒,仅仅一炮就打得日本旗舰“松岛”几乎沉没便可想见其英姿。
而“定远”级的造价在当时世界上可谓是异常低廉,定远和镇远加起来只相当于在英国购买1艘同类军舰的价格。法国地中海船厂曾为了争取中国的订造合同反复降价,但给出的最低价仍比德国船厂的造价高出10万法郎。想想这样国内仍有人指中国驻德公使李凤苞在经手铁甲舰事务中中饱私囊,贪污受贿,难怪方怀会说:如果李凤苞贪污了话,他倒不介意多几个这样的贪官。
………………………………
第二百章 因莱族人
“……深深影响我国中南半岛地区的三河两江,其中两江都主要位于缅省境内。不过,与温文尔雅,从中游起就主要流经河谷平原的独龙江(伊诺瓦底江)不同,与长江一同发源于唐古拉山南麓的怒江(萨尔温江)名副其实地要暴虐得多,它先后流经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掸邦高原,最后再在比劳山地附近流入安达曼海。全长3200千米,流域面方千米,其干流深切南北向纵列山谷,谷深流急,是典型山地河流。虽因主要流经山地,不利航行,成为东西交通的巨大障碍,但水力资源及其丰富,河口处年均流量8000立
众所周知,随着国家东南和北方两大工业区日趋饱和,国家已经公布了“南进计划”和“西部开发计划”,试图建立新兴工业区。而相比西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南半岛地区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充裕的人力资源,丰厚能源矿产,优良的港湾。尤其是越南、越北、缅甸三省因为开发较早,已经具有完备的工业基础。然而电力问题一直是困扰这一地区主要制约因素。
怒江丰富的水利资源似乎提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据水利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已准备在20年内在怒江上游修建3大型水电站。预计建成以后可以解决整个中南半岛工业区的电力问题,而萨尔温江较短地通航里程也将得到大大改观。”
——摘自1952年219日期《循环日报》
不管怎么说。水流急的萨尔温江为第四师提供了一条快速通道。东枝陷落得比预期还要快,冯子材和第四师还没有打扫战场就向南开进了。不过他们很快就发愁了,从东枝到马来西亚足有数千公里,而且全是深山老林。崎岖的山地对于有“山岭之豹”称号的第四师来说是几乎没什么影响,但对于后勤补给的影响却是太大了。
第四师每个人身上就带着十天的粮食,吃完了就只能去啃树叶。或许在下缅甸那些在前两次战争被英军割占的省份能找到一些粮食,但前提是十天之内能够到达那里。冯子材看看地图上,东枝与下缅甸之间那片茫无边际的丛林,他实在缺乏信心。缅西丛林那一幕不能再上演了。
当浓眉紧锁的冯子材不知不觉走到萨尔温江江边突然眼睛一亮。冯子材很快找到随军地缅甸向导扎拉道:“这附近可以渔村?”
扎拉不明就里。不过仍答道:“再往南走就要经过因莱湖,那里是有名的渔乡,沿岸有十八个寨子。”
“那你陪我走一趟,现在大军需要几十条渔船。”
扎拉一听连忙道:“大帅且慢。因莱族人最是排外,便是缅族来了也不给面子,只恐他们不会答应。”
冯子材挥挥手不耐烦道:“我又不白要他们的,出真金白银买还不成吗?你不要多说了。快点走吧。”
扎拉无奈,只好带着冯子材往因莱湖而来。
没有来过因莱湖的人永远不能了解这里地美丽。因莱湖湖面视野开阔、风景如画,不仅湖水幽蓝、水草丰美,湖的周围是烟雾迷蒙的群山。令人称奇的是湖面漂浮着许多大大小小地岛屿,叫做“浮岛”。浮岛是由几百年水草和浮游生物尸体腐烂堆积而成,大小不一。小的如礁石。大的方圆可达几平方公里。因莱族人生活在浮岛上,悠然自得。建造高脚屋、佛寺,种庄稼,形成水上市集。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即便是年过半百的冯子材此时也不由惊叹,尤其是看到渔夫们划船地方式更是啧啧称奇。他们划船不是用双手,而是用脚,并且是一只脚!用脚和腿夹住木桨向前快速地划行。渔夫们的动作很是协调,左脚站在渔船的一端,右脚钩住桨地中间向后划动,两只手则空出来拿着个网罩捕鱼。
当冯子材和扎拉刚刚登上因莱湖最大地一个浮岛,立刻被几个手持钢叉地壮汉拦住,“外来人,说明你们的来意。”
扎拉连忙上前解释,听到冯子材是天朝上国地将军时,那几个壮汉脸色明显有所好转。
一个穿着绿色小褂的汉子微微抚胸,道:“尊敬的客人,请稍稍等候,我这就进去禀报族长。”
冯子材也连忙抚胸施礼,点了。
回事嘛。扎拉唯有回以苦笑的神情。
不一会,就看见一个老得快走不动的因莱族老头在别人的搀扶下,带着一大帮人走了过来。看到冯子材,老头连忙松开扶着别人的手,抚胸施礼:“尊敬的客人,不知你们的到来,阿达班失礼了。怎么能让你们在这里站这么久,快到寨子里去坐。”
冯子材见了道:“族长不用客气,我等前来实是有事相求。”
“众佛说,善者应得菩提涅波耶,只要因莱族能帮得上忙的,我们决不推辞。”阿达班老头斩钉截铁地道。
这回轮到冯子材不好意思了,只好随着因莱族人进入水寨。到了寨子里坐定,冯子材还没有说话,就见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拜倒在他面前,冯子材看着依稀有点映象,似乎是克耶族族长麾下的一员小将,当初在联军大营还见过。冯子材惊诧地看看一旁的阿达班老头。“族长,这是……”
阿达班老头这时道:“这个是我的大孙子,他父母去得早,一直是我看着。前些日子,他听说他舅父带着族兵入了义军,便不知天高地厚跑了去,若非贵军相救,恐怕他早已没命回来。”冯子材听着阿达班老头的絮叨才知道,这个小伙子就是当初胡有庆用死救下的那两个义军将领之一,不由唏嘘不已,当真是一啄一饮,莫非前定。
冯子材这时拍拍仍跪在地上的因莱族小伙子,看得出那件事对他的影响还是很大:“小兄弟,这件事就算过去了,光馤他求仁得仁,也算死得其所。”
阿达班一脸正色地看向冯子材道:“尊敬的客人,你前面说有事情需要我们因莱族人帮助,不知是什么事情?”
冯子材于是就把来意说了一遍,阿达班听了不由沉默不语。冯子材见到阿达班的神色不由道:“族长请放心,我们绝不是白要贵族的东西,我们愿意用钱购买贵族的渔船。”
阿达班闻言不由笑了:“将军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是想问将军要这几十条渔船是不是要用这些船装粮食?”
“是啊。”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