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刘琮转身就走,他不想继续看到这个伤心画面了。

    不过庞统却连忙跟了上来,

    “陛下,等一等,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

    庞统追了上来,急忙向刘琮询问道,

    “实行印刷之后,那那些抄写儒生该怎么处理?”

    “下放到地方县城去给我教书去!”刘琮没好气的回了一句。

    “朕不需要废物,要是不能给朝廷创造价值,那就直接滚蛋!”

    刘琮访问了一次礼部,发现了因为技术和思路问题导致的巨大损耗。这个让刘琮气的不轻,立即责令尚书省整改并指派工部改良技术。

    本来,刘琮认为技术改良应该两个月就完成。但是,当尚书省把指标发到工部,不到一个时辰,工部的人就已经把新的造纸术送过来了。

    根据工部尚书的回答是,这些是马均两年前发明的。当时他们工部也把这个技术发到礼部,不过礼部并没有回应。

    而工部的很多技术也遭遇过这种情况。除了军工技术可以得到军部的快速采纳之外,其余的民生技术都不太受欢迎。

    这就导致工部方面对钻研民生技术不太热情,而是投入大量资源设计军工。

    这倒也正常,现阶段各部官员依然是那些守旧的士子。他们对改革并不是很热情,对新的技术有天然的排斥感。

    所以导致很多工部的技术得不到采纳,只能扔到墙角吃灰。

    刘琮对此非常恼火,但是这件事他的确没办法开始改变。这是一个官员的思想转变,不可能短时间变换。

    还好刘琮一直宣称的以工治国的思想有不错的影响。为了迎合刘琮的想法,不少士族的子弟被送到工匠学堂镀金。

    在不断宣传和培育之下,工匠的地位获得了普遍的提高。现在工匠的地位可比农民高多了,加上一定的福利督促,工匠研究新思路的动力越来越足。

    造纸术改良之后,纸的质量获得显著提高。同时工部大力造出印刷术所需要的印板,从而取代抄写堂的人士。

    工部效率很快,特制的印刷板在短短半个月间迅速普及到礼部。并在印刷板工作第一天,就完成了一千多儒生半个月的工作量。

    这么高的效率一下子震惊了整个礼部的官员。要不是刘琮亲自过来提醒,他们还会傻乎乎的采用低效率的抄写。

    “陛下真乃神人也!”

    ------题外话------

    今晚大的要来了



    第三百三十六章 肃清

    

印刷术迅速普及到了礼部,让礼部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计划需要三个月才能发行的教案在短短半个月就处理完了。

    同时礼部也按照刘琮的命令,征召地方的法家的士子进入礼部做官。

    大汉自从汉武帝推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战略方针之后,大汉初期的百家争鸣开始出现问题了。

    无论是察举制还是征辟制,朝廷都优先要儒家学说的子弟。国子监也是优先教学儒学,其余学说的子弟大多遭到排挤。

    士族是逐利的,当朝廷如此明显的偏向一个学说的时候,我们也会迅速跟风。一时间儒学昌盛,大量子弟涌入儒学的门下。

    与之相对的,墨家,农家,杂家,法家这些学说的传承受到了影响。因为很多逐利的士子为了入仕途,放弃他们的学说,转而投奔儒学。

    直到东汉末年,其余诸子百家基本都没落了。而儒学发展越来越昌盛,一度要彻底毁灭其他学说。

    不过刘琮这一次大力改革属实是给诸子百家狠狠的回了一口血。

    墨家首先一跃而起,迅速从没落学说攀升,虽然还无法挑战儒家,但也很受欢迎了。杂家,农家,纵横家大多都受到了启用,分派了专业的职位。

    现在法家也被启用了,这让那些依旧坚持着法家的士子都热泪盈眶了。

    这么多年了,咱陛下终于看我们一眼了。

    而且征召他们的还是礼部,要他们去教学他们的学说。这可真是一打盹就有人送枕头,更好可以发展自家学说了。

    于是法家士子大多云集而来,甚至有一些从北方千里赶来的士子。

    没过几天,礼部就招齐了第一批法家教授,治安学堂迅速开创了。

    自此大汉的教育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原本只能称为家学的很多知识,被刘琮通过各种方式开始普及。原本封建王朝单一的儒家学说迅速分化,教育一行业开始蓬勃发展。

    不过这些总体来说,都是为了稳固后方,来给大汉对外开拓提供便利。

    在整顿礼部的同时,刘琮开始整顿军队。上一次南昌有军官叛乱,差一点让他被炸死。

    为了防备这一点,刘琮把军制修改,削弱部分都尉的权力。毕竟不能让一个营内的都尉权力太高,这样一旦都尉叛乱,整个军队短时间都会被裹挟。

    在整改军队的时候,三十多万楚军全都动起来。驻扎在荆南交州的楚军被调出来了七八万进驻江南,以军管的形式控制扬州南部的县城。

    扬州内部问题还不少,忠诚的臣子里面掺杂着很多杂鱼。因为刘琮忙于北伐打垮曹魏,一直没有整顿这件事。

    现在西蜀已经元气大伤,曹魏半死不活。再也没有外力可以威胁刘琮了,于是刘琮也愈发放开了。

    最主要的是,之前那些桀骜不驯的士族,死的死,跑的跑。剩下的这些上层士族权力被大幅度削减,已经躺平了。

    刘琮不管做什么,只要影响不到他们,那就不会插手了。

    所以现在刘琮想肃清中层的部分叛乱士族,他们屁都不敢放。

    一切阻力都扫清了,对扬州的军管搜查也开始了。

    不过南方虽然动了不少兵力,但并不是重点。这些士族大多被削弱了力量,充其量就是涂了漆的猴子,没啥战斗力。

    真正让刘琮关注的,还是徐州,豫州和兖州的事情。

    因为曹丕的废物,曹魏一溃千里,汉军轻松夺取了整整三个州的地盘。

    但是仅仅拿下来还不行,刘琮需要派遣官员对这里进行管理。如果不能把这里改造,变成对大汉有用的地区,那这一次胜利就毫无意义。

    但是这三地是曹魏起家的地方,北方士族在这里的势力根深蒂固。他们在各地拥有着海量的田产,且在各地的百姓哪里有巨大的影响力。

    那些后世里什么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就云集响应的事情不能说发生不了,只能说非常难。

    士族的威严在地方黔首心中根深蒂固,朝廷即便是派人来到这里告诉他们将会打击士族,但是他们根本不信。有时候处于对士族的敬畏,黔首甚至会拥护士族来抗衡朝廷。

    尤其是,北方三州的曹魏余孽可不光是那些士族。地方的地主豪强也是曹魏的残党,他们也受到了曹魏的扶持,对南方政权没有多少好感。

    所以刘琮在北方三州推行地税法和改革非常困难,阻力比之前的所有时候都大。很多刘琮派到北方的官员,甚至遭到暗杀和神秘消失。

    整整三个州,在收复了都将近半年时间,大汉依然没能完全控制。在地方上,大部分地盘依然牢牢的把控在士族手上。

    他们的想法就是逼迫刘琮就范,在北方三州实行有利于他们的政策。至少这种把士族根基给刨开的行为,他们绝对不允许。

    理论上,一个皇帝想要最快最省事的解决问题,那就向士族妥协。毕竟即便是妥协,刘琮也可以获得那些自由民的税收。而继续在这里和士族对峙,他短时间根本稳定不住北方。

    但是刘琮向来就不是一个喜欢走捷径的人,或者说他不是一个喜欢让步的人。可能是一开始为了活路而耻辱让步过,刘琮对于退让非常不屑。

    现在有足够的实力对付自己的敌人之后,刘琮就再也不肯让步了。

    在仔细研究多次之后,刘琮确认北方这情况,和平解决已经是不可能了。地主不可能放弃他们的利益来主动缴税,而他们不合作大汉也难以完全控制。

    害,不就是不合作吗,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在这一个地方势力根深蒂固,那我杀了你全家不就行了吗?

    人是所有矛盾的根源,只要人死了,啥问题都解决了。

    兴汉四年五月,刘琮发布诏书,向驻扎在北方的楚军发出了指令。

    清除所有不合作不妥协的敌人,不管他们势力如何!

    不用管对方是被鼓动起来的平民,还是有权有势的士族。只要他们不和朝廷合作,那就把他们全部杀死。

    敢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题外话------

    今晚不睡觉了,等大的



    第三百三十七章 杨修访蜀

    

彭城的居民们这一日一大早起来,就发现城内变化有点大。

    街道上不知道何时出现了无数士兵巡逻站岗。而有黔首想要出去的时候,立刻被士兵拦截。

    “现在彭城进行军管,任何人都不允许出来!”一个士兵横着刀拦在了几个想外出的市民面前,语气冷淡的说,

    “任何想强闯者,皆格杀勿论!”

    他们都是直接从兖州前线退下来的老兵,对命令执行力很高。而且他们大多都是江南人,也不至于出现碰到乡亲不敢下手。

    他们浑身散发的杀气几乎凝为实质,几个平民顿时被吓住不敢动了。

    不过好在这些士兵恪守责任,并没有为难这些平民。士兵们只是把平民拦在屋里不让出来。

    而在军管戒严的同时,士兵们开始对彭城的几个世家大族进行清剿。

    这些北方世家虽然听说了刘琮常常屠杀士族。不过他们并不认为刘琮想敢对他们动手,所以一直没有什么反应。

    直到楚军前线部队杀进城内,迅速把他们的府邸包围起来之后,他们才发觉不对。

    但是以他们零星的家丁肯定不是在前线拼杀的楚军士卒的对手。仅仅一炷香的时间,世家零星的抵抗就被推平了。

    满门抄斩,抄家!

    当士兵们打开世家的仓库时,被里面丰富的库存给震惊了。

    南方各个士族已经够强了,但是和中原士族比起来,那就是个弟弟。

    虽然北方战乱频繁,但并没有太影响到这些地头蛇。甚至他们依靠着各处投资发战争财,库存反而更多了。

    如此庞大的库存让楚军士兵们不敢怠慢,他们立刻把这些财富搬出来,然后装车封存。中间会有不少人去中饱私囊,不过影响不是很大。

    彭城的士族被满门抄斩之后,负责领队的邢道荣依照命令把周围的一些地主豪强叫过来,跟他们开会。

    本身这些小地主就比较胆小,不怎么敢和朝廷对抗。之前是那些大士族拉拢他们,他们才有点胆量。当邢道荣把他们叫到彭城,看到之前高高在上的士族姥爷被吊死在屋梁上,满城都是楚军将士的时候,他们立刻就跪了。

    “各位都看到了吧?彭城曹家拒绝执行朝廷的命令,且在彭城欺凌百姓,肆意滥用权力,甚至通敌叛国其已经被我们汉军拿下,叛乱也被粉碎了。”邢道荣一手拿着写着台词的竹简,冷冰冰的念了一遍稿子,然后看向底下一片吓的脸色苍白的地主,冷淡的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