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百六十三章 天下大义
    这就是吴家围这样的乡绅人家在乱世之中存活百年千年的本事了。
    不是他吴家围拿不出牛马,而是他不能拿,因为一旦李起拿着吴家围送出的牛马办了事,那鞑子朝廷很容易就能追究到他吴家围身上来。
    对于像吴家围这样的地方豪强人家,鞑子朝廷也是不想赶尽杀绝的,毕竟一来要安定局势,稳定地方,
    二来这样只求自保的豪强,既然没有跳出来找鞑子的麻烦,那鞑子朝廷自然也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你不反抗我的统治,我也就懒得搭理你了。
    所以到现在,像吴家围这样的堡寨,大多和鞑子朝廷相安无事,谁也不找谁的麻烦。
    现在李起来借牛马,为的就是抗击鞑子旗主王爷满达海,如果吴天明对李起借出了牛马,这动静是很大的,也很容易查出来的。
    到时候这事情被鞑子朝廷知道的话,那免不了要受到打击报复,别看吴家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是人家一个朝廷真的要动手打你一个土围子,你哪里又有扛的住的道理!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吴天明不敢借,因为他是一家之主,身后是千余族人的性命。
    不过纵然是不借,但是吴天明还是大方的送出了大笔的钱粮物资,为的当然是讨好李起,让李起不必为了借不到牛马,而心生怨气,以后跑来找吴家围的麻烦。
    见吴天明不借牛马,李起不禁劝道:“实不相瞒,这些牛马也许便是关乎此次我解放军能不能击败鞑奴大军的关键,
    如今我汉家江山不但京畿之地沦于鞑奴之手,便是那山东,河南,山西等许多州县,亦是被鞑奴占据,眼看汉家江山岌岌可危,我等身为汉家儿郎,怎可安然坐视!
    如今我解放军不顾安危,在云蒙山建立抗清根基地,此次又远来相助黄廷义军,为的就是可以在京畿之地动摇鞑奴的统治,号召更多的血性男儿可以站出来反抗鞑子,
    如此关键时刻,吴老爷难道就不能为我抗清大业出一份心力吗?
    也许你的一份帮助,就可使得战局发生改变,也许就因为你的帮助,此战之后,就能在京畿之地掀起一股轰轰烈烈的燎原之火!”
    李起语气越说越激动,到最后,已经是一脸通红,其兴奋和激动之情令人动容。
    其实李起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一说到反抗鞑子的时候,自己就格外的激动,格外的咬牙切齿,这种感情好像就是与生俱来的一样。
    刚才话中李起说到的鞑子此时占据了汉家大片疆土,这确实是真的。
    当鞑子入关,占据京城后,便是一路马不停蹄,跟在后面追击李自成大军。
    派去追击李自成的也是鞑子将领里面一流的人物多铎和阿济格,当然,也有吴三桂,不过吴三桂追到一半就被多尔衮给撤回来了。
    多尔衮不但忙着追击李自成,还忙着攻打京师周边的地方,以巩固京畿之地的安全。
    六月初六,清廷摄政王多尔衮命王鳌永以清廷户部工部两部侍郎身份,出京主持招抚山东河南两省。
    这边来文,那边用武,在王鳌永主持招抚之事的时候,多尔衮命固山额真罗巴哈纳和石廷柱两人领军,攻打山东。
    六月十四日,多尔衮又命固山额真叶臣领军,攻打山西。
    这两路鞑子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沿途的州县有的是在大明的统治下,有的是在李自成大顺的统治下,
    面对兵威赫赫的鞑子大军,这些地方全部沦陷,有的地方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更多的州县则是望风而降,特别是在大顺统治下的州县,这种情况更加是严重,鞑子还没来,就已经派人去跟鞑子接触了。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鞑子兵在入关后的短短两三个月时间里面,便是占据了大片的土地。
    为了巩固这些地方,在多铎和阿济格追击李自成到太原的时候,多尔衮便命多铎和阿济格停止了追击,转而开始在这些新占之地驻军,加强统治力。
    李起说的这些,吴天明自然也是不大了解的,毕竟他只是一个地方的豪强而已,对这附近一带他还了解一点,但是对再远一点的情况,他则是不知道了。
    但是他即便知道了,那也是没办法,毕竟就他自己认为,他自己不过是一个小人物,面对滚滚而来的滔天巨浪,他除了随波逐流,别无他法。
    “哎!”
    重重的叹息一声,吴天明道:“天下大势如此,我等升斗小民又能如何?将军,鄙人不过是漫漫草芥中的一屡萎束而已,面对狂风暴雨,鄙人除了随波逐流,随风漂沉,又能如何?”
    李起见吴天明打定了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想要抽身事外,于是李起又劝道:
    “吴老爷,天下大势,对于一个普通百姓来说是很遥远,若是寻常的改朝换代,我们自可能躲就躲,能避就避,只求保全性命,
    但是如今这不是一般的改朝换代啊,这是鞑子入关啊!一入关,他们便宣布剃发,我汉家百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他这是要毁我汉家文化啊!
    现在是剃发,以后又是什么?如此之下,试问我们哪一个人又可以抽身事外!
    老爷你以为自己可以坐在山头观虎斗,趴在桥头看水流,殊不知最后虎死了,水干了,那血淋淋的牙口屠刀便要落到你的身上,到时候,你以为还会有人来救你吗?
    那时候,生死荣辱,皆是被他人一言而决,为了苟且性命,每一个人不得不像一条狗一般的对鞑子摆尾祈怜,这样的生活,难道吴老爷你愿意过吗?”
    面对着李起的这般至情入理,情深并茂的话语,吴天明最后也苦笑一声,不作言语。
    见他这样,李起也是火了,不禁是加重了语气说道:“吴老爷,我解放军抗击鞑奴,为的是恢复汉家江山,为的是天下百姓不被奴役,以后可以有好日子过,这可是天下大义啊!

第一百六十四章 谢升之惊
    吴老爷你也是通读诗书的人,难道圣人的教诲你都忘了吗?”
    李起这话说的是很重的,可以说是在指责吴天明为了苟且性命,而不顾民族苍生,不顾汉家家国,并且有负圣人尊尊教诲,不为圣人子弟,这话就跟当面打脸是一样的。
    有道是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吴天明受到李起当面的这番言语相训,一旁的管家吴有才便是历声对李起喝道:
    “将军,我家老爷敬你是个好汉英雄,这才不需送上许多钱粮金帛,交好于你,你莫要不识好歹,若是再胆敢口出狂言,今天便休想走出吴家围一步!”
    吴天明这时候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看着李起,看李起对吴有才的反应。
    “哈哈哈,”,,,
    李起听了吴有才的话,不由得仰头哈哈大笑起来,样子极其的豪迈,丝毫不把吴有才的威胁当一回事。
    笑过后,李起便是对吴有才喝道:“你当我李起是你们这般贪生怕死之辈吗?若是我在乎自己的性命,我早就像你们这般躲起来了,哪里又有你见我的份!”
    “你!”
    吴有才被李起的话气的是一张老脸涨红,但是顾忌身份,还有一旁的吴老爷没有发话,他也是不敢擅专。
    “呵呵呵,”,,,
    几声苦笑之声传来,却是那吴天明苦笑着站起身来,对李起拱手说道:“将军所言,鄙人也知个中道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难处,还请将军可以体谅一二。”
    说完,吴天明郑重的对李起躬身赔礼,而后便是离开了客堂。
    吴天明一走,吴有才也是毫不客气的对李起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道:“请!”
    李起自是在这里一刻都不想多待,冲着吴天明的背影,大声道:“在家国破碎之时,就是因为像你这样的人太多,才使得我汉家一次又一次蒙受大难!
    吴天明,你这样的人,身上不配流我汉家的血,你这样的人,身上不配存我汉家的骨!待到他日鞑奴对你刀斧加身之时,你莫要叫屈!”
    说完,李起便是不再理会吴天明,大步出了客堂,向着外面走了。
    此时的吴天明,被李起说的无言以对,只能装作没有听见一般,继续想要走回自己的书房。
    但是这时候吴天明却是看到自己的姑父谢升好似木头人一般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就跟定住了一样,脸上也是一副无比震惊的模样,好像看到了什么难以置信的事情!
    再一细看,谢升的眼睛在李起身上一动不动,即便是李起离去的背影,也是将谢升深深地吸引。
    这谢升乃是吴天明的姑父,不过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大明内阁大学士,乃是崇祯帝在世时的阁老重臣。
    当然,说是说阁老重臣,但其实也就那样,因为崇祯帝在位的时候,更换内阁很是频繁,整整崇祯十七年,大学士更换了五十多个,不是有句话叫“崇祯五十相”吗?说的就是这个。
    平均下来,崇祯帝一年换三个内阁大学士,所以在以前权威无比的内阁大学士,越到崇祯帝后期,却是不行,地位和权威越是不如前期。
    但是谢升除了是内阁阁老的身份外,还被崇祯帝委以教导皇子们学习,所以他也是皇子的老师。
    崇祯帝一共有七个儿子,但是除了太子朱慈烺,皇三子定王朱慈炯,皇四子永王朱慈炤以外,其他的四个皇子全部早年夭折,可见这年头在生死面前,贵为天家,也是一样的。
    将谢升请为皇子的老师,教导皇子学习,这可是无上的光荣,以后皇子登基继位,他就是帝师,权势名望也将登峰造极,由此可见,崇祯帝还是非常器重谢升的。
    但是很显然,谢升和许多的大臣一样,辜负了崇祯帝的信任,不久前,谢升做了一件对不起崇祯帝,也对不起太子朱慈烺的事情。
    原来在崇祯帝煤山自缢前,崇祯帝将他的三个皇子安排逃离了皇宫,但是此时京城已经是被李自成攻破了,崇祯帝的三个皇子也在乱军之中失散。
    却说这太子朱慈烺不但是和自己的两个弟弟失散,还和自己的亲信护卫失散了,一个人是颠沛流离,好不落魄。
    不过好运的是太子朱慈烺竟然一个人奇迹般的逃出了京城,离开了这个无比危险的漩涡。
    但是这世界上好多的事情都是说不清的,你说朱慈烺逃出去了,那你就一直跑呗,
    哪知道朱慈烺出了京城,也许是感觉无路可走,不知道往哪里跑,又也许是离开了皇宫,离开了亲人和护卫,一下适应不了,他竟然鬼使神差的,偷偷又跑回了京城,你怎么说呢!
    回到京城后,朱慈烺偷偷找到了外公周奎家,在周奎家里,朱慈烺和自己的妹妹,大难不死的坤兴公主朱媺娖相认,两人一番抱头痛哭。
    但是朱慈烺留在周奎的家里,这也让周奎很是害怕,生怕朱慈烺被发现,到时候要牵连到他的家里来。
    于是周奎让自己的儿子周绎出面,要赶朱慈烺走。
    可怜朱慈烺从小养尊处优,一直过着高高在上的生活,但是自从京城被李自成围攻后,他的生活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苦难的日子让朱慈烺是煎熬不已。
    现在好不容易喘口气,外公和舅舅竟然要赶他走,这让他是恼怒不已,于是就和舅舅周绎发生了口角,继而两人扭打在了一起。
    这般动静,被边上的邻居听见了,周奎这下慌了神,生怕落得个“包庇之罪”,于是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