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第4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可以预见这将会是一笔何等巨大的支出。
不说在全国范围内兴建学堂,需要一次性投入巨款,便是以后维持这学堂的日常运转,那也是一大笔巨大的开销。
如今帝国虽然财政充盈,但是突然之间多出这样一个大包袱,这若是没有长远的考虑,确实很难办。
堵胤锡犹豫一会,而后问道:“皇上,您是说从今以后朝廷将要担负起全天下所有孩童的教学重担吗?
那他们上学是否还需要收取学金?”
“不用,一文钱都不用,只要他们来读书,朝廷将负担他们所有的开销,
低学龄孩童除了吃饭睡觉不管,别的一切都管。高学龄士子便是连吃饭睡觉,朝廷都可以负担。
总之一句话,他们只需要一心一意学习知识就可以了,别的,不用操心。”
李起说完,便是开始对现在的教育制度进行批判。
“如今我大明有官办学堂和民办学堂两种,官办学堂师资人员学识是有的,教书育人没有问题。
但是要想进入官办学堂,每一年都需缴纳不菲的学金,同时官办学堂对学生的身份也有许多要求,寻常人家出身的孩子,根本不可能进去。
而民办学堂虽然收取的学金低,可以让更多的贫苦孩子有机会进入学堂学习。
但是因为这民办学堂都是落第秀才为了解决生计而开办的,他们的品性如何,学识如何,都无法得到保证,
孩子跟在他们身边学习,完全就是踫运气,学好了,那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若是朝廷统一办学,那么就可以对所有的教书先生定下一个标准,对他们的才学有一个认证。
只有达到了要求,才能有资格出任学堂的教书先生。
这样一来,不但保证了教书先生的师资能力,同时也可制定统一教学进程,让全国孩童接受同步的教育,这岂不是更好?”
李起这话当然是有理。
然而任何事情都需要抛开表面,看内在。
免费读书,表面上当然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其实在背地里,却也有它的弊端。
堵胤锡沉默许久,最后才是说道:“皇上,民智一开,便犹如那决堤之水,再想收,便收不回来了。”
李起先是一愣,怎么感觉听堵胤锡这话,广开民智,就跟放出了一支毒蛇猛兽一样。
不过很快李起便是释然了,知道堵胤锡的担心所在。
那堵胤锡的担心是什么呢?
当然是担心民智一开,统治者的地位就有可能受到威胁,发生动摇,
到时候就有可能危及到朝廷的稳固。
对于统治者来说,什么样的百姓是一个最好的百姓呢?
当然是那些蠢笨如猪,只知道像牛一样干活,像羊一样听话,像猪一样被宰,这样的百姓对于统治者来说才是最好的百姓。
为什么封建王朝的统治者要把老百姓划定一个范围,要想出去还得凭路引?
他就是想你这一辈子就呆在这里,别出去。
出这个圈,你就得经过我的批准,这样我才能把你看的死死的,以方便我对你进行统治。
还有为什么统治者动不动就会征发徭役,动不动就会兴建大型工程等等,
这里面其实也存在着削弱民力的一个打算。
把那些身强体壮的老百姓征发过去,让他们没日没夜的干活,累死他们,
等他们回来,就基本上是一身的伤病了。
这样做,朝廷既削弱了民力,老百姓造不了反,又达到了兴建工程、水利的目的,一举两得。
当然,这些都是小人心思,上不得台面,不能拿出来说,但其实是有这方面考虑的。
而现在李起要广开民智,老百姓这有了见识,有了才学,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想法,那就有可能不会甘心服从于朝廷统治。
因为他们会想的更多,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浑浑噩噩,只想着稀里糊涂过这辈子。
自然,老百姓这心思一多,对朝廷而言就难管了。
从这一点来讲,不得不说大明王朝第一任开国皇帝朱元璋,他是一个极其成功的统治者,
他制定的户籍制度,当兵的世世代代当兵,打铁的世世代代打铁,种地的世世代代种地,而且还有一连串的辅助措施。
这也就使得老百姓思想越来越僵化,再加上又读不起书,没有见识,自然百姓们也就一代比一代好管。
翻开历史书,我们就可以看到历朝历代农民起义,那都是充满了斗智斗勇,
即便是元末那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起义军都知道占有一个稳固的地盘的重要性,
可是到了明末农民起义,这些人就只知道抢,到处抢,抢完了这里抢那里,成了流贼,没有任何的战略战术。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农民起义之初,只要大明官军一到,农民起义军必败的原因。
也就是李自成、张献忠他们命大,再加上有鞑子在外面帮忙,否则,就农民起义军那智慧,早就被剿灭了无数次。
从这一方面也可以反映出当时老百姓的民智未开,思想极其僵化。比之朱元璋打天下时要差了一大截。
“呵呵呵,,,”
李起呵呵笑了笑,摆摆手,对堵胤锡说道:“堵爱卿你多虑了。
民智一开,你将其视为毒蛇猛兽,而在朕心中,他却是最应该绽放的花朵。
当初鞑子兵不过十几万人,就把我们大明王朝逼到那样的地步。难道说这里面我们大明王朝没有错吗?
当然有,朕认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
如果百姓民智己开,将士不会只知打死仗,百姓面对鞑子屠刀时,不会全无主意,只知任其凌辱和斩杀。”
第七百八十二章 无怨无悔
李起这话说的掷地有声,有理有据,容不得人辩驳。
李起又道:“堂堂天朝上国,亿兆子民,拥兵百万,可是当年面对鞑子就那么一小撮人,愣是被他压着打,一压就是几十年。
若不是挣朕遇到你们这些贤才良将,最后把局势扳过来,你们能想象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吗?
我大明亡了很正常,自古以来就没有不灭的王朝。可如果让鞑子坐了天下,那是什么?
那不只是亡我大明,而是亡天下!
大开民智,朕知道以后的老百姓会越来越难管,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他们的思想会很活跃。
可是朕宁愿他们的思想活跃,做一个有思想,有血有肉的人,也不想让他们做一个没有思想,蠢笨如猪的行尸走肉。
到最后,也许朕的这个政策,使得百姓也许会在某一个时间对我大明王朝感到不满,他们会亲手将我大明王朝推翻。
但是这没有关系,只要他们有自己的思想,那就足够了。
因为那一定是大明王朝落后了,不行了,不能为老百姓做事了,他们才会如此。
他们会通过竞争选出新的朝廷来,这个朝廷必定是一个比大明王朝更进步的朝廷。
这就足够了。”
李起这话那真真切切是大公无私,一心为民,完全没有将自己,以及朱家这个家族的利益放在首位,而是把全天下百姓的福祉放在首位。
这样的胸襟和气度不得不令人动容。
堵胤锡刚开始之所以对大开民智有犹豫,无非也是站在君君臣臣的角度上为李起这个皇帝考虑,
其实他也希望老百姓可以拥有自己自由的思想,可以做一个有见识,懂进步的人。
现在堵胤锡被李起这样的胸怀和气度感染,这心里也是无比的激动。
堵胤锡道:“皇上,皇上您有如此心胸气度,无怪乎皇上能够力挽狂澜,挽救我大明天下。
臣生逢皇上,此生已无怨无悔亦无憾亦。”
说完,堵胤锡当即对李起郑重双膝跪地,下拜叩首,态度之恭敬,从未有过。
而一旁的顾炎武也是心下无比激动。
他一直就是倡导教书育人,还巴不得民智大开。
只是作为李起的臣子,站在君君臣臣的脚角度上,他又不好说这个事情。
而现在李起主动提出来了,并且明知道有可能会出现的局面,却依然义无反顾的要坚持下去。
顾炎武也是被李起这种心胸和气度所深深震撼。
顾炎武也是跟着郑重双膝下跪,叩首道:“皇上如此心胸,古往今来君王未曾有之,我大明有皇上在,百年无忧亦。
纵使有朝一日大明王朝被取而代之,华夏史书亦少不了对我大明王朝大书特书,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起微微一笑,俯下身来将二人一一扶起,
而后孝起郑重看着他们,感慨道:“朕知道你们也希望全天下的老百姓可以读书识字、有上进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但是身为一个臣子,这样的话又不好说。所以你们的难处朕都知道。
但是朕也希望你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那句老生常谈的话,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一家一姓之天下。
如果有朝一日天下人不需要我朱家王朝了,那么我朱家自会退出历史舞台。
所以你们不需要有任何顾虑,以后只要是能够为老百姓谋福祉的事,你们就可以大胆的提,没有任何关系。
朕都会悉心接受。”
说到这里啊,李起想了一下,而后又道:“唐时有唐玄宗,他年轻之时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可谓英明神武之主。
可年老之后却又变得迷恋女色,疏于朝政,昏庸无道,已至大唐急转直下,百姓苦难不堪回首。
有时候朕也会担心自己会是第二个唐玄宗。
所以朕希望你们二人可以时时监督朕,做朕的魏征,若是有朝一日朕真的变成了唐玄宗那般君王,朕希望你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唤醒朕。
若朕唤不醒,就想办法让人取代朕。”
李起的这番话,更加是让堵胤锡和顾炎武感动到无以复加。
这时候的他们声音都颤抖了。
要知道刚才李起的那一番话是什么意思?
那就是说只要以后李起真的变成了像唐玄宗那样,到了晚年昏庸无道,以致民不聊生。
那么他们就可以根据李起的这番话,发动一场合法的政(变,把李起取而代之,给废了。
他们并不是因为自己获得了这样的权力而激动,而是因为李起后这一番话,让他们看到了李起那一心为国为民的无上品德。
纵观历朝历代,从未有哪个皇帝,曾经如此对自己的臣子有这样的交待,
这即便是万古传颂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不及啊。
这时候,李起在他们心中、眼中,那无疑就是最伟大最光辉的形象,谁都比不了。
有道是君以国士待臣,臣当以国士报之。
堵胤锡和顾炎武两人郑重允诺。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真的有那一天,那么他们两个人一定会坚决自己对李起的承诺。
不过事后,他们也一定会选择自裁,了结性命,以此来回报李起对他们的信任。
李起见他们答应下来,仿佛也是了去了一桩心事。
李起满意的点了点头,“很好,上天待朕也不薄啊,武有李定国,岳来,戚正,郭云龙,黄廷儿人辅佐。
文又有你堵胤锡,顾炎武的相助,我大明虽是多灾多难,但仍然苍天不弃。
”
李起感慨地握住两人的手。
堵胤锡和顾炎武两人也是心中感慨万千,情不自禁,两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