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第3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希望大明与大清和平共处。并且大清还愿意以“弟”之名侍奉大明。”
“哦。”
李起哦了一声,“他又提了什么条件?”
“回皇上,他希望我们可以把鞑子皇帝,还有那数万的八旗家眷全部放回。
作为交换条件,他们愿意送上三百万两白银,并且可割让土地,只求双方罢战。”
“那朕上次提出的让他们以三十万汉人作交换,他们如何回话?”
“回皇上,他们并未同意,只答应以白银物土地作为交换条件。”
对于多尔衮情愿用银子和土地来赎买,也不愿意用在他眼里视为猪牛狗马的汉人来交换,李起也并不意外。
毕竟银子是死的,人是活的。
对于现在的清廷来说钱财之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口和资源。
没有了钱财,他们可以去抢,大明抢大到,还可以到朝鲜去抢,到草原去抢。
然而若是没有了人口,就不足以支撑他的力量,国力也将衰退。
并且再加上之前一系列的变故,清廷损失了极其众多的战斗力,这些战斗力都极其需要得到补充。
而补充的人选自然就是他治下的这些汉人了。
之所以汉人会成为现在鞑子的最佳补充人选,一来是因为自从努尔哈赤起兵后到现在,至今算算也有三四十年了,这已经是两代人的时间了。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面,许多汉人一出生就已经在接受鞑子的统治,不管这些人愿不愿意,他们都已经适应了鞑子的规矩。
甚至有的人还认为自己生在鞑子治下,长在鞑子治下,那鞑子理应是自己的主人,为主人卖命,为主人去死,那是应该的,那是他们最大的荣幸。
这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对关内依然不死心。
上一次入关,看到了关内的花花世界后,他们自然也梦想着可以再次回来。
而回来之后为了便于统治,他们自然也需要在汉人之中多挑选一些人补充到自己的大军之中,为以后征服汉人做准备。
不得不说他们还是贼心不死啊。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多尔衮对平时看作猪牛狗马的汉人,这时候也是舍不得放手了,情愿给李起送银子。
甚至若是能够谈判成功,他都不惜代价,送土地也可以。
“想得倒美,三百万两银子就想干这么大的事,把朕当穷鬼呢。”
李起对于多尔衮提出的用银子来赎买的提议丝毫不以为意,甚至嗤之以鼻。
“皇上,洪承畴今天早上还向臣恳请,希望可以早日面见皇上。不知皇上何时见他?”
“急什么,晾着呗。”
李起漫不经意的说了一句,而后便看了一番顾炎武整理出来的书。
看过后没什么事,便走出房间,去城头看看鞑子大军。
第六百九十二章 君臣论战
李起和顾炎武两人登上城头,跳目远望,见这远方的八旗大营人叫马嘶,纵然离着老远,却依然能够感受到其杀气腾腾的气势。
见此,李起不禁对顾炎武问道:“先生。依你看若是我军出关与鞑子野战,我军胜算如何?”
顾炎武想了想,回道:“回皇上,我军对鞑子数次大胜,对鞑子已毫无畏惧之心,再加之如今又有山海关关城做依托,城外野战,城上大炮配合战力倍增,
而且此次又是皇上御驾亲征,士气高昂,全军上下十数万将士人人皆敢拼死效命,真真可谓士气如虹,
如此,此次我军若出城与鞑子野战,当有七成胜算。”
战场上有一句话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任何一场战争都没有绝对的胜利把握,如果一场战争能够做到五五开,那么这是非常合算的概率,这己经值得拼死一战。
而现在顾炎武自信一旦开战。己方有七成胜算,若真如此,那么这场战争便足以让李起赌上身家性命,甚至大明的国运。
李起听了,只是微微笑了笑。“先生,你还是太过乐观了?”
“皇上,难道皇上认为臣的想法有些过于狂妄吗?是何处不妥,还请皇上指正。”
顾炎武态度真诚的向李起求教。
李起在他面前自然也不会藏着掖着,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这既能让顾炎武清楚大明自身实力,又可时刻提醒自己,让自己避免犯下低级错误。
“先生请看。这多尔衮挥军十万,领兵来攻。从目前态势而言,其必与李自成相互勾结,为的就是要利用李自成来敲诈我大明一笔。
然而我军却对其不屑一顾,甚至朕还在山海关城内大大方方地举行婚庆大典。
这极大地刺激了多尔衮,也极大地打击了他,可如此情形下,他依然没有开战,并且还主动提出议和,
如此,足可见其急切之心,并且毫无并无战斗之志。”
顾炎武听了,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李起又是接着说道:“可纵然如此。我军却依然没有到与其决战的时机。
先生只看到了过往几场战争我军对鞑子的大胜,杀的其丢盔卸甲,四散奔逃,甚至于还阵斩他们的亲王,武功赫赫。
可是先生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过往的战争大多都是我军取巧之故。
都是实行偷袭与埋伏,打了鞑子一个措手不及,用谋略战胜对方并无不可,然而过多的使用谋略,却也可体现自身的实力不足。
试问若是实力强悍,谋略不过是点缀而已,用不用都无所谓,古人云一力降十会,说的便是如此。
所以我军虽然在过往的战争中取得大胜,但是在硬碰硬的实力面前,我军依然不如鞑子。”
顾炎武这时候经过李起这一番提点,自然更加能够清晰的看到过往战争中大明军队的不足。
“皇上所言极是。”
李起微微一笑。“这只是其一,其二,我军在之前的战争中。对鞑子造成了巨大损失,其人员,物资,马屁,皆是损耗极大。
并且他们撤出关外,对其军心民望的打击也是巨大。
如此若是我军再与其开战,这时鞑子上下稍有头脑之人,都应该知道他们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有道是兔子急了还咬人。就战斗力而言,他们本就是这个时代一等一的,
若是再把他们的潜力逼出来,那他们必将超常发挥,到时候战斗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逆转,我军要想取胜可谓是难如登天。”
顾炎武茅塞顿开,诚心拜服道:“皇上字字珠玑,令微臣佩服之至。”
“先生过誉了,朕不过是在巨大的胜利面前没有迷失自己的眼睛。身为一军主帅,更身为一国之君。
朕的一句话,一个决定,不但可以决定和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也可以决定和改变大明朝的国运。
如此,重担在肩,朕时刻不敢迷失自己。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朕比先生要看的更加通透一点而已。
所以这无关乎能力,只在于自身所处的地位和境遇而已。
若是先生处在朕这个位置上,朕相信先生也能看得明白,甚至于比朕还要明白。”
“臣不敢,臣万死不敢。”
顾炎武见李起竟然打这样的比方,不由得是吓得浑身一哆嗦,赶紧对李起俯首跪拜,连称不敢。
不得不说此时李起身上的上位者气息是越发的逼人,令人敬畏非常。
再加之李起重开锦衣卫,对朝中武官员皆是一种巨大震慑,这让本就对李起心怀敬畏的顾炎武更加行事小心,生怕一旦惹来李起的猜忌,便招来杀身之祸。
不得不说顾炎武的这个想法可谓是古代臣中几乎比较普遍的。
臣都是读书人,他们在史书上见识到了太多血琳琳的例子,所以使得他们更加是行事小心谨慎。
相比武将那种粗枝大叶,他们住住谨小甚微,战战兢兢。
武将不同,武将大多读书少,性格狂野,心道口快,不喜欢弯弯绕绕,有什么说什么,想什么做什么。极少有武将会善于隐忍自己的情绪。
再加之武将又手掌兵权,刀把子在手,自然更引人注目。
所以在古代王朝臣被杀,比武将要少的多,这个现象不是没道理。
“呵呵呵,,,”
李起呵笑着把顾炎武扶了起来,甚至还亲手拂去顾炎武膝盖上的尘土。
“先生你这是做什么?你我之间既是君臣,也是知己好友。你没看到朕在私下里都以“先生”称呼你,这足可见朕对先生之诚意。
若是先生处处如履薄冰,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此一来,倒显得朕是那桀纣之君,昏庸无道,滥杀臣武将了。”
“不敢不敢,微臣不敢。”
这时候顾炎武经过李起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语,情绪也是自然缓解许多,好上不少。
李起对于顾炎武有这样的情绪也是无可奈何,没办法,古人身份地位已经决定了许多事情,这是无法更改的。
第六百九十三章 召见洪承畴
既然李起认为此时和鞑子出城野战胜利希望不大,那么自然顾炎武也是对李起接下来如何对待鞑子产生了巨大好奇。
“敢问皇上,既然我军此时不宜和鞑子决战,那么我军又当如何化解此次山海关危机呢?”
李起自信地说道:“简单,多尔衮想议和,想赎回鞑子的家眷,目的无非是想挽回自己已经在急速下跌的军心民望,给自已以喘息之机。
同时也可借议和时间,让其内部休养生息,恢复军力。
然而他休养生息,难道朕就不在休养生息吗?他在恢复军力,难道朕就不在恢复吗?
以我大明富有四海之天下广博,难道恢复起来还不比他快吗?
再则那数万鞑子家眷对我们而言毫无用处,把他们养在监牢,朕还不如养几万头牲畜,这样至少看着心里要舒坦,
若是用他们能够换回一些汉人同胞,朕何乐而不为。”
顾炎武听的心里感动,不过也对李起的要求感到有些低了。
“皇上,依微臣看,那些鞑子家眷身份不低,许多人甚至还是鞑子皇亲贵族,若是只换回一些人口,这是不是有些要价太少?
微臣认为我们可以再多要一些城池,像山海关外的锦州等城池,如今这些城池都已经被鞑子占去,我们何不趁此机会索要回来。”
李起听了,微微一笑,说道:“不用,这些城池已经被鞑子糟践,城内军民死伤惨重,城池防务想来也是破坏殆尽。
现在对我们而言,要想重建这些城池那也是一笔巨大的负担,若是短时间内不能恢复这些城池的防御能力,那么对我们而言有与没有,作用不大。
并且鞑子还巴不得我们要呢,这样我们就要在那些城池派出兵马,他们也许又要打算盘了。
以其让我们分兵驻守,增加负担,还不如让他们自己守着,消耗他们的力量。
只要等我大明国力恢复,到时朕领百万大军,以天崩地裂之势荡平鞑虏,这不过只是旦夕之间而已,如此结果,又岂是区区几座城池能够阻挡的了的。”
李起的一席话,自信蓬勃,透着无敌霸气,更让顾炎武佩服万分。
顾炎武心说在利益与功名面前,李起依然能够保持如此清醒的头脑,不急不躁,大明有如此君王,何愁不中兴。
既然计议定下,李起自然也是奔着目的去。
不过为了尽量掌握谈判的主动权,李起还是决定拖一拖洪承畴,急急他,到时候谈起来自然也是事半功倍。
于是在李起的特意拖延下,洪承畴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