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姐姐,你我姐妹之间有什么不可以说的。”
    “妹妹,你看这样行不行?不如妹妹你便改一个名字吧,这样一来,老百姓也不会知道,便也不会议论。
    便是有那知道妹妹真实身份的人,他们也不敢在私下里枉自胡说。”
    陈圆圆听了,心里先是一阵欢喜,不过很快便又一闪而过。
    “姐姐,改名换姓虽然可以骗过许多人,但是能骗得过自己吗?不过是掩耳盗铃而已。
    如若真是那样,只怕妹妹一辈子都要活在阴影当中了。”
    说完,陈圆圆强自振作精神,挤出一丝笑容。
    “姐姐,妹妹这一生也就这样了,妹妹也认命了。
    世间事不如意十之八九,并不是每一个心愿都能达成,也不是每一颗流星都能顺利地划过星空。
    就让这一份感情在妹妹心中永远埋葬吧。”
    寇白门听着陈圆圆的话,不由得也是感到一阵心酸。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第六百一十一章 彻夜长谈
    这边陈圆圆和寇白门两个女子正在伤感,那边皇宫里,李起和堵胤锡两人却也是彻夜长谈,
    为的便是如何向商人进行征税。
    你要说有什么事情最遭人恨,那估计就是收税了,因为在寻常人的眼里,他看不到征税实际上对他是有利的,
    如果没有税收,朝廷如何维持武力,供养大军?
    没有大军的守护,那么这太平的世道也将不复存在,世道都乱了,他也当然就赚不到钱了。
    所以征税是必须的,是利国利民的。
    但是普通人却看不到这一点,他们只认为自己赚了钱,可是朝廷却要活生生的在他们口袋里,把赚的钱抢去一部分,这让他们感觉没天理。
    所以自然的,征税也遭到许多人的记恨。
    可想而知,李起即将对商人征税,那所要面临的阻力也是相当大的。
    毕竟一直以来,明朝对商税就不重视,征收的非常低。
    特别是到了崇祯帝时期,那几乎便已经是全部撤销了,可以说就不存在。
    以至于商税占朝廷财政税收的比重,已经低到令人发指。
    而现在突然要将商税作为朝廷第一大税收来源对待,由此可见这变化之巨大,
    而商人作为这一税收的者,他们的心情可想而知。
    所以李起不得不未雨绸缪,即便现在即将要去四川,但是这件事情依然不能停下。
    “爱卿,依你之见,我们当把商税定在多少为合适?”
    堵胤锡在心中思量一会,而后道“皇上,其实征收商税这件事情微臣也一直在考虑,微臣以为当定在二十税一,方为最佳。”
    二十税一,也就是说商人做了二十个铜板的生意,朝廷就向他征收一个铜板的税。
    这样的税率不得不说是非常低的,这也符合古人治国的理念,那就是君不与民争利。
    所以一直以来在古代王朝,朝廷征税其实税收都不高。
    但是为什么老百姓普遍感觉税赋沉重如泰山,苦不堪言呢?
    其实这就是这年代通讯条件造成的恶果,要知道朝廷那一直以来都是要脸面的,所以对老百姓的压榨是有限的。
    可是这底层的官吏和土豪劣绅,他们确实无底线的,
    他们利用通信条件落后的漏洞,利用老百姓不能及时了解朝廷的政策法令,所以他们从中渔利,投机取巧。
    比如说明明朝廷只对一亩地征收一分银子。但是他们却说四分五分,甚至七分八分十分。
    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苛捐杂税,这些其实都不是朝廷征收的,是他们自己编造出来的,
    他们说这是朝廷开的,老百姓也无从求证,只能乖乖的认了。
    而朝廷对老百姓有什么优仁政,他们也往往是欺上瞒下,上面的仁政来了,他们便中饱私囊。对老百姓却说没有这回事,甚至提都不会提,
    老百姓自然更无从知晓。
    这种事情不说古代王朝,便是在后世,那也是有很多,后世尚且如此,更不要说现在这样的古代王朝了,那更是比比皆是。
    所以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要让老百姓对朝廷的政策法令有一个及时的了解。
    特别是现在李起宣布减免征收农税三年,徭役三年,这样的政策必须要到达每一个乡镇,每一个百姓的耳朵里。
    要不然,这样的政策到了地方一级便有可能被卡住,他们会照样的征收农税,然后把征收上来的钱财直接放进自己的口袋,
    朝廷不知道,老百姓也不知道,便宜的还是他们这些吸血鬼。
    有鉴于此,李起现在已经是在着手逐步的恢复锦衣卫制度,让锦衣卫去将这个政策传达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并且也时刻侦查地方上个县官衙役,看看他们对老百姓是否存在欺上瞒下。
    锦衣卫这个名字李起感到有一点黑暗,恐怖,所以开始本来想把锦衣卫这个名字改了。
    但是一想到锦衣卫已经成名已久,不论是对官,对民,都具有非常重大的震慑力,思前想后,李起感觉现在用锦衣卫的名号利大于弊。
    所以想想还是先保留吧,等以后天下太平了,再改名不迟。
    这边恢复锦衣卫,只要一恢复,就差不多可以解决欺上瞒下的问题,那边如何征收商税,便自然提上日程。
    “二十税一。”
    李起楠楠说了一句,不由得一阵苦笑,“爱卿,这个税收实在太低了,依朕看最少十税一。”
    十税一,也就是普通商人一天做十文铜钱的生意,变要交纳一文铜钱的税收,这个税负比堵胤锡的高一倍。
    这个比例其实也不高,但是在古人看来,却也是极高。
    “皇上,十税一,这是不是有点过高了,许多王朝对商税的征收都是三十税一,微臣的二十税一,已经够严厉了,
    若是再对他们压榨,只怕他们以此而放弃经营,朝廷更是收不到一分银子了。”
    “不会。”
    李起斩钉截铁地说道。“以前朝廷征收商税,三十税一,甚至到最后连着三十税一都不收,
    但往往因为官吏的盘剥,还有一些地痞无赖敲诈勒索,所以普通商户他们往往付出的钱财并不止这些,
    只是因为朝廷太过于不管事,不任事,这才是在他们身上收不到多少钱。
    如若朝廷可以保证官员不盘剥,地痞无赖不勒索,那么对于商人而言,对他们进行十税一,他们实际上并不需要多付出多少钱,甚至于还可能减少。
    所以我们只要落实政策,他们就不会由此而减低经商的积极性,反而因为得到了朝廷的保障,做买卖的热情更高。”
    李起这话如果换在商人的角度来讲,那就是将本该孝敬给贪官污吏和那些地痞无赖的钱,全部都改送给朝廷,
    这样一来,商人并没有增加负担,而朝廷却可以得到一大笔银子。
    当然,这只是苦了那些贪官污吏和流氓地痞,不过他们苦了,谁会有意见吗。
    他们本就不是什么好鸟,只要他们敢站出来搞事,李起不在乎送一送他们。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第六百一十二章 天马行空
    堵胤锡听了李起的分析,也是感觉有理,但是他又很快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皇上,商人为了利益,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朝廷对他们每日里的买卖多少,进行征税,可朝廷如何可以得到他们的准确数额呢。”
    李起眉头一皱,是啊,这倒是个问题,他们每一天的买卖如何判定,这必须要有一个所有人都认可的规则,无从辩驳的规则。
    若是没有,那便给了商人偷空子的机会,也给了贪官污吏上下其手的机会。
    “若是有一张经营票据可以记载他们每一天的买卖数额就好了,这样一来,只要对着票据征税就可以了,只是这样还是难免商人们会少写少记。”
    堵胤锡想到了记账的方法,但是朝廷不可能给每一个大小商户都派一个账房先生去记账。
    让商人自己记,只怕他们为了少缴税,做一千文钱的买卖,也只记个七文八文的,最后成了表面文章,毫无用处。
    堵胤锡自我否定了,但是却也给李起提了一个醒,让李起想到了后世一个伟大的发明,那就是后世的发票。
    “爱卿,我们可以让朝廷设计一个卖卖凭证,姑且先称这凭证为“发票”吧,这个发票可以很好的解决商人少记漏记的问题。”
    堵胤锡一听就两眼放光,“哦,敢问皇上所言之“发票”是何物,如何使用。”
    “这个说来也简单,便是我们朝廷先印制发票,一式三份,一份是交予买家的,一份是交予商户的,一份是交予朝廷的。
    这发票先存放于商户处,上面也没有数额,当商户交易了多少钱物,便可在发票数额上填写。
    待到征收税赋的时候到了,便对着这发票数额征税即可。”
    “但是这如何解决商户少写数额,甚至不写数额,须知钱货两清,买家一走,商户说没做这笔买卖,我们也是无从印证。”
    “好办,我们只需要对发票赋予特殊权利便是。”
    “何种特殊权利。”堵胤锡越来越是来了兴趣。
    李起微微一笑,道:“这权利便是追责,买家都希望自己花钱买到的东西都是好东西,但是一旦出现了问题,没有凭证,卖家不承认,买家也是无法。
    但若是买家在购买时向商户索要了发票,以此为交易凭证,便可凭着发票向卖家讨要说法,朝廷给予买家合理支持。
    这样一来,买家为了保证自己以后的货物不出问题,自然会向商户索要发票,反正这发票是对商户征税,又不向他们征税,他们为何不要。
    而商家若是不给予发票,便是违反朝廷法度,朝廷可给予严惩,试问商家又怎敢不给。”
    “妙妙妙,,,”
    堵胤锡听罢,连声赞叹,“皇上此法真真是妙不可言,以买家制衡卖家,而无需朝廷监管,便可使得商户如实记下买卖数额,真真是大善啊。”
    听了堵胤锡的夸赞,李起也是得意,又道:“而且为了提高买家索要发票的热情,可以在发票上记载一串数目,朝廷定期对已索要的发票进行赏赐,
    赏赐依据便是那发票上面的一串数字,只要数字对了,便可得到一笔不小的钱财为奖励。
    虽然此种赏赐幸运之人极少,但胜在都是白送的机会,试问买家会不热切参与吗。
    他们为了参与,便要向商户索要发票,这样一来,商家又不能不给,于是买卖双方发生的交易,都将被落实在每一张发票上。
    朝廷岂不是可以对商户从容征税了。”
    “大善,大善。”
    堵胤锡激动不已,道:“皇上此言甚是绝妙,臣以为我们不但可以对拥有发票之人进行幸运赏赐,还可对买卖双方不写发票,以瞒报买卖的奸诈进行检举,施以严惩,
    比如若是买家向官府检举商户不给发票,官府便可在对商户进行惩处的同时,给予买家一定的赏赐,以资鼓励。
    如此,商户为防止买家检举,只怕他自己还求着买家拿好发票呢。”
    “不错,爱卿之言甚是有理,朕都一时没往这处想。”
    堵胤锡得到李起的夸赞,又道:“皇上,发票既然成为了朝廷征收商税的唯一凭证,为防止商户用假发票欺瞒买家,朝廷在制造发票之时当如银票一般,设制防伪暗号。”
    这年代银票也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