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起点了点头,示意让刘桃树带着几个人先进去看看。
    刘桃树进去后,里面立即是传来一阵打斗声,不过很快便也是恢复平静。
    不多时,刘桃树便是押着一个女人出来了,这女人不是刑氏又是谁。
    刑氏一出来,见那文士正得意洋洋的站在李起身边,不由得心中恼火,对他怒道:
    “杨宝生,没想到是你出卖了我,你对得起我吗?你对得起将军吗?如果不是将军,你早就被土匪杀了。”
    原来这杨宝生曾经路遇土匪,险些丢了性命,不过好在被经过的高杰救下。
    高杰见他还是一个文人,虽然只是一个秀才,但也对他分外客气,将他留在身边,时不时的问询一番。
    不敢说是高杰手下的第一谋士,但也颇为重用。
    现在却是不想这杨宝生竟然出卖了他。
    杨宝生面对刑氏的指责,丝毫不以为意。
    “高夫人,古人云识时务者为俊杰,又有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之语。
    高将军,还有你高夫人,你们看不清形势,胆大妄为,竟然敢和殿下作对,此乃自取灭亡,怪不得别人,更怪不得学生。”
    张宝生说这话的时候一脸的坦然,丝毫没有半分内疚,可见此人心理素质还是颇为冷硬地。
    这样的人自然也不可能受到谁的待见,所以一边的顾炎武刘桃树等人,都是没拿正眼瞧他。
    这也不奇怪,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是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刑氏见杨宝生一脸厚脸皮,知道自己多说也是无益,而后便是将目光注视到了李起的身上。
    见李起年少有为,身姿挺拔,身上那上位者的气息分外浓烈,
    刑氏不由得也是心中暗暗称奇,心说早知殿下如此这般英明神武,自己又如何会螳臂挡车?

第五百五十七章 时机成熟
    “贱妇拜见定王殿下,定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刑氏恭敬无比的对李起叩头跪拜。
    “抬起头来。”
    李起出于好奇之心,很想看一看这个在历史上颇具名声的女人。
    这个女人李起当然是知道的,最开始她本是李自成的女人,后来和高杰勾搭上,
    于是干柴烈火,做过之后又害怕,生怕李自成知道,到时候难逃一死。
    就这样,刑氏跟着高杰偷偷离开了李闯,投奔到了贺人龙的麾下。
    人常言大历史都是由小历史和小人物组合出来的。
    这高杰好歹也是一方猛将,在战场上那也是彪悍。
    没想到和刑氏勾搭上后,却是背叛了李自成。
    这一个小的因素,和其他名不见经传的小因素一起,可能会聚合成为一条小溪,一条大河,最后使的李自成大败。
    所以说这个女人也是个改变了历史的女人,这也不为过。
    刑氏迎面看着李起的目光。
    不过当她接触到李起那凌厉的目光时,却又本能的将目光移开,看向他处,
    脸上也是慢慢的红了,也不知道是激动的,还是羞涩的。
    想来应该是激动吧,毕竟她也不是什么少女了,哪里还会有少女般的羞涩。
    李起看了几眼刑氏。
    见这女人虽然也谈不上什么国色天香,但那骨子里却是透着一股妩媚之情。
    非怪李自成和高杰两个战场上的猛将人物,也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刑氏,你违抗本藩的命令,举兵作乱,你可知罪?”
    “贱妇知罪,还请殿下宽恕。”
    “好,你既以知罪,那本藩便将依我大明律法,对你施以刑罚。”
    刑氏一听李起不杀她,甚是欢喜。
    哪知李起又道:“你也不用高兴,以你之罪,今日之战皆因你为一己之私,兴兵作乱而起,所以你必然一死,此绝无异议。”
    说完,李起也不愿意在她身上耽搁太多的时间,于是挥挥手,命人将她带下去。
    刑氏见李起说话如此直白,虽然心中也害怕,但也有了底。
    自知难逃一死,刑氏最后央求道:“贱妇罪有应得,死不足惜,但希望殿下念贱妇一介女流,答应贱妇最后一个请求。”
    “说吧。”
    “求殿下许贱妇再见我家夫君最后一面,如此,贱妇感恩不尽,便是到了地府,也必向地府阎罗讲述殿下恩德,为殿下祈求延年益寿。”
    李起微微一愣。
    “还没看出来,你刑氏还是一个情种啊。”
    李起话说到一半,却也是没有说下去。
    老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骂人也不揭短。
    若是大庭广众之下说一个女人抛弃了自己的丈夫,现在和情夫郎情妾意。
    这样的话不单是让刑氏下不来台,自己也是自降身份,没了体面。
    所以李起也没有多说,答应了。
    “本藩便如你所请,将你和高杰一同关押,也算是本藩念在高杰自投靠朝廷后,好歹也为我大明朝廷打了几场仗,算是给你们的恩德吧。”
    “多谢殿下开恩。”
    刑氏心满意足地被带了下去。
    刑氏走后,那文士便也凑到李起面前,说道:“殿下英明神武,他日必是我大名中兴之主,
    学生仰慕殿下久亦,愿投身殿下帐下,为殿下征讨贼寇,平定四方,略尽绵薄之力。”
    李起听了心中一阵冷笑,就你这德性,谁敢用你啊。
    有道是忠臣不事二主,这主动卖主求荣的人,试问自古以来又有几个人敢用?
    再说了,你又不是什么大才,何必去冒这个险。
    “今天你为本藩抓拿刑氏,立了一功,本藩自是心中有数。”
    文士听了,心中暗喜,心说这事情算是成了,以后跟在你身边出谋划策。
    就算不能出谋划策,拍拍马屁总是有机会的,若是运气好,等你登基称帝了,自己还能混个从龙功臣当当。
    但谁想这时候李起话锋一转,又道:“但是说到底你也是高杰的手下文士,虽不指望你为高杰殉命。
    可有道是受人之禄,忠人之事,你一没被抓,二没受罚,三没受降,一上来就不念旧主,可谓是拔刀向,此种行为本藩实在不敢恭维。
    所以念你既有功,且有过,便功过相抵,对你不奖不罚,你自去,好自为之吧。”
    李起这话让文士心情瞬间跌入谷底,与此同时,一张老脸也是羞得通红。
    不敢多说,也没脸久呆在这里,那文士便是匆匆掩面离去。
    看着文士离去的身影,李起心中也是颇为感慨,
    像这样的人在李自成身边估计应该很多吧。
    历史上许多人见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后,似乎有席卷天下,改朝换代的势头,便纷纷投靠他。
    这样的投,机分子最是让李起看不起,如果自己身边有这样的人,李起估计一天都睡不着。
    就在李起感慨之时,顾炎武对李起说道:“殿下,如今这边战事己了,是否要乘胜而出,前去和那李闯一战?”
    顾炎武信心满满,今天这一战极大地提振了他对大明朝廷的信心。
    在这样的军事实力面前,对付李自成绰绰有余,他相信只要这时候李起带领大军前去和黄得功汇合。
    那么又取得一场大胜,几乎可以说是探囊取物一般。
    谁想李起却是否决了他的提议。
    “不,先生,现在我们最紧要的事情不是去对付李自成,也不是去对付张献忠。
    而是要回北《》京,本番要在北《》京登基称帝。”
    如今江北四镇黄得功已经归附,高杰和刘泽清的数十万部众也已经收归朝廷所有。
    只有刘良佐还未收拾,但以如今的形势,他也是看得清楚,乖乖上缴兵权是迟早的事。
    若不识相,便也只能落得一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如此这般形势之下,可说江北四镇这个隐患已被彻底解决,大明朝廷在这方面也已经做到了兵权收归一统。
    这时候,李起也已经完成了目标,所以说李起登基称帝时机已经成熟。
    试问此时不登基称帝,更待何时?

第五百五十八章 人心
    而且不单是因为现在江北四镇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
    放眼看去,自从弘光皇帝被朱常淓阮大铖等人害死后,皇位就一直空虚。
    有道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
    特别是在现在这天下大乱的时候,更加显得尤为重要。
    这便是封建王朝的特征,有皇帝在,人才有主心骨。
    所以当务之急,李起当然是要选择登基称帝,以一个全新而又威严无比的身份来主宰天下,重整大明河山。
    只有这样才能显得更加具有天然的合法性、正当性,人心才能更加敬服。
    故而身边的顾炎武,戚正等人一听李起选择这时候要回北~京登基称帝,不由的也是心中狂喜。
    这也是他们一直期盼的是,能够亲身伴随一个人登上皇帝宝座,这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情。
    虽然这时候李自成、张献忠,还有那关外的鞑子都在,李起现在没有去对付他们。
    但是其实李起登基称帝,这却也在无形之中加速了他们的灭亡,这一点人人都是心中有数。
    此时此刻,他们对大明朝廷,对李起都拥有着无比的信心,认为李起收拾他们,那也只是迟早的事情。
    弘光二年五月初三,李起先到凤阳,拜祭了凤阳皇陵。
    在凤阳皇陵,李起失声痛哭。
    “朱明皇室列祖列宗在上,太祖爷爷在上,不孝子孙朱慈炯来看你们了。
    当年太祖爷爷您离去之时,留下的是一个富饶强盛的大明王朝,
    可现在大明王朝家国破碎,百姓民生凋零,苦不堪言,死难者数不胜数,尸横遍野,流血如海水。
    此皆乃父皇当政期间施行苛政,增加税赋,盘剥百姓,以致人民遁哭,百姓几无活路,纷纷揭竿而起。
    此乃父皇一人之罪过。
    而如今父皇已于煤山自缢,他已经用一死来向天下人谢罪,来向祖宗神灵谢罪,还请太祖爷爷,还有朱明皇室列祖列宗饶恕他的罪过。
    现在不孝子孙朱慈炯即将君临大宝,登基称帝,担负起大明江山的重任。
    当年父皇犯下的过错,给百姓造成的苦难,不孝子孙朱慈炯都将代父皇偿还。
    天下顿苦,民生凋零,不孝子孙朱慈炯必将结束这一切,还我大明太平盛世。”
    李起当着南~京文武百官的面,在朱元璋墓前痛哭流涕,陈述崇祯帝的罪过。
    这话说的话不可谓不重,甚至于完全将如今这样的局势,全部归结到崇祯帝一个人的身上。
    这可以说是非常严厉的批评和指责了。
    虽然说今天大明有这样的局面,崇祯帝负有很大的责任。
    毕竟他当皇帝也当了十七年,而且也不是历史上的儿皇帝,更加不是傀儡皇帝。
    你说他没有时间去改变,没有能力去改变,那也真的是说不过去。
    但是要说完全是他一个人的责任,这也是有失偏颇的。
    毕竟天灾人祸摆在这里外,内忧外困摆在这里,大明王朝从上至下烂成这样的局面摆在这里,
    说崇祯帝负有完全的责任,这也是不正确的。
    可是这无所谓,天下老百姓不懂那么多,他们只需要知道有一个人,需要为今天的苦难负责就行。
    而同时又知道有一个人将会勇于承担这个责任,这就够了。
    所以李起这话传开后,天下百姓并未对大明皇室失去信心,反而燃起一丝希望。
    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不管怎样,他都比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