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将军,你能够主动请愿,本藩非常高兴,事不宜迟,黄将军现在就动身出发吧。”
    黄得功见李起对他的请求几乎都没有怎样考虑,就答应了,心中也是激动,对李起又更加是尊敬几分。
    感动之余,黄得功还是对李起问道:“不知殿下派何人为监军?”
    自古以来武将打仗,朝廷为了制衡武将,以免武将失去控制,都会在他身边派一个监军。
    你可不要小看这监,在大多数时候领兵打仗的将军都得听这监军的,监军说东,领兵将军不敢说西。
    没办法,谁叫监军是皇上亲自指认的呢,只要他在皇上面前说一句坏话,那么领军将军即便打了胜仗,那也会被安上一个图谋不轨的帽子,
    到时候,那就要落的一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所以这时候黄得功对监军的是谁,也是非常的好奇。
    如果有可能,他希望这个监军是堵胤锡,黄得功希望这一次还能和堵胤锡并肩作战。
    毕竟前翻他就和堵胤锡合作,一起把吴三桂给收拾了,所以他对堵胤锡的能力还是非常认同。
    至于顾炎武,虽然说他在学问和见识上也是不差,但是在领兵打仗这方面确实没有堵胤锡有魄力。
    李起一听黄得功问监军的人选,微微一笑,只是回道:“对于黄将军,本番是绝对信任的,所以这一次黄将军领兵征战就不派监军了,黄将军一言而决就是。”
    对于不派监军,李起也有自己的考虑,毕竟监军也是制衡领兵大将权利的一种手段,是对自己有利的。
    但李起依然在这一次选择充分相信黄得功,一来是黄得功的人品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所以李起自然也是放心派他一个人领兵出征。
    二来李起也是想向天下人表明自己的胸怀大度,让人看到只要真心投到自己帐下来,那么自己也将对他绝对的信任。
    这一点,在如今的当下非常重要。
    要知道江北四镇这四大军头,高杰被下狱,刘泽清被杀,刘良佐现在也是被软禁在南《》京。
    他们三人如此下场,试问天下人又会如何看待呢?
    虽然说明面上可能不会说什么,但是在背地里,在心里,人们一定会是指着李起的鼻子骂李起为夺军权,不择手段。
    所以现在李起也正是要借黄得功向天下人表明一个态度,那就是他们三人落的这样的下场,完全是自己咎由自取,和我没有任何关系。
    只要真心真意,相信朝廷,忠于朝廷,那么他的人生安全,兵马富贵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黄得功就是例子。
    黄得功见李起竟然连监军都不派,全心全意的相信自己,心中大为感动,当下跪地道:“多谢殿下,以后黄得功这两百斤卖给殿下了。”
    真是脑子一根筋,耿直,心是简单,这么容易就被人感动了,就把自己给卖了。
    不得不说这年头的人还是忠义的多,虽然说猪油蒙了心的也有,但那毕竟是少数。
    就像黄得功,现在都是一镇总兵,手里都有十几万兵马,但是依然改不了他那忠直的本性。
    就在黄得功接受命令,正要启程动身之时,顾炎武却是走了出来,对李起说道:“殿下,两线作战乃是兵家大忌,现在我军和高杰大军对峙,李自成又横插一脚,若是我军将兵力过于分散,则不利于作战,学生以为,,,”
    说到这里,顾炎武便又是顿了一下,然后颇为有些犹豫,但他还是说道:
    “学生与李成栋,还有那刑氏会过几次面,他们虽然在心中并不十分认同殿下和朝廷,并且还多有戒心,
    但是要说不顾高杰安危,即刻举兵造反,倒还不至于,故学生以为不如我们可以对高杰所部暂时进行安抚,而后全心全意对付李自成,如此,当有更大把握。”
    不得不说顾炎武的这个想法是比较老成持重的,不过李起显然并不赞成。
    李起微微一笑,对顾炎武说道:“先生,你小心谨慎这是好事,但是什么事情也得看什么环境。
    现在这样的乱世纷杂,别说两线作战,便是三线四线,五线六线,那也是再正常不过,所以这个并不需要过多考虑。
    只要目前自身情况允许两线作战,那便不需要过多的去考虑他的后果。
    需知在这样的乱世,什么都在变,人心在变,局势在变,所有的一切时时刻刻都在变。
    如果太过于谨慎,保守,反而会错失时机,我们只有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才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对于李起这样大胆的战略,顾炎武虽然一时也并不赞同,但是他也并没有说什么,毕竟在军事上这是顾炎武的短板。
    但恰恰在这方面却是李起的长处,到目前为止李起的每一场战争都是以胜利告终,可谓无往而不利。
    既然李起能够有这样的自信,那自然也只有李起自信的原因之所在。
    以自己的短板去争辩别人的长处,这是一件极其不理智的事情,也是一件徒劳的事情。
    所以顾炎武自然也是没有再多说什么。
    “殿下,那事不宜迟,末将便先行告辞了。”
    “将军稍等。”
    李起从腰间抽出一把剑,对他说道:“黄将军,离别匆忙,本藩没什么送给你,这把剑乃我皇室御用之物,现在本藩便将此宝剑送予将军,希望他可以助将军征战沙场,建功立业。”

第五百五十二章 这没道理啊
    黄得功见李起竟然赏赐他随身携带的皇家御用配剑,不由得是大为震惊。
    震惊过后,黄得功跪在地上叩头不止,“末将多谢殿下,末将多谢殿下。”
    这时候,那黄得功说话都有一点结巴了,可见这时候他是激动成了什么样子。
    自古以来,老百姓对皇家之物都有一种分外的崇拜之情,皇上用过的东西穿过的东西摸过的东西,那无不是被赋予的神秘色彩,更不要说钦赐的一把宝剑了。
    这宝剑在老百姓眼中那就是上方宝剑啊,很多戏文里甚至说这尚方宝剑可上斩昏君,斩下谗臣,那可是威风的很。
    不过这也就是看着威风而已,真要说这剑有什么很大的权力,那却是扯淡。
    别说斩昏君了,就是斩一个官员都很难。
    就比如说七八品六七品的官员那杀一个也还可以的,毕竟能够得到尚方宝剑的人,那他本身官位就很大,
    再加上又能得到皇帝的信任,这样的小官杀了也就杀了,皇上也不会太过计较。
    但要是到了四品三品那样的大官,那就不行,那就必须要经过朝廷的审议。
    四品三品尚且如此,那二品一品就更不要说了,在他们这样的大佬面前,这所谓的尚方宝剑也不过是个笑话而已。
    不过纵然尚方宝剑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厉害,但是他的象征意义却是非凡,这象征着皇帝对一个人的信任。
    就比如说现在的李起能够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赐予黄得功一把宝剑,这就说明李起对黄得功是足以信任的
    这也足够安黄得功的心,让他可以一心一意的去打仗,不要再去想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
    黄得功感动非常,李起也是很满意。
    把黄得功送走后,李传便传下命令,命令手下士兵严阵以待,只等三天后对高杰所部发起攻击。
    现在虽然说时间比较紧急,李自成那边随时都有可能失去控制,但是李起还并不打算违背自己的诺言,说等他三天,李起就等他三天。
    有道是男子汉大丈夫,言出必行,行必果,更不要说现在的李起那还是未来的大明皇上,那更加是言出法随一般的存在。
    若是刚刚说了三天之后才开战,现在就推翻,那损失的是自己的威信。
    时间过得飞快,日落黄昏,很快夜幕便是降临。
    一直在时刻期盼李起大军动向的刑氏,还有李成栋,他们见李起大军久久的都是没有动静,心里不由得是产生了疑惑。
    “李将军,这定王殿下为何按兵不动?李自成声势浩大,定王殿下不可能没有得到消息,这却是为何啊。”
    刑氏一脸担忧模样。
    一边的李成栋比刑氏也好不了多少,意料中李起大军伐拔营而走的场面并没有出现,
    相反,李起大军反而是踏踏实实的在那里扎营,仿佛是要打一场持久战一般。
    这样的做派也是让李成栋感到一阵疑惑,心中也是涌起一阵恐惧之情。
    “难道说定王殿下就不把那李自成当回事吗?这不合道理啊,好歹李自成那也是成名已久的人物,而且又是逼死崇祯帝的元凶,他出来闹事,定王殿下不可能袖手旁观,更不可能等闲视之啊。”
    这一点,不得不说让李成栋感到极其的困惑。
    李起大军越是看不出要走的迹象,这就越是令李成栋感到匪夷所思。
    李成栋一边说着,心里的疑惑之情更加凝重。
    “难道说定王殿下是怕他行走匆忙,担心我们会在后面领军追击?所以这才做出一副安营扎寨的模样,实际上是障眼法,为的就是在深夜时分突然悄悄溜走?”
    李成栋想到了一种可能。
    不过当他把这种可能说出来的时候,那话语中底气不足的神情却是一听便知。
    刑氏听了也是下意识地说道:“也许是吧,要不然就说不通道理了,毕竟我军也有十几万人马,而定王殿下也不过两万余人,真要打起来,不可能一时之间就能结束。
    若是这时候再被李自成偷得时机,趁势坐大,那天下局势就要大变样了,定王殿下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
    不得不说,人是一个非常奇妙的生物,有些事情明明知道他发生的几率极低极低,但是他们也选择去相信。
    就比如说这时候的李成栋和刑氏,就是选择相信自己这样一个荒谬的判断。
    没办法,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只有这样的一个解释是最符合他们利益的,也是他们最希望的,他们自然也是会在心里下意识地排除其他的可能,而选择相信这一点。
    “传令,时刻注意定王大军动向,一有异动,随时来报。”
    传下命令,手下一众夜不收自然是奉命前去负责监视。
    这一夜李成栋没有睡下,可以说他连眼都没有合一下。一回到自己的府邸,他就一直是坐立不安,在房中不停的来回渡步。
    时刻都在紧张的等待消息。
    但是这消息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几次三番的催人前去探听,但回报过来的信息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李起的大军依然在那里按兵不动,没有悄悄撤离的迹象。
    最后李成栋实在是忍不住了,披挂上阵,又来到了城头亲自前来查看。
    查看的结果也正如手下汇报的那样,确实李起没有走,他的大军也没有走。
    不但没走,似乎他们心情还不错,竟然是搞起了篝火晚会,在那里唱着歌谣,烤着火把,喝着酒,似乎是在这里游玩打猎一般,哪里有半分战场的严肃模样。
    而与李起大军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高杰大军士兵。
    别看高杰大军有十几万人,但是这时候面对着李起两万人,他们却依然是感到压力陡增
    李起那边表现的越欢腾,越不在乎,高杰这边的士兵便是越感到恐惧。
    这就是军事上的士气对比,这一点往往非常关键,因为打仗总要有一个理由。
    高杰这边没有名分在手,这心里就是没底。

第五百五十三章 听天由命
    你可不要小看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