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错,如今我大明虽然收复京城,但是鞑奴依然在关外坐大,而那李张逆贼依然逍遥法外,无法无天,
    这般时刻,正是殿下大显身手之机,只要殿下登基称帝,天下便任由殿下驰骋,还请殿允诺则个。”
    “是极是极,定王殿下武功盖世,仁义无双,正是新君不二之人选,还请殿下万勿推辞。”
    三人说完便是齐齐站起身来,向李起郑重跪拜叩首,
    “还请殿下勇担重任,肩负社稷。”
    “三位长者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李起吓了一跳,赶紧是将他们三人扶起。
    将他们扶起后,李起一脸难色,说道:“三位长者的话,本藩又如何不知,然本藩年少力薄,如何能担当如此天下重任。”
    “殿下多虑了,以殿下两撅名王在前,收复京师在后。如此这般武功赫赫,试问天下间又有何人办到?
    再则殿下乃烈皇三皇子,身份地位之显赫无人可比,军功卓著又是无人可出其右,试问殿下不当大任,何人又能当得?”
    “不错不错,殿下虽然年纪不大,但这年岁比之历史上许多的儿皇帝,己是好了不知千百倍。
    而且殿下勇敢果决,杀伐自决,手中又有百战精兵,无敌天下,如此这般,如何当不得大位?”
    “是极是极,殿下您手中猛将如雨,谋士如云,那真是人才济济,再加之天下归心,军民无不盼望殿下勇登大宝,
    试问除殿下外,天下还能找出第二个与殿下相当之人吗?绝老夫断言绝无可能!”
    三个老者说的言之凿凿,这皇位李起不当不行。

第五百一十四章 舍我其谁
    李起见这三位老者说的如此这般郑重,心下也是了然。
    不过他仍然是坚持不受,道:“三位老者一番苦心,本藩又如何不知。
    本藩也知我大明历经天灾人祸,可谓是风雨飘摇,然而这千斤重担,非常人所能肩负。
    本番虽已显露些许锋芒,但仍不足以担此大任,所以未免江山再度倾覆,本藩实不敢受。”
    说完,李起便是对三位老者躬身下拜,道:“让三位老者失望了,本藩心下愧然,还请见谅。”
    说完,李起便是离开了。
    李起这般态度,着实让三位老者暗自吃惊,他们都是没有想到李起会推辞。
    要知道这可是皇位啊,多少人梦寐以求还得不到,现在就这样摆在他的面前,他却是无动于衷,
    这得多大的定力和胸怀,才能做到这一点。
    不过,若是李起不做这个皇帝,那么他们实在也想不出还有谁更适合做。
    “呵呵呵,,,”
    过了半响,那白发老者吴选材,忍不住便是抚须,呵呵笑了起来。
    “吴老哥为何发笑?”
    “是啊,定王殿下推辞不受,这叫我等如何是好,外面还有几万人在等着回信呢。”
    另两位老者都是一脸不解,吴选材却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得意自鸣的说道:
    “你们不用担心,此事已然成了七八分。”
    这话更是引得那两人疑惑,“吴老哥,你这话如何说?定王殿下看刚才那模样,那确实是分外坚决,为何你却说成了七八分,这里面有何讲究?”
    “难道你们不知道,自古以来,帝王在登基之前,皆有三辞不受的传统吗?”
    吴选材这话一出,他们才是恍然大悟。
    确实,自古以来不无论是开基创业的帝王,还是继位之君,他们为了显示自己的谦虚和大度,还有那淡泊名利的胸怀,
    面对一众臣子的劝进,他们往往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辞不受。
    直到臣子们第三次来劝进,推脱之后,己无法再推,他们这才会勉为其难的接受,去当皇帝。
    这样的做法,毫无疑问是虚情假意。
    毕竟能够对皇帝宝座视而不见的人实在是太少。
    如果他真的有这样的胸怀,又何必去参与当逐鹿天下,皇子夺嫡的争斗当中。
    但是世事往往就是这样,不论是真心实意,还是虚情假意,一旦长而久之的做戏做下来,便已成为一种传统。
    如果你不按照这种传统去做,那便会被世人视为名不正,言不顺。
    李起其实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这才是推辞了。
    否则,以李起的性格,哪里还会去顾及这些。
    没办法,别看有些传统看起来实在是令人感到费解,但是这里面也有它的力量在,李起也是不得不顾虑。
    须知自从朱由松当了皇帝后,这皇位已经是从崇祯帝这一脉转移出去了。
    理论上来讲,所有皇明宗室都有参与角逐的机会,而李起也不过只是众多皇族成员中的一个罢了。
    若是李起表现的太过霸道,将传统视之如无物,那难免给天下军民百姓留下一个离经叛道的印象,这对以后的施政很不利。
    “吴老哥,那既然要三辞而不受,今天来算是第一次,那第二次我们又约定何日再登门?”
    吴选材想了想,道:“不如便在三日后吧,这三日时间我们也好好准备一下,别只有我们几个糟老头子来,再拉上一些皇亲国戚,高官显贵,让他们也一起把场面撑起来。”
    “啊?把他们也叫过来,他们那样的身份我们叫得动吗?这事情不得是他们牵头吗?”
    “呵呵呵,,,”
    吴选材极是得意,笑了笑,“往常当然是他们牵头,但谁料今天我们机缘巧合拔得了这个先机,所以他们自然也只能是跟在我们后面转了。”
    “那他们能来吗?”
    “这样的事情他们能不来吗?他们舍得不来吗?你就是拿扫把赶他们,他们都赶不走。”
    两人都是觉得有理,不由得也是对这个吴选材更加佩服三分,心说这大上几岁的人终究是大几岁,这见识就是不一样。
    却说李起回到房间,这时候那刘桃树便忍不住了,对他问道:“殿下,你就不担心他们这些人把你的话当真,真的就不拥护你了?”
    李起微微一笑,难得的兴致高涨,竟然是提起了毛笔,开始书写起来。
    一边书写,一边说道:“刘叔,这是官场上的事情,你不懂,在官场,虽然也充斥着讹虞我诈,勾心斗角,
    但是说到底,不过是实力使然,斗也只是和实力相近的人斗,实力太过庞大,谁又敢去斗?
    想当年严嵩,张居正,他们在位之时无不是权倾朝野,只手遮天,难道文武百官就没人看他不顺眼吗?就没有人想去斗他吗?
    可是你看看有几个人敢站出来?站出来的人又是什么下场?
    说到底还是要实力!”
    李起一边书写,一边沾墨,“以如今我的军功和威望,试问这天下朱明皇族百万,又有何人能与我相提并论?
    如此这般显而易见的道理,试问天下又有何人看不明白?
    那在这样的现实下,你认为我推辞他们一两次,三五次,他们会去改而支持别人吗?”
    刘桃树这才是恍然大悟,“还是殿下看得通透。”
    “不是我看的通透,是我站在这个位置上,如今已看不到敌人。”
    李起说完,笔下八个斗大的字便已跃然纸上,只见上面赫然写着“神州宝器,舍我其谁。”
    此时的李起,一股无比豪迈之情便是喷勃而出,一边的刘桃树,魏千章,魏万章等人也是深受感染,不由得也是豪情万丈,仿佛已经看到李起君临天下的时刻。
    再说吴选材他们三位老者,一出定王府,便已是被一众百姓围着询问。
    “怎么样怎么样?殿下怎么说?他答应当皇帝了吗?”
    “是啊是啊,吴爷爷,殿下答应当皇帝了吗?我们会不会跟着有赏赐啊?”

第五百一十五章 煌煌大明万年青
    “瞧你这话说的,难道没有赏赐,我们就不拥护定王当皇帝了吗?你这小子说话可忒没良心。”
    “不不不,我可不是这意思,我就是说着玩的,老哥你别当真。”
    一众百姓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
    最后还是吴选材压压手,众人这才是安静下来。
    “你们别吵了,像殿下这般的人物,当皇帝那自是一定的,不过这当皇帝毕竟也是天大的事,那也不是见一次面就能决定的,
    小老儿与几位兄伯说好了,三日后小老儿再来登门拜访,到时候咱们再请一次愿。”
    “好好好,有吴爷爷您这句话,我们就放心。”
    而后百姓们自然也是一一散去。
    而吴选材他们三个,还有其余那十几二十个老人家却都是没有回去。
    他们在家族小辈的陪同下,前往拜访南京京城各个高门大户,勋贵府第。
    意思自然也是不言自明,就是让他们也加入到劝进李起的行列当中。
    别看此时李起接管了京城,但是因为李起并没有大起诛连,所以许多的高官显贵,他们还是得以留在原有的官职上。
    不过因为这些人都不是李起的人,再加之以前他们先是跟随弘光皇帝,后又是跟随朱常淓。
    而这两任皇帝对李起都是恨之入骨。
    所以这些大臣此时心中都是惶恐,都知道李起一旦稳定大局后,便会起用自己的人,
    到时候,即便自己侥幸逃了一死,但是官位绝对是保不住的。
    所以这时候他们最希望的,当然是可以有机会讨好李起。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最高的境界莫过于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而李起距离这一步,只差那临门一脚。
    而就是这最关键的一脚,正需要他们这些人来哄抬。
    所以当吴选材他们找上门来的时候,这些官员无不是各个欢呼雀跃。
    高兴之余,他们心里也是后悔的直骂娘,心说这么一个大好的机会,怎么自己就没看见,反而是让这些贱民抢了先机。
    不过这也没关系,只要自己还有参与的份就可以。
    于是这些人都是纷纷积极参与进来,为李起登基称帝而摇旗呐喊。
    其中摇旗呐喊欢叫的最甚的人,竟然是那前任首辅马士英!
    这个已经被弘光皇帝驱逐出朝廷的人,这时候他竟然积极跳出来,为李起造势。
    只见此时,南京京城翰林院府门前,那早已致士还乡的马士英竟然突然出现。
    而后他发表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引得数以百计的翰林院学子纷纷驻足观望。
    只听马士英慷慨激昂道:“我煌煌大明三百年,自太祖高皇帝开基创业以来,便是代代明君,历历贤主,这才是有了洪武盛世,永乐盛世,仁宣盛世,成化盛世,弘治盛世,嘉靖盛世,隆庆盛世,万历盛世。
    这盛世王朝一个又一个,试问我华夏五千年,何朝何代曾有如此伟业?”
    一众翰林院学子听的都是点头称是,深以为然。
    马士英这话也确实是事实。
    要说历代王朝哪一个王朝的盛世最多,那便首推明朝。
    明朝的盛世真可谓一个接一个,从洪武盛世开始,到万历盛世,盛世多达八个,绵绵之长,亘古未有。
    也正是因为有如此这般成就,这才使得煌煌大明三百年,正统地位深入人心。
    即便是大明王朝覆灭了三百年,依然有人喊出反清复明的口号,为复兴大明而奔走。
    见一种学子都是认同,马士英又是慷慨激昂道:
    “我煌煌大明代代贤主,无不是精钢铁骨,从不折腰,即便刀架在脖子上,也从不认输。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