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据本官所知,吴三桂的父母亲族俱是被李自成屠戮殆尽,至亲之人全部葬身于刀下,却是不知除父母之外,又有何人认为吴三桂不该杀,不该死?”
    说到这里,阮大铖又是换作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纠正道:
    “哦,本官忘了,先生你是吴三桂的手下谋事,端的是吴三桂的饭碗,今天又不惜冒险前来本官府邸搭救,想来先生便是这两人中的之一吧。
    至于另外一人,据闻吴三桂有一个美若天仙的小妾名叫陈园园,吴三桂对其极是宠爱。
    为了这陈园园,吴三桂当初不惜背叛李自成,投降了清廷,做了清廷的狗。
    如此看来,想必这第二人应该就是这个陈园园吧。”
    说到陈圆圆的时候,阮大铖忍不住便是两眼放光,眼睛里面充满着一种向往之情,
    也许此时的阮大铖非常希望亲眼一睹陈园园的风采吧。
    “吴三桂被抓了,怎么没有这陈园园的消息,回头得去问一问,如此美人,若是落在哪个糟老头子的手里,那可就糟践了。”
    阮大铖如此想着,心里是一阵痒痒,却丝毫不知此时的他也是一个糟老头子。
    “非也非也,大人此言差矣!”
    汪世荣一边说着,一边便是闲庭漫步一般的坐到了一张椅子上,端起茶杯,轻抿几口香茶。
    “学生与陈园园的态度无关紧要,可有可无,所以大人的猜测是错的。”
    “哦,那既然如此,依先生看又是何人呢?”
    阮大铖似乎便是像一只被诱饵诱惑的鱼儿一般,渐渐的便是对这个话题来了兴趣。
    时间有限,汪世荣自然也不可能久久拖沓,见火候差不多,于是汪世荣便道:
    “此二人便是当今皇上,还有大人您!”
    “什么,皇上,还有我?先生你这话真是越说越疯癫了,皇上杀吴三桂可提振军心士气,至于本官,看着吴三桂死,心里也能为吴三桂投降清廷,卖主求荣的无耻行径出一口恶气。
    如此这般之下,皇上和本官又怎会不想看着吴三桂死呢?”
    “哈哈哈,,,”
    汪世荣仰头哈哈大笑起来,仿佛是听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话一般。
    “你笑什么?难道本官说差了不成!”
    “大人此言何止是差亦,简直是本末倒置,分不清轻重!”
    “大胆狂徒,竟敢说本官本末倒置,分不清轻重,你可知本官一句话便可将你捉拿下狱,开刀问斩!”
    “学生如此说自有学生的道理,敢问大人,为何如今朝廷已经接掌定王兵马大权,但却对其调动不得?”
    汪世荣一句话就把这阮大铖给问住了。
    确实,别看现在李起的兵马被堵胤锡接管,明面上归了朝廷。
    但是实际上朝廷仍然无法指挥这支军队,因为堵胤锡对朝廷的态度现在变得越来越模棱两可。
    这也成为弘光皇帝和阮大铖的一块心病,久久不能放下。

第三百八十五章 鬼辩
    此时听汪世荣这样说,阮大铖不由得也是对这个堵胤锡感到担忧起来,这个堵胤锡确实是一个变数。
    见阮大铖脸色凝重,汪世荣心中暗喜,又道:“大人,这堵胤锡不用猜也是知道,他一定是早在山东宣旨时,便已投靠了定王,
    否则,他的成名和如今的做派,便解释不通,不知大人以为学生的猜测是与不是?”
    汪世荣说这话的时候,那真可谓是自信满满,他对自己的论断是极其的有信心。
    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他才是敢前去搭救吴三桂,要不然,这随时可能掉脑袋的事情,他估计也不敢沾边了。
    阮大铖无言以对,因为汪世荣说的,那也正是他的判断,这时候他再也是不敢对汪世荣轻视了,因为能够得出这样判断的人,那绝非等闲。
    须知他阮大铖之所以得出这样的判断,那是因为自己掌握了许多的情况,但是他汪世荣能够得出这样的判断,他掌握的信息一定比自己少的多的多。
    但是如此之下,汪世荣依然可以凭着一些蛛丝马迹,判断出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这就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了。
    见阮大铖不语,汪世荣微微一笑,又道:“如今这定王放在眼前,那是放又放不得,杀又杀不得,如何是好?”
    阮大铖无言以对,因为这确实也是这几天他和弘光皇帝一直在苦苦思索的事情,但是却一直没有结果。
    “大人,学生不才,愿为朝廷解忧!”
    “哦,你有办法对付定王?”
    阮大铖一听汪世荣说他有办法解决自己的难题,不由得是有眼放光,急忙问道。
    汪世荣胸有成竹,道:“要想对付定王,就要减轻他的影响力!”
    “如何减轻?”
    “朝廷可再一次的扶持一个武将,让这个武将在山东发展壮大,用以制衡定王!
    这样一来,定王在山东的根基就会动摇,百姓在提起山东的时候,也就不再以为山东只是靠定王一个人在撑着,也有朝廷大将在,定王名望也将削弱。
    如此之下,定王远在这南京京城,对山东的大军必定鞭长不及,假以时日,定王大军必定在朝廷的打压下土崩瓦解!
    届时,对付定王,不过就是皇上的一句话而已,有何难言!”
    “妙!妙!妙!”
    阮大铖顿时便是犹如拨云见日一般,那是豁然开朗,连声说了三个“妙”字。
    这办法也确实是可行,若是朝廷在山东再次的扶持一个武将,那么这必定会制约李起的势力,让李起在山东的根基发生动摇。
    而且此时李起不在军中,这远隔千山万水的,对军队的指挥自然是不可能如意,这样一来,李起大军走下坡路,这便是一个看得见的事情了。
    高兴过后,阮大铖不由得便又是面露难色,道:“扶持一个武将倒是不难,怕就怕到时候这武将羽翼丰满,到时候又是第二个江北四镇,亦或是第二个堵胤锡,那可就更加难办了!”
    江北四镇的四个总兵黄得功,刘良佐,高杰,还有刘泽清,这四人开始对朝廷还算恭敬,
    但是自从朝廷设立江北四镇,让他们镇守后,他们便是越来越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对朝廷的旨意也是渐渐不当一回事,可说是形同割据。
    还有这堵胤锡,现在他对朝廷的态度也是极其的微妙,说是不忠,但是在几封给皇上的书信里,他的态度又是极其的恭敬,如往常那般。
    但是说他忠心,却又看似和李起同穿一条裤子,对朝廷的调令,还有宣他进京见驾,却又是托辞不受。
    这让弘光皇帝和阮大铖都是不由得感到担心,生怕这堵胤锡又是会像那江北四镇一样割据山东。
    所以这时候如果朝廷要在山东再扶持一个人,那如果扶持起来又是一个不听话的,这不但白忙活一场,还给自己再招麻烦。
    见阮大铖如此说,汪世荣心中更加是有底,道:“所以这人选必定是要对皇上绝对忠心之人,便是天塌下来,也不可能会背叛皇上的人,否则,此事绝不可行!”
    阮大铖见汪世荣说的镇定自若,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心知汪世荣必定是心中有人选,于是赶忙问道:“先生可是心中有合适人选,还请先生赐教!”
    这时候的阮大铖已经是在对待汪世荣的态度上,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不但是认真对待,还虚心求教,俨然是把汪世荣当成了师爷谋士一般。
    汪世荣感受着阮大铖的态度变化,心里很是高兴,但是面上却看不出一丝变化来。
    “大人,此时便有一个绝对合适的人选摆在大人和朝廷的面前,只是你们没有发现而已!”
    阮大铖一听,心里暗度思索了一会,而后便是疑惑的问道:“先生说的不会就是吴三桂吧?”
    “正是!”
    汪世荣轻撩下摆,走到阮大铖的面前,对坐在椅子上的阮大铖躬下腰,道:
    “大人,如今我家将军生陷死地,若是皇上赦免他,饶他不死,甚至还起用于他,那么我家将军必定对皇上和朝廷感恩戴德,矢志不渝。
    而且我家将军在河南妄图自立,却是被朝廷轻易击败,可见自立一途对我家将军而言绝不可行。
    如此,以我家将军的名声,要想存身以世,必得一势力依靠,此势力不是朝廷不是皇上,又是谁!
    这般之下,我家将军和皇上,和朝廷便是紧紧地绑在了一起,若是脱离了皇上和朝廷的依靠,必定是要再度重蹈今日覆辙。
    敢问大人,如此之下,我家将军除了一心为皇上效死外,可还有他路?”
    阮大铖开始的时候对吴三桂还比较惊奇,不知这吴三桂竟然也有可能是合适人选,认为就算是天下人都死绝了,也轮不到他吴三桂。
    但是经过汪世荣的一番口舌之厉,这似乎也确实是这样的道理。
    他吴三桂名声臭大街,又不能自立,那除了依靠别人存活,又能如何?

第三百八十六章 议定
    再说,皇上如果赦免他,饶他一命,那皇上可就真真是他吴三桂的再生父母,
    但凡是还有一点良心和人性的人,那都不可能再去做出背叛皇上的事来。
    这两厢比较下来,于公于私,吴三桂都没有再度背叛弘光皇帝和朝廷的理由,这样看来,吴三桂倒也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思量了许久,阮大铖尽管对汪世荣的理由感到认同,却还是摇头道:
    “不行,如今吴三桂臭名昭著,民怨极大,若是皇上将其赦免,必定导致天下大哗,皇上那里无法通过。”
    对于这一点,汪世荣自然是早就心中有数,当然也就早有应对之词。
    “大人不必担忧,我家将军之事还未过堂,尚未判处罪行,更未昭告天下,那一切便还来得及。
    大人只需劝导皇上,请求皇上将我家将军之事暂且压下,不作处理。
    百姓总是健忘的,待得百姓渐渐情绪平复下来,到时再行赦免之事,悄然施为,又不大张旗鼓,百姓如何知晓,再则,便是有百姓知晓,不服,市井小民,又能如何?
    无人牵头,百姓谁又敢对皇上的行为说三道四!”
    阮大铖对汪世荣的这番话深以为然。
    也是,别看这一次吴三桂押解进京,百姓对他的仇恨热如烈火,场面也是浩大,但这也不过是朝廷为了激励军心民心,鼓舞士气,争取名望,在有意引导而已。
    真要不是朝廷在起作用,就连吴三桂被押解进京,那又有几人知道?
    如果朝廷真的扶持了吴三桂,那么即便是百姓知道吴三桂当了大将军,那又能如何呢?
    一个小老百姓,他们又敢如何呢?
    “先生的话也不是全无道理,只是这听来听去的都是对吴三桂有好处,对本官而言,却是好处不见分毫,这开始先生所说的送于本官一场大富贵,让本官位居宰辅,这话又在哪里?”
    汪世荣顿时大喜,知道自己已经是说服了阮大铖,现在阮大铖已经是在为自己谋取好处了,只要再把这一点捶实了,那就大功告成了。
    “大人,只要大人为我家将军在皇上面前分说厉害,助我家将军逃过此难,那么不但皇上是我家将军的大恩人,大人也同样是我家将军的大恩人,此恩情,我家将军必定牢记一辈子。
    届时,为报大人恩情,我家将军在山东成事后,必定和大人遥相呼应,大人稳坐朝堂,我家将军引为大人的强力外援,
    如此,大人地位稳如泰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