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一刻,多铎感到自己被人给挑衅了,被人给藐视了。
    这样的情绪下,大多数时候都会出现这情况,那就是这个人受不了挑衅,不管后果,要爆发。
    但是有时又会出现另一种情况,那就是远离,远远的逃离!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那也是因为对方的实力一定是摆在明面上的,是有目共睹的,是让人恐惧的。
    而很显然,李起就是属于这样一种人。
    先是满达海,后是阿济格,这两人都是旗主王爷,现在却都是死在了李起的手里。
    堂堂八旗旗主王爷,身份之尊贵,那自是不必多说,即便是鞑子皇帝,那见了面也得客气三分。
    像代善这种手掌两旗的旗主王爷,那更加是连鞑子皇上都要忌惮非常,唯恐得罪。
    但是就是这样在鞑子之中身份如此尊贵的人,却是接连死了两个在李起的手上,
    可想而知,李起给人的感觉,那实力得是有多恐怖。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这时候多铎感到自己被李起藐视了,但是他的第一反应并不是要去找李起拼命,而是想着赶紧远离这个杀神,离得越远越好。
    于是只听多铎再一次的对他手下奴才训道:“你们这些狗奴才,还不快一点,等那汉狗打来了,我们想走都走不了了。”
    一众奴才自是不敢回嘴,连连哈腰应承着,然后便是慌忙下去准备,只巴不得现在就动身才好。
    在多铎的催促下,鞑子大军的拔营速度果然是加快不少,许多要了有点用,不要也没什么关系的兵器物资,那干脆也是不要了。
    到了当天深夜子时许,多铎便是带领着一众人马,悄悄的离开自已的大营,
    那鬼鬼祟祟蹑手蹑脚的样子,活脱脱的就像做贼一般,估计被多铎的父亲老奴酋努尔哈赤看见,那非得气的再活过来不可。
    “报,禀报大人,鞑子大军已经悄悄撤离大营,请大人定夺。”
    不多时,多铎的行动便是被报到了堵胤锡的面前。
    堵胤锡,岳来,黄廷,郭云龙等人听了,都是大为振奋,不过堵胤锡还是没有被兴奋冲昏头脑,
    只听堵胤锡命令道:“命人潜入鞑子大营察探,再命人一路尾随鞑子大军,切记,本官要知道鞑子的一举一动,但有差错,唯你是问。”
    “是,属下遵命。”
    郑重答应一声,那人便是下去执行。

第三百六十八章 谁都不想死
    那人走后,堵胤锡便是对岳来,黄廷,郭云龙等人命令道:“尔等速速前去准备兵马,随时等待本官号令!”
    “是,末将遵命!”,,,
    岳来,黄廷,郭云龙等人皆是齐齐高声答应,凌然领命,而后便是纷纷下去准军备战。
    不多时,有关于鞑子大营的情况便是报道了堵胤锡的面前。
    夜不收禀报说此时的鞑子大营已然是空无一人,许多的兵器物资都是没有带走,就连一些指挥用的旗帜,那也是随意的丢弃在地上,显然撤离的很是匆忙慌乱。
    堵胤锡微眯双眼,而后便是打马,亲自前去鞑子大营查看。
    一到鞑子大营,见这大营四下果然是和夜不收禀报的一样,堵胤锡再无疑心,对岳来等人命令道:
    “岳来,黄廷,郭云龙,命尔等速速领军,一路尾随追击鞑奴,记住,不可尽死力,避免鞑奴狗急跳墙,与我军决战,须知我军兵马不如鞑奴,能将其击退败走已是不容,再若贪功,用力过猛,只怕适得其反!”
    “是,末将谨遵大人命令!”,,,
    岳来,黄廷,郭云龙等人虽然这时候感觉堵胤锡有点太过小心谨慎,没有什么魄力,但是他们也没有说什么,都是遵命而行。
    毕竟对于一军之主来说,小心谨慎虽然会使得大军错过许多的战绩,但是也能使大军避免许多的挫败。
    有道是小心驶得万年船,每一个人的性命只有一次,身为主帅,小心一点,对底下将士来说是一件好事。
    如此,岳来,黄廷,郭云龙他们自然是不会对堵胤锡有什么抵触了。
    “定王有令,追击鞑奴!”“定王有令,追击鞑奴!”,,,
    不多时,在鞑子大军的身后,便是响起了惊天动地的喊叫声。
    一众鞑子这时候本来就是在逃命,唯恐被李起大军追上,这时候猛然听李起大军追来了,人人都是吓得一个哆嗦,脸都白了。
    多铎惊闻李起大军追击而来,便是对身边一个奴才喝道:“婆多加,命你速领人马掩护大军撤退,不得有误!”
    婆多加一听让自己殿后,不由得便是一阵呆愕,这不是让自己去送死吗?
    对于送死这种极具奉献主义精神的事情来说,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更不要说在他们这些鞑子里面了,这样的人在他们那里就更少了。
    “主主主,,,主子,奴才只怕是,,,只怕是当不得这样的大任啊!”
    当时这个叫做婆多加的鞑子将领便是脸上变色,说话都打舌头。
    “咻”的一声凌厉风响,一计鞭子狠狠地便是落在了这个奴才的脸上,把他打的是脸上立时出现了一道深深的血痕。
    “狗奴才,本王让你殿后,那是你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你还敢抗命!”
    多铎厉声喝骂,只把婆多加是吓得不敢抬头,赶紧是跪下告罪,而后便是匆匆下去领兵殿后了。
    “快走!”
    婆多加走后,多铎大手一挥,便是喝令手下鞑子兵赶紧加快行军脚步。
    一众鞑子兵自然是不敢怠慢,纷纷是使出了吃奶的劲,加快赶路,免得被李起大军追上。
    特别是多铎身边的几个鞑子甲喇额真,那更加是人人凌然,不住的喝令自己手下的鞑子奴才赶紧赶路,
    同时他们也都是下意识的离多铎远一点,免得那婆多加死后,这殿后的活被自己给赶上,那可就要了老命了。
    离你远一点,总比在你面前晃悠强吧。
    再说那婆多加这个甲喇额真领着自己手下一千多鞑子兵,另外还有五千多汉人降军,便是被安排给大军殿后。
    婆多加心里那个气啊,这寻死的差事怎么就落在了自己头上,都是这多铎王爷偏心,对自己心腹百般照顾,对自己就往死里用,一点都不心疼。
    婆多加如此想,他底下的那些个鞑子兵也是个个怨声载道。
    “都是跟错了主子啊,你看人家怎么没有被派来殿后,偏偏是我们被派来了,这都是咱们主子婆多加在王爷面前不得宠,要不然,这送死的差事能落到我们头上?”
    “可不是吗?咱们甲喇额真大人一向不得王爷器重,每回分金银财货的时候,总是我们分的最少,哪像人家别与噶大人,不打仗也有的分,怪就怪我们主子不会讨好王爷啊!”,,,
    这些个鞑子兵都这样,在私底下这般的埋怨,那就更加不要提那些个被一块拉来殿后的汉人降军了。
    这些个汉人降军许多都是以前的大明官军,在他们的将军投降鞑子后,他们自然也是一块跟着投降。
    这种情况也是这个时代使然。
    要知道这时代因为大明长久的官场泥泽,文官武将大多都是将自己的个人利益置身于朝廷利益之上。
    这种情况下,自然也就使得他们将自己手里的力量视为自己的私家财产,对他们极力的拉拢,使之成为自己的家奴家将一般。
    拉拢不了的就直接一脚踢开,免得白占地方。
    如此之下,百多年下来,普通士兵早已经是变成了各个将官的奴仆一般,那是只知有将官,而不知有朝廷。
    这样一来,这些将官要投降,那些个普通士兵根本就没有选择权,因为他们早已经是形成了依赖和依靠,
    一旦失去,脱离这个团体,只怕他们根本就活不下去。
    所以当这些将官背叛大明朝廷,投靠闯军的时候,他们也跟着投靠闯军。
    投靠鞑子的时候,他们也跟着投靠鞑子,
    心里一点家国情怀都没有,这也就不奇怪了。
    他们没什么很崇高的理想,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志向,跟着将官这里投来,那里投去,为的就是可以活命而已。
    但是现在派他们来殿后,还是来对抗领军追杀的大明定王殿下,他们一下子人人都是军心士气全无。
    若说鞑子兵尽管心里抵触,但是多少还有点战心话,但是这些汉人降军,那么就是一丁点都没有,丝毫都没有。

第三百六十九章 交战
    他们这些人为了活命,连自己的国家,连自己的民族大义都不管不顾,你还能指望这些人给鞑子真心卖命,这不是开玩笑吗?
    “到时候我们看看风向吧,要是鞑子打的好,我们就上去加把火,要是打得不好,我们就赶紧跑,只要躲过这一劫,天下这么大,到哪里不能活命。”
    “老哥说的是,听说这定王殿下那可是杀神啊,多少鞑子兵死在了他的手里,连鞑子王爷也一口气死了两个,这样的人,我们哪里还是对手,冲上去不是寿星公上吊,活得不耐烦了吗?”
    “哎,这事情还真是没法说,你说这定王殿下要是早些时候出来,我们也不至于跟了鞑子,你说是不是?”,,,
    五千汉人降军说什么的都有,但就是没有说为鞑子去拼命的。
    统领这支大军的是智顺王尚可喜。
    要说这尚可喜本来也是大明朝的一员猛将,在东江毛文龙手下。为抗击鞑子也是做了许多的贡献。
    哪知道毛文龙被杀后,东江镇便是名存实亡,各个将军之间的争权夺利,那是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在这样的环境下,尚可喜待不下去,便是投了鞑子。
    因为以前是抗击鞑子的,现在要去给鞑子当奴才,这自然也得送上一个大大的见面礼。
    于是尚可喜趁着元旦的机会,把副将俞亮泰,仇震泰等人给抓了,还将自己镇守下的广鹿,大长山,小长山,石城,海洋,这五个岛屿的军民,粮草辎重全部掠夺一空,将之带去送于鞑子。
    当时的皇太极听闻尚可喜来投,还带来了数万军民百姓,还有大量的粮草辎重,大喜,亲自出城三十里相迎,对其来投很是看重。
    后来尚可喜因为几次跟随八旗兵南征北战,立下了许多的战功,后被皇太极封为“智顺王”。
    当然,在原本的历史里,他后来还因为给鞑子立下大功,被封“平南王”,在广州开府。
    按下这些暂且不表,单说此时的尚可喜被安排前来协助婆多加殿后,那也是一脸的心事重重模样。
    “王爷,这定王威名赫赫,而我们大军又是新近补充了不少新兵,强弱忠奸参差不齐,属下只怕我们不能抵御,还请王爷心里早作打算啊!”
    说话的是尚可喜手下第一大将许尔显。
    当年东江镇将领互相猜忌杀伐,尚可喜被新任东江镇总兵沈世魁猜忌,沈世魁想杀尚可喜,就是被这个许尔显得知了消息,许尔显又将之告诉了尚可喜,而后才有了尚可喜叛明归清。
    正是因为如此,这个许尔显在尚可喜面前极是受到信任,别人不敢说的话,他也是敢说。
    尚可喜听了许尔显的话,脸上的担忧之色更甚。
    是啊,这一次他带出来的五千人马,因为连年的征战,许多的老兵都是死去,补充进来的,有不少是大明京城陷落后投降的明军,还有就是散落的闯军,土匪什么的。
    这些人的战力自然是不可和他以前的手下士兵相比,要想这些人真的能够上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