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为了以绝后患,戚正见噶多玛没死,又是上前猛地挥刀劈砍,又是补了两刀,这才是把噶多玛杀死,
而后戚正大手一挥,对一众守城青壮说道:“乡亲们,定王殿下举事,这时候正是我们汉人光复天下,驱逐鞑虏的大好时机。你们还在等什么?
你们难道愿意帮助鞑虏侵占我们汉家的土地吗?难道你们愿意帮助鞑虏屠杀我们汉家的手足吗?”
守城的青壮这时候见到了戚正这般表现,这才是明白过来,原来他讨好鞑子,那是为了响应举事啊,真是厉害,一出手就把那威风赫赫的噶多玛给杀了,换了别人谁敢啊!
想到这里,众人无不是精神一阵。
要说给人当奴才,当狗,哪个人天生就有这样的觉悟?
没有!
更何况大家都是汉人,一直将汉家之地视为蛮夷之地的汉人,那更加是一身的傲骨,别说给鞑子当奴才了,就算是给鞑子当爹,那还嫌这儿子长得歪瓜裂枣不好看呢!
于是大家二话不说,纷纷便是举起了手里的刀,大声响应,
“杀鞑子,杀鞑子,,,”
把大伙的情绪挑动起来后,戚正便是怒目看着那些站在一旁的鞑子兵。
这些鞑子兵开始被戚正那猛然间骤然发难,一举将嘎多玛杀死的行为给惊到了,都是久久回不过神来。
直到这时候,这些个鞑子才是反应过来,见戚正对自己怒目而视,他们也是知道自己必须要搏命拼杀了,要不然的话,必死无疑。
于是他们也不敢怠慢,立即是抽出砍刀,半夜神斧之类的,还有的鞑子张弓搭箭,对着城头的青壮便是一通砍杀和射击,也不管这些青壮这时候有没有响应戚正的举事。
“杀鞑子啊!”
戚正大吼一声,便是一马当先,直接向着那些鞑子砍杀过去,身边的一众跟随士兵这时候也是紧密配合,嘴里大呼杀鞑子,跟了上去。
那些青壮这时候也是人人火气上涌,被一股热血完全支配,也是顾不得那么多了,跟在戚正他们的身后,便是对那些鞑子齐齐冲杀了过去。
一时间,城头很快便是陷入了一片惨烈的厮杀当中,不时便是有人倒下,城头很快便是被鲜血浸染。
不过戚正他们在人数上占了绝对的优势,加之此时噶多玛已死,鞑子兵无人指挥,军心大乱,所以这时候鞑子兵也是发挥不出平时的一半本事来,以至于在战斗中被戚正他们压着打。
与此同时,在城内黄廷听到了外面李起让人喊话的声音,知道李起已经是带着大部人马来了,黄廷自然也是不敢怠慢,立即是和一众士兵在城内举事响应。
“乡亲们,乡亲们,先帝三皇子,定王殿下朱慈炯已经在我们武清举事了,现在,定王殿下已经带着几万人马来到了我们城下,我们跟着定王殿下杀鞑子啊!”
第两百一十五章 紧急部署
许多百姓听黄廷这样说,每个人也都是无比激动。
鞑子在汉家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对鞑子自然也是早就痛恨无比,大家还因为家里的青壮被鞑子抓去守城,更加是痛恨增加,都恨不得生吃了鞑子才好,
这时候听了黄廷这话,知道这次竟然是崇祯帝的三皇子带头举事,有他带头,那还有什么说的,操刀子干吧!
“杀鞑子啊!”“杀鞑子啊!”,,,
百姓群情激奋,都是回家拿来了家伙,有菜刀,有锄头,有鱼叉,有木棒,有扁担,甚至还有人拿着擀面杖,大家都是一窝蜂的在黄廷的带领下,向鞑子兵发起了攻击。
如此这般,武清城内经过戚正和黄廷的这般动作,很快便是陷入了大乱之中,鞑子人人慌乱,胆战心惊。
“吱呀”的一声,很快便是有士兵按照之前的部署,迅速将武清城门打开,迎接李起大部人马进城。
李起见武清城门这么快就开了,很高兴,心说这戚正和黄廷果然是人中豪杰,我汉家有如此人物,何愁大事不成!
“杀啊!”
李起猛然拔刀,遥天一指,而后便是一马当先,带着万余人马便是杀进了武清城。
他们一万多人冲进去,城内的鞑子兵更加是招架不住,城头城下,街头巷尾,到处都是成群结队的士兵和百姓追杀鞑子兵,只把他们杀的是慌不择路,抱头鼠窜。
在战斗当中,为了最大程度的激发百姓的热情,李起以身作则,亲自参与对鞑子的厮杀,每每近身接战,李起都是亲临第一线,这无疑将众人的热情是激发到了最高点。
不过李起杀的性起,可却是苦了刘桃树,魏千章,魏万章他们,
他们自从上次李自成破城的时候和李起失散,那就懊悔不已,懊悔自己没有尽到责任,无法向皇上交代,向大明王朝交代。
现在李起奇迹般的又和他们相遇,这使他们都是重新活了一般。
现在李起不顾危险,亲临战阵,他们自然是万分紧张李起,生怕李起再发生意外,那样的话,他们就真的是百死莫赎了。
所以刘桃树和魏千章魏万章他们都是时刻紧紧跟随李起左右,保护李起的安全,
许多鞑子还没跟李起交到手,便是先死在了刘桃树他们几人的手里,这也让李起是颇为有些遗憾,遗憾自己不能尽兴杀贼。
在人民愤怒的汪洋大海中,鞑子兵很快便是坚持不住了,许多鞑子甚至为了逃跑,不顾一切,有的甚至还直接从城头往城外跳,希望可以侥幸逃跑。
不过这武清城作为京畿之地的重要城池,那做的也是城高墙厚,那些跳城的鞑子又是在慌乱之中跳下,哪里还能有好结果,都是直接摔死,
有那一时不死的,那更加是痛苦,将死未死,别人也顾不上他,只能是在那里凄息哀嚎,受着那剧烈的苦痛,最后在苦痛之中死去,那还不如直接死了的好。
还有的鞑子兵为了尽快逃离,甚至直接就对前面的鞑子同伴挥刀相向,丑恶嘴脸,可见一斑。
正义与邪恶的战争进行了整整一个晚上,武清城内的战斗才算是结束,所有负隅顽抗的鞑子兵全部都是被击杀,正义最后终究是战胜了邪恶。
战斗一结束,李起立即是作出了安排,
第一件事就是即刻派出百余士兵,将自己在武清举事的消息急速散播,务必在半个月内,将这个消息在整个京畿之地广为传播。
李起并不担心鞑子知道自己这个定王的存在,会即刻来反扑,因为李起相信鞑子两路大军进攻弘光和李自成,此时鞑子能够动用的人马绝对不多,根本就不用怕他们。
所以这样广为告知的散布消息,李起就能在最快的时间集合百姓的力量,吸引他们争相来投,到时自己在京畿之地就能掀起一股滔天巨浪,
若是上天垂爱,自己直接就能将鞑子干翻!
第二件事情就是李起即刻派出曹顺,让他带着几个人前去和弘光朝廷接触,让弘光朝廷赶紧出兵,配合自己,这样自己就更加可以顺风顺水,鞑子的末日就来的更快了。
本来这事情算是事关李起在京畿之地成败的重要关键,所以李起一开始是打算派岳来,或者是戚正,再不济也应该是张初九,张来宝他们这些人去。
但是这时候队伍飞快壮大,对各级军官的需求很是紧缺,
不说岳来戚正这样可以独当一面的人,就算是张初九张来宝这样的人,那一时之间也离不开。
所以最后李起思来想去,还是把这事情交给了曹顺来办。
一来曹顺机灵,嘴皮子利索,派去当使者还是不错的人选,二来据曹顺说他有个表弟在弘光朝廷当兵科给事中,有道是朝中有人好办事,派他去正合适。
第三件事情就是紧急征用各个乡绅的粮草物资,以备那时百姓风景云从,物资可以及时跟上,
要不然,等到人马有了,却是要吃没吃,要喝没喝,那可就尴尬了,堂堂王者之师,没有吃的,这不是个笑话吗?
征用乡绅的物资粮草,这若是别人来做,那自然是千难万难,但是这时候李起有了朱三太子,定王朱慈炯的名头在,那真是顺利的不得了,
那些个乡绅一听李起需要粮草物资,个个争着吵着要毁家纾难,你不要他们的粮草物资,他们还跟你急。
所以这事情做的那是相当顺利,本以为这些个乡绅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动乱,应该廋了,不行了,哪知道不过两三天的时间,李起便是金银满仓,粮米成山,
这也是让李起感慨不已,心说还是小瞧了这些人,这些个王八蛋,真他娘的肥啊!
三件事情一下去,事情就几乎成了一半,剩下的就看运气了。
是的,一个人要想成功,运气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一个人要是没点运气,那他几乎不可能成事。
第两百一十六章 故人相见
这就好比当年大明太祖高皇帝被陈友谅在鄱阳湖逼得没办法,走投无路之下,他自己都想跳河死了算了。
但是就在这紧急关头,手下谋士提出让人代朱元璋去死,以此来迷惑陈友谅军。
代朱元璋去死,这样的人得和朱元璋长得像才行,还得好找,来得及救场,另外还得他自己心甘情愿才行,这几个因素缺一不可。
这时候朱元璋的运气来了,这个长得像朱元璋的人一找,就在朱元璋的船上,把事情一说,那人立马同意,穿着朱元璋的衣裳就跳了河。
陈友谅军见“朱元璋”跳了河,都是争相跳河打捞朱元璋的尸体,以捞取战功,这时候朱元璋趁着空当逃出了陈友谅军的包围圈,侥幸不死。
所以说,成大事者,有实力还不够,还能有运气,你说当年要是项羽运气好一点,在刘邦彭城兵败的时候把刘邦给抓了,那楚汉争霸的历史不就彻底改写了吗?
哪知道项羽的运气那么差,手下将军都把刘邦给抓了,那将军愣是在刘邦的三言两语的忽悠下,把刘邦给放了,你说会不会气死个人!
当然,这也反过来衬托了刘邦的运气!
所以老话说得好啊,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天,这不就是看运气吗?
要说李起的运气也不差,很快,在刻意的宣传之下,他在武清举事的事情很快便是传开了,这一下就在京畿之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要知道现在鞑子在京畿之地之所以还能维持统治,那不是老百姓真心拥护他们,而是没办法,鞑子屠刀锋利,又没什么能人带头反抗,你叫老百姓不服从又能怎么办。
但是现在李起举事却是不一样,李起那是什么身份,那是崇祯帝的三皇子啊,在太子“生死不知”的情况下,他就是最合适最正统的法定继承人。
现在有这么个人来带领大家反抗鞑子暴政,那还有什么说的,跟着他抗清,便是死了也值。
于是在此后的七八天时间里面,每一天都是有那成群结队的人来投奔李起,大的几百人上千人一伙,少的也有几十人不等,
一群人接着一群人来投奔,那就没停过,不过短短七八天时间,李起便是集合了十几万人!
这般的盛况,只看得岳来戚正黄廷吴天明谢升他们一干人等是又喜又忧,
喜的是李起这个“定王”的号召力果然是非同凡响,这招牌一亮出去,那真是风景云从啊,这么多人,真可谓是人多势众,这要是往京城一拉,还不得把京城围个水泄不通!
忧的是鞑子朝廷这时候也是一定知道了这里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