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第4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控制了各卫所底层军卒,保住底层军卒利益之下,他不相信哪一个将门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反叛,却依然在陕西停留的时间最久,自西安一路往西入甘肃,一路前往沿着古之丝绸之路西行,数百人在邢烈两千卒护送下,准备自俄力列城入高原,拜会高原辅教王、阐化王、护教王、赞善王,拜会一下高原各喇嘛,由高原入川蜀,顺江入江南……
但儿子太过年幼,并不适应高原气候,最后不得不在叶尔羌停留过冬,天启十一年开春后才由原路返回。
刘部这个不是部族的部族如同一个怪兽,短短几年内吞噬了太多部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松散联盟,等到各部族意识到了刘部的威胁时,太多牧奴的逃散加入,吐鲁番、叶尔羌、亦力把里等部族已经没能力约束部族,在邢烈带着陕甘各卫军卒入西疆后,不得不在强大火器逼迫下低头,成为帝国的一员。
与鞑靼右翼各台吉们一般,刘卫民同样给了他们足够的尊重和自治权利,同时认可黄教的宗教地位。
西疆不同于北疆,情况更加复杂,更易于动荡,刘部的重心也逐渐向西偏重,有些事情不可能骤然一次性解决,他需要的是一个法律上的统一,至于后来会不会反叛,那是后来之事,今后但凡反叛,一律血腥镇压也就是了。
刘卫民西行,沿途总是跟随着无数钱粮,沿途开设无数石料厂、矿场,无数人拿着锤子敲砸石块,无数石块运入砖石厂焚烧成水泥。
巨型水泥厂子,仅建厂就不知需要多少时间,但小型的厂子并不是太过困难,刘家寨有烧制水泥的经验,技术工匠入各地指导,刘卫民不计代价收购,短短时间内,北方各府县皆在官府名义下建起诸多石料厂、水泥砖石厂,炭石开采也在官府名义下大肆开采。
天启十一年九月,刘卫民父子自河南入河北归京,火车头却依然未有研制出来,而卫民钱庄却花费近三千万两,收购了难以计量的水泥、碎石。
离京一年有余,刘卫民花费的诸多银钱大多被北方各府县和百姓赚取,朝廷财政得以缓解,各地尽管对朝廷取消功名田还有诸多怨言,尤其是驸马府将恢复北方经济为重心,南方并未得到太多利益情况下,南方士人多有怨言。
南方并未得到太多利益,而且南方士人多余北方,功名田取消,南方遭受损失要多一些,而北方土地老财却借着石料矿场、水泥厂、炭石场、铁矿的开设,纷纷转型加入工商行业而获利无数,北方自百姓至士人反而大力支持朝廷各种政策。
火车头没有研制成功,登莱却制造了一艘木质蒸汽船。
回京后,刘卫民在府邸休养了小半月,整理了各府县收购的水泥材料贮备后,决定在铁路之前,预备修建北京至宣府、大同、山西、河南、山东、哈尔滨数条十二米宽水泥道路,卫民钱庄投资一亿五千万两,拥有水泥道路三十年自主经营权。
消息传遍天下,无数人咂舌,更多的商贾却跑到驸马府,希望可以承建道路铺设事宜。
此时的车辆还只是马车为主,货运量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几十吨地步,水泥路面要求并不是很多,刘家寨至京城有一段水泥路面,尤其是京城百姓见识过水泥路面铺设过程,技术要求并不是很高,但马车行走在上面,哪怕是木质车轮也可日行百里,如此路面可极大减少货运费用,各商贾们尤为眼馋如此道路,一听说刘大驸马要耗资万万五千万两修建如此道路,全都跑到驸马府询问,希望可以承包一段道路的修建。
江南商贾虽遭受了重创,论经济实力依然还是大明朝之首,北方各矿场利益没能捞到,道路修建上却希望可以狠狠捞上一把,纷纷入京登门,希望可以凭借财力分上一杯羹。
用了一年多时间走了一遍北方各府县,所获资料颇多,刘卫民与学生弟子们勾画大明朝北方道路脉络,前来的商贾们和各府县官吏们全由朱徽妍和沈允婻招待。
如此巨大的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至少需要数年乃至更久,一亿五千万两或许只是个起始,需要的钱财可能会更多,但他并不认为三十年经营权的投资会亏本了,掌控了道路运输就掌控了大明朝经济,驸马府垄断海运、河运,品尝过垄断运输带来的巨额利益滋味,对此巨额投资并不怎么反对。
但是道路的修建还是有主次之分,山东、河南入京城有河运运输,哈尔滨入沈辽,入京城的道路主要还是战略上的需求,所产利益短期内,至少在关外百姓不是足够多之前,并不能产生太多利润,但陕甘入山西,贯穿山西入宣府,入京城这条道路却可产生无数利润,铁路暂时还有技术上问题需要解决,这条水泥道路也成了优先修建的首选。
天启十三年,由工部和刘家寨共同主持下,京陕水泥道路开始修建,而刘卫民则带着儿子再次离京,登上天启大帝号蒸汽机轮,带着十艘改造的万料汽轮开始远洋航试。
蒸汽机配合风帆,十一艘万料巨舰设计最高航速为十五节,明朝的船只庞大,体型稍宽,并不像是军舰,更像是专门为货运运输设计的船只,因为南洋水域复杂,存在着诸多暗礁,水密舱出现远远早于西方,稳定性也极为不错,为了适应远洋,工匠们又重新设计了些重型远洋船只,超过百米的万料大船喷吐着浓黑黑烟还是引起无数人关注。
长子朱慈爝,次子朱慈烺像是天生长在海上的,并未有常人初登船只存在的晕船之事。
设计十五节航速,真正跑起来却达到了最高十七节航速,哪怕六级逆风也有八节巡洋航速,自登莱航行了小半月抵达小琉球,又经一月来到大明岛,期间有逆风、顺风,比以往远洋节省了倍余时间,对此刘卫民极为满意。
经营了大明岛十年,每年不知要送上多少食毒虫之物,十年送来的百姓、流放罪民就超过二三十万之数,登上大明岛,看到的却有些萧条荒芜。
“爹爹,这就是大明岛么?”
长子朱慈爝眼中满是新奇,刘卫民一手怀抱着次子,大手牵着长子,随行的刘卫贞和前来迎接的刘养、刘马氏、周云等人,唯恐有毒蛇之物伤了帝国小皇帝和大小国公,十余头大黄狗在旁乱转。
不等刘卫民开口,衰老了许多的刘养上前一礼,笑道:“大明岛毒物颇多,人丁甚至不如小琉球,岛上也无黄金可采,确实不如小琉球繁华,但这座岛却是个宝岛,土地肥着呢!”
刘卫民微笑点头,拍着儿子小圆脑袋,笑道:“人多了就繁华,人数稀少自然显得萧条些,而这里却是咱家的未来。”




第555章 目光向北
 

刘养是驸马府最重要的一员,多年来,刘卫民也将他当成了父辈,对他的意图颇为了解,一边领着众人行走在海边栈道上,一边笑道:“大明帝国万里,美洲毕竟太过遥远,本土也有诸多土著,未来百年内也要不断迁民前往那片大陆,大明岛也会直接掌控那里一些土地。”
“美洲是未来大明朝的钱袋子,但那里毕竟还是遥远了些,今后究竟会如何不好说,这也是为何分封诸多王爷缘故,将大明朝原有亲王、郡王宗室迁往美洲,哪怕今后真的自立为王了,也只是一个个零散小国,终究还是比不得大明朝。”
刘卫民微笑点头,说道:“正是如此,美洲诸王、国公、侯伯册封,军中诸将册封,哪怕有一日,他们真的不愿归属了大明朝,各自体量相若之下,有大明朝和咱们的支持,他们也休想成了一个强大帝国。”
“美洲如此,南洋如此,西洋亦是如此,一个个零散之地,怎能比得过大明朝?”
刘卫民拍着懵懂的儿子小脑袋,指着眼前一望无际大陆,笑道:“大明岛、大明朝本土、马六甲为三角之点,南洋诸岛只是大明朝的内湖,由此处为南端,大明朝辽东、冰州为北端,南北而夹美洲,散乱之下的美洲,以汉民血裔后代的美洲,与西夷白人、非洲黑人人种天然不同,美洲哪怕自立成数百近千小国,天然上也只会亲善与咱们,若不亲善,抬手打也要打的他们亲善咱们。”
“哈哈……”
一干大将全都哈哈大笑。
刘家四兄弟,包括刘卫民的宦官兄弟们,或是异姓王,或是国公,除了刘之坤因文官缘故而是侯爵,但他们都有各自封地,在美洲各自得了较大土地的册封。
刘卫山、刘卫海、刘之坤三人还罢,其余的宦官兄弟并无什么子嗣,所认下的养子养孙也是些宦官,刘卫民事前也有话语,他们可以收留养女,会以姻亲方式纳入刘卫民家中,最终这些土地还是刘家一系中,更别提他还另有册封给子女的土地。
刘家子嗣,余者三兄弟子嗣如何他不准备过问,但他这一脉只能姓国姓,女儿的封地继承者也只能是朱姓,他可以不在意女儿们其他子嗣是否随母姓,是否随国姓,但继承土地家业者必须是朱姓,这是他亲手写入家族家规之中的。
未来人心如何,他不知道,他只是尽可能告诉孩子们,自己的血脉来自哪里,自己的根长在哪里。
大明岛确实荒芜了些,大明城是一处开放型城市,除了城主府是一座防御型围院,余者皆是一排排院落,各坊区仅仅只是用街道隔开,用花草树木隔开,每个坊区正中都有一处开放型园区,园区周边则是校园和菜蔬街市。
大明城虽是海边城市,人口却不是很多,整个城市也只是围绕着主城区分设四个较大坊区,刘卫民却知道,这也只是暂时的,未来这座城市会超过十万、百万的巨城。
大明城东南数十里外有船厂,船工也超过三万人,有过万军卒,北方除了一个近十万人的工匠聚集地外,还有数百个村寨或种植或是放牧、狩猎。
大明钱庄、卫民钱庄如今也只是以本土业务为主,大明岛上设立的建设钱庄却面对整个南洋和美洲大陆,美洲的金银铜矿的开采,自天启九年就不再流入大明朝本土,而是直接自南美入大明岛,路途近了一半,控制力却增强了数倍。
刘养说着美洲和南洋各岛屿为驸马府服务的几十万人,说着每年获利两千余万两和难以计数物资,刘卫民也心惊如今大明岛控制的二十万军卒和一亿四千万两实银。
翻看着大明岛的储存,书房被儿子推开。
“爹爹,豪格哥哥来了,还送来了一只袋鼠!”
抬头看向儿子的得意,听着他嘴里“豪格哥哥”话语,脸上不由露出一丝苦笑,长子如今也有了十岁,性子却不知该如何置评,豪格被俘虏后,随着一些族人送到了大明岛,在北方分置了些田地耕种,这些年的囚徒生涯,远离了辽东的他们也像是没了往日的雄心壮志,族人打散分置后,他也只是个老老实实的年轻农夫。
豪格前来并不意外,甚至府门外一些流放士人也不意外,大明岛大多数人都是流放的罪民,有些不满文人不满极为正常,只要老老实实遵守他的规矩,他也不打算太过苛刻严厉,爱坐着坐着就是了。
族人的离散,豪格跟个农夫没有区别,若不背负着箭囊,仅从衣着辨认,已经与汉人没了区别,金钱尾早已被乱糟糟长发代替,看着跪在地上的他,刘卫民翻看着账册许久才抬头。
“马喀塔和哲哲很好,林丹汗与北方鞑靼打的不可开交。”
刘卫民没有说太多,豪格一阵沉默,默默叩头就要退下……
“林丹汗与北方鞑靼交战相持不下,但北方已有颓势,北方如何,老子不管,但是他们与沙俄有了联系,这是大明帝国所不允许的,如果你可以将草原的族人招募到名下,本国公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