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第4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内阁,为内阁首辅总理天下,但这并不一定可以保证内阁每一个政令被朝臣、地方官吏实施,并不能确保无有掣肘、扯腿之事,帝国太大,海外亦有诸多之土,故而必须保证帝国的中枢,帝国的官吏皆是一个高效、政令通达群体。”
“头脑清明、百脉皆通,才能如臂使指,所以三兄以为,若朝廷所属官吏、军中领兵大将皆为同一政治目的之党,保证党内成员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之初衷,的确可以确保帝国上下政令通达,活力经久不衰。”
众人相视皆有难以置信之感,不等他人开口反对,刘卫民揉弄儿子小脑袋笑道:“帝国之民亿万之多,治理极其困难,执政之党人……以国之属吏、军将统属之,顶多百万之多,以百万执政之党治亿万之民,以帝国政治之心治百万之党,犹如一大国缩之小国,理政治国之难易骤减,从严治党,使之廉洁、高效、自律、思想统一,使之坚持‘以民为本、服务于民’思想,以党治国,以党代君理政,本国公认为这是个好事情。”
众人入城,街道两边不再空无一人,看着街道两旁百姓,刘卫民只是暗自摇头,远不如外城百姓给他的亲近、自然,跟随之人心下却暗自揣测,别人不开口,卢象升有些犹豫,也不知他是如何挤到自己身边的,低声说道:“国公,建斗有些没明白,党内之人犹如国之朝臣、属吏,严厉治党如朝廷吏部严整吏治,只需严整吏治、清明朝政,又何须以党治国?”
卢象升低语,魏忠贤忙凑近了些,耳朵支棱高高,余者跟随之人也有意无意靠近了些。
刘卫民沉默稍许,笑道:“建斗还有些没明白,政党与官吏的区别,尽管东林党距离‘政党’两字还差了些,但东林党的作为也可看出一二,政党有排他性,是通过政治活动而达到同一目的一群人集合,如果他人阻碍了这个目的,就会被排斥在外,官吏不同,官吏是科举为吏,刚一脚踏入官场,或许心下满怀忠君爱民,随着时间流逝,慢慢就成了贪官污吏,历朝历代皆有严厉国法、清明吏治之为,最后不还是如此?”
“国有国法,党有党规,两相加持下,更进一步约束官吏之为,对于帝国并不一定是个坏事,当然了,这需要要求执政党足够强势,君王平衡之事便不符合政党之为,如同东林党与五党相争,相互攻讦,相互扯后腿,嘴里说着为国为民大义,实际上还是以打击对方,将对方赶出朝堂为目的,于国于民终有大害。”
百官迎驾,入城不久刘卫民就与儿子分开了,儿子是帝王,他只是个大明朝的驸马,不登基还罢,登基后就只能父子两人只能分居于皇宫内外,今后如何治理大明帝国,刘卫民更倾向于“虚君”治国,虚君治国,文人科举而仕,没了皇帝主政,内阁首辅或是内阁阁老无可避免成为治理帝国的首脑,党、朋之事无可避免,刘卫民心下对此有着清醒认知。
各地尽管还有些动荡余波未平,但他认为这种震荡带来的伤害会在两三年内彻底平息,剩下的就是避免朝堂政治对民间百姓造成伤害。
加强帝王权势,以帝王理政,最大的问题就是帝国会随着帝王强而强,帝王理政能力差而弱、乱,千年来,数个朝代轮回足以证明了强君的失败。
刘卫民的话语传播的很快,还未刚被媳妇们迎入驸马府,四弟刘之坤急匆匆前来,还未等到他抱着襁褓闺女狠狠啃一口呢……
“大兄,你真的欲要建政党吗?”
众女呆愣,刘卫民苦笑道:“四弟自宫中急匆匆前来,就为了这么一件事?”
杨柳儿小心接过闺女,沈允婻白了他一眼,还是带着一干妇人孩童退出厅堂,只留下怀抱着扭动儿子的朱徽妍。
刘卫民起身坐在刘之坤身边,一边为他倒着茶水,一边笑道:“自秦始皇统一六合后,至今已经历经数个朝代,每一个朝代都以实君治国,却仅能享国数百年,原因虽种种,但也说明了一件事情,实君治国终非长久之计。”
微微拨动漂浮的茶叶,手掌顿住,看着瞳孔中有些莫名兴奋的四弟,笑道:“以史为镜明得失,实君治国非长久之计,反之虚君治国,以贤良之臣治国呢?”
“但这有个干碍,无论内阁如何贤良,终会有朋党之事发生,三兄就想着,或许朝中只一党存在,以一党治国,以国法,以党规治国,当然了,此事不急,至少需要等三兄考虑仔细了再做决定。”
朱徽妍一脸惊讶,她并未听他说过此事,疑惑道:“相公准备以党人治国,爝儿……爝儿又当如何?”
起身来到她身边,将张着小手的儿子抱起,刘卫民咧嘴直得意。
“呵呵……”
“谁让爝儿叫老子爹爹呢,整日只能锁于宫中,老子看着就难受,啥都不用管,想咋滴咋滴,就算咱们去了海外大明岛,爝儿照样可以跑去海外玩耍,可比当个囚徒强多了。”
“一生吃喝不愁,子孙尊荣无限,自由自在的想如何如何,挺好!”
朱徽妍呆愣看着不住头抵头摇晃父子两人,刘之坤眼中兴奋神色却愈加旺盛。
第546章 三宫娘娘质询会
刘卫民想要以党人治国,犹如一块石头扔入微微波动的发臭死水潭,原属小朝廷的老少官吏们纷纷登门拜访,最后引起郑贵妃遣了小喜儿前来。
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将次子朱慈烺怀抱在怀,父子两人拖拉着一车满登登礼物入宫,礼物大多都是长子喜爱玩具,小白紧跟在旁。
西华门前的守卒已经不再是原本的守卒,换成了他较为陌生之人,看着眼前弓着身子小心应对马千户,刘卫民心下只是苦笑叹息,却也如曾经,扔下一箱铜钱进入宫内。
小喜儿与曾经一般,带着一群宦官、宫女,伸着脖子等待他前来。
“爹爹。”
其余儿媳皆以“阿爸、阿玛”相称,唯独小喜儿与长子一般,见她提着衣裙跑到近前,虽不怎么符合未来的皇后威仪,却让他心神喜悦。
将烺儿送到她怀里,自顾自跳下马车,不知跟着他入宫多少次的老马根本不需要他去照顾,小白也不理会他喜不喜欢,撒腿向着乾清宫就跑,好像知道那里有它的小主人一般。
刘卫民有些担忧“以党治国”之言传入郑贵妃耳中,唯恐自己会被关了禁闭面壁思过,很小心说道:“喜儿,皇奶奶今日心情如何?”
小喜儿左右四顾了下,低声道:“昨日太太很是训了驸马半个时辰呢!”
“这可坏事了啊~”
刘卫民长叹,心下却担忧了起来,挠头道:“一会儿爹爹若遭了难,你可得在一旁帮爹爹,不能逃了没影!”
“嗯嗯!”
小喜儿小脑袋连点,又低声说道:“爹爹,喜儿听说爹爹要让爝儿弟弟与神宗太爷爷一般,是不是真的啊?”
刘卫民心下又是一叹,大手揉了揉她梳妆齐整的小脑袋,笑道:“别听他人胡说,皇爷爷一辈子只能在内宫哪里也去不了,虽说爝儿今后会失去了一些,但爝儿和你却可以想如何如何,想出去玩耍,想出宫到街上游玩,今后也再没人拦着,有刘家寨产业,有登莱皇家舰队,有皇帝尊荣,可比皇爷爷强多了。”
“可以去学堂么?”
小喜儿仰着脖子询问,刘卫民用力拍打着胸口,举手保证。
“爹爹保证,没人敢阻拦,想如何如何,今日喜儿就可以带着爝儿出宫玩耍!”
小喜儿大大松了口气,整日跟着郑贵妃学习如何治理内廷宫人,哪里都不能去,愈发期望背着小书包前往学堂,愈发怀念大姐头威风。
与小喜儿拍打胸脯保证,到了慈宁宫,看着神宗、光宗、熹宗三宫娘娘们全都坐在厅堂内,看到郑贵妃身旁供桌上摆放的三个灵位木牌,顿时麻瓜了,低头很是埋怨小喜儿儿媳咋不将三堂会审之事说与他听,小喜儿好像也发觉了自己错误,一大一小站在堂前全低着脑袋。
傅懿妃终究还是心疼亲外孙,默默起身从小喜儿怀里抱过烺儿,犹豫着是否开口,最后还是退回座位,与郑贵妃一左一右坐在供桌两侧。
“说吧,当着陛下的面,仔细与老娘交待清楚。”
郑贵妃冷着脸开口,众多老少娘娘们皆不语,张嫣看着如此低头的帝国最有权势之人,竟有种不真实感。
“那个……那个……孙儿也不知一时间该如何说起……”
……
“老娘等的起!”
……
刘卫民一阵沉默,默默跪倒在地,小喜儿也忙跟着跪倒在旁。
“孙儿觉得……帝王理政终不会长久,自太祖立国以来,至今已有两百余年,与各朝每隔数百年即一次较大动荡一般,我朝延绵两百年,今日积弊颇多,弊政累积下,朝廷无力解决时,这才发生了如今诸多祸端。”
郑贵妃当面,其余妇人并不敢随意插嘴,听了他话语,沉默数息,郑贵妃皱眉开口道:“朱由检当政为帝,引起当今动荡皆因东林之党肆意妄为,不言今后帝王虚君之事,党人治国又如何保证不会如今日之党祸?”
听了这话语,刘卫民心下一振,挺直了身体,看向供桌上三个灵牌,正色道:“以帝王理政治国,帝王代天行牧民之权,天空之下即人间帝王为尊,如军中之将帅,将帅之下皆遵命行事。”
“但君王终非一军之帅,军中之帅能力不足可换之,君王能力不足又若如何?”
“将帅能力不足则坏一军,君王能力不足则废一国。”
“孙儿知道,君王能力不足则以良臣佐之,国之谁为群臣之良者?孙儿历经神宗皇爷爷、光宗岳父、熹宗大舅哥、炅儿、朱由检五朝,当政者何人可为臣之良者?”
刘卫民向着供桌上正中神宗灵位叩头,正色道:“皇爷爷陛下当前,臣不敢隐瞒,今日言臣之良、忠,数十年后,谁敢言之良,言忠?”
“帝国自万里外美洲,自南洋四季极热之地至极北常年冰雪之极地,帝国疆域万里,任何一个不经意的失误或许就是无数子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任何一个失误或许就是战乱不断,故而帝国今后需要更加成熟稳重之执政者,以确保帝国延绵千万代。”
刘卫民紧盯着正中灵牌,正色道:“帝国疆域万里,以治理数道,以治理地方数十载经验丰富者为内阁之臣,以上下皆一党人,以政令通达、廉洁,以国、以民为重之政党为手脚治国。”
“以内阁首辅五年为一期,以各州府每五年评定首辅之功过,善之则可再为一期,不良则废之,另行选出内阁之首,以便确保帝国之首始终贤良。”
“上良而政,上下皆一,上令下行,帝国自是稳健无比。”
刘卫民挠了挠头,神色不再郑重,转而看向眉头微皱的郑贵妃,犹豫说道:“皇奶奶,孙儿有句大逆不道之言,不知该不该说?”
“说。”
郑贵妃想也没想,双目却紧盯着他。
“孙儿想着虚君而治,是想着可以让天下始终都是贤良之臣在治理,可以让大明朝走的更远。退一万步说,若真的有一日,有人反叛了,有人攻破了北京城,大明朝,大明朝的朱家子孙也还依然是帝国的皇帝,毕竟从功过来说,治理天下的最终好坏并非是皇室的过错,而是治理天下的大臣们。”
“一时间,或许还不怎么适应虚君之事,或许天下会动荡一阵,可一旦天下官吏们、百姓们都接受了虚君之事,今后也绝无人敢肆意伤害皇家宗室,任何人都不敢冒天下大不违登基为帝,也就是说……也就是说,无论如何,帝国宗室都会始终被天下尊崇千万代。”
众妇人惊愕,刘卫民又低头低声嘟囔。
“这座皇宫几如一座囚牢,不仅爝儿今后难以出宫游玩,皇奶奶想出去城外散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