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第4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阳高照,跪着的大臣被晒晕了好几个,高座上只是低头批阅着各地奏折,毫不在意不时跑入殿内的小宦官,王承恩拿着封奏折一路不停,直到来到乾清门前才放缓了脚步,见地上晕倒却无人理会的大臣,急匆匆脚步最终还是停了下来。
王承恩来到摇摇晃晃的赵南星身前,弯腰就要搀扶着他起来,却被伸手阻止。
“王公公就莫要劝解了,事关陛下声誉,我等……我等老臣誓死谏之!”
王承恩苦笑一声,无奈道:“雷霆雨露皆为君恩,陛下也非不顾百姓之苦,熹宗陛下之时,也绝无如此之多府县免去赋税,阁老也请体谅体谅陛下心下之苦。”
顾大章猛然说道:“王公公不必多言,天下百姓皆知朝廷赈灾之事,今之陛下若不与,天下之民又当如何信奉陛下、朝廷?”
“是啊,王公公就莫要多言了,我等誓死谏言!”
“王公公若还忠义,就莫要与那些小人一般,还请公公多多劝解劝解陛下!”
“是啊……”
……
一干大臣纷纷开口,王承恩额头反而冒出了冷汗,忙拱手进入大殿,再在外面停留,估摸着又该挨骂了。
果然,刚入大殿,入眼的正是冷漠眼神,忙弓着身子,也不理会小宦官拾着地上奏折。
“陛下,锦衣卫送来的东西。”
王承恩双手过顶,手捧着田尔耕送来的信件,这人也挺怪的,田尔耕历经这么多事儿,竟然就是不倒。
朱由检并未伸手去拿信件。
“大伴该如何劝解朕?是“以民为重”之由,劝朕发放借来的银钱吗?”
王承恩心下一阵叫苦,双手不敢动弹,直直跪地说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老奴不敢为陛下做主。”
朱由检微微点头,神色缓和了许多,伸手拿过双手捧着的信件。
“满京城也就大伴一人忠心耿耿……”
“嗯?”
朱由检双目一定,逐渐变成了红色……
“砰!”
“好大的狗胆——”
不看不怒,一把扫掉御案上所有奏折。
“该杀!”
“全都该杀——”
“蹭”得站起。
“来人,将殿外之人全部杖毙!”
王承恩一愣,继而身子一阵剧抖,本能的抱着朱由检大腿。
“陛下三思……陛下三思啊——”
一直站在一旁的曹化淳大惊失色,他哪里会想到皇帝要杖毙了门外几十号大臣,一想到后果,也不管不顾,跪倒就是“砰砰”一阵。
“陛下……陛下,还请陛下三思,会……会……”
“呼呼……”
一阵让人心惊胆战粗重喘息。
“看看,你们看看他们做的好事——”
信件被狠狠扔到两人面前,曹化淳忙拿起去看。
“这……这……”
听着曹化淳傻了眼迟疑,更让朱由检大怒。
“砰!”
“口口声声……口口声声为国为民,他们就是如此为国为民吗?”
“勾结商贾,谎报灾民,以良作次……全是骗朕,全是骗朕——”
王承恩大惊失色,忙抢过曹化淳手里信件,一目十行,尚未看罢,整个人呆愣住了。
曹化淳深吸一口气,跪地重重叩地道:“陛下,无论如何……无论陛下心中如何愤怒,还请陛下三思。”
“砰!”
朱由检一脚踢在曹化淳额头,愤怒大吼。
“三思?”
“都合伙来骗朕的银钱,合伙欺骗大明朝赋税……你……你个狗奴才……你还让朕三思?”
“说!你是不是也在骗朕?!”
“砰砰……”
曹化淳大惊失色,连连叩头,惊慌道:“陛下,老奴……老奴哪敢欺瞒陛下,只是……只是老奴最近从一些公公嘴里……知晓了些公主和驸马之事,所以……所以……老奴以为……以为……此事,此事或许不一定是个坏事,还请陛下明鉴……”
“砰砰……”
很奇怪,朱由检性躁易怒,愤怒起来不管不顾,任谁劝解都不好使,可曹化淳提到“公主、驸马”字眼时,竟然一下子冷静了下来,竟然坐回龙椅眉头紧皱,一脸犹疑看着不断“砰砰”叩头的曹化淳。
曹化淳在神宗时,是东宫太子府宦官,早先年时就伺候朱由校、朱由检二人,因宦官王安之事而被赶出皇宫守陵,至今才回了京城,对刘卫民的事情并不是十分了解,只是听说有这么个人,越是了解越是心惊,甚至有些畏惧。
朝中大臣本能的以为刘卫民自神宗时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馋臣、佞臣,所熟的皆是些乱七八糟的杂学,还有就是勉强认可的武略,余者就是个蛮横霸道的奸诈权臣、佞臣,实际上并非如此,刘卫民并非不懂朝堂之事。
皇帝逐渐冷静了下来,看着曹化淳说道:“朕很想知道,你究竟有何心得,又如何以为殿外逼迫朕之奸贼是件好事!”
曹化淳犹豫,最后在皇帝不耐烦时,说道:“回陛下,老奴多方了解,听闻刘驸马有句话语,政治是交换的艺术。”
“陛下欲要大明钱庄出银百万两不可得,今日所得,亦是以百万两赈灾之银互换而得,朱阁老离职,左阁老替之,亦是以百十个府县赋税而换之。”
“陛下……老奴以为……陛下不宜大动干戈,朝廷赈灾之言已是天下皆知,既然群臣皆瞒之陛下,犹如当年萨尔浒之事,犹如辽东军欺瞒熹宗陛下而抢驸马之资之事……所以……所以……”
“呼~”
朱由检深深呼出一口气,他听明白了曹化淳话语,当年萨尔浒这么大的事情,十万大军如此惨败,仅银钱就损失了五百万两,神宗皇爷爷也没大动干戈,但净军、幼军自此归入刘卫民手里,同样的,辽东上下欺骗抢夺军资,除了两个督师送死在了辽东,原本不可能发生的几十万撤离之事,朝廷也捏鼻子认了。
王承恩也听明白了曹化淳意思来,心下大大松了口气,点头说道:“天下皆知朝廷欲要赈济灾民,陛下若不赈济终究不妥,若……若事情属实,老奴以为……此次赈济当……当由大明钱庄执事们出纳银钱。”
“哼!”
朱由检不由冷哼一声。
“一百万两?一百万两就想将此事糊弄过去!”
“哼!”
有时一声重重冷哼。
“传朕之旨意!袁崇焕为正、田尔耕为副,给朕彻查此事!授天子剑,可先斩后奏!”
曹化淳、王承恩心下大惊,正待劝解……
“来人,把赵南星、左光斗、杨涟三人提到殿内,朕要当着‘正大光明’问问我大明朝为国为民臣子,究竟是如何的为国为民!”
“陛下,三思啊——”
王承恩跪地连连叩首。
“陛下,大明钱庄刚刚设立,万万不可出了……出了事情啊,若……若出了事,今后……今后我大明朝只有卫民钱庄了啊~”
“嗯?”
朱由检一愣,见他犹豫,曹化淳忙说道:“陛下,若无宝钞之事在前,陛下就是将四十五家商贾抄家灭族也无不可,可……正如王公公所言,一旦陛下将此事大明于天下,大明钱庄至此而没,朝廷建起自己钱庄尚无一年就出了如此之事,我大明朝信誉皆毁,再无他人可信,今后也只剩下一个卫民钱庄,陛下意欲制衡天下之财……亦……亦废之,于国于民终究不妥,还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
看着伏地两人,正待开口,一小宦官急匆匆拿着封信件,见到上面插着的鸡毛朱由检不由一愣。
“陛下,陕甘传来的八百里加急信件。”
朱由检忙三下两下拆了信件,不看还罢,见了后,差点没把钢牙咬碎了。
“该死的朱存枢!朕……朕绝不轻饶了你——”
“大伴,朕不愿见他们,你将信件狠狠甩在他们脸上,就说……既然这么喜欢赈灾,那就让大明钱庄拿出两百万两!”
原本该劝解的曹化淳、王承恩两人,在听到“两百万两银子,反而心下大大舒了口气。”
“老奴领旨!”
第509章 官、商的碰撞
王承恩额头青紫,出现在乾清门外时,地上又多了几个昏迷不醒大臣,心下有些叹息,脸上却不平不淡,将皇帝口谕大致说了遍,跪了一地大臣立即一阵骚动,一百万两银子还没讨要回来呢,怎么又要大明钱庄拿出两百万两?
不等群臣大怒,王承恩忙来到赵南星面前,从怀里拿出信件,一脸叹息。
“阁老大人。”
赵南星阴着脸接过信件,可当他展开信件后,瞬间爬上灰败、沮丧,继而又是一脸涨红,嘴唇不住颤抖。
“公公,这……锦衣卫……锦衣卫这是诬蔑……怎……怎可能会……会有如此之事?”
王承恩犹豫了下,弯着腰在赵南星耳边低语。
“阁老你是朝廷老人了,当知晓当年萨尔浒之事,陛下让钱庄拿出两百万两已经是了恩典,若真的将事儿闹大,对谁都不好,得利的……是驸马爷。”
赵南星一阵羞恼,又不知该如何辩驳,深吸一口气,大声道:“陛下欲要再次拆借……两百万两救民,臣……领旨!”
王承恩心下一阵气恼,两百万两是“赎罪”银钱,可不是什么“拆借”,心下暗恼、后悔,不该多言,竟然让该死的老儿抓住了一丝机会。
麻杆打狼两头怕,朱由检不想就此大闹,赵南星也想保住名声。
“哼!”
王承恩恼怒一甩衣袖,恼怒竟然被眼前跪着的老人反打一耙,恼怒转身进入殿内。
一干大臣见两人诡异,看到信件就知必然发生了大事,左光斗、高攀龙、杨涟等人忙爬起身。
“阁老,可是出了事?”杨涟低声询问。
赵南星微微摇头,面无表情道:“什么都莫要说了,锦衣卫……反水了。”
“什么?”
赵南星什么都未说,听了这话语,一干人心下巨震,知道事情严重了。
“陛下并不想将事情闹大,这次……咱们输了一局。”
赵南星将手里信件递给高攀龙,低声说道:“此事先以稳妥为先,先将人劝走,回去后再仔细商议。”
众人无奈,只得微微点头,看了信件更是又羞又恼,知道此事绝不能再闹将下去,否则……
一干人面无表情,一一起身离去,人是他们带来的,带离也较为容易,一干低级官吏不明所以,监生、学子更是一脸不解,但只要朝廷答应赈灾就成。
……
“登登……”
“砰!”
文士模样的吴明培猛然撞开房门,一头汗水看着正在饮酒的沈儆珂、吴守淮,一脸惊慌。
“出事了,出大事了!”
沈儆珂猛然起身,先一脸惊愕的吴守淮一步上前。
“明培,怎么了,出了什么事情?可是卫民钱庄……”
“卫民钱庄?不是,是朝廷!”
吴明培一阵焦急,他以举人身份参与了跪谏,一直在千步廊前跪着,结果……
将事情大致说了一遍,一脸惊慌道:“赵阁老骤然答应咱们再次拿出两百万两银钱,显然是出了大事情,可……可这怎么办啊?”
吴明培说的不清不楚,两人久经商海,知道必然是出了大事,可……两人眉头紧皱相视。
“大明钱庄未有一年,已出……数百余万两,再出两百万两,股本一千余万两……这……这是要出大事的!”吴守淮面色微白,眼中满是不安。
沈儆珂心下不安,没一年,股本就要被消耗过半,在商海打滚了这么多年,他从未经历过如此凶险之事,心下愈发后悔起来。
沈儆珂是沈家嫡系一脉,与沈允婻血缘极为亲近,只是因沈允婻不允许沈家介入海贸司,更不允许沈家插手船队之事,愤慨恼怒下答应了东林人,沈家拿出一百万两,成为四十五家执事中常任执事,地位颇高,但沈家也遭到了沈允婻毫不留情打压,沈家的盐茶桑布粮漆油等产业全被江南织造府打压。
这些年,沈允婻执掌江南织造府,掌控着海贸司,再加上漕帮控制着运河运输,垄断了南北货物运输,垄断了海上运输,江南商贾头上无形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