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第3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贵妃点了点头,刘卫民正要起身让人现做海参吃食,郑贵妃一把拉住他。
“皇奶奶也不是故意找事儿的……就是……担心你恼了你皇叔……”
“嗯,没多大事儿。”
刘卫民起身将碗筷送出门,反正都回了府,没必要转身离去,在皇宫的一大家子里,也就皇爷爷万历帝、贵妃皇奶奶最是让他看重,不仅仅因为恩情,更多的是两人在高山上看的时间更久,经历的事情够多,郑贵妃身上无可避免带着皇宫内内争特点,可身在皇宫谁又不是争风吃醋?
环境使然,刘卫民也早已看开,若非两人护着他,估摸着也绝不可能走到了今日,做人要感恩。
郑贵妃不再提及安南烂事,反而对他自己关着自个颇为不满,至少身边该有个女人在那座院子里,对他每次回府都是满脑袋脏污很是不满。
心下感动又无奈,他是老师,是领头人,也确实有带着个女人贴身照顾的资格,可规矩就是规矩,有些地方安保等级较高,自个带头破坏规矩,他人也不会当回事,研究员被规矩约束了几十年,可能不会因为些许外因泄密,谁又能保证家属也是这般?少一人知晓核心技术,就少一人泄了他的机密。
自个也只能稍微与她说了下,说着家里的杂事,不愿说些工作上事情,更不愿提及朝廷之事。
郑贵妃看着蛮横霸道,其实也容易哄着,当小孩让着,随着她性子也就是了。
家里有了两个大肚婆,好不容易又留在家中一夜,干脆就将两个大肚婆放在一起,跟多年老夫老妻一般,两女也只是笑骂了他一句,对此也不怎么反对,都是大家女,有些事情两人比他看的还开。
不用别人帮忙,刘卫民跳上床一阵折腾,将被子一一铺好,搀扶着两个女人坐在床沿,自个低着身子为两人洗脚,朱徽妍还好,她早已习惯了他的服侍,沈允婻知晓他不喜自己裹着的小脚,可都成了枕边人,又能如何?
每次看着她残疾了的脚趾,刘卫民就会忍不住唠叨几句,沈允婻也有些习惯了,不开口接话,就算开口也会用朝廷、寨子、江南……啥的将他注意力吸引开来,她一直都是极为聪明的女人。
将两个女人送上床铺,自己只是睡在床外侧。
“呼——”
一口长气大力呼出,老远距离就把烛火吹灭。
“老爷,大老爷今个来了信件,说是想让孩子过些日送到府上。”
沈允婻开口,抱着刘卫民腰腹的朱徽妍说道:“妍儿不是多嘴,只是觉得……大哥、邢烈将军是不是动一动?”
刘卫民认认真真想了下,说道:“大哥、二哥、邢烈于国有大功,相公这么多年一直压着他们,主要是因咱家并无可靠之人,北方不能有太大变故,这才需要绝对信任可靠之人。”
“他人都得了高位,二哥成了咸镜道督抚、小豆芽是奴儿干都司都督,唯独大哥、邢烈两人屡屡正面硬扛建州贼,幼军历练也多是他们代为统领,居功最大却至今未有太大变动。”
“唉……”
“二哥勇武,每每临阵勇争先锋,与卢象升性情有些相似,身上却有极重江湖义气,可为偏锋,不可担生死重任。”
“大哥性子尤为沉稳,存在感却不是很高,最为合适镇守险要之地,可数十年如一日,是将来幼军最为合适的统帅,爝儿今后若真的登基为帝了,大哥就是朝廷镇国定鼎之臣,关键时用大哥,绝无半点差池。”
沈允婻虽精明,但在政治格局上就差了朱徽妍一些,听了他话语,若有所思道:“老爷是说……故意让大老爷领山海关,随时可领兵入关以镇天下,又因大老爷存在感不是很强,他人也不会太过关注。”
“嗯,大概就是如此。”
刘卫民轻声说道:“山海关因袁崇焕而军心浮动,不管咱们如何赶走了一干辽东军将,终究有一点无可避免,孙太傅经营了数年山海关。”
“关外不同于关内,外来人想要让整日钻林子的家伙听话很难,广宁卫总兵是大哥岳父,我刘家四兄弟本就是辽东之人,换了其他人都不怎么合适,也只有大哥较为合适,将来咱们一家人总是要离开的,朝中若无军方权威持重重将终究不妥。”
“总兵大人年纪大了,监军大人也相差不多,净军、幼军都较为特殊,两军将领将来会不会留在大明朝也不一定,就算留了下来,因为他们与大明各卫所军卒不同,跟个异类似的,能不能被天下各卫所承认还是个问题,除此之外还哪些?”
“卢象升?”
“孙传庭?”
……
刘卫民微微摇头,别说是他们,就是跑去了北京城的一干辽东将领们,在此时也根本算不得什么,他的臂膀放在媳妇头下,沈允婻好像不愿自床铺最里侧受了冷落,秀发紧紧贴着他怀搂着媳妇的臂膀,两女静静听着大兄刘卫山事情。
刘卫民想着卢象升、孙传庭两人,微微摇头,说道:“他们都太过年轻,军中是讲资历的地方,就算成了大明朝兵部尚书也很难压得住二哥、毛文龙、小豆芽,很难压得住九边军功卓著将领,而大哥就没问题了。”
“山海关本就属于九边重镇,九边之将乃天下武将之首,九边稳则天下不乱。”
想着不久后陕甘民灾,想着很可能陕甘边镇卫所兵乱,心下又是一阵暗自叹息……
沉默良久……
刘卫民叹气道:“爝儿此时年岁还小,等他年长了,九边一干将门老将也都差不多没了,大哥却正是武将鼎盛之时,无论对于咱们宁德驸马府一系军将,还是九边、天下各卫所,大兄都有足够的威望替爝儿镇守天下,以安江山社稷,又因大哥性子敦厚、沉稳,也不可能出现欺负爝儿之事,是过渡时期,最佳稳固社稷人选。”
沈允婻透过黑暗影影绰绰,很是凶狠瞪了他一眼,很有些打翻醋坛子意味。
“老爷就是偏心!”
朱徽妍却紧紧搂着他腰腹,嘴角更是温和满足……
在媳妇头下的手臂展开,反手捏住混账女人皱着的鼻子就是一阵乱晃。
“还反了你?若不给老子生了个儿子,看老子咋收拾你!”
混账女人听着他恼怒,反而不吭声了,也不挣扎躲开他的大手,临离开坚挺鼻梁时,在光洁脸上又捏了一把。
“相公惯会胡闹,可莫要乱动伤了孩儿,皇叔的事情怎么办?还有那些王爷们又该当如何?”




第500章 二十税一的专利工本费
 

小手轻拍他的肚子,刘卫民无奈挠头,苦着脸就是一阵埋怨。
“咱自个的事儿都整不完了,咋又扯上了别人?”
“爱咋滴咋滴,还管不完的屁事了!”
哪怕用屁股去想,也知道一干又跑回封地的王爷们有多么愤怒,可那又如何,自个都跑来了关外,自身难保,哪里还管得了这些。
王庄田地分了,俸禄被大舅哥削减一半,之后又被太后张嫣削去一些,这些王爷、郡王们之所以捏鼻子认了,还不是因为可以海外封国,正儿八经当个逍遥自在王,如今倒好,八字还没一撇呢,朱由检竟然告诉他们,哪怕跑去海外也要当猪养着……
想着这些就想咧嘴大笑,朱徽妍对自己男人的性子太了解,小手搂着他脖子就是一阵晃动,表达自己的不满。
太坑了。
刘卫民与大舅哥两兄弟先将坑挖好了,在坑里堆满了王冠、金银,正挠头怎么让一干站在坑边上的堵门混蛋自个跳下去呢,朱由检就又在他们后面挖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坑……
管他的,反正与自己无关,今日搂着大的二的,明日就得轮到小三小四,后日则是小五小六挨了一遍,一干大小媳妇才能放了他,才能安心做个泥猴子,而且这一次,是一大一小两个泥猴子一起进入封闭大院。
刘大驸马、刘大少,大的镇国公、小的镇北公,父子俩要闭关修炼,朱徽妍、沈允婻有了生孕,两人需要静养安胎,驸马府大小之事全交给了张氏,小喜儿每日都要背着小书包前来驸马府。
驸马府正堂虎皮帅椅只能是刘卫民的座椅,在帅椅前方各设两个座椅,左边的是张氏座椅,右边的是小喜儿,左边依次是刘英儿、徐娇、玛依拉、杨柳儿四女,右侧是乌仁图雅、吉雅、格根塔娜、以及马喀塔四个儿媳,当然了,儿媳最年长的是乌仁图雅,乌仁图雅还能安安稳稳坐着,其余的可不成,但不管如何,家里的大大小小事情还是一干女人管着,两宫娘娘们并不插手其中,所有最后决定都需要给挺着大肚子的朱徽妍过目。
家里的事情刘卫民当了甩手掌柜,小朝廷同样也是如此,沈阳府、乌龙府、宣明府、平安府(平安道)、咸镜府(咸镜道)、小琉球府、琉球府、虾夷自治县、苏禄府八府一自治县,小朝廷自个安排官吏治理地方,除了平安府以毛文龙为主外,民务皆由小朝廷自行处理,但小朝廷最后决定却需要两宫娘娘组成的长老会点头。
刘卫民并不愿意太过约束一干年轻官吏,只要专心做事,只要不是与朝廷那般私心过重朝臣一样,就是期间出了事情,浪费了些银钱,他都认为很正常,成长的过程总是伴随着磕磕碰碰,摔的多了,走的也就稳了,八府一自治县要么远离大明国土,要么刚刚收获得到,出了再大纰漏他都有把握平定,只是两宫娘娘们认为稳妥些为好。
遣派半大娃娃为知县也好,知州、知府也罢,组织百姓准备耕种也罢,都是民务,刘卫民只管着军方,军卒伐木、军卒清除残存树根,军卒耕种……
事情乱糟糟,各人却管着各人,混乱中又井然有序。
辽阳注视着北京城,北京城同样关注着辽阳,冬去春来,天气渐暖却略显干旱,冬日里的积雪消耗掉了空气中太多水分,冰雪消融后,北方反而没有降下一滴雨水,看着北方老少拖着牛马犁头开始耕种,朱由检急了。
魏忠贤、崔文升得了公主回信后,尚未等江南盐商、海商们将五百万两注入朝廷锣鼓震天的大明钱庄呢,两人立即召集了门下大大小小管事进行闭门会议,将宁德驸马府最后决定大致说了一遍,并严格各店铺、门面,朝廷发放的纸币可以收取,但只收小票额,超过五百两的一律不收纳,并且所有店铺不允许超过朝廷五百两朝廷纸币,超过五百两立马兑换真金白银。
闭门会议……也不知道魏忠贤、崔文升两人是如何商议的,除了宁德驸马府产业各管事外,外人根本不知晓。
三月份就已经是春季第二个月,正是耕种最佳之时,也是青黄不接之时,此时是粮价最高之时。
粮价最高,正常来说也是百姓购买欲望最低之时,而事实偏偏是反着来的,只不过百姓手里并无多少银钱购买高价粮。
自卫民钱庄、粮庄创立起始,差不多有小十年时间了,京城百姓都知道,这个时候是钱庄、粮庄最为赚钱的时候,卫民钱庄左手借贷给青黄不接的百姓银钱,百姓拿着借贷来的银钱,转手又送到粮庄手里,购买食用一两个月的粮食。
一出一进,贷出去赚了银钱,且都是短期借贷,风险小,周转快;粮食价格在最顶点售卖出去,低买高卖,短短一两个月赚的银钱抵得上半年赚的。
一看刘家寨又要新一轮收割天下财富,朱由检登时坐不住了,对朝臣们与南北商贾之间的磨叽尤为不满。
皇帝朱由检知道刘家寨收割财富规律,哪怕京城一小民也极为明了,更何况南北大商贾?
沈、王、吴、赵、方、李、慕、贺、鲍、魏、汪等十七家,南北盐、丝、茶、布、粮二十七家向挂了牌的大明钱庄注资五百万两,随后又有二十八户再次向钱庄注资六百万两,大明钱庄股本一千一百万两,共计四十五个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