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第3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稳住朝臣,朱由检重新启用赵南星、朱国祚、高攀龙、杨涟、汪文言、魏大中一干东林党,再一次罢去税监、矿监、河监,商业赋税也不再提,可银钱从何而来?
夏粮税收未入府库,九边、朝廷吏员已经四个多月未有饷银、俸禄发放,朱由检满嘴是火泡,一脸阴沉、焦躁来回走动,内阁、六部尚书眉头紧皱,全等待着王承恩送了消息。
“陛下,王公公回来了。”
小宦官一阵小跑,直到乾清门前才放缓了脚步,与门外小宦官低声说了句,低头跪地说着王承恩回宫之事,朱由检精神一振,急声道:“快,快将大伴唤入殿中!”
王承恩入宫后稍微包扎了下受伤手掌,这才脚步急匆匆前来,好像知道殿内有诸多大臣一般,低头碎步来到朱由检身前跪下,见他手掌透出的殷红,眉头不由微微一皱,下一刻更加焦急问起银钱之事。
“那……公主可曾答应了?”
王承恩听着话语,心下微微一叹。
“公主说,山海关军卒本应有功,本该予以赏赐,却因欲要作乱反叛,故而以功抵罪,不罪不赏,今之关外田地仅以……仅以五百万两购之……”
朱由校听到“有钱”心下顿时一松,随即又有些不满。
“关外田地无数,六皇妹仅以五百万两购之……也……也太便宜了些,明日你再去一趟,就说五百万两太少了,至少……至少要八百万两!”
兵部尚书本应是王化贞,最后却成了被刘卫民赶出山海关的袁崇焕,听了皇帝话语,也不由微微点头,亦是不满道:“陛下所言正是,关外良田无数,价值何止万万两,五百万两确实少了许多。”
内阁吏部尚书施凤来皱眉看向礼部尚书来宗道,犹豫说道:“陛下所言甚是,五百万两银子是少了些,可……京中已近半年未有俸禄发放了,九边将士亦无法再拖延,此时公主还尚在京中,再过几日……一旦前去了关外……臣恐天下有变啊!”
朱由检眉头微皱,看向赵南星说道:“赵阁老以为如何?”
朝廷一个萝卜一个坑,上位一人就要下去一个,在这场动变中,除了崔呈秀、魏广微倒了霉外,其余的都是功臣,而东林党又一大堆重返朝堂,怎么办?
一些资历稍浅的只能让位,让位也不是这么轻松容易的,至少也应有所补偿,爵位就成了最佳的补偿之法,也随之增加了不少勋贵。
吏部尚书施凤来、礼部尚书来宗道、左都御史冯铨、礼部左侍郎张瑞图、礼部右侍郎刘鸿训、吏部左侍郎周延儒、吏部右侍郎李标、户部左侍郎钱龙锡、刑部侍郎何如宠虽都是文人,但这些人都是被东林党、五党打压了几十年、十几年的边缘之人,本应该因朝廷动荡有功后更进一步,但因东林党诸人入朝,反而让赵南星以大学士之名为了首辅,朱国祚以南京礼部尚书为次辅,另有杨涟、袁崇焕入阁,原本边缘之人除了增加了个伯爵俸禄外,要么原封不动,要么略有降低,也因此,这些人并不怎么喜欢东林党的入朝夺权之为。
礼部、吏部、都察院是最易于入阁为辅的,结果除了礼部来宗道、吏部尚书施凤来入阁外,余者都没进入内阁,赵南星以中极殿大学士入阁,朱国祚以南京礼部尚书入阁,杨涟以都御史入阁,袁崇焕以兵部尚书入阁,东林党再次势重。
看着施凤来脸上的阴沉,赵南星知晓他因何不满,沉默片刻,抱拳道:“老臣以为施阁老所言所虑甚是有理,朝廷此时当以稳妥为重,当以清明吏治为首。”
“陛下,各官衙吏员少则两三月,多则三五月未发放俸禄,京城遭耀星砸击之难,毁坏屋舍甚众,至今尚有近二十万百姓无居所可住,还请陛下予以赈济!”户部左侍郎钱龙锡上前一礼请奏。
袁崇焕沉默上前,抱拳奏道:“陛下,九边将士亦有数月未有饷银下发,京营十二营皆需银钱发放。”
司礼监掌印曹化淳眉头微皱,说道:“刘驸马已于大板升城立府镇守草原,九边将士也无需如此之多,陛下是否需要裁撤一些,净军已经裁撤,但御马监却需奉养……”
“臣反对裁撤九边之卒,御马监却无需继续奉养,净军、御马监……”
“老奴不赞同袁尚书之言,净军、御马监已减大半,所余者皆陛下忠心之人,所需俸禄饷银仅需以往之半,如何还可再减?反倒是九边之卒,刘驸马已于关外镇守鞑靼,九边军卒除原戍边卫所自养军卒外,当各自归反原卫所,以此减国赋之困。”
曹化淳躬身说道:“刘驸马虽行事霸道,于国却有大功,此时再言驸马之危已有不妥,公主不日即往关外镇守,北方已无需国帑耗费,十五年之言……老奴以为陛下当励精图治,当已百姓福祉为己任!”




第472章 天下初稳【三章】
 

“哼!十五年……曹公公,陛下乃我大明朝君王,岂能由他人胡言乱语?”
袁崇焕一脸恼怒,曹化淳眉头微皱,看向一干同样微皱眉头之人,想要开口劝解,最后却默默一礼退回站位不言。
若宗室贵戚、文武大臣未见到三位皇帝遗诏也就罢了,见过后,最为反对朱由检为帝的就是那些宗室们,以不记名投票选出大明朝帝王,这就意味着,任何一位宗室都有可能成为至高无上的存在,当然不愿意朱由检为帝了,更愿意让他成了一具人皮。
朱由检也不敢将刘卫民的威胁当一回事儿,沉默许久,微微叹息道:“就如此吧,五百万两就五百万两吧,先以国朝安稳为重,至于九边军卒……方……”
朱由检刚要开口“方侍中”,抬眼却见人群中哪里还有方从哲,门下监更是没了踪影,又是一阵沉默……
“朕考虑良久,以为皇兄当年因事立起门下监颇有些道理,不宜就此……”
“陛下,国朝今时尚且冗员颇多,老臣以为上贤下良,陛下能躬身任事,朝臣亦能安稳行之,自也无需门下监。”
赵南星开口,朱国祚点头。
“老臣以为赵阁老所言甚是,上行下效,陛下为贤君,下臣亦是良吏,清明吏治、裁撤冗员、减免赋税恢复民力、裁撤扰民贪婪税监为先,今岁二月,苏州府因贪婪阉奴税监而激起民愤,陛下初牧天下,当先严明礼法,以国事安稳为重。”
吏部尚书施凤来等人相视后,也不开口反对,只是微低头颅,嘴角微微上翘不屑。
赵南星、朱国祚开口,一干大臣要么微微点头赞同,要么低头不言,反正全都不开口反对就是了,反而朱由检眉头却微皱了起来,见一干大臣躬身抱拳,最后也只能无奈点头。
“诸位皆忠国事民之臣,朕以为诸位之言甚为稳妥,就如此吧。”
说着又看向弓着身子的王承恩,说道:“五百万两银钱暂入内库,待吏员各处所需银钱上奏后再予以下发。”
王承恩正要躬身,户部尚书郭允厚却上前拱手说道:“陛下曾言内库多为贪鄙宦官,多有贪墨国帑之事,尤为深恨之,售与公主关外田地所得之银,由此入内库是否有些不妥?”
朱由检一愣,忙看向低头不言的曹化淳,又看向王承恩,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今日自不与往日相同,因乾清宫一拖烂事让不少人尤为不满,如今也只有用恩义缓慢拉拢,钱财归入户部,还如何让人山呼“万岁”跪倒在地?
因内库是皇帝的私财,自内库发放银钱者,谓之赏,谓之君恩。
同理,外库乃国之财,招募吏员、兵卒、反哺受灾之民,本就是理应之事,干一日活得一日银钱,天经地义,若一定要说有恩义,那也是国之恩。
君恩,国恩,看起来没啥区别,但有时里面差别很大,正如此时的朱由检,反对者不少,若只有国恩而无君恩,大臣们可以效忠国事而对他话语不理不会。一帮老狐狸自然也知晓里面的差别,但外库空空如也,也不得不开口力争。
王承恩见皇帝看了过来,心下哀叹,向郭允厚正色一抱拳,说道:“正如郭尚书所言,陛下尤恨贪鄙之奴,但宫中此时已然清明,贪鄙之徒皆因利离去,今日内廷皆清正之人,当不至于发生陛下、尚书所忧之事。”
郭允厚刚要开口反对,朱由检忙点头说道:“大伴所言甚是,此事就如此吧!”
唯恐郭允厚和其他人在此事上纠缠,朱由校忙起身摆手。
“诸事繁多,众爱卿还需勤勉任事、造福于民,朕还有些事情要寻皇嫂商议。”
说着,朱由校不等他人开口,忙急匆匆大步离去,自去慈宁宫不提。赵南星等人一脸沉默,郭允厚却哀叹连连。
“内库丰盈,外库却空空如也,奈何?”
施凤来等人见皇帝离去,默然起身就要离去,赵南星突然开口。
“诸位大人,今时国朝困顿,须合力共渡难关,可否?”
朱国祚、杨涟、高攀龙等人一愣,全抬眼看向施凤来、来宗道、冯铨、张瑞图、刘弘训、周延儒、李标、钱龙锡、温体仁、黄立极等人,更甚者露出鄙夷之色。
一干人等沉默不语,温体仁终于混了个侍郎,见他人不语,微微上前两步,向赵南星微微拱手,笑道:“赵阁老所言甚是,此时正值同心协力之时,我等自当尽心尽职,就是不知是否令赵阁老满意。”
赵南星不着痕迹看向司礼监掌印曹化淳,沉默点头。
“尽心尽责……说的好,只要我等皆尽心尽责,陛下就再无忧虑。”
或微笑点头,或沉默不语,最后也只剩下沉默不语的曹化淳。
“唉……”
一想到今后之事,曹化淳就是一阵哀叹,他知道,没了阉党,没了卫党,朝廷也休想一时安稳了,可他哪里知道,接下来的争斗会愈加残酷。
众臣微笑点头、拱手……
……
儿子被扣,遭了罪也就罢了,关键是他的决定太过突然,今后的重心也必然需要转移,一连数日召见手下管事,先行将一些粮食送去关外,刘家寨所属工匠一分为三一部分要送去大明岛,一部分要前往辽东,该分流的必须分流,净军、御马监包括漕帮则留在关内,一场饭食吃下,江南主事也选了出来,不是别人,正是刚刚被罢了职的南京镇守太监崔文升,而江北则全权交给了魏忠贤,至于山东、江浙、福建、广东四大水师副督,同时带着能带走的大舰离港,常云领水师连同卫所家属两万七千人居于苏禄吕宋,为苏禄水师都督;胡梦麟领军民四万,为安南水师都督;俞咨皋领军民三万五千人,为小琉球、琉球国都督;陈九思领民两万入南美,为大明南美洲提督,余广领军民两万七千入北美,为大明北美洲提督,再加上刘卫诏为马六甲总督,刘卫民自己给自己盖了个大明水师大总督大印,名下领登莱、小琉球、苏禄、安南、大明岛、南北美洲、冰州、北方、马六甲九大总督,另有太平洋、大西洋两支大洋远洋舰队。
两大洋舰队一者入美洲,一者入西夷,为了将重心放在大明岛,两大洋舰队主港设在大明岛,拥有停驻港口近百,是刘卫民手下最精锐的两支水师舰队,担负着威慑、贸易、殖民拓土重任。
朝廷正乱七八糟时刘卫民的八百里加急已经送到四大水师们手里,考虑再三,四人不约而同全都带着愿意离开的军卒出海,四大水师只给大明朝留下一些两三百料小船,连海上巡逻都极为困难。
江南造船厂最终还是由朝廷占有,江南富商集资了一百一十万两还给了卫民钱庄,海贸司、江南织造依然还在手里,在刘卫民带着儿子媳妇和无数物资工匠前往关外时,朝廷在山东、江浙、福建、广州开设了四处海贸司,但无论他们自哪一处出海,海上巡逻的灰色狼旗都直接登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