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第3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这么走了?
看着人远去没了影,老管家才气的一拍大腿。
“嘿~”
“咱家就是在宫里这么久,也还真没见过这么浑的人!”
……
“三公子,咱们这样做……是不是有些不近人情了?”头发花白的戚十三郎最终还是没能忍住。
……
戚国昌脚步未停,至始至终都未有回答,戚十三郎与几位老兄弟对视一眼,最终还是苦笑跟在身后。
两个大胖子正抱着肚子从五军都督府衙门走出来,也不知在叨咕什么,若再次相见,刘卫民或许都认不出两个大胖子是谁了,正是李如柏和费英东两人。
远远看到一前四后四名头发花白老者走来,费英东目瞳中闪过一丝讶然,李如柏见来人模样却是一阵叹气。
“没想到,戚家也有再次出头之日……”
费英东一愣,说道:“二公子,这就是魏公公荐举之戚帅之子?”
李如柏一脸落魄道:“不是他又是何人?”
话语间又像是变了个人,一脸堆笑抱拳,远远的大步迎上前。
“戚三兄,小弟昨日就听说兄长被陛下看中,正打算今日前去兄长府邸相贺呢,竟在此处见了兄长,可喜可贺啊!”
戚国昌一见是李如柏,神色不由一愣,淡然拱手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戚某虽一老朽之人,陛下若需要,戚某亦是死不足惜,只是二公子有负父兄勇武之名了,甚是可惜!”
戚国昌微微抱拳,自顾自绕开走向五军都督府守卒,李如柏笑容渐渐僵硬,渐渐成了狰狞,一脸落魄……
戚家虽负盛名,相比东李西麻却也差了一些,如今……
“都是因他……”
嘴角喃喃,李如柏默默穿过冷漠的四名按刀老者,费英东沉默片刻,默默跟在李如柏身后……
……
看着小三送来的情报,一盏茶后,默默将纸团扔进火塘中。陈三严微微躬身退出房门,细细将之关了严实。
“有些意思了……”
……
“戚国昌……朱阁老以为如何?”
“有了先辈教训,还算不错,可以试一试。”
“……阁老所言有理,希望可以如我等所愿,希望……他也莫要再走父辈的老路。”
……
从腋下取出体温计,朱由校自顾自看着上面数字划痕,微笑道:“大兄做的这东西不错,朕都知晓自己是否有无发烧了。”
张嫣不由一笑,一边为他细细掖好被子,说道:“刘驸马做出的体温计对成年人作用还不是很大,可对于无法言语,只知道哭闹的孩子却有大用,就是……太贵了些。”
朱由校却点头笑道:“一根一百两,贵是着实贵了,却也比两年前一支冲天炮值了不少。”
“呵呵……”
“说起一支冲天炮要百两银时,大兄可是把大伴骂了个狗血喷头,如今的百两银钱够朕放一夜冲天炮的!”
看着手里的玻璃体温计,朱由校叹气道:“大兄也嫌贵了,可这是没法子的事情,越是精细的东西制造越是困难,大兄也是因为孩子们才花费颇多弄了五根。”
张嫣心下叹息一声,又有些怪异道:“慈爝在驸马府上,就是臣妾也曾听闻了些风言风语,陛下欲要册封焴儿太子,刘驸马为何好像没一点反应啊?”
朱由校看了她一眼,微微一笑,说道:“皇后根本不了解大兄,要是真如皇后所言,大兄也不是了大兄。”
师明不知何时进了屋里,无声无息躬身站在角落里,朱由校抬头看了一眼,师明忙弓着身子走到近前呈上一张纸条。
“陛下,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大人刚刚送来的。”
朱由校微微摆手,师明躬身退回到角落里。
看着他眉头微皱,张嫣有些奇怪问道:“驸马府发生了事情?”
朱由校抬头看了她一眼,笑道:“不是,是朕刚刚选入的准星元帅。”
纸条递出,张嫣犹豫了下,最后还是伸手接过,一边看着,一边不解道:“刘驸马很奇怪,幼军兵制好像与大明朝的兵制也不同,远不如咱们的将军名称更好听。”
朱由校轻笑道:“一星将至五星大元帅,比较简洁些,你不懂军中之事,越简单越有效,准星元帅统领两万五千人,元帅是大了些,也就听着好听些,按照大兄话语,这叫有面!”
张嫣来来回回将纸条看了好几遍,犹豫说道:“戚将军刚正不阿,不畏权贵,陛下选的将领挺好啊,怎么看着陛下好像有些不满意一般。”
“有吗?朕脸上真的有不满吗?”
朱由校一脸灿烂,看着他长相一般,但咧嘴一笑时,就显得特别阳光,张嫣第一次见他灿烂一笑,竟然有些恍惚不真实感来。
朱由校微微摇头一叹,说道:“他不是大兄,没大兄那种一眼见底真诚感,或许……上一辈人的事情……大兄说是阴影,朕觉得挺贴切的。”
张嫣有些无语,刘大驸马是“一眼见底”之人?
看着她一脸犹疑,朱由校微微摇头,知道她在想着什么也不愿太过解释,说道:“戚家、俞家在隆庆、万历年时拜入胡宗宪门下,胡宗宪又是严嵩门徒,紧接着又是张居正,因种种缘由两家才落魄至此。”
“上一代的过往让戚国昌有了阴影,可为将,却不可为重将,注定比不得戚帅,更无法与大兄相提并论,他只能算谋士中的谋己一境,而大兄……”
或许感觉自己说多了,不愿再谈及刘卫民,伸手指向师明,师明忙上前躬身。
“比照幼军准星帅服样式,令人连夜赶制,明日连同天子剑一同送去戚府,就说……殿前新军是天子军。”
“奴才遵旨!”
……
一日间,朝廷突然多了一位耀眼新贵,未等戚国昌前往魏府,魏忠贤竟然亲自带着礼物登门,随之还送上了五匹上等鞑靼战马。
东林党各大佬来了,五党人来了,魏党人也挤满了颇为简陋的院落。
一人成了耀眼明星,一人却站在昭狱大牢外,披着准星帅服抬头看着灰蒙蒙天空……
昨日,刘家寨刚刚送来一个显微镜,人家的显微镜都比较小巧,他的却跟个书架一般,还需要他爬梯子才能看清肉眼永远无法看清的细菌、病毒。
刘卫民正爬着梯子,正观察自家铁皮罐头里面细菌情况,一帮臭小子自打他整了个化学实验室后,整日整夜就没完没了,连他都不知道如何溶液渡锡,就这么被一帮小子无意间弄了出来,也就尝试着弄了些猪肉罐头,存放了足足三个月,闻到有些臭气时就感觉里面的肉坏了。
如此高大的显微镜,自然是需要使用专门的钢铁支架,而且蒙着口罩的刘英儿就成了他的助手,小三只有一只手,有些事情的确做不来最后只能招来刘英儿帮忙。
“英儿,将玻璃片向左动一点点。”
……
“好好,就这样,别动……”
刘卫民一点点调节焦距。
“好多菌虫啊……”
“小旗大人,俺也想看一看!”
刘卫民低头一看,正见刘英儿仰着脖子,犹豫道:“想看?成,让你看一看,别吓了自己把小旗大人的显微镜弄坏了,这玩意可是费老鼻子的劲了!”
“嗯,俺小心着!”刘英儿忙点头答应。
刘卫民从梯子上爬了下来,嘴里还说着:“虫子有万千,长的各种各样,看着了也别太惊讶。”
此时的技术没这么好,看到的也只是一个个轻微移动的小泡泡,并不能看清鞭毛啥的,更不可能看清真正的细菌样貌,至于是什么样的细菌,他也没法子辨别,这些也只能让阿蛮将来对其进行分门别类。
先是一阵嘟囔,预先给刘英儿打了个预防针,唯恐她摔了下来,又搀扶着她爬上木梯。
“小旗大人……英儿看到了!一动一动的……是不是小虫子啊?”
“是呢,这些小虫子吃进了肚子里就会闹肚子,拉稀,就会生了病。”
刘英儿低头看向正仰着脖子扶着梯子的刘卫民,犹豫道:“那……岂不是说小旗大人的罐头失败了?”
“失败?”
刘卫民一愣,随即笑道:“你一个丫头操心的事儿还不少,小旗大人失败次数还少了?多整几次,解决了不漏气估摸着也就成功了。”
一军卒大步站在门外。
“禀告大帅,童将军求见!”
第385章 “废人”童仲揆【三章,第一章】
“童将军?童仲揆?”
刘卫民不由一笑,随意摆了摆手,笑道:“让童将军自己过来,又不是外人。”
“诺!”
军卒大步离去,搀扶着刘英儿下了木梯,自个又再检查起眼前的显微镜来,显微镜原理不是很难以理解,难的是里面的镜片制作。
“感觉光度不够,看样子需要弄个聚光烛灯啥的。”
刘卫民爬上木梯又观察了一遍,最后也只能无奈叹息。
“有总比没有好些,慢慢来吧。”
……
“御前新军前协指挥使童仲揆,见过大帅!”
“童将军免礼。”
刘卫民依然在注视着显微镜下玻璃片。
“此时不是军中,童将军无须多礼,随意些。”
“诺!”
……
刘卫民抬头看了眼披着幼军专属帅服披风的童仲揆,见他一脸肃然,不由一笑,一边爬下木梯,一边笑道:“童将军不用这么紧张,本督不用将军投诚啥的,你只需做你自己认为该做的就成。之所以帮了将军一把,一者公主前往辽东时,童将军也算帮了本督一把,今次算是还了人情。”
刘卫民走到童仲揆面前,看着眼前本应早就死在辽东的川浙将领,见他依然绷着脸,拍了拍他肩膀,示意他离开臭气哄哄的实验室。
“二呢……本督并不认为你突然后撤有多大过错,孙督师看着安排挺好,置广宁右卫、广宁左卫、广宁后屯卫、锦州、广宁中左所、广宁右屯卫、松山堡、宁远、宁远中后所、广宁中后所、广宁前屯卫、广宁中前所十二守备。”
“贺世贤守广宁右卫,陈策守广宁左卫,尤世功守广宁右屯卫,朱万良守广宁后屯卫,祁秉忠守松山堡,黑云鹤守宁远中左所,董仲贵守宁远卫,张大斗守宁远中右所,张名世守广宁中后所,戚金守广宁前屯卫,孙得功守广宁中前所,孙太傅守锦州。”
“援辽榆林将贺世贤、尤世功,援辽河西蒙将祁秉忠、蒙将满桂、回将黑云鹤、罗一贯、赵率教、河北将马世龙,辽将朱万良、董仲贵、孙得功,援辽川浙将陈策、你童仲揆、张大斗、张名世、戚金。”
“援辽陕甘、陕西、河北将八人,援辽川浙将五人,辽东将只占三人,十二守备,十六副将,川浙将占五人,如此仅以将领守备而言,孙督师相对公允,并无欺压你们一干江浙之将,甚至还略有提升,可是呢……你们毕竟是南将,底下的军卒、将官却多是辽地之人,本督本就是辽地之人,本为卫所之卒,其中苦楚自知,对你的败退并不意外。”
一开始说了这么多,童仲揆神色不动半分,直到最后一句话语说出后,瞬间像变了个人,竟有一丝灰败之色。
刘卫民叹气道:“陕甘、山西天然与辽东之人亲近,他们还能让辽东出身军将、士卒听话,你们就要差了许多,川浙之卒本就少了些,又被分散开来,若童将军领的是本家子弟兵,本督相信绝不会如此,所以战败也不算太意外。”
“本督之所以帮将军一把,这第三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此次陛下欲要设立的殿前新军,主要选拔的军卒皆是江南、河南、山东之卒,戚将军是山东之人,戚帅又于江南剿灭倭寇,戚将军领山东之卒没问题,而将军则领川浙之卒。”
随意坐在阁廊下长木椅上,刘英儿忙为两人准备茶水,端起茶水稍微饮了一口,叹气一声。
“我大明各卫所已经坏了,南方如此,北方亦是如此,就是京卫、九镇亦是如此,故而才有本督整训幼军,陛下整训殿前新军。”
“十二万新军,听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