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铜钱的损坏、丢失,大明百姓又有藏钱习惯,每年开采的铜矿会有很大一部分无形流失,若宝钞每年少量发行,还不至于行成如今局面,关键是民间逐渐不认可宝钞,宝钞逐年还在大量发行,赋税又多以宝钞的形式返回到了朝廷,七扣八扣,赋税本就不足,宝钞又贬值成了废纸,国库实际得到的赋税更少。
越穷越发行,越发行越穷,卫民钱庄准备发行自己的宝钞,朱由校难免会犹豫,也不由丢下铜币,伸手拿起自己妹夫送来的奏折。
“陛下,皇后娘娘、良妃娘娘、纯妃娘娘、裕妃娘娘……一干娘娘们求见。”小宦官躬身说着。
朱由校正低头看着奏折,头也未抬。
“准!”
张嫣等人进入屋内,正见皇帝低头看着奏折,齐齐蹲身福礼,却未开口打扰。
“大伴,大兄说……大明朝宝钞并非是以每年开采铜银数量印制,是否如此?”
魏忠贤心下一阵腹诽,躬身道:“回陛下,并非如驸马爷所言,铜矿开采出来后,铸成了钱币时,宝钞也随之印制。”
朱由校更加不解了,眉头皱的更紧,有些不明白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师明,传旨宁德驸马,前来乾清宫奏对。”
“老奴领旨。”师明忙躬身领命。
朱由校摆手,师明退出房门传旨,看向张嫣等人,有些不解道:“皇后与爱妃们一同前来,可是有事?”
张嫣看到皇帝桌案上的钱币,听着与魏忠贤的对话,她就有些后悔了,忙上前一礼。
“陛下,今日是初一,群臣们都已经封了衙门,陛下不用太过劳累。”
朱由校还当是什么事儿呢,摆手笑道:“朕也没怎么劳累,若非是初一,知晓大兄会前来,朕也该在了坤宁宫听曲了。”
“来人,给各位爱妃看座!”
一帮宦官、宫女忙搬了些绣墩,诸女一一福礼。
“谢陛下恩典!”
“诸位爱妃不用多礼,今日是初一,还是喜庆些好。”
任德嫔刚一坐下就有些耐不住性子了,不满噘嘴道:“陛下,刘驸马给了慈宁宫、仁寿宫这么多银钱,为何……”
话语未完,一旁坐着的胡德嫔忙扯了她一下,任氏也不由疑惑转头看向胡氏,两人的小动作也看在了皇帝眼中。
朱由校不由一笑,说道:“还当是什么事儿呢,原来是爱妃们向朕讨公道来了!”
“呵呵……”
“要赏钱,也只能跟朕要,若大兄真的给了爱妃们,朕可是很不满的!”
被一干宦官、宫女挑唆,踏入天工阁后,皇后张嫣才反应了过来,也不敢再提什么赏钱,没想到任氏竟然想也未想说了出来,魏忠贤额头冷汗瞬间冒了出来。
“陛下,诸位娘娘们也不会贪图些许钱财,估摸着……是抹不开面儿。”
朱由校微微点头,笑道:“大伴,一会儿将大兄送来的银钱发放给了各宫,也图个新鲜劲儿。”
“老奴遵旨!”魏忠贤忙躬身答应。
……
刘卫民拉着空车出了西华门,又去了趟南海子,去养老院看望一些年老宦官,和曾经的属下打牛吹屁一番,还没等他回府呢,一头大汗的师明找了过来。
师明哪里想到他会转道去了南海子净军,跑到宁德驸马府没找到人,就估摸着他跑去了南海子,也正好堵住正与小三拉着空车,准备回府的刘大驸马。
才从皇宫出来,皇帝大舅哥就要找他回去,很有些疑惑不解,询问之下,整个人差点被魏忠贤气哭了,又气哼哼调转马头杀回皇宫。
第298章 金钱的本质【第二章,下午还有一章】
重回皇宫,一脚踏入天工阁,吓了一跳,满当当的,很有些疑惑大舅哥是不是三堂会审。
甭管如何,先弯腰行礼是没错的。
“大兄,此处无外人,不用这么多礼,师明,搬张椅登。”
见刘卫民坐下,朱由校拿起奏折,稍微看了几眼,犹豫道:“大兄,朕有些事情不明,还望大兄解惑。”
刘卫民微微点头,神色却不甚在意,笑道:“路上也听了师明说了些。”说着又看向魏忠贤,说道:“魏公公说,本驸马所制铜币、银币无孔洞,与今之方孔之钱不同,不便于百姓携带,又言为民钱庄不宜发行纸币宝钞,会致使大明宝钞作废之危,是这些吧?”
魏忠贤额头汗珠微微冒出,忙躬身一礼,说道:“还望驸马爷恕罪,老奴……”
刘卫民忙摆手打断,看向朱由校,笑道:“臣也非是非不明之人,就事论事,魏公公有此疑惑乃是为公,理不辨不明,有此国之臣,此乃大明之福。”
朱由校点头赞叹:“大兄所言甚是,大伴公中性谨,能任大事。”
魏忠贤“扑通”一声跪倒,重重跪在皇帝面前,声音哽咽。
“陛下……老奴……老奴死而无憾……”
“魏公公,大年初一,大喜的日子,可不带你这样的!”刘卫民无奈起身,也不等大舅哥开口,将魏忠贤拉扯起来。
“是是,驸马爷教训的是,是老奴的不是。”魏忠贤也顺势起身。
朱由校唤过师明,也给魏忠贤弄了个绣墩坐下。
待众人坐定,刘卫民才笑道:“魏公公的担忧是不错的,臣的钱币的确不易于携带,臣之所以铸造成这般,主要是臣觉得,铜钱并不一定要拴着,百姓弄了个小布袋装着就可以了,若真的多了,放木箱中,储存在家中也就是了,也没哪个百姓将一大串铜币挂在腰间的。”
“其次呢,臣是想着,今后再无铜钱、银钱,或者说百姓日常,皆以纸币宝钞为钱财。”
朱由校也知道宝钞现今的情况,有些担忧。
“大兄,这是不是有些不妥?”
刘卫民微微摇头叹息,却反问道:“陛下,臣想知晓,以陛下看来,钱财是什么?”
“这……”
见朱由校面色犹豫,又看向魏忠贤,看向张嫣,看向其余人……看向门外伸头露脑的俩小丫头。
“姐夫,钱就是钱啊,还能是什么?”
见门外伸着脑袋朱徽婧疑惑不解,向俩小丫头招了招手,朱徽婧、朱徽媞两女忙跑了进来,很是识礼向朱由校、张嫣及几个妃子行礼。
心下一阵感慨,心想着果然没白疼俩小姨子,知晓自己遭了难,跑来救场了,可他哪里知晓,正是皇后张嫣带着一群妃子找她们皇兄讨公道,仁寿宫的娘娘们对此很是不满,这才派了俩小丫头过来查看究竟。
师明又忙不迭搬了两个绣墩,屋内也满登登的。
看到众人皆是一脸不解,刘卫民说道:“钱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有些复杂,这就要说起什么是‘价值’问题。”
“人饿了,就要吃饭;人冷了,就要穿衣服,就要穿鞋子、就要戴帽子、盖被子、住房子。”
“锅碗瓢勺、柴米油盐酱醋茶、车马牛羊……等等,都是人们所必须需要的,所以这些都是有价值,笔墨纸砚是人需要的,这些也是有价值的,因为它们都是为了记录文字,传承文化、记录文明的工具。”
屋内众人能够理解他的这些话语,不由微微点头。
刘卫民继续说道:“但是呢,银钱却不一样,银钱本身存在的意义却是没有价值。”
众人一愣,他们没想到刘卫民会说了这么一句话语,朱徽媞一脸不解道:“六姐夫,钱可以买东西,怎么会没价值呢?”
大嘴不由咧开,很无良在皇帝面前揉弄了下她的小脑袋。
“呵呵……”
“姐夫给你十两银子,八妹能直接吃进肚子里,填饱肚子吗?”
“天冷了,八妹能用银子贴在身上取暖吗?”
朱徽媞更加疑惑不解,说道:“银子是不能吃不能穿,银子可以买好吃的,可以买衣物啊?”
“对!八妹这话语不错,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是你拿银子买!”
刘卫民点头认同,说道:“这个问题听起来让人迷糊,需要从根子上说起。”
“上古的时候,那个时候可没此时这些银钱,那个时候会如何?”
“我有粮食,但我没有布匹;你有布匹,却没有粮食;我能吃饱肚子,甚至还吃不完,但是冬天来了,我会冻死,而你会饿死,咱俩手里都没银钱,咋整?难道都要饿死、冻死?”
朱徽婧一脸得意,说道:“这有何难,用粮食换布匹就是了,姐夫可真笨!”
刘卫民脸上笑容更浓了些,笑道:“可是……没钱财啊?里面可没有一文钱参与其中!”
朱由校好像有些听明白了,神色却依然有些迷茫不解。
刘卫民揉着朱徽婧小脑袋,说道:“上古时期,人们没有银钱,人与人做生意,是直接进行实物交换,正如用粮食兑换布匹,后来人们觉得这样会很麻烦,就有了用贝壳当做钱财,把粮食卖给商人,从商人手里换来了漂亮贝壳,再用贝壳购买别人的布匹。”
“可是,贝壳寻来极为容易,也容易破碎,人们越来越不愿意使用,慢慢就有了铁币,而铁币又容易得到。”
“凭啥我种了一年地,好不容易换了一枚铁钱,结果第二日,你就炼铁做了一百、一千枚,这也太轻松了吧?”
“铁钱很快也被废弃了,后来就有了铜钱,有了银子,有了金子,也一直使用到了现在。”
看着依然有些疑惑不解的众人,刘卫民说道:“银钱不断变换样式、种类参与交易,但这不代表,它们就有价值,而是因为稀少,不易得到,足够稳定,稳定的是什么?稳定的是粮食与布匹之间的兑换交易。”
朱由校若有所思,说道:“大兄的意思……有价值的是可以吃进肚子里的粮食,可以穿身上保暖的衣物,两者直接交易比较麻烦,于是两者之间就需要一种两人都承认、认可的东西作为替代,而这个东西是来保证粮食、布匹之间的价值稳定、对等,所以……钱财只是两个价值之间的替代物,是为了保证两个有价值的东西对等交换,它本身是没有价值的,是这样吧?”
刘卫民微笑点头,说道:“陛下说的是,事实就是如此,没有钱财没问题,只要你有粮食,拿着粮食到百姓家中,照样可以换来布匹,就是因为粮食本身具有价值,之所以银钱可以购买,那是因为人们已经认同了银钱作为交易双方的替代物,所以……有没有铜、白银、黄金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人们认不认同!”
刘卫民说了一通废话后,将银钱的本质稍微解释了下,才将话题转回原本的事情上。
“人们认同,它就可以进行购买,不认同,它就屁都不是,话语虽难听,事实就是如此。”
刘卫民起身,从朱由校桌案上拿过一张银票,说道:“一开始,大明宝钞上面一两银子,那就是一两银子,或许有些好笑,一张纸,怎么可能就是一两银子呢?一两银子砸出去,臣能买几千张纸张。”
“为什么,一张纸就是一两银子,一百两,一千、一万两?那是因为大明朝、朝廷利用权利、信誉强制性让人认可,利用国家力量,强制性让人们认可,认可一张纸为两个有价值东西之间的替代品。”
刘卫民看着朱由校,见他面色严肃,不由一笑,打趣道:“事实就是如此,陛下不用这么紧张。”
“本来这种强制性并无过错,若是数百年后……那啥,咱不说那么长远,就说现下,为何这种强制性下,百姓宁愿掉脑袋也不认可了呢。”
朱由校身体坐得挺直,神色肃然,他知道自己大兄终于要触及问题的核心了,点头说道:“大兄请说,无论说了些什么,朕绝不怪罪。”
刘卫民却有些随意,笑道:“陛下不用这么紧张,事情也没这么严重,咱大明发行宝钞本意是好的,只是因为铜钱不足,这才发行宝钞补足。”
朱由校正待开口,魏忠贤却忙点头说道:“驸马爷说的是,世面上铜钱太少,掺的铅太多,差的紧,可……可百姓怎么就不认了宝钞呢?”
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