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语尚未说完,一头戴方巾老者微微拱了拱手。
“无锡野夫李茂才。”
“御史黄尊素。”
“宏运书院曹于汴。”
“吴县野人章焕。”
“会稽周应中。”
……
刘卫民眉头微抬,一一拱手还礼,也不理会跪坐在一旁的李飞燕,端起酒水,一脸微笑。
“诸位先生,亓尚书,你们不会是一场鸿门宴吧?”
场面一下子冷了下来,李茂才与众人相视一眼,抱拳一礼。
“刘驸马多虑了,我等心下只是有些疑惑,想请刘驸马解惑,并无相迫之意。”
杨柳儿默默送上一杯酒水。
“又是叮当作响,又是舞刀弄棒,该耍的也都耍了,飞燕姑娘,难道还要一直戴着面纱?”
刘卫民放下酒盏,回头看了眼依然戴着面纱的女子。
……
等了片刻,也未见李飞燕摘取面纱,刘卫民嘴角微微上翘,一腿屈起,就要扶着腿膝站起身来。
“本驸马还真有些不讨江南美人喜爱,去岁就被花魁赶下了船只,今日……也罢!”
见他欲要起身,崔文升也无之前猪哥模样,瞪着李飞燕恼怒起来。
“李姑娘,舞跳完了,也该摘下纱面了!”
所有人看着李飞燕摘下纱面,刘卫民却将腿脚再次盘起,连转头看一眼身边姣好面容女子都无,反而一脸笑意看着李茂才。
“酒宴就是酒宴,听曲儿就该好好听曲,非得整的乱七八糟的,至于解惑……”
刘卫民笑容丝毫未变。
“不是本驸马不愿过多解释,而是因为你们不值得信任,为了大明朝利益,诸位还是自己心下多揣测几遍好了。”
众人面色一阵涨红,黄尊素正要拍案起身,李茂才伸手按在他的腿上。
“刘驸马误会了,小老儿也不过是一乡野小民,不敢过问小琉球及南洋之事。”
“哦?”
刘卫民一愣,南洋诸事暂时正处于起始,而且安南的阮家还未彻底解决了,大明士子们个个又是大嘴巴,很难说会不会对南洋诸事产生不良影响。
此时的时代与数百年的后世不同,甚至还比不上他所熟知的满清之时。
这是一个文人士子的时代,而正因为是文人士子的时代,大明朝才会日益虚弱。
数百年的后世,以及他所熟知的满清之时,无论文人或是所谓的砖家们,他们都无法影响到朝廷的最终决策,后世的喷子多了,可有能更改最高层决策意志的能力?
不能,无论喷子再如何能说会道,都无法影响最后决策,而这个时代却是可以!
刘卫民相信,一旦他将如何忽悠南洋诸国事情说了出来,最迟不会超过一个月,整个天下人人皆知,不出半年,苏禄、安南必会出了乱子!
苏禄还好一些,都是些什么不懂的土著王,安南却不同,安南传承了大明朝的儒家文化,尽管忠于黎氏的臣子被郑家清除了许多,郑家执掌大权时,名下文武也都是些见利忘义之人,但这不代表就无人不明白“土司制”对安南的伤害。
有些事情可以去做,甚至睁眼说瞎话,但却不能光明正大的满世界去说,而屋中坐着的恰恰就是些大嘴巴之人。
他不愿谈及任何关于南洋之事,他不愿大明朝根基不稳时,南洋出现任何意外,只是他没想到李茂才会说出这么一句来,抬眼看向眼前极为消瘦老者,沉默稍许……
“若不牵扯了大明朝国家利益,小子可以回答长者一些疑惑不解。”
话语刚落,一屋人全都挺直了身体,脸色也极为严肃了起来。
李茂才双手拢入衣袖,双目却缓缓闭上,数息后才一脸淡然看向刘卫民双眼。
“二月,山东大震,毁坏房屋无数,灾民、饥民无数,朝廷数败,贼子数攻曲阜,曲阜岌岌可危,陛下令公主领兵平叛……”
“小民不敢肆意置评公主,小民只想知晓……刘驸马何日可平乱?”
刘卫民沉思片刻,抬眼看向对面南方一众官吏,神色不平不淡。
“何日平乱?”
“小子有一事相问长者,数十万民众因何而乱?”
“山东大震,毁民房无数,百姓无所食,故而衮州民乱。”
“平乱较易,反乱者闻香教、白莲教匪众为首,无所食饥民相附尔,斩其主乱者,赈济数十万无所食百姓,民乱自平!敢问长者,当如何赈济衮州、东昌、济南三府数十万近百万饥民?”
“朝廷当遣能吏,肃整山东吏治,当开仓以赈济百姓!”
“也就是说……平乱之本乃钱粮不足,长者是这个意思吧?”
刘卫民点了点头,说道:“一石粮食一百二十斤,一丁之人一年当食三石之上。”
“山东二月大震,灾祸初起,官吏赈灾及时,并不会影响了秋收之粮,赈灾不力,兵灾一起,三府之地即一年无粮可收,数十万即成为民乱之源,赈灾平乱则需数百万石粮食。”
刘卫民不平不淡看着对面一干官吏,最后目光落在李茂才身上。
“敢问长者,朝廷有百万石粮食?”
“……”
“诸位身在江南膏腴之地……仅今日宴会所食,所请姑娘,即需数百两银钱,诸位都是江南官吏,皆为天下忠君爱民之良臣,敢问长者,可否准备好了百万石粮食赈灾?”
“……”
“平乱不在兵,而在无粮以赈灾,而在数十万百姓无粮可食。”
“二月大震,衮州、东昌、济南三府大震,毁民房无数,毁的也只是居住民房!”
“诚然砸伤砸死些百姓,诚然因民房被毁,会因潮湿损失一些粮食,但这还不足以造成几十万百姓无所食!”
“民房被毁,山东因大震遭灾,你们可以将责任推卸到朝廷身上,毕竟二三月也是朝廷府库青黄不接之时,朝廷赈灾不力就是赈灾不力!”
刘卫民紧紧盯着李茂才双眼。
“长者活了几十年,小子相信长者不会不明白灾后恢复生产的道理!”
“大震也只是毁坏了房屋,毁坏了,重新修盖也就完事了,百姓自修房屋困难,为何官府未能组织百姓相互帮助自修屋舍?”
“……”
“哼!”
刘卫民冷哼一声。
“在小子看来,此次民乱非朝廷之罪,而是山东上下官吏的冷漠,只张嘴向朝廷请奏赈灾,却置无数毁坏屋舍不闻不问,若官吏肩扛土石,组织民壮帮助百姓修葺屋舍,组织百姓自救生产,怎会如此之多乱民,三府之地,又岂会颗粒无收?”
“哼!”
“虽因天灾,亦是人祸!”
“山东巡抚、三府巡按,各县县令属吏皆该死!”
“山东三府不作为,江南官吏同样不作为!”
“大明朝每年赋税多少,所用多少,你们身居朝堂多年,你们比谁都清楚。”
“朝堂无力赈灾,江南乃我大明膏腴之地,灾祸初起,江南官吏若能对山东三府予以援手,又岂会有了此次灾祸?朝堂八成官吏皆属于江南之人,山东官吏不作为,为何不早早上奏弹劾,更换能吏、廉吏?还是说你们手里的弹劾奏折只是冲着本驸马?”
数百年后的后世也不是没有严重天灾,但也不似这个时代各扫门前雪,哪一次不是数省,乃至整个天下都会伸出援手?
刘卫民越说越怒,一把扫桌案上饭食。
“山东三府官吏不作为,江南膏腴之地淡漠无视,自以为正义的言官无力监管山东之官吏,以至于造成如此灾祸!”
“原本不需要花费百万石粮食,原本不需要调集大军围剿乱民,却因为你们的不作为造成如此难以估量损失!”
“怎么着?现在要公主立即平乱,要公主立即救下曲阜,救下孔府……可以,本驸马现在就可以连夜北上,可以保证一月内砍杀了贼首,几十万百姓呢?也要让本驸马砍杀几十万百姓的头颅吗?”
崔文升不敢招惹大怒的刘卫民,原本最善于口舌的文臣也在这一刻理亏辞穷,平乱,怎么平,不仅仅只是砍人脑袋就可以平定,问题不解决,这次平定了,下次还会再一次发生。
第262章 牵着鼻子走【三章完】
一开始还好,可话语没说上几句,双方话语就再也谈论不下去了。
李茂才以及屋内所有人,又是叮叮当当犹如刀兵相接琴瑟,又是上跳下窜的一通剑舞,不是鸿门宴又是如何?
他们想逼迫刘卫民尽快平乱,关键这是轻易就能平乱的吗?
山东三府大地震,地震本身并不是很可怕,这个时代的房屋也不是几百年后的高楼大厦,大多数百姓,尤其是穷的叮当响的百姓,他们的房屋基本上都是土坯房,或是木制房屋,造成的损失并不是很大,修建这样的房屋也并非很困难,只要官府组建民壮,一村一寨老少爷们齐齐动手,很容易渡过这种灾难。
地震灾害不似洪水,不似数月滴水不落的大旱,也不是漫天飞舞的蝗虫,洪水、干旱、蝗虫灾,这些灾害毁坏的是粮食,没了房屋人可以活下去,没了粮食只能饿殍遍野。
在没化肥的年代,粮食种植只能一年一季,或是两年三季,但不管如何种植都只有夏粮、秋粮两个收获季节。
二月地震,毁坏的只是村寨或城池里的房屋,田地里的麦苗并不会因此遭受多少损失,所以只要当地官府组织百姓修建房屋,纵然不能收获一些民心,但也绝不会造成百姓造反。
但是一旦造反了,情况就不同了,乱兵不仅仅会毁坏、抢夺收获的夏粮,也会造成大面积百姓无法耕种,无法得到秋粮的供应,这才是造成几十万百姓饥饿的困境。
无论他如何浪费口舌,江南各府县、富户是绝不可能救济山东三府,这在他熟悉的历史早已得到了证明。
朝廷也无太多银钱,百万石粮食,纵然富户商贾不趁机抬高粮价大赚一笔,也需要百万两银钱,而且有银钱也不代表可以弄到足够的粮食。
他知道这段历史,也可以从宁德驸马府里藏起来的《明史》中知晓,他知晓数年后陕西连续数年大旱造成无数饥民,知晓此时的朝廷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杀人,杀无数人,根本没有太好法子。
一想到衮州一地就要被坑杀近十万人,心下就愤怒无比。
刘卫民大怒离去,地上一片狼藉,崔文升看着一屋不言语同僚,摇头苦笑。
“公主停驻不前,必然是有公主的道理,陛下既然令公主平乱,诸位也莫要太过担忧……”
“不担忧?”
亓诗教转头看向崔文升,眉头微皱,颇有些不悦。
“崔公公,明人不说暗话,正如刘驸马之前所言,咱且不提山东官吏们的过失,灾祸一起……说这些也无太大益处,但百万石粮食从何而来?”
“叛贼阻塞河运,北京城粮价一日高过一日,自是无法供出百万石粮食,是江南加赋?还是富户所出?”
崔文升心下暗恼,冷声说道:“既然谁都没好法子,那就让驸马爷自行处置好了,又何必寻咱家招惹驸马爷不喜?”
“啪!”
亓诗教猛然一拍桌案。
“自行处置?”
“怎么处置?”
“那混蛋还不是想着曲阜里的粮食?”
……
屋内一阵诡异寂静……
亓诗教是齐党,是山东官吏头领,看着一干人皆不开口,心下暗恼,说道:“诸位,孔府若出了事,会造成何等后果,诸位自是清楚!”
崔文升扶膝站起身体,一一看向众人。
“诸位想要如何,咱家自今个起,什么都不知晓,驸马爷想要如何,那是驸马爷的事情,就算将天捅了个窟窿,那也是驸马爷与公主去堵,与咱家没干系!”
“告辞!”
崔文升一拱手,也不似前来是一脸猥琐猪哥模样,看也不看对面低头不语的李飞燕。
崔文升离去,一干南京官吏们却不发一言一语,全都低头看着面前未动一下的饭食。
孔府意味着什么,他们谁都知晓,可朝廷军卒一再战败,宁德公主又驻兵不前,一副任由叛贼攻打曲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