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刘昭妃低声询问,屋内一下子全都眨巴着眼睛看向郑贵妃,也都不再低声叨咕。
郑贵妃一一看向在座的众女,眉头微皱,说道:“你们怎么说,是不是也要跪在乾清门前?”
李康妃碰了碰傅懿妃,犹豫道:“妹妹,陛下骤然下旨,想来是宁德驸马与陛下说了些事情,要不让宁德入宫一趟吧,至少……至少知道究竟是个怎么回事儿。”
李庄妃微微点头,说道:“李家妹妹说的是,还是让宁德入宫一趟吧,皇后跪在乾清宫外,陛下也不开口一句,众朝臣又纷纷攘攘,也终究不是个事儿。”
众女微微点头,傅懿妃却有些犹豫,说道:“宁德驸马在海上,这种事情当不会……”
“行了!”
郑贵妃见傅懿妃犹豫,断然打断,看向喜儿。
“喜儿,你去一趟刘家寨,让宁德入宫一趟。”
“皇奶奶,刘家寨好远的……”
“要你去你就去,废个什么话?”
郑贵妃一瞪眼,喜儿也只能低头答应,忙提着小衣裙,晃着俩搞笑小辫跑出了慈宁宫。
如刘昭妃所言,皇后张嫣正带着一干皇帝妃子跪在乾清宫门外,但房门却紧闭着,朱由校一手按着眉头,眼前桌面上正摆放着一封信张。
“陛下,魏公公在外求见。”
师明不敢抬头,弓着身子低声禀告,朱由校抬头看了他一眼。
“让他进来吧。”
“老奴遵旨!”
师明退出房门,不一会,颇为狼狈的魏忠贤弓着身子走了进来。
“陛……陛下。”
朱由校坐正了些身体,看着魏忠贤的熊猫眼,本不想笑,也不由露出笑意。
“大伴又是与谁打了仗?”
“陛下,不是老奴与赵尚书争执,陛下既然当着朝臣们下了旨意,必然是有陛下的道理,身为臣子听着也就是了,就算……就算……陛下未讲明根由,身为臣子也不当与老奴……与老奴……”魏忠贤一脸沮丧嘟囔着。
朱由校抬头看向熊猫眼的魏忠贤,指了指一旁的绣墩,笑道:“论沉稳,赵尚书是不如大伴的,坐吧。”
魏忠贤心下一喜,忙抱拳躬身道:“老奴可不敢在陛下面前放肆,老奴还是站着听陛下训话。”
朱由校微笑点头,突然问道:“大伴,安南阮氏……胆大妄为,竟然敢私下里与海贼们勾结,欲要夺我大明之土,以大伴之意,当如何?”
魏忠贤忙躬身说道:“安南贼子狼子野心,我大明必是要出兵惩罚不臣之臣,如此方显我皇威严!”
朱由校微微点头,神色也郑重起来。
“大兄也是这般意思,安南自秦汉以来,每每犯上作乱,屡屡侵入我中原之土,如今更是觊觎我大明小琉球,如此之臣自当出兵讨伐之!”
“永乐五年,安南设交趾承宣布政使司,设十五府、三十六州,宣宗宣德三年因乱废置。”
“嘉庆十九年,安南国莫氏请降,献安南国之户籍,立安南都统使司,安南遂为我大明之土。”
魏忠贤知道不少安南的事情,听着小皇帝话语也不由点头。
“陛下说的是,安南是我大明之土,阮福源竟然暗通海贼,此乃我大明叛逆贼子!当伐之!”
朱由校微微点头,又说道:“安南阮氏叛乱,理应出兵伐之,只是安南民风易乱,永乐年间立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最终还是不得不废置,大兄以为,于安南设立布政使文臣有些不妥,民风易乱之地,当以军武镇守,以皇族宗亲镇守,历经数十近百年文治武镇,方可将安南纳入我大明之土。”
魏忠贤有些不明白小皇帝话语的意思,犹豫说道:“陛下的意思是……让一王爷前往安南封国镇守?”
朱由校点头,拿起桌面上信件,说道:“大兄的意思是,我大明近年来天灾不断,宗室王爷们占据了我大明朝本该缴纳的肥沃赋税之地,罢去或是收回王爷们的自养家小田资终究不妥,王爷们前去安南,一者增加了府库钱粮赋税,二者可为国看守大明之土,教化万民百姓。”
“安南民风易乱,当与广西、云南、四川等地一般,立数十、数百土司,各理其地,各理其民,上有我大明宗室皇亲为王镇守,下分其地、其民、其财、其权,历经数十近百年治理,方可为我大明之民,也再无南方之祸。”
魏忠贤有些听明白小皇帝话语,给安南头上安上个太上皇,下面土司无数,谁想作乱也是休想,谁作乱抬棍子就给揍死。王爷们掏钱跑去安南,大明内部封地自然是要收回的,就算不重新纳入皇室,也是成了纳税的民间土地,国库也能增加不少税收。
脑中刚刚兴起王爷们会不会乐意跑去蛮荒之地,又被他生生掐灭了,再如何蛮荒,那也是自个为王,自个逍遥自在,可比待在大明国土上憋憋屈屈强多了。
见魏忠贤表情,朱由校又低头看向信件,叹气道:“大兄必然是要出兵安南阮氏的,以大兄的本事,重新夺回阮氏私占我大明之土是必然,以此策,不出十年,安南必重入我大明。”
“立我大明学堂,以文治礼仪理其地……”
朱由校微微叹息,他从信上所说话语中,能够看到未来景象,一旦安南南部被分成数十个,甚至数百个土司,土司的权利是个什么样子的,他很清楚,人都是自私的,如此之下,如同将安南南方分成了数十个、数百个独立“小国”,但凡有些野心,希望独立为王的“野心家”,都会羡慕这些土司,安南北方黎氏也绝不可能撑的太久,除非黎氏心甘情愿成为大明臣子,成了大明册封的土司王,但是……朝廷也得愿意才成。
朝廷不愿意,黎朝名下众多臣子,众多想要成为一地世袭土司的,也只能投靠大明朝廷,利用人的私心贪欲,将此时正战乱的安南扯成无数碎片,然后再缓缓改变,数十上百年,数代人文治教喻,朱由校能看到未来的情景。
朱由校能看到未来安南景象,魏忠贤同样也是可以,对于朝廷来说好处多多。
魏忠贤一阵苦笑,对远在千里外的驸马爷也更加佩服,听了皇帝话语,他知道,就算吵吵嚷嚷的大臣们想反对都是无可奈何。
朱由校摆了摆手,叹气道:“此事就如此吧,也让皇后她们回去吧,别再跪在门前了。”
魏忠贤忙躬身一礼。
“谨遵陛下旨意!”
魏忠贤弓腰退下,朱由校也不知在想着什么,眉头不住紧皱。
第253章 战败,赔偿【第三章完】
在喜儿拉扯下,朱徽妍再次来了皇宫,看着这一次比上一次阵势还大,小公主心下更加无可奈何,先是将自家相公送来的信件呈给郑贵妃,待一帮长辈们挨个看了一遍。
“皇奶奶,安南的事情就不用孙儿说了,就说这次出兵的花费银钱,是外库出,还是内库出,或是仅宁德驸马府所出?”
“王爷们前往安南封国,咱大明所属封地自然是要收回的,至于是充入内库,还是分置百姓田地,这需要朝廷商议个稳妥来,孙儿也不敢置评,但是两个封国,百万两银钱却可弥补此次出兵的军资。”
“不增加百姓、朝廷负担,不仅可惩罚了不臣之臣,又可数十年之后,将安南彻底置于我大明之下,孙儿亦觉得陛下并无过错。”
郑贵妃提起的心也彻底放了下来,转头看向一干妇人,说道:“妍儿就在此处,诸位也是看了那孩子的家书,若还有些疑议,可以当面询问。”
见无人开口,傅懿妃犹豫道:“镇国那孩子考虑事情……也算颇为周到,只是这……王爷们……愿不愿意?”
郑贵妃向傅懿妃微笑点头,说道:“愿不愿意,这就不是咱们一干妇人可以担忧得了,若他们不愿意,拿不出这些钱财和人丁来,那也怪不得他人。”
又一一看向他人,心下对跪在乾清宫前的张嫣有些不满。
“本宫早就说了,那孩子虽有些胡闹,但在大是大非上从不虚浮。”
“海贼溃散,我大明海域再无贼寇之祸,苏禄国也将成了我大明之土,又将征讨安南不臣贼逆,如此为国忠臣,帮不上忙,也不当在后扯腿!”
“任何事情还需弄清楚、明了了,才可开口,事情不明,陛下尚未开口,就跪在乾清宫前,是想告诉天下,陛下是不明轻重、是非的君王吗?”
郑贵妃一阵训斥,无人敢开口,心下又是无奈,又是感慨。
“喜儿!”
“皇奶奶,喜儿在呢!”
小丫头忙上前,似模似样跪在地上。
“去一趟乾清宫,将这封信件给皇后观看,给叶阁老观看。”
郑贵妃摆了摆手,小丫头忙拿着信件跑出了慈宁宫,一干妇人也不得不起身福礼离去,唯有朱徽妍坐在郑贵妃身边。
“妍儿,你叔父愿意不愿意前往安南尚且不知,若是愿意,银钱上可能拿不出五十万两,可否……可否与那小子说上一说?”
朱徽妍心下一叹,犹豫道:“皇奶奶,这些钱财是朝廷讨要的,钱财是不可能少了的,驸马也是说了,王爷们若一时间确实拿不出这些钱财,可以与钱庄借贷,具体该如何,还需等驸马返回京城方可。”
郑贵妃心下一叹,很是惋惜未能早早将那小子招到北京城,想到自己的男人未死时,心下又是一阵感伤。
“罢了,先等那小子回了京再说吧。”
郑贵妃心下发狠,心想着就是面皮不要了,也要强逼着那个浑小子低头。
她这边发狠,乾清宫前,魏忠贤正与张嫣怒视对峙,而小丫头喜儿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局面。
看着手中信件,原本冷淡恼怒的张嫣,脸上也逐渐被惊慌代替。
“为何不将信件早早拿出来?!”
张嫣盯着喜儿,喜儿年纪太小,哪经过这种场面,一下子蒙圈了,低头也不知该说什么。
“皇后娘娘,喜儿拿的可是驸马爷给公主的家书,公主将驸马爷的奏报给了陛下,无论陛下同意与否,都要陛下思虑了稳妥才可决定,皇后娘娘说这句话语,是想让宁德公主也要逼迫陛下更改圣意吗?”
魏忠贤将身子挡在喜儿身前,一脸恼怒。
“皇后娘娘应当知晓一件事情,驸马爷炼铁种地也好,为大明南征北战也罢,驸马爷从未如皇后娘娘这般跪在乾清宫前,无论对错,都不是驸马爷或是皇后娘娘,亦或是朝廷臣子可以决定的,陛下若不赞同,驸马爷自不会再提及安南之事,陛下若认可,皇后与诸位娘娘就算跪死在此处,天子圣意也不可更改!”
“哼!”
魏忠贤心下有底,也不怕张嫣皇后娘娘身份,看着一干低头妃子们,眼睛里冷意更胜三分。
场面一时间冷了下来,就在此时,朱由校走出房门,看向张嫣叹气一声。
“皇后还是回坤宁宫吧……祖制不愿让我朱氏子孙为官,所虑者惟民尔,担忧朱氏子孙凭借皇家血脉为非作歹,欺辱百姓。”
“但今时不同往日,朱家子孙愈来愈多,奉养又太过靡费国帑,增其百姓负担,朱姓子孙不能经商,不能务工,不能务农为官,宁德驸马之言,皇室子孙于海外为官,增我大明之名,宣我大明威严,又可安定社稷民心,朕亦以为可!”
张嫣张了张嘴,心下一阵叹息,手里的信件已经说了很清楚,近百万朱姓皇室子孙,大明朝兴盛的时候还能养得起,如今断了皇室子孙供奉,除了正牌的王爷嫡系子孙还好些,余者活的还不如普通民夫。
皇室子孙不能经商,不能务工,不能从武,更加不允许为官,就算种地,种的土地也是宗室皇庄田地,也多是各王府名下田地,与普通民夫并无不同,越是血脉远一些,日子越惨,没人敢请宗室子孙做工,哪怕签下了免责文书也不可能,不出事儿无碍,一旦出了事情,牵扯到了皇室就是一屁股屎。
宗室子孙也就剩了个名头,日子凄惨着呢,但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