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正都是人家的,抢来也是赚的,有机会抢他娘地!”
余广一拍脑袋,心里暗自决定,人却不由看向正在远处与三叔说着话语的龙华民、迈克尔,对着几人低声吩咐。
“这是我大明最高机密,不许对大鼻子……任何人都不许说!”
常云一阵苦笑,两女忙点头答应,余广看到三叔与两大鼻子拱手道别,忙又爬下东宁号。
刘卫民凭借着大舅哥毛笔一划,大明所有大舰几乎全都并入了登莱水师,福船两头有楼,腰身较宽,船舷也低矮,为了唬住大鼻子,工匠们不得不用木板将两楼连接,看起来跟西洋船差不多。
这些只是匆匆改造,只是来唬人的,真正改造需将两头“楼”拆了。两头有楼,就显得两头重,拆了后,按照三层战舰要求增加层板,但问题又来了,大明船只有水密仓不假,但吃水浅,重心偏上。
重心偏上,船只就不稳,就无法挡住数丈高海浪,无可奈何,只得将船只重新改造,底部大量增加压舱石,同时加强底部强度,让底部可以承受更大压力,几经改造才改了三十来艘五千料大船,而真正全部具有火炮的也就第一舰队十余艘。
原本船只都是什么“镇海、威海”号,或是“甲字、乙字”号,为了不是很混乱,刘卫民按照大小,一律以大明各军卫、军堡命名,比如余广第一舰队指挥官座舰就是东宁号,正在建设的两艘大帝级战列舰则是辽东号和登莱号。
东宁号是已经按照西洋舰改造过的,不再是两头高中间低的福船,原本只有三十二门火炮,改造后拥有七十四门火炮,对此刘卫民极为满意。
十艘大型海船缓缓驶出港口,沈允婻、常云为使,进行了大明第一次与殖民者交锋,刘卫民已经离开了登莱三日,他不知道西班牙人会不会老老实实与他合作,不知道沈允婻、常云适不适应海上航行,一切只能交给老天。
大雪封路,刘卫民带着数十净军一路急行,还是用了六日才返回了京城。
提前通过驿站传回消息,刚回到外城时,朱徽妍、刘养、魏忠贤已经等候了一个时辰,看到他们一行人打马过来,魏忠贤正要走出阁亭,刘养却一把抓住他手臂,看着奔了出去的宁德公主朱徽妍,不由一笑。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公公还是莫要作恶人为好啊!”
“哈哈……”
两人同时哈哈大笑。
远远看到自家小媳妇奔出阁亭,刘卫民不由勒住战马,翻身下马,他却没有如乳燕投怀,反而不急不缓牵着战马。
“相公!”
“可是有不少人看着呢!”
“相公……”
朱徽妍忙又松开了他的腰身,不由看向围着的一干净军,见所有人全都背对着他们,这才不乐意轻捶了几下他的胸膛。
“相公就会欺负人!”
“呵呵……”
刘卫民拦腰将她抱起放在战马上,自己成了马夫牵着战马,笑道:“不过是几盏茶的功夫,一步一打滑的作甚?”
“相公,是不是可以过了年啊?听公公说,相公可以过了年再前去江南的。”朱徽妍突然说了这么一句。
刘卫民一愣,没想到自己媳妇还是个乾坤大挪移的高手,心下不知是苦笑还是感动。
“烦人的事情太多,相公也是无可奈何,唯一可以欣慰的,就剩下了陪着你过年。”
说着,魏忠贤、刘养已经走出了阁亭外。
刘卫民又将朱徽妍抱下战马,看着魏忠贤摇头苦笑。
“魏公公,你这又是弄的哪一出啊?”
魏忠贤忙上前几步,更是一脸苦巴。
“驸马爷,不是咱家拴住驸马爷的腿,那些混蛋太气人了,咱家也是没丁点法子啊!”
刘卫民心下直摇头,也不再在这件事情上太过纠缠,几人来到阁亭,喜儿小宦官忙送上温着的黄酒。
刘卫民端着酒水与魏忠贤碰了下,饮下了酒水,随意说道:“陛下旨意可是下了?”
魏忠贤点头说道:“陛下已经下了旨意,大爷为东宁卫总兵,二爷为副将,内库已经押解了五万两送去了辽东。”
刘卫民不由微笑点头,再次与魏忠贤举杯碰了下。
“公公虽出了岔子,内库拿了五万两银子,刘某还是很感激的。”
“唉——”魏忠贤不由长长一叹,苦笑道:“咱家也是没想到,熊蛮子竟然如此混账糊涂,也是咱家对不住驸马爷,内库再不出些银钱,咱家这心里也不甚舒服。”
“呵呵……”
刘卫民呵呵一笑。
“所以说,魏公公是个讲究的人。”
“来,敬公公一杯!”
两人饮酒,刘养自顾自饮着酒水,也不去理会他们谈话,朱徽妍只是紧紧靠在刘卫民身边。
“大哥、二哥就算招募到了足够兵卒,短短三五个月,也很难训练一支强卒,若是北上鸦鹘关与建州贼争斗,还是太过凶险了些。”
魏忠贤苦笑道:“陛下也是无可奈何,这是朝臣们提出的条件,不过时间还早,若是铁岭出了异动,想来袁应泰也绝不敢将大爷、二爷随意调离辽阳,丢失辽阳的责任,他担不起!”
“公公说的也是,就看大哥、二哥能招收了多少兵马了。”刘卫民微微点头。
魏忠贤饮了口酒水,沉默片刻,突然说道:“驸马爷能不能……能不能前去辽东一趟?”
刘卫民眉头微皱了下,与魏忠贤碰了一杯,叹气道:“暂时是不成的,兵卒战力不行,只能装备精良些,本驸马之所以自登莱返回京城,就是因为刀枪箭矢,要在两三个月内,为大兄他们准备好足够的物资,还有,到时可能要请魏公公帮忙,刘某需要王恭厂更多火药。”
魏忠贤忙点头,满口答应道:“放心,王恭厂是咱家的,全紧着驸马爷使用!”
说起王恭厂,刘卫民突然想起那场诡异的大爆炸来,他不知道这场大爆炸是不是因为火药的缘故,还是开口提点了一下。
“魏公公,王恭厂是火药,火药的危险公公也是知晓,最好还是放到城外,或者将王恭厂内火药全部存储在城外,就算出了意外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
“损失事小,主要还是对内廷司礼监,对公公会造成很大的压力。王恭厂处于百姓屋舍周围,不出意外还好,出了意外会死上很多的人。”
抬眼看向有些犹疑的魏忠贤,决定将事情再说透一些,同时也担心真的因为火药造成的天启大爆炸。
“公公,有些事情你要知道,论帝心恩宠,公公你是不如刘某的,客巴巴却是可以与刘某一较高下,公公也知,公公与刘某的权势皆来自于帝心恩宠。”
“陛下虽年幼,可毕竟还是大明皇帝不是?纵然恩宠无限,小小不言的事情陛下不在意,可若是在眼皮子底下,发生了数百上千人的伤亡,甚至因王恭厂而让皇宫受损,伤了陛下……再加上外廷以此攻讦,那后果……
魏忠贤脸色越来越惨白,瞳孔中也有了惊慌,忙点头说道:“驸马爷说的是,等些日……不,明日,明日咱家就让人在外城选个地儿,将火药全移了出去。”




第166章 大舅哥是个男子汉【第二章】
 

《明史》记载,王恭厂大爆炸死伤无数,更加致命的是伤了大舅哥一个皇子,刘卫民不知道此次大爆炸究竟是不是因为火药引起的,他不敢轻易冒险,最终还是提了出来。
王恭厂在北京城西南角,距离宫城虽还有些远,作为提供着整个大明火药使用的王恭厂,存储的火药可想而知究竟有多少。
为了安全提醒魏忠贤,可还是让外廷很是不满,为此又是一番龙争虎斗,对此他也是没有太多在意。
吕宋没能去成,回了京城,首先要前去乾清宫、慈宁宫、仁寿宫报道,就算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为何没走成,这个过程还是走一下的。
大雪降下,满京城也萧条了许多,街道上就没多少急匆匆百姓,两侧店门大开也是一个个空洞洞……
看着他不时看向街道两侧,刘养笑道:“如此天寒地冻,哪有几人没事出来瞎逛,全在家中猫冬呢!”
刘卫民抬头看着阴暗天空,叹气道:“看样子还有大雪啊!”
“是还会有些大雪,看着模样,来年京畿不至于太过干旱了。”魏忠贤点头说着。
刘卫民心下却不置可否,京畿纵然不至于干旱,也不代表不会遭了灾。
“来人!”
刘卫民沉默了下,莫名其妙突然开口,刘养、魏忠贤、怀里的朱徽妍也不由看了过来。
“大人。”
“去一趟漕帮,告诉他们,给本驸马挨家挨户察看,外城不允许积雪压塌了房舍。”
“诺!”
随从净军拨转马头离去,刘养微微点头,说道:“外城多是些流民,所居处远不如城内,小心些也好。”
魏忠贤叹气一声,说道:“还是驸马爷心善啊!”
刘卫民却说道:“百姓受灾,北京城富庶些,自然都奔了过来,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好了,或许也是帮了自己也不一定……反正河水冰封,漕帮那帮苦哈哈也是没啥活计,不干活,反而会闹出些事端也不一定。”
魏忠贤更是点头不断,说道:“还是驸马爷英明,有了力气不使,人就会闹起事端来。”
在河运上,双方算是同盟的关系,李维翰老小子拜在了魏忠贤门下,担任了河运总督,刘卫民也算比较满意,双方合作的也还不错,半年来仅河运进项就有二十万两。
河运是大明的黄金血液命脉,通行的货物全是大宗货物,或是高价值奢侈货物。
大明农税三十税一,商税五十税一,朝廷下放的税监并非是将原本的五十税一增加到四十税一,或是三十税一,下放的税监也只是监督商贾的五十税一征纳情况。
说起来都让人好笑,就山西重城太原,一年商税才百十两送入户部,顶多象征性交两个子而已。
看着如此低廉税赋,刘卫民也是无语了,太原府如此重城,每年来往货物不知多少,仅皮货一项也不止如此之少税赋,可人家有自己理由,天灾不断,民间困苦,奈何?
税赋增加也好,派遣税监也罢,这都是外廷和司礼监的事情,与他没有太大关系,他也不管不问,但是漕帮在他名下,他就有了资格。
河运上通行的船只都需要漕帮苦力搬运,刘卫民将漕帮完全变成了一家公司,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勇、严十个堂口,每个堂口下设三个分舵,沿途掌控着这个运河通道、支流,但凡吃搬运苦力的,都必须有漕帮发放木牌,私自接活或是没有木牌的苦力,或是没漕帮发放的小旗船只,绝对无法在河运上通行,哪怕是王爷、阁老的船只也不行。
刘卫民极为蛮横霸道,漕帮也极为嚣张,半年来不知发生了多少械斗,甚至还伤了不少人,也被官府抓捕了不少人,只是这边人进了监牢,没半刻钟就有净军找上门,把人领了出来。
朝廷文武、勋贵们不知弹劾了多少次,甚至福王也让人找到了慈宁宫,但全都没丁点用处,仅漕帮送入内廷十万两银钱“赋税”,内廷就不敢说了半个不字。
漕帮没资格收取赋税,但漕帮控制了整个运河通道,苦力没有资格与船只商贾商谈运货价格,只有漕帮里面的净军有资格商谈,原本自扬州运入北京城的十两货物,运费会直接暴涨二十两、三十两,甚至一百两、两百两,这需要根据运送的货物多少,运送货物的价值。
粮食刚需运输价值不涨,所有奢侈品运输工钱全部上涨数倍不止,具体是什么价格,净军手中都有个小本本,照章办事,可若是被他们发现哪个运粮船里私运货物,无论是什么,一律没收粮船,并用红色笔记录不良记录,下次会对该商贾增加一成运费。
事关普通百姓刚需民生,刘卫民一律按照以往运费运输,并沿途严格控制官府、宦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