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曹操的主厨-第4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操的主厨
    曹操的主厨

第826章 诸葛亮拒绝征辟
    “拒绝了?她们居然拒绝了?”王庸看着手中的心寒,不由得惊呼。
    前后十多天,时间已经进入二月,距离中旬也就几天。快马送过去的旨意,庞统,黄月英和诸葛亮三人给予回复,三人都同时拒绝征辟。
    理由基本上就一个:少不更事,无法担任重任。
    在这个十五岁已经成年,同时已经开始在外面工作养家糊口,甚至十七八岁已经出仕的时代,已经十九岁的诸葛亮,已经二十一岁的庞统,还有十八岁的黄月英,以‘少不更事’作为不出仕的借口,显然有些敷衍。
    “《大汉周报》已经传到各地,袁绍那边的情报渠道,也已经表明,在看到《大汉周报》之后,袁绍就召集了四大谋士,然后第一时间整兵备战。不仅包括河北三州,青州也开始各种动作,甚至有不少信使去了南匈奴那边……谁都看得出来,朝廷和袁绍之间,怕是要有一场大决战。”曹操对此并不奇怪。
    无非是不打算掺和进来,坐等局势明朗。若是朝廷败了,那么自己也要跟着陪葬,若是袁绍败了,她们本身有才华,要出仕也不迟,反正按照如今朝廷的情况下,她们也不可能一下子身居高位,以后还得要慢慢熬履历。
    说得极端一些,估计她们也在考虑,是否要投靠孙权。后者已经几乎平定了越人作乱,虽然有些伤筋动骨,不过也算是割据了江南。别看只有四郡之地,却包括了后世三四个省份,潜力还是有一些首发
    “她们除非是傻了,才会去投奔孙权。”王庸却觉得不可能,“且不说诸葛瑾已经在孙权麾下出仕,诸葛亮再过去投奔,那么不符合世家的基本操作。总不成,诸葛家打算全部都绑在孙权这艘战船上吧?”
    关键江东也有江东的劣势,为什么这个时代要称之为江东,而不是江南。扣除吴军,豫章郡北部和会稽郡北部之外,偌大的江南几乎没什么城池。武夷山脉横贯的地带,太多的越人分布在这里,到处都是原始森林。
    人口少,而且中原因为高产作物保证粮食问题,土地本来也多,没多少人为了避难过去。扣除早期黄巾之乱之后过去的那一批,江东的人口实在不多。
    后续又经历连番大战,人口,兵源都是问题,向北进攻难度可不是一般的高。而且,历史上也很少有,定都江南之后,还能北伐成功的朝代。
    扣除江东之外,交州那边的实际掌控者士家,其家主士燮并无野心,只需要完全掌控荆州,派个人过去,就能让她投降。刘表虽然没有完全把权力交还朝廷,不过已经表明了基本忠心,打败袁绍之后,派人过去,就说试点推广到荆州,就能让军政分离,让他在那边善后几年,荆州可定。
    西北马腾不必说,根据最新的消息,他已经逐渐控制西北的军权,政治方面,朝廷也派遣了一些官员协助他,又提拔了几个和他关系不错的凉州士子,韩遂所谓的名望,在一点点的削弱。
    益州的刘璋其实反而问题更大,他虽然已经得到正式任命,但本身没有拿得出手的人才,与巴蜀本地的人才分庭抗礼。可以说巴蜀的大权,很大程度掌控在当地世家手中。
    他那几个子嗣里面,扣除次女刘循还算有些本事,其他都一般般。然而王庸最担心的,就是诸葛亮三人会入蜀,然后通过刘循来掌控益州,并建立割据政权。
    袁绍可以‘清君侧’,那么她当然也可以让刘循‘清君侧’,这种借口太多人用了。
    “天才的想法往往执拗……还不甘寂寞。越天才的人,越希望能够向别人证明自己。”典杰在旁边回了句,“天才总认为,自己上去也一样可以让天下大治,为什么还要苦苦熬履历,只要给自己上去,几年下来,天下就能太平,为何还要在地方蹉跎岁月。”
    这话打击面有点大,其他几女纷纷沉默,可仔细想想,自己身上多多少少,似乎都存在这个情况。
    比如说荀彧和郭嘉,曾经投奔过袁绍,然后觉得此人不能成事,然后就回来投靠曹操,最后混成现在这样,某种意义上来说,何尝不也是个‘诸葛亮’。
    曹操不必说,前期各种疯狂操作,只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这样做的结果,让那段时间的她起起伏伏。然后在陈留起兵,不管群雄讨董的后续,是按照演义还是正史,曹操都在兖州这片土地上,不断的证明自己的才能。
    所谓乱世出人才,其实正是乱世这片土壤,才最适合人才生长。
    诸葛亮,庞统和黄月英三人,自然也是人才,而且还是人才里面的天才。正因为这样,她们怕也不会甘于平静,谁也不保证,她们会不会有打算,向这个世界证明自己的才能。哪怕,让这个世界的战争,延续更长的时间!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遭遇更多的磨难!
    仔细想想,诸葛亮是琅邪诸葛家的子弟,本身不是寒门,庞统更是荆州豪门。不管是哪个世界,作为世家豪门子弟的两人眼中,怕天下黎明百姓,都只是可以使用的棋子而已。
    “算了,她们不打算接受征辟,就让她们不接受吧。”曹操无所谓,天下本来不是一两个人才就能撼动,源源不断的人才,以及合理的制度,和平的环境,才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
    或许两人会投靠谁,然后给她造成一定的麻烦,甚至给大汉造成一定的危害。不过最终会获胜的,还是强大的,稳固的大汉朝廷!
    要做到这点,当前的主要目标,是袁绍,甚至江东的孙权,都不被曹操看在眼里。戒备,提防,也重视,但向北后南的方针,不会因此改变。
    “也罢,只希望三人不后悔就好。”王庸摇了摇头,然后也不再过问这些。
    与此同时,在荆州庞德公所在的庄子里面,三人也正好是吃饭时间。庞德公并没有开设私学,最多偶尔去水镜书院那边授几次课。但他本身学问很高,收一两个亲传弟子,倒也无妨,主要也是年纪大,教不了太多,诸葛亮和黄月英,最多带上他的从子庞统三人。
    “瑜,这次我们没有接受征辟,真的好么?朝廷明明那么看中我们?”黄月英看向诸葛亮,她和诸葛亮是闺蜜,遇事也以诸葛亮为主。
    “唯独曹操……我不想和她同朝为官……”诸葛亮神色复杂的说道。

第827章 拒绝征辟的原因
    “孔明……”庞统年纪大一些,思想也自然成熟一下,看着诸葛亮的神情有些古怪,想了想,最后还是出面劝说,“如今朝廷的军政分离,曹将军无权过问政治方面的事情。”
    “关键要对外用兵,虽然需要她提议,但也要经过三公的讨论,以及陛下的批准才能用兵,现在朝廷不是她的一言堂了。”黄月英也开口劝说道。
    目前的朝廷越来越威信,曹操已经用实际来证明,她是一个‘汉臣’,而不是‘汉贼’。且不说报刊如何宣传,就说目前她的所作所为,明眼人都看在眼里。
    “而且,你似乎对她有什么不好的印象,具体情况,可以和我说说吗?”庞统随口问道,都是聪明绝顶之人,诸葛亮的反常他看在眼里。
    “对的,之前我看你接到圣旨的时候,你的表情有些复杂。有些迟疑,又有些害怕。”闺蜜就是闺蜜,而且女性往往比较细腻,黄月英很清楚诸葛亮的不对劲。
    “其实……”诸葛亮闻言,也知道不能继续隐瞒下去,“那是五年前的事情……当时我十三岁,跟着兄长返回琅邪祭祖……北上的时候,路过徐州……”
    当时她已经十三岁,算半个大人,所以就自己带上行李,也没有下人陪同就上路。
    “当时我路过徐州,刚刚进入城池下榻,却不想第二天曹军就已经过来。当时的曹军一路烧杀抢掠,整个城池除了万事屋和厨师行会之外,几乎都被屠戮一空。”诸葛亮回忆。
    顿了顿,继续说道:“当时万事屋的客栈已经住满了人,我不得不在别的地方下榻。出事那一天,我直接找了一个酒桶,整个人躲了进去,强忍着酒味,在里面呆了一天以上……亲眼看到,曹军不分男女老幼全部屠杀,期间通过裂缝看到率军过来的曹操,看到她那狰狞的容貌……”
    硬要说,其实那个时候她已经‘醉’了,整个人泡在酒桶里面,酒气入鼻,整个人昏昏沉沉的。于是外面杀戮的画面,还有曹操的容貌被无限的丑化。
    当时曹操其实没有杀死女性和孩子,毕竟约定俗成是这样。她当时很愤怒,但保持着最后的理智,否则的话估计万事屋和厨师行会,也要遭到屠戮。
    问题这一切,对于一个十三岁,实际上只有十二岁的孩子来说,太可怕。按照现代人的年龄计算,这才是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而已!
    估计那也是她第一次喝酒,是以迷迷糊糊之间,加入了一些自己的幻想。关键这童年的回忆,随着她的长大变得越来越真实,也来越扭曲,这是长期自我催眠的结果。
    所以说别说出仕与曹操同朝为官,就说听到这个名字,就会想起记忆里面那个狰狞的样子,这已经成为了她的心魔,而女性本身又感性一些,更容易钻牛角尖。
    这不,说到这里的时候,她的脸色已经苍白起来,整个人开始发抖,这几年来,她都在努力让自己不去回想那个画面,可每次在睡梦之中,却都会因为这个画面惊醒过来。
    “的确,曹操当年在徐州屠城,是她一生最大的污点。”庞统也听说过这件事情,可惜他不是诸葛亮,所以没有亲眼看过,无法体会。打涉及‘屠城’二字,就能知道其中的惨烈,想想都这样,更别说诸葛亮‘亲眼’看到这一幕了。
    “对不起了,瑜,我不知道你还有这样的经历……”黄月英连忙道歉,想到诸葛亮十三岁,就要亲眼目睹屠城的画面,她觉得若是放在自己身上,估计都有些受不了。
    “没事,至少我活了下来……”诸葛亮微微一笑,只是脸色还有些苍白。
    “可若是朝廷坐大,我们总不能一直不出仕吧?若出仕,以我们的能力,迟早要和曹操同朝为官。”庞统叹了口气。
    “而且你们还拒绝了两次朝廷的征辟……”黄月英想起来了,早些时候似乎也征辟过一次,只是当时没她的份。
    “但是我还年轻,还以为朝廷是被曹操把控,不愿意出仕于她……”庞统回想起来,似乎还真有那么一回事,多少有些尴尬。如此一来,三人里面,有两个拒绝了朝廷两次征辟,估计朝廷不会出面征辟第三次了。
    “其实我更奇怪,朝廷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征辟我们。”诸葛亮也慢慢恢复冷静,“一般来说,现在根据《大汉周报》的内容来看,朝廷正打算对北方用兵。估计今年内会爆发一次决战。到时候估计一两年内,朝廷都要全力注意北方。可问题是,南方的情况,也不一般……叔父前段时间来信,孙权在努力扩军,同时调集各郡粮草,怕也要备战。”
    “袁绍失败,那么曹操的敌人只剩下南方。除非孙权放弃一切,乖乖去许都当个富家翁。可她本身就超乎寻常的尊敬孙策,从兄长手中继承过来的家业,她是说什么都要保护好……”庞统还是知道一些孙权的情况。
    可惜这个世界还没有兄控的说法,否则的话他更清楚孙权为什么会那么执着。
    “所以说她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