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草根霸图-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诺!”
  逃脱了张辽,但是却有张虎在手,周瑜的心中也是开始活动了起来。
  这一天,义城内外人人惊惧,周瑜没有对百姓出手,但是那些被俘虏的曹兵却是一个个的被押送到了城外的淮水边上,尽数斩杀,淮水泛红,浮尸百里,人人无不胆寒。
  周瑜损失如此之重,自然不能立刻出兵了,进攻之事只好暂缓下来,在义城修整。
  三日后,战报送达秣陵,陡然在朝堂上掀起了一场大风暴。黄盖和韩当都是当初孙坚身边就跟随的老将,竟然一战阵亡,瞬间让朝野上下掀起了一场同仇敌忾的愤怒,纷纷上书要求孙权命令周瑜,立刻出兵,追击张辽,为两位老将军报仇,同时发还黄盖和韩当二人的尸骨,举行国葬。
  孙权面上愤怒,实则心中大喜,韩当和黄盖可是老将中的中流砥柱,一次尽去二人,虽然的确是对江东是一个很沉重的打击,但是古语有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对极善权谋平衡的孙权来说却是有另一番的好处,此后他受到的老将的掣肘的压力可就轻了许多了,父兄两代的老将依然剩下的人不多了,能对他造成压制的也仅有周瑜、程普和太史慈三人了。不过程普自从被刘咏生擒一事之后就消停了,太史慈病体缠身,实际上也就周瑜一人而已了。
  趁着这件事,孙权立刻发令,命人前去义城传王旨,一,迎回二位老将军,二,传令周瑜,即可出兵,攻掠江淮,一月之内必须全部占据江淮区域,若有违令,严惩不贷!至于生擒张虎和斩杀仓慈,攻占义城的功劳,却是只字未提。
  刘咏身在南昌,接到快报,自然是大喜之余也是一番唏嘘,没想到两位青史留名的英雄人物竟然如此落幕,心中也是不免有些悲哀。
  本来刘咏还准备逼迫孙权一下的,现在看来不必他来做恶人了,他也乐得静观其变,坐看天下风云。
  周瑜接到命令自然是恼怒不已,但也不能公然对抗孙权,这些事情也是他早就料到了的,在见到孙权特使之后的第二日就将义城交给了孙权派来的新任城守和义城令,率军出征了。
  张虎命大,在义城北门外吊了三天竟然没死,周瑜命人医治了一番,直接押着他出战,所到之处,直接将张虎推出阵外,那些曹将哪个敢不顾及张辽儿子的性命的,最终只能弃城而逃,或者开门献城,一连十余天,周瑜竟然没遇到一次抵抗,一场的顺利。而江淮之间,依然占据大半。
  攻占徐县之后,绕过面积颇大的山湖区域,直接兵临广陵郡淮阴城下。
  广陵城守也是一位在后世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陈登。
  陈登,字元龙,下邳淮浦人。为人爽朗,性格沈静,智谋过人,少年时有扶世济民之志,并且博览群书,学识渊博。二十五岁时,举孝廉,任东阳县长。后被徐州牧陶谦提拔为典农校尉,主事农耕,徐州农业在经历了连番大战后快速回复,百姓安居乐业,“秔稻丰积”。建安初奉使赴许,向曹操献灭吕布之策,被授广陵太守。以灭吕布有功,加伏波将军。又迁东城太守。
  阅读网址:


第604章 父子深谋

  淮阴城内的太守府中,陈登一筹莫展的看着案头的一大堆各种奏报发呆,还不时的咳嗽一声,苍白的脸色上没有多少血色,看上去就是一个病入膏肓之人。
  “咳咳!”
  一名亲随走了进来,马上从旁边的笑火炉子上的茶壶里倒了一碗温水送过来:“大人,你还是歇息一下吧,你又咳了!”
  陈登久病,不能喝凉水,这火炉基本就是身边常备的物件了。
  “唉!”陈登苦笑道:“歇息?眼看周瑜大军马上围城,这淮阴城虽然坚固,都能也经不住连番猛攻啊,虽说还有三万郡兵,但又哪里扛得住那周瑜的攻打。曹公势弱,精力都放在了北方,如今正在争夺并州,就留下一个张文远守江淮,只是他也败了,让出了义城,就等同将大半的江淮让给了吴军,恐怕这里也难以守住啊。”
  广陵郡是曹操和江东孙权底盘接壤的第一线,陈登作为广陵太守,各种消息自然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知,张辽大败,还是他派人接应回来的,可惜啊,五万人马,张辽仅仅带出来数百人。而这几日淮水浮尸百里的消息他自然是知道的,陈登聪颖无比,自然想得出,这是周瑜的泄愤之举,除了拍出人手打捞尸体掩埋安葬之外,他不知道如何还能阻挡住周瑜的大军而保住广陵这一郡太平。
  随从也不知道怎么安慰,虽然有心,但是却是无力,面对一个太过聪明的主人,有时候很无奈,只能再一旁默默收拾桌案上的书简。
  陈登摇摇头后问道:“陈海,可知道张辽出去招兵的额情况如何了?”
  那随从马上说:“倒是有回报了,说是已经征召了一万多人,昨日正从淩县去了淮浦县,想必今日已经到了。”
  陈登点点头没再说说什么,闭目养神起来。
  “兄长,父亲来看你了!”门口忽然想起一声热情的招呼声。
  陈登马上睁开了眼睛,果然门口进来两个人,一老一少,年少的大约三十一二岁,正是他的三弟陈元,而老的则是他的父亲陈珪,如今已有六十高寿。
  “父亲大人,您怎么来了?”陈登见到父亲进来,马上就要起来拜见。他们一家都是徐州豪门,诗书传家,一门都是修习孔孟之道的儒家之人,这尊师重道,孝悌礼仪自然是不能废的。
  陈珪自然知道自己儿子的身体,摆摆手道:“算了,你这身子骨,就不必如此了。”
  陈珪被自己的三子陈元扶着坐到了一个软塌上,不过陈登还是在随从的搀扶下起身向父亲行礼,让陈珪不禁摇头:“元龙,你这做事都是灵活,怎么在礼数上还是如此的执着啊。”
  陈登却是一本正经的说道:“圣人教诲,不敢遗忘,父亲亲来,孩儿怎么能不来参拜,此乃大不孝!”
  陈珪摇摇头,也不说了,自己这个儿子他也是太了解了。
  等随从给三人奉上茶水,陈珪就开始问了起来:“你可知周瑜的人马已经距离淮阴城不足六十里了?”
  陈登见父亲开口自然不能不答,只是也最终还是摇摇头道:“孩儿愚钝,实在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退敌!不知父亲有什么可以指教孩儿的?”
  陈珪没有睡直接开口,而是看了一眼门外,陈登会意,对身旁的随从道:“陈海,你出去关上门,守在外面,没我的话,任何人不得进来!”
  “诺!”陈海很知趣的退了出去。
  陈珪喝了一口茶说道:“元龙,我想问你,曹公与陈家,孰重孰轻?”
  陈登愣了一下,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父亲的话。而陈珪看了一眼儿子后,继续说了起来:“曹公,占据朝廷,大义所在,我等身为汉臣,本应尽忠!陈家,血脉之所在,护卫家族,孝悌的所存,自当守护,不过自古忠孝难两全,必须从中选择一样。”
  陈登心中一惊,他也是极为聪明之人,有了父亲的提醒,心里也是有了一丝的想法,不过还未等到他说话,陈珪就再次发问:“你觉得如今天下大势,曹公胜算如何?”
  陈登摇头,生出三个指头:“不足三分!”
  陈珪摇头笑道:“错!最多两成!”
  此话一出,陈登和陈元顿时大惊。陈元插嘴道:“父亲此话怎讲?曹公虽然损失不小,但他如今占据河北,并州之争显然并没有把韩遂和马腾放在眼中,并州和西凉、关中迟早都是他口中之食,到时候一统北方,和西凉,难道还不足以一统天下?”
  陈珪很是恨铁不成钢的瞪了这个儿子一眼,吓的陈元马上就低下了头,不敢再说话。陈珪很严肃的说道:“元起所言,仅是异想天开之语。元龙你若是刘咏,此刻如何打算?”
  陈登随着父亲的话设身处地的想了一下之后,脸色陡然再次白上了几分,仅有的血色都忽然消失不见:“咳咳……咳,父亲,这刘咏可是在等北方一虎二狼争食之后元气大伤,然后一举歼灭,而趁此时间平定江东?”
  陈登的这个猜想也是大大的出乎的陈元的想象,这怎么可能呢,难道江东孙家就如此的不堪,他都不敢去想。
  陈珪却是摇摇头,很是严肃的说道:“你所言基本如为父推断,不过仅仅是其中一面。据为父所知,蜀中吴家似乎早已和孙权、曹公暗通谋划,准备效仿刘君郎独据西川,不过此时的刘咏绝非当年的灵帝,怎么可能容许这等事发生,似乎刘咏已经有所动作了。虽然看似他身在豫章,实则只是为了麻痹吴懿,想来不久天下就会发生大事的,广陵难保,但这江东……怕是也要易主啊!”
  陈珪的谋略如何,作为长子的陈登自然是知之甚深的,他将父亲的话前前后后想了一遍,的确是极有可能的,也就是说日后极有可能就会是刘咏一家独大的局面,先到这里,陈登马上脸色再变,急忙问道:“父亲,你的意思是?”


第605章 陈珪的大礼

  第605章陈珪的大礼第1/1页
  陈珪也是脸色严峻的说道:“立刻派人前去联络刘咏,为陈家留下一条退路!”
  陈登也明白了,父亲能亲自过来,想来已经是胸有成竹了,接着问道:“不知父亲以为,谁人合适出使?”
  陈珪双目圆瞪,那目光完全就不像一位垂垂老矣的人能有的,沉声道:“此行乃是为了陈家大计,更不能为外人所知,还有身份不低,也唯有你二弟陈应方能胜任!”
  陈登默念轻声道:“元谋出使倒是最为合适,他能言善辩,也有谋略自然是极佳的人选。只是我们父子向来不与刘咏往来,那刘咏怎么会理会我等之事?再者,这江淮之地也与刘咏底盘相差甚远,如今周瑜即将兵临城下只怕是刘咏有心也是远水难解近渴啊?”
  对于效忠之事,陈家父子倒不是很在意的,作为世家,家族的兴衰才是最为紧要之事,只要家族兴盛,效忠谁还不是一样。如今汉室即将倾覆,也没有多少人真正心中念及这等终于朝廷之事了,最多也就是个幌子而已,他们父子早就看的极为清楚了,否则,他们早从陶谦,后随刘备,再后又随了吕布,道现在却是受了曹操的封赏,完全就是全心只为家族操劳而已。
  陈珪很是恼怒的瞪了儿子一眼道:“难道你忘记了陈季弼此人?为父所记不错的话,你与他当年可是相交甚厚,还对他一家是有大恩的吧?”
  提到陈矫,陈登也是心中感慨。
  陈矫,本姓刘氏,因过继与母族而改姓陈。早年避乱江东。当时孙策和袁术都曾礼聘过陈矫,但陈矫都不应命,更决定回到故乡广陵郡居住。广陵太守陈登邀请陈矫出任郡功曹,本来陈登极力推举他去许昌面见曹操,以他的才干定然能能到曹操重用。不过当时刘咏忽然大举招贤,推行考举,陈矫随即改变主意去了襄阳,果然被刘咏选用。虽然后来两人也时常有书信往来,但是随着曹操与刘咏交恶,两人为了避嫌也是联络极少了。
  “陈矫倒是一个可信之人,我与他有恩,想来此时定然会鼎力相助的!”陈登对父亲的建议也是点头称是。
  陈珪点点头道:“陈矫如今已经是身为江夏太守从事,刚刚接到密报,他前不久更是被刘咏新任的豫章太守步骘调任豫章主簿,身份愈加显赫,而如今刘咏身在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