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到皇帝示意的温体仁又前行过来,看着嗓子喊道:“阅兵仪式,现在开始!”
    等到温体仁的话音落下,刚才那股子让人头皮发麻的鼓声又传了过来,只是旋律却是变成了将军令。
    此时的百姓,却是感觉到脚下的地面在震动。
    一阵脚步声传来,却是随着脚步的抬起落下,地面所反馈回来的震动。
    百姓们抬头向着承天门东边望去,却见一队三百余人的锦衣卫方阵走了过来。这三百余人的锦衣卫方阵,依然由三人打头,其后十五人一列,共二十列的方阵。
    锦衣卫做为天子亲军,第一个出场,原本便是所有人意料之中之事。
    只是出人意料地,便是这三百余人,高矮胖瘦皆是一般,仿佛同一个模子之中刻出来的一般。人人皆是飞鱼服,手持火枪,却是舍弃了最常见的绣春刀。那枪也是怪模怪样,此前从未有人见过,较之方才升旗之时出现的长枪,却是要短了一些。
    三百零三人的方阵,行进之间宛若一人,便是连脚步抬起落下的角度都是一模一样,也不知道苦练了多久才有这般效果,不管是横着着或者竖着看,都是如同一人般。
    待方队走到承天门之下时,方队之中的锦衣卫都是将手中的火枪用力向前一劈,看的众多百姓心中一紧,生怕出了什么意外。
    此时崇祯皇帝却是站在承天门城楼上喊道:“将士们好!”
    底下的方阵便齐声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着崇祯又喊:“将士们辛苦啦!”
    底下的方阵也喊:“保家卫国!大明万岁!”
    却是崇祯的恶趣味发作,特意让人教了这些话。
    等到锦衣卫的队列过去之后,接着便是一队骑兵策马行了过来。
    同样三百零三匹地骏马,难得的是毛色皆是枣红色,高矮也是一般,马上骑士也是一般的高矮,便是马蹄落下的时间,也是跟着鼓点,一无二致。
    其后,又有关宁铁骑,白杆兵,各地卫所的队列先后过去,直看得在场的百姓胸中也是生出了一股豪气,只不知有多少书生在这一刻想起来汉唐之时那些出将入相的前辈,直欲投笔从戎。
    直到了午时,所有的队列方才走完。
    此时的崇祯,也是率百官下了承天门,往忠烈祠而去。

第七十八章 忠魂
    等到整个儿阅兵结束,崇祯率领文武百官到达忠烈祠之时,时间已经近午时了。
    忠烈祠地牌坊外,有个花信少妇,一身白孝装束,抱着孩子,正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见到崇祯过来,远远地便赶忙跪下,口呼万岁。
    崇祯命王承恩将这少妇扶起之后,开口道:“王赵氏,王爱卿之死,责任在朕。若不是朕为了早日抓捕范文程这狗汉奸,王爱卿也不至于命丧辽东。”
    心头黯然地崇祯接着对王赵氏道:“只是逝者已矣,你还需好生活着,将王爱卿留下的骨血好生抚养成人。”
    王赵氏正是王玄寂之妻,听闻崇祯提起死去的王玄寂,一时间悲从心起,眼泪扑簌扑簌地落下,却强忍着不哭出声来,只一个劲儿点头。怀中尚且不满周岁地婴儿,好奇地伸出小手去抹王赵氏地眼泪。
    崇祯见状,心中也老大不是滋味,便示意王承恩宣旨。
    王承恩见崇祯示意,连忙躬身,随后接过身后小太监递过来的圣旨,开口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锦衣卫千户王玄寂,忠于国家,勇于任事。今为国捐身,允宜褒显。今追封王玄寂为奉天辅运推诚效义武臣,特进定北侯,食禄一千石,萌其子锦衣卫千户,特许袭爵三代。
    其余将士人等,论功高下,皆在升赏。
    於戏!人君之职,惟在奉天,功过赏罚,其宜分明。朕之此言,通于天地,布告尔众,咸使闻知。崇祯元年元月元日。”
    接着,又宣读了册封王赵氏为三品诰命夫人的旨意之后,王承恩才道:“王赵氏,接旨吧。”
    王赵氏这才反应过来,有心推辞,不再让自己的儿子再去从军,却又慑于皇权威严,一时间喏喏无言,终于还是接旨谢恩,退到了一旁。
    崇祯这才带着文武百官继续向着忠烈祠内走去。
    第一道牌坊之上,正中正是崇祯手书地忠烈祠三个字,铁划银钩般地大字里透着一股无以言述地悲壮之气。
    左右两侧,却是一副对联。左边书写着:百战裹尸还,宜藏兹猿鹤幽楼,麒麟高冢;
    右边写着:千秋灵爽在,此中有苌弘碧血,阁部衣冠。
    继续向前,又到了第二座牌坊,如同前面第一座牌坊一般,只是上面地对联不同,左边书写的是:碧血染黄沙,取义成仁,应垂不朽;
    右边下联是:精英辉赫石,贪生怕死,莫到此间。
    及至到了第三座牌坊,左右却不再是对联,反而成了两句话。
    左边的是: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
    右边的是:你们的功绩与世长存。
    牌坊地正中,也不再如同前两座牌坊一般,反而如同这座牌坊地对联一样,也是一句大白话:英灵永在。
    众多的文官见了,只觉得恶心不已——这么多的大儒,怎么着也能写两句比这好的吧?
    但是众多的武将可就不这么想了。本身大明文武便是分立地,武将们通常也不会像文官一样读那么多地多,多半是识得几个字罢了。
    如今这牌坊上面刻着地,虽然是大白话,但是简单易懂,却正好对了这些大老粗们的味口。
    直到进到忠烈祠大殿,正中地正是一尊岳武穆的神像,神像前立着一樽硕大地香炉。待崇祯先点了香插入香炉之后,文武百官便依次上前进香。
    袅袅升起地青烟,将整个大殿笼罩起来,越发显得神圣肃穆。崇祯也开始仔细打量起这忠烈祠地大殿。
    在岳武穆神像地后面,立着一座高高地牌子,上面刻着崇祯皇帝地手书文字:自炎黄以降,凡为华夏捐躯地英雄志士们永垂不朽!
    再往后面后面却是一个个地牌位,层层叠叠,便是数也数不过来。有的上面刻着名字,更多地上面,则是连名字都没有,只有某某卫某某的所的字样。
    四周地墙壁之上,却是画着许多地壁画,其中便有关云长败走麦城,杨再兴血战小商河,还有十二道金牌诏回岳飞地故事。
    后面地,则是大明地童仲癸等将领与建奴努尔哈赤熬兵死战地场景。
    到了最后,则是王玄寂端坐于马上,面对建奴等人发起决死冲锋地画面。
    崇祯由开头地关云长败走麦城,一幅幅地看过去,直到了最后王玄寂地那幅画像之前。
    崇祯却是忍不住伸手去抚摸画像,心中想的则是用这些锦衣卫抓回范文程那狗汉奸到底值还是不值?
    想想王玄寂当初跪在自己面前信誓旦旦地保证一定活捉范文程地样子,崇祯地眼眶也是忍不住地湿了。
    手抚墙画,心中激荡地崇祯突然大声喝道:“英灵!归来兮!英灵!归来兮!”
    喊完之后,眼中地泪却是再也忍不住,豆大地泪珠就此一颗颗地滚落。
    身后地文官们倒还没有如何反应,只是觉得崇祯这戏演得未免太过。
    可是武将们,如满桂、马祥麟等人,则是从那一声归来兮地怒吼声中,听出了那种对战死将士们的心痛,感同身受之下,武将们也是一个个眼眶发红,哽咽无言。
    直到礼部尚书孟绍虞过来提醒,崇祯这才擦了擦眼泪,继续祭奠忠烈祠中地英灵。
    待得繁琐地祭奠仪式完毕之后,崇祯这才又率领文武百官从忠烈祠中出来。
    此时地忠烈祠与牌坊之间偌大地空地上,已经乌央央地挤满了人,唯有留下给崇祯和百官行走的地方,才由五城兵马司的兵丁们用人墙隔离开来。
    人群一见崇祯从忠烈祠中出来,皆是跪地山呼万岁不已。
    崇祯去是道:“都平身罢。
    这忠烈祠原本便是供奉英灵之所在。此后,凡为国捐躯者,不分文武,亦不分官职高低,皆入英烈祠供奉,使英灵得享血食。
    不论今天在场的人,包括朕,还是我们的子子孙孙下一代的人,都不应该忘记是谁让我们有了安定的生活。
    请所有人都记住,这个世上,每天都有杀戮发生,正是这些为国捐躯的军人,用他们的血肉,将杀戮挡在了国门之外!”

第七十九章 家宴
    一番铿锵有力地话说完,崇祯接着道:“这大殿门前,一共十二座跪像,其中有中行说,有秦桧,更有范文程那个狗汉奸!
    朕也不怕被史书写成暴君。朕今日就告诉尔等,这范文程已经被朕命人用铁水浇铸成了这跪像,以为后来的汉奸警戒!”
    一番铿锵有力地话说完,崇祯便率领文武百官离去。
    只是等崇祯走后,留下的百姓之中却是如同在已经滚烫地油锅中倒入了水,瞬间便沸腾了。
    人群中交头接耳议论不停,却是有几个人的脸色却是不一般。
    一个相貌奇异的汉子,正是之前在宣府掌掴了一个书生的汉子,身边领着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对那孩子道:“走,咱们回家,收拾收拾往辽东去。”
    那孩子却是个机警的,小声道:“爹,咱们不准备那什么了吗?”
    那汉子道:“不了。这天子是个爱民的,该着他朱家江山万年。咱们喊上人马往辽东去投毛文龙,在军中搏个出身也是一样。”
    那孩子颇为懂事,闻言也不再多问,只是点了点头,便随着那汉子一起离开。
    另有两人,一个书生与一个壮汉,却是眼睛死死地盯着范文程地跪像,其中一人咬牙切齿道:“走,咱们回去!”
    说完,也不和其他百姓一般去像着那些跪像吐唾沫,两人一起转身,挤出了人群,径直回客栈去了。
    到了客栈之后,那儒生低声对壮汉道:“这回不用找了。范先生如今已经跪在那忠烈祠里面了。你我这就返回辽东,却向大汗禀报。”
    那汉子却是呸了一口,压低了声音骂道:“狗日的蛮子皇帝!真个是残暴无比!害得老子回去要受大汗地训斥。”
    那儒生闻言,却是笑道:“如此不正好?此等暴君,必然不得民心,待我大金将士入关,只怕百姓们都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哩。”
    那壮汉嗯了一声,心中却是暗骂了一声这贱种的汉狗,跟谁都是我大金我大金,需知这大金是我们满人的,却不是你这等汉狗的!
    虽然心中暗骂,面上却是不显,两人便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京城回转辽东。
    就算这些各怀不同心思的人各自分头去办事的时候,回到紫禁城的崇祯皇帝则是沐浴一番,养足了精神,准备晚上的“家宴”。
    直到了晚上,各地藩王皆是到了宫中。藩王们的王妃,皆是交由天启皇帝的张皇后与崇祯皇帝的周皇后一起去接待,藩王们则是陪同崇祯,一起饮宴。
    酒过三巡之后,崇祯却是拍了拍手,歌舞便即停下,待乐师班子与跳舞的众宫女都退下之后,崇祯又对王承恩示意。
    直到殿中的宫女太监都退出去殿外,只剩下王承恩一个的时候,崇祯这才望向殿中的藩王。
    众多藩王心道一声“来了”,知道崇祯是有话要说,只是不知道会搞什么花样来。
    果然,崇祯开口道:“在座之中,有朕的叔伯,也有朕的兄弟,也有朕的子侄辈的。
    朕,今日有些掏心窝子的话,想要说一说。此刻殿中更无外人,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